- 儿科病例精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
- 蔡晓红 林锦 杨青
- 4323字
- 2020-08-29 02:14:25
第八节 呕 血
一、病 史
患儿,男,9 岁,因“1 天内呕血4 次,黑便1 次”入院。 患儿1 天前出现呕血4 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咖啡色样物,每次50~100ml,无黄绿色液,继而出现面色苍白,进行性加重,伴全身乏力,头晕,无黑矇、晕厥,今晨解黑便1 次,稀糊状,量不多,无腹痛,无反酸、嗳气,无口腔、鼻腔出血,无黄疸,无血尿,无发热。随即来我院就诊,门诊以“上消化道出血,失血性贫血”收住入院治疗。 患儿近半年有反复脐周隐痛,未受到重视。
二、体 格 检 查
T 36.5℃(耳),P 112 次/分,R 24 次/分,Bp 92/56mmHg,体重28kg,神志清楚,精神疲软,中度贫血貌,面色、口唇、结膜、指甲、掌心均苍白,无皮肤花纹及出血点,无肝掌、蜘蛛痣,无黄染,毛细血管充盈时间<3s,全身浅表淋巴结无增大,鼻腔、口腔未见出血,心、肺检查阴性,腹平软,腹壁静脉未见显露,肝脾肋下未及,中、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全腹未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神经系统检查为阴性。
三、辅 助 检 查
1.血常规
血红蛋白82g/L,红细胞计数2.94×10 12/L,血细胞比容0.254,平均红细胞容积86.4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27.9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2.3%,白细胞计数5.1×10 9/L,血小板计数241×10 9/L,中性粒细胞比率0.513,淋巴细胞比率0.421,单核细胞比率0.053。
2.胃镜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A 1 期),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
四、问 题
(一)该患儿诊断哪种疾病?
(二)引起该病的病因是什么?
(三)如何处理?
五、病 情 分 析
根据患儿为学龄期儿童,有呕血、黑便、贫血,诊断上消化道出血成立,结合胃镜检查,考虑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引起,伴有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失血性贫血(中度)。 嘱患儿卧床休息,给予凝血酶冻干粉、注射用血凝酶止血,奥美拉唑针抑制胃酸分泌,联合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胶体果胶铋胶囊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之后多糖铁复合物胶囊补铁,维生素C 片促进铁吸收。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消化道出血经口腔呕出,称呕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呕血时常有黑便。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出血以及胆、胰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多由消化道局灶病变引起,也可为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 通过学习呕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呕血的常见病因和治疗方法。
在确定呕血之前,需排除口腔、鼻、咽喉等部位的出血及母乳喂养时母血咽入。 呕血量可多可少,重者可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病死率高达8%~13.7%,其预后与能否迅速确定出血部位、病因,是否给予及时救治有关。 采集病史时,应重点询问呕血次数、颜色、量,大便颜色、性状、量,腹痛、恶心、呕吐、反酸、嗳气情况;以及失血引起的贫血、周围循环障碍症状:口渴、烦躁、头晕乏力、黑矇、晕厥、少尿,发热等。 有无不当饮食、肾上腺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使用史。 体格检查注意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神志、皮肤与甲床色泽、肢体温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外周静脉充盈情况,腹部体征等。
呕血的病因很多,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
(1)食管疾病:
食管贲门胃底黏膜撕裂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食管反流、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息肉、食管异物、食管裂孔疝等。
(2)胃和十二指肠疾病:
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Dieulafory 病(胃黏膜恒径动脉出血)、胃黏膜脱垂、胃息肉、血管瘤、肿瘤、胃扭转等。
(3)胆、胰疾病:
少见,多因胆道感染、蛔虫及结石引起。
(4)全身性疾病:
新生儿出血症、晚发性维生素K 缺乏症、牛奶蛋白过敏、过敏性紫癜、重症肝炎、血液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严重感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中毒、尿毒症、结节性多动脉炎、白塞病、流行性出血热、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呕血病因根据发病年龄而异,不同年龄组常见的病因如下。 ①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应激性溃疡、新生儿出血症、血小板减少症、牛奶蛋白过敏;②婴儿:食管贲门胃底黏膜撕裂症、应激性溃疡、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③幼儿:食管贲门胃底黏膜撕裂症、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反流性食管炎;④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 常见病因分析如下。
1)消化性溃疡:
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但也可发生于食管、胃肠吻合口处,少数发生于异位的胃黏膜,如梅克尔憩室(Meckel’diverticulum)。 临床表现随年龄不同而异,新生儿、婴幼儿多为急性、继发性溃疡,常有原发疾病症状,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食欲缺乏、呕吐、进食后啼哭、腹胀、生长发育迟缓,也可表现为呕血、黑便或暗红色便、穿孔。 年长儿以慢性、原发性十二指肠溃疡多见,可有家族史,症状与成人相似,反复发作的脐周或上腹痛,大多数为饥饿痛或夜间痛,进食后可缓解;胃溃疡患者大多数进食后0.5~2 个小时开始疼痛。 可伴有反酸、嗳气、呕吐、便秘、消瘦等。 严重者呕血、便血、穿孔。 少数仅表现贫血、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体格检查可见上腹和(或)中腹压痛,部分患儿可有贫血貌,营养不良。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发现溃疡灶可确诊,如无发现病灶,可进行胃肠X 线钡餐造影,发现胃、十二指肠壁龛影可确诊,但检出率低。 治疗主要为卧床休息,禁食,呕血停止12 个小时可进食流质饮食,药物治疗包括抑制胃酸分泌和中和胃酸,强化黏膜防御能力;如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如血红蛋白<70g/L,应予以输血。
2)急性胃黏膜病变:
是以胃黏膜发生不同程度糜烂、浅溃疡和出血为特征的病变,以急性黏膜糜烂病变为主者称急性糜烂性胃炎;以黏膜出血改变为主可称急性出血性胃炎;发生于应激状态,以多发性溃疡为主者可称应激性溃疡。 患儿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史,或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如全身感染、严重创伤、颅内高压、严重灼伤、大手术、休克等。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可无症状或为原发病症状掩盖,也可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缺乏;严重者起病急骤,在原发病的病程中突发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贫血。 出血常为间歇性。 大量出血可引起晕厥或休克。 确诊依赖于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由于胃黏膜损伤愈合较快,检查应争取在出血后24 ~48 个小时内进行。 治疗原则主要为卧床休息,流质饮食,必要时禁食,祛除病因;药物治疗包括胃黏膜保护剂和抑酸剂,必要时输血。
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门脉高压、血流阻力增加而形成的门体侧支循环。 常见原因有门静脉海绵样变性、门静脉血栓、先天性门静脉狭窄或闭锁、肝硬化、慢性充血性脾大(班替综合征)、布卡综合征、缩窄性心包炎、右心衰竭等导致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门脉高压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突出的特点是呕出的血呈咖啡色样或鲜红色,通常呕血、便血量很多,大量出血者可迅速发生休克,脾可缩小。 可有门脉高压征的其他表现,如腹腔积液和水肿、腹壁静脉曲张和痔静脉曲张以及脾大。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可确诊。 急性期治疗主要卧床休息,禁食,输血,抑制胃酸分泌,降低门脉血流量及门脉压力(采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奥曲肽或血管加压素),双囊三腔管填塞暂时止血效果肯定,长时间压迫会导致食管壁坏死、穿孔,应在6~12 个小时内进行内镜下治疗,如内镜下曲张静脉圈套术、硬化剂注射术,有条件者进行外科手术。
4)食管贲门胃底黏膜撕裂症:
剧烈干呕、呕吐或其他原因致腹内压骤然增加,造成胃贲门、食管远端的黏膜和黏膜下层撕裂而出血,多为无痛性,出血量一般不多,无贫血,偶出血量多。 体格检查多无特殊。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可确诊,检查应争取在出血后24 ~48 个小时内进行。 多数患者出血可自行停止,药物治疗有止吐药、止血药物如凝血酶冻干粉、注射用血凝酶、抑酸剂。
5)反流性食管炎:
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内镜下表现为食管黏膜的破损,即食管糜烂和(或)食管溃疡。 婴幼儿表现为呕吐、喂奶困难、烦躁、拒食;年长儿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胃灼热)、咽下疼痛、反胃、反酸、嗳气等症状。 严重食管炎者可发生糜烂或溃疡而致出血,多为慢性少量出血。 长期或大量出血均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内镜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金标准”。 上消化道钡餐X 线检查可了解钡剂反流、食管裂孔疝或食管狭窄,并了解胃和十二指肠情况。 食管pH 动态检测可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反流。 食管胆汁反流动态监测可提示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 药物治疗包括促胃肠动力药、抑酸剂、黏膜保护剂。
七、思 考 题
(一)患儿,男,1 岁,因“呕吐半天,呕血2 次”来院就诊,患儿今天上午出现呕吐5 次,为胃内容物,后2 次含少量红色血性液,无腹泻,无发热。 体格检查:无贫血貌,腹平软,未扪及肿块,其余体检正常。 该患儿呕血可能由以下哪种疾病引起 ?
A. 急性胃炎 B. 食管贲门胃底黏膜撕裂症 C. 胃溃疡
D. 十二指肠溃疡 E. 肠套叠
(二)患儿,男,6 岁,因“半天内呕血2 次”来院就诊,呕出血液呈咖啡色,每次量约200ml,伴面色进行性苍白,乏力,头晕,无腹痛。 体格检查:贫血貌,皮肤无黄染、出血点,两下肢无水肿,颈静脉无怒张,心肺阴性,腹平坦,腹壁静脉无曲张,软,无压痛,肝肋下0.5cm,质软边锐,脾肋下4cm,移动性浊音阴性。 胃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该患儿门脉高压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哪种疾病 ?
A.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B. 班替综合征 C. 布卡综合征
D.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E. 肝硬化
(三)患儿,女,5 月,母乳喂养,因“呕吐3 月,呕血2 天”来院就诊。 日吐3 ~5 次,非喷射性,为奶汁,量多少不等,无胆汁,2 天前呕吐物有时含少量红色血性液。 体格检查:营养中等,无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心肺阴性,腹平软,未扪及肿块,肠鸣音正常。 为明确诊断,需做哪些检查 ?
A.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幽门B 型超声 B. 食管pH 动态检测+幽门B 型超声
C. 全消化道造影 D. 食管pH 动态检测+钡剂灌肠造影
E.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食管pH 动态监测
八、答 案
(一)B 患儿为幼儿,急性起病,先呕吐,后呕血,色红量少,呕血首先考虑食管贲门胃底黏膜撕裂症。
(二)D 患儿门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但皮肤无黄染、出血点,无水肿,颈静脉无怒张,肝质软,移动性浊音阴性,考虑肝前性门脉高压,不考虑肝性、肝后性门脉高压。 班替综合征由门脉高压引起,原因不明,表现为呕血、脾中等程度增大,尚有全血细胞减少等。
(三)E 患儿生后2 月起呕吐,无进行性加重,无营养不良,近期呕血,色红量少,考虑胃食管反流,反流性食管炎或食管胃底黏膜出血,适合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食管pH 动态检测。
参考文献
1.江载芳,申昆玲,沈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陈洁,许春娣.黄志华.儿童胃肠肝胆胰疾病.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
3.王卫平.儿科学.第8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4.廖清奎.儿科症状鉴别诊断学.第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5.何婉儿,龚四堂.儿童消化道出血诊断和治疗.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2):186-187.
(胡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