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药咨询标准化手册丛书:肝病用药咨询标准化手册
- 战寒秋 王咏梅
- 10字
- 2020-08-29 02:24:22
第一部分 肝病用药问题
一、药物疗效问题
咨询问题1
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机制是什么?
知识类型
作用机制
知识链接
干扰素(IF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干扰素首先作用于细胞的干扰素受体,经信号转导等一系列过程,激活细胞基因表达多种抗病毒蛋白,实现对病毒的抑制作用。抗病毒蛋白主要包括2′-5′A合成酶和蛋白激酶等。前者降解病毒mRNA、后者抑制病毒多肽链的合成,使病毒复制终止。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上来说,IFN可以通过诱导干扰素刺激基因产物、提高机体的免疫反应强度及效果、直接作用于感染病毒的增强子/启动子序列或借助外来体将抗病毒活性在细胞间传递等方式来实现其强大的抗病毒性能。
问题解答
干扰素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发挥作用。
资料来源
[1]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2]游燕,肖建华,廖勇,等.干扰素抗病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4,3(11):1795-1797.
咨询问题2
与普通干扰素相比,长效干扰素有什么优点?
知识类型
用法用量、药代动力学、作用机制
知识链接
干扰素α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或慢性丙型肝炎的首选治疗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或清除病毒,疗效持久,阻止肝硬化或肝癌的发生。但普通干扰素治疗具有自身不可克服的缺点,半衰期短,只有4个小时,就是说如果今天注射了干扰素α,第二天体内的干扰素就完全清除了。所以,干扰素不得不每隔一天就注射一次,使用很不方便。另一方面,当体内的干扰素α清除后,体内的病毒又重新复制,不能持久地抑制病毒。
普通干扰素半衰期短的原因,一是大量干扰素由于分子太小,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另一个原因是被免疫系统清除。聚乙二醇是一种惰性、易溶于水、可以做成任意大小的物质,普通干扰素经过它的“改造”后,分子就会变大,不能或很少由肾脏“漏”出,达到延长在体内存在时间的目的。普通干扰素α的半衰期只有4个小时,而经过聚乙二醇化的干扰素α的半衰期可达40个小时,所以,聚乙二醇干扰素又叫长效干扰素。
长效干扰素α的半衰期为40个小时,可以在体内持续作用168个小时,刚好满足一周一次给药。长效干扰素α保留了30%的肾脏清除率,这样,当干扰素治疗期间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时,快速撤药,便于对干扰素不易耐受的患者调整剂量,最大限度地保证长效干扰素治疗的安全性。
问题解答
普通干扰素的半衰期短,只有4个小时,就是说如果今天注射了干扰素,第二天体内的干扰素就被机体完全清除了。所以,干扰素不得不每隔一天就注射一次,使用很不方便。另一方面,当体内的干扰素清除后,体内的病毒又重新复制,所以不能持久地抑制病毒。
长效干扰素又叫聚乙二醇干扰素,只需要每周一次注射即可。普通干扰素半衰期短的原因是由于分子太小,大量干扰素很快就通过肾脏“漏”了出去,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聚乙二醇是一种惰性、易溶于水、可以做成任意大小的物质,普通干扰素同聚乙二醇结合后分子就会变大,经肾脏“漏”出的速度减慢,达到了延长在体内存在时间的目的。
资料来源
[1]田硕,徐晨,姚文兵,等.长效干扰素研究进展.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0,30(5):122-127.
咨询问题3
干扰素注射液溶媒能用注射用水替代吗?
知识类型
溶媒的使用、作用机制
知识链接
重组干扰素α-2b是应用基因技术而制成的一种水溶性蛋白质,是经遗传工程处理过质体的大肠杆菌与人体白细胞干扰素基因杂交后无性繁殖所得,氯化钠为人体组织及血液中维持渗透压的主要盐类,是等渗的。
问题解答
干扰素发挥药理作用的场所——组织和血液中均含有大量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等渗盐水溶解不会对干扰素有所影响,用生理盐水作溶媒最好,因此不能用注射用水替代。
资料来源
[1]赵莉.不同溶媒影响干扰素肌肉注射疼痛的对比观察[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1,12(4):17.
咨询问题4
利巴韦林在丙型肝炎治疗中的作用是什么?
知识类型
临床应用、作用机制
知识链接
利巴韦林是广谱抗病毒药,药物进入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迅速磷酸化,其产物作为病毒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抑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流感病毒RNA多聚酶和mRNA鸟苷转移酶,从而引起细胞内鸟苷三磷酸的减少,损害病毒RNA和蛋白合成,使病毒的复制与传播受抑。用于丙肝治疗时,需与干扰素联用,剂量为800~1000mg/d。
问题解答
利巴韦林具有辅助抗丙型肝炎病毒治疗作用,使用时应与干扰素联用,剂量为800~1000mg/d。
资料来源
[1]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分会.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5,7(3):19-31.
咨询问题5
安络化纤丸对酒精性脂肪肝有效吗?
知识类型
中医对肝病的认识、安络化纤丸的特点
知识链接
酒精性脂肪肝的定义、临床实践。
酒精性脂肪肝是因摄入酒精过多所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质蓄积量超过肝湿重的5%,或者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有1/3以上的肝细胞发生脂变。中医基于整体观念和以调为本、以平为期的辨证论治,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安络化纤丸在临床试用于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取得一定疗效。已经有文章报道以灌服过量酒精制备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观察安络化纤丸对其的治疗作用,为安络化纤丸临床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提供实验依据。一方面促进脂肪的合成,另一方面抑制线粒体内脂肪酸的氧化,从而导致脂肪肝的形成。安络化纤丸能有效降低AFL大鼠血清中TG及TC水平,且能显著降低AFL大鼠肝组织中TG含量,说明安络化纤丸可改善AFL的脂质代谢紊乱,从而有效地防止肝组织的脂肪变性。
问题解答
肝脏是合成、储存、转运、分解脂质的枢纽,在脂质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肝脂质代谢紊乱是引起酒精性脂肪肝的最关键的因素。安络化纤丸是纯中药制剂,其组方科学独特,根据疏通化纤机制,可以消除肝脏脂肪淤滞,改变肝脏微循环,增加血流量,促使肝脏增生纤维结缔组织吸收,改善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及代谢,从而从根本上恢复肝细胞功能的作用。
资料来源
[1]相妍笑,娄海燕,王菊英,等.安络化纤丸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1,32(6):440-443.
咨询问题6
安络化纤丸的疗效是中医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吗?
知识类型
中医对肝病的认识和治法,作用机制
知识链接
安络化纤丸的来源,组方依据及其特点
安络化纤丸是在老中医刘玉珍50年治疗肝病验方“疏通方”的基础上,又经过刘墨林教授等专家近20年的处方筛选和临床实践,而研制成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中医理论认为,人的气血贵在流通,一旦瘀滞,将百病丛生,人的健康状态即是“通”的状态,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机体的阴阳五行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克制化,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刘墨林由此认识到,肝病的发生,是由于肝脏的气血瘀滞,管道失通,致使肝纤维增生与降解的平衡被打破,增生多于降解,从而形成肝纤维化、肝硬化。“瘀滞不通”是慢性肝病的病机特点,在治疗上应以中医的“通法”理论为指导,以通为用,就是设法促使肝纤维吸收和肝硬化的逆转,经实践证明这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本方依据肝硬化多“本虚标实,瘀热,痰毒阻滞肝络”的病机特点,提出“疏通化纤”的治肝疗法,可以阻断肝纤维化形成,促进肝纤维降解吸收,升高白蛋白,降酶退黄,快速消除症状,延长晚期肝硬化患者的生命,改善生存质量。
问题解答
该药品系临床经验方,结合新技术生产的超浓缩复方中药制剂。具有清热凉血,化瘀通络,疏通肝血流,降低门静脉压,防止出血的“安络”作用,还具有清除肝内炎症性淤积,抗肝纤维化和促纤维降解吸收,起到“化纤”作用。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以丸剂剂型较好,故命名“安络化纤丸”。
资料来源
[1]侯振宇,曾伟华.安络化纤丸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早期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30例分析[J]新疆医学,2004,34(2):72-73.
咨询问题7
复方鳖甲软肝片的药理作用是什么?
知识类型
临床资料数据、作用机制
知识链接
临床前药效观察、临床观察数据及安全试验结果
临床前药效学研究显示,复方鳖甲软肝片能有效溶解、吸收已形成的细胞外基质,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抑制肝星状细胞内Ⅰ、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减少胶原蛋白的合成,减轻肝脏内炎症反应和细胞坏死。具有改善肝纤维化程度,抑制纤维化形成的显著效果。通过42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复方鳖甲软肝片对中医症状、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B超及病理学等评价指标均有显著改善的效果。组织学检查是肝纤维化评价的“金标准”,但由于肝组织学检查的病例数较少,期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治疗前后二次肝组织学评价,从目前小样本量的观察结果发现,肝组织学改善与综合疗效结果接近。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时,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9.57%,随访6个月时总有效率为76.85%,证实停药后远期疗效稳定。安全性验证显示,临床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同时药物对各项安全指标均无影响。显示复方鳖甲软肝片安全性好,适合于长期服用。
问题解答
病毒性肝炎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慢性肝病常常进展为肝纤维化,而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肝硬化,危害性较大。因此,如何阻断和治疗肝纤维及早期肝硬化是亟待解决的课题。但国内外目前尚无证实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复方鳖甲软肝片是由多年临床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经验方研制,由鳖甲、赤芍、三七、当归、冬虫夏草等十一味中药组成,其临床疗效经过30余年的临床实践已得到证实,是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有效的中药复方制剂。
资料来源
[1]张宁,肖小河,周双男,等.复方鳖甲软肝片对乙型肝炎血清纤维化标志物作用的meta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2(6):524-526.
咨询问题8
复方甘草酸苷和还原性谷胱甘肽保肝的区别是什么?
知识类型
作用机制
知识链接
两者都适用于各型的肝损伤,但作用机制不同。复方甘草酸苷主要成分是β体甘草酸,含有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甘草酸苷为甘草根提取物,有α、β两种异构体,且β体强于α体。通过阻断花生四烯酸在起始阶段的代谢水平,选择性抑制花生四烯酸反应代谢酶(磷脂酸A2)的活性,保护肝细胞膜;通过抑制磷脂酸A2、脂加氧酶的活性,使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性介质无法产生,抑制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而具有抗炎作用。还原性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胱氨酸、甘氨酸组成的含巯基的三肽物质,是细胞自身保护机制中的重要物质。它通过自行或经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催化,使过氧化氢还原而解毒,并与氧自由基等结合而使之清除,同时提供还原型巯基使含羟基蛋白质和酶稳定;通过γ-谷氨酸循环向细胞转用氨基酸,保证细胞所需营养,通过γ-谷氨酸循环补充甘氨酸及磺胆酸,起到促进胆酸作用;参与转甲基和转丙氨基反应,参与肝脏代谢、解毒、抗损伤等多种代谢反应,能与多种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结合而起解毒作用。
问题解答
两者都适用于各型的肝损伤,但作用机制不同。复方甘草酸苷具有抗炎作用。还原性谷胱甘肽是细胞自身保护机制中的重要物质。参与肝脏代谢、解毒、抗损伤等多种代谢反应,具有解毒、清除氧自由基、促进胆酸的作用。
资料来源
[1]陈冬裕.甘草酸类药物在药物性肝损伤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2007,19(8):7-9.
[2]朱秀敏.谷胱甘肽的生物活性及生理功能机制研究[J].中华健康文摘,2011,8(6):44-46.
[3]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咨询问题9
水飞蓟宾的保肝作用机制是什么?
知识类型
保肝作用机制
知识链接
水飞蓟宾是从菊科草本植物水飞蓟的果实中发现的化合物,是水飞蓟的主要活性成分。自古以来,不论是在欧洲还是亚洲,在医学古籍中均有关于水飞蓟神奇保肝作用的记载,这些保肝作用逐渐被现代科学所证实,包括一系列的生物化学作用如抗病毒、抗氧化、抗炎症反应以及免疫调控等功能。关于水飞蓟宾介导的保肝作用部分已在细胞分子生物学领域及动物模型中得到证实,近年来国际上有不少临床试验正在继续深入研究其在人体中的作用,尤其是在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领域,并且已经有了不少令人振奋的结果。
问题解答
体外试验提示,水飞蓟宾可以降低HCV载量,抑制HCV复制的机制。研究数据提示,水飞蓟宾对HCV在进入肝细胞及融合阶段有抑制作用,能够影响细胞的基础代谢过程,并有可能对HCV感染的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希望大家遵从医嘱服药。
资料来源
[1]郭斯敏,谢青.水飞蓟素在慢性肝炎治疗中的新认识及研究进展[J].肝脏,2013,18(6):423-426.
咨询问题10
齐墩果酸的保肝作用机制是什么?
知识类型
作用机制
知识链接
齐墩果酸不但对单纯的急、慢性肝损伤具有护肝降酶、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而且能保护CCl4诱导的大鼠急慢性肝损伤,明显减少肝内甘油三酯蓄积,显著降低血浆谷丙转氨酶和肝硬化大鼠脑匀浆酪氨酸水平,明显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增加糖原蓄积,超微结构可见肝细胞内线粒体肿胀与内质网囊泡变性减轻,肝组织间质炎症反应减弱。此外,齐墩果酸还可以明显拮抗溴苯、呋喃苯胺酸、秋水仙素、内毒素等的肝毒性。
问题解答
齐墩果酸对多种化学品及免疫药物引起的动物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在抗各种肝损伤时都能明显减轻肝细胞脂肪变,降低肝脂肪和过氧化脂质含量,临床可用于保肝的治疗。
资料来源
[1]胡华杰.齐墩果酸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2,24(3):92-94.
咨询问题11
核苷(酸)类药物的作用位点是什么?
知识类型
药理作用
知识链接
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共有五种,分别为: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及替诺福韦酯。此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HBV DNA的复制,而达到抗病毒作用,具体包括:①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通过抑制HBV DNA逆转录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病毒的逆转录过程;②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经磷酸化后,以三磷酸形式竞争性结合DNA链OH基团产生无复制功能的模板,使HBV DNA链复制终止。
拉米夫定为胞嘧啶核苷(酸)类似物,可在细胞内磷酸化,成为拉米夫定三磷酸盐,并以环腺苷磷酸形式通过HBV多聚酶嵌入到病毒DNA中,导致DNA链合成中止。
替比夫定为胸腺嘧啶核苷(酸)类似物,具有抑制HBV DNA聚合酶的活性。替比夫定可被细胞激酶磷酸化,转化为具有活性的三磷酸盐形式,替比夫定-5′-三磷酸盐通过与 HBV DNA聚合酶(逆转录酶)的天然底物-胸腺嘧啶-5′-三磷酸盐竞争,抑制该酶活性。替比夫定-5′-三磷酸盐掺入病毒 DNA可导致 HBV DNA链合成终止,从而抑制HBV复制。
阿德福韦为单磷酸腺苷的无环核苷(酸)类似物,在细胞激酶的作用下被磷酸化为有活性的代谢产物即阿德福韦二磷酸盐。阿德福韦二磷酸盐通过下列两种方式来抑制HBV DNA聚合酶(逆转录酶):一是与自然底物脱氧腺苷三磷酸竞争;二是整合到病毒DNA后引起DNA链延长终止。
恩替卡韦为鸟嘌呤核苷(酸)类似物,对HBV DNA聚合酶具有抑制作用。能够通过磷酸化成为具有活性的三磷酸盐。通过与HBV聚合酶的天然底物三磷酸脱氧鸟嘌呤核苷竞争,起到抑制HBV复制的作用。恩替卡韦三磷酸盐能抑制病毒聚合酶的三种活性:①HBV DNA聚合酶的启动;②前基因组mRNA逆转录负链的形成;③HBV DNA正链的合成。
替诺福韦为无环核苷(酸)类聚合酶抑制剂,可被细胞激酶磷酸化为具有药理活性的代谢产物替诺福韦二磷酸,后者可与三磷酸脱氧腺苷酸竞争,参与病毒DNA的合成,进入病毒DNA链后,可导致DNA延长受阻,进而阻断病毒的复制。
问题解答
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HBV DNA的复制,作用位点为乙肝病毒的聚合酶,通过抑制乙肝病毒的聚合酶阻断HBV DNA链的合成起到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的目的。
资料来源
[1]张贵琴,王志敏,郑爱萍,等.核苷类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3,40(1):8-13.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5,9(5):570-589.
咨询问题12
乙肝抗病毒核苷(酸)类药物有什么特点?
知识类型
药理作用
知识链接
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共有五种,分别为: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及替诺福韦酯。
拉米夫定为胞嘧啶核苷(酸)类似物;替比夫定为合成的胸腺嘧啶核苷(酸)类似物;阿德福韦为单磷酸腺苷的无环核苷(酸)类似物;恩替卡韦为鸟嘌呤核苷(酸)类似物;替诺福韦为无环核苷(酸)类聚合酶抑制剂。拉米夫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随治疗时间延长,病毒耐药突变的发生率增高。阿德福韦耐药率较低,与拉米夫定联合使用耐药发生率更低,但阿德福韦有潜在的肾毒性,可引起范可尼综合征。恩替卡韦抗病毒能力较强,耐药门槛较高,且可保持较高的HBV DNA抑制率。替比夫定HBeAg血清学转换率较高。替诺福韦HBeAg血清学转换率较高,未发现与替诺福韦有关的耐药突变。
问题解答
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共有五种,分别是: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及替诺福韦酯。拉米夫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随治疗时间延长,病毒耐药突变的发生率增高。阿德福韦耐药率较低,与拉米夫定联合使用耐药发生率更低,但阿德福韦有潜在的肾毒性,可引起范可尼综合征。恩替卡韦抗病毒能力较强,耐药门槛较高,且可保持较高的HBV DNA抑制率。替比夫定HBeAg血清学转换率较高。替诺福韦HBeAg血清学转换率较高,未发现与替诺福韦有关的耐药突变。
资料来源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5,9(5):570-589
咨询问题13
患者有乙肝病史,服用恩替卡韦片2年,停药2~3年。现查出转氨酶升高,病毒载量升高。医生建议使用干扰素,患者问干扰素和恩替卡韦片有什么区别?
知识类型
药理作用
知识链接
干扰素和恩替卡韦均为慢性肝炎抗病毒药物,但是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干扰素分为普通干扰素和长效干扰素。这类药物具有疗程固定、不产生病毒耐药、HBeAg和HBsAg血清转化率高且应答持久、具有调节免疫和抗病毒双重功效的优点。作用机制为必须通过与细胞表面一种叫做干扰素受体的蛋白质结合,抑制DNA的复制,用药会出现流感样、抑郁等副作用,以及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等实验室检查异常指标。
恩替卡韦为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对乙肝病毒(HBV)多聚酶具有抑制作用。它能够通过磷酸化成为具有活性的三磷酸盐,三磷酸盐在细胞内的半衰期为15小时。通过与HBV多聚酶的天然底物三磷酸脱氧鸟嘌呤核苷竞争,恩替卡韦三磷酸盐能抑制病毒多聚酶(逆转录酶)的所有活性:①HBV多聚酶的启动;②前基因组mRNA逆转录负链的形成;③HBV DNA正链的合成。
干扰素和恩替卡韦适应证有区别:干扰素适应证包括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有些还可以治疗毛细胞白血病等;恩替卡韦适应证为病毒复制活跃,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疗。
问题解答
干扰素和恩替卡韦两者都是抗慢性乙肝病毒药物,但是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不良反应也不同;干扰素具有不产生病毒耐药的特点,而恩替卡韦存在病毒耐药的情况;干扰素需要注射治疗,恩替卡韦口服给药就可以了;恩替卡韦和干扰素的适应证也不同,干扰素适应证包括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有些还可以治疗毛细胞白血病等,恩替卡韦适应证为病毒复制活跃,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疗。
资料来源
[1]王楠.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抗乙肝病毒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150-151.
咨询问题14
胸腺法新与胸腺五肽的药理作用有什么差异?
知识类型
药理作用
知识链接
胸腺生成素是从人胸腺组织中分离出的一种49个氨基酸的多肽,具有促进胸腺细胞和外周T细胞及B细胞分化发育,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生物活性。胸腺肽的32~36位氨基酸是胸腺肽重要的功能活性部分。胸腺五肽由精氨酸、赖氨酸、天门冬氨酸、缬氨酸、酪氨酸五种氨基酸组成,人工合成的胸腺五肽与胸腺肽的32~36位氨基酸残基顺序相同,因此胸腺五肽与胸腺肽有着相同的生理功能。胸腺五肽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能使过强或受到抑制的免疫反应趋向正常。胸腺五肽具有诱导T细胞分化、促进T淋巴细胞亚群发育、成熟并活化的功能,并能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使其趋于正常。胸腺五肽使CD4+/CD8+趋于正常;具有调节和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能促进有丝分裂原激活后的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成熟,增加T细胞在各种抗原或致有丝分裂原激活后各种淋巴因子(如:α,γ干扰素,白介素2和白介素3)的分泌,增加T细胞上淋巴因子受体的水平。
胸腺法新即胸腺肽α1,是由胸腺五肽中分离纯化分离出的一种小分子生物活性多肽,由28种氨基酸排列而成,其含量约占胸腺五肽的0.6%,具有较高的免疫增强活性。胸腺法新通过刺激外周血液淋巴细胞丝裂原来促进T淋巴细胞的成熟,增加抗原或丝裂原激活后T细胞分泌的干扰素α、干扰素γ以及白介素2、白介素3等淋巴因子水平,同时增加T细胞表面淋巴因子受体水平。胸腺法新还可通过对CD4细胞的激活,增强异体和自体的人类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问题解答
两者药理作用相似,均有诱导T细胞分化、促进T淋巴细胞亚群发育、成熟并活化的功能,增加T细胞上淋巴因子受体的水平。
资料来源
[1]郑立运.胸腺肽α1的功能研究进展[J].中国处方药,2015,12(7),143-144.
[2]蒋定文,李楚芳.胸腺五肽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9,22(2):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