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桥上的生死时速

殷春英

中午十二点四十分左右,诊室里来了一位胸痛的小伙子,31岁。连接好各个导联,做心电图。

“呀,不好,梗了!”我心里咯噔一下,急性心肌梗死!这么年轻!

心血管内科的一位主任医师会诊来了,首选介入疗法。先做造影,看是冠脉痉挛还是堵塞,必要时置入支架。从急诊科到介入室,需要经过一条长约几十米的天桥。这座天桥,是连接门诊楼与住院大楼的唯一通道。

患者病情危重,我亲自护送病人,还有心内科的主任、一名轮转医生、一名实习护士。把除颤仪也放在担架车上,屏幕上显示着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数据。交待好病情,我们一人护着担架车的一角,快速地推着患者向介入室的方向前进。此时我正好位于患者头侧偏右的地方,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患者的面部表情。

刚到天桥入口,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幕开始了——我突然发现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我一下就急了,上前两手一搭,开始做起了胸外心脏按压。十来下之后,主任已经把电极板充好电,我撤手,撩起患者衣服,暴露胸壁,主任把电极板放于胸壁两侧,两个大拇指一摁按钮,患者四肢抽动。撤电极板,我继续做按压。

“睁眼!”我对患者喊。我想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他真的睁开了眼睛。

“清楚!”“快!”

我们推起担架车,以最快的速度向介入室跑。一边跑,我一边对患者喊:“坚持!”跑出十几米,我又发现患者抽搐。按压,电击除颤,再继续按,心律、意识恢复,再继续向前奔跑。就这样,我们一行四五个人,推着担架车,推着病人,在几十米长的天桥上,上演了一幕惊险的“故事大片”。

来不及看监护仪上的图形,一切都是凭经验;没有时间说一句完整的话,从嘴里迸出的,都是最简短的词,例如把“电击除颤”说成“打”。高度的默契,密切的配合。按压、除颤、按压、奔跑,争分夺秒这个词,在此时此刻,得到了最有力的诠释。

终于把患者送达介入室。

从介入室出来,我这才发现,由于刚才的着急、奔跑,以及做心脏按压时的体力耗费,我已经是满头大汗。我用工作服的袖子,一遍又一遍地抹去额头上的汗水,也顾不得斯文扫地了。而此时的外面,正是数九严冬,寒气逼人。回到急诊科,同事们得知后都感慨:“是跑得最快的一次吧”“比速滑的还快”,他们说。那些天,正是举办冬奥会的日子。

在天桥上,一边除颤,一边按压,一边快速奔跑的场景,已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脑海。而这些,都是为了那位三十一岁患者的生命。

一两个小时后,我们得知,小伙子成功获救!——所有的付出,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