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反射及其病变综合征

一、反射的生理与解剖

广义地讲,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回答都是反射。反射是神经活动的基本形式。运动当然也是反射。只不过是比较复杂一些的反射。本节首先讨论神经病学临床上最常应用的牵张反射和保护反射。

牵张反射有两种类型:腱反射和肌紧张。

(一)牵张反射

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如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能引起受牵拉肌肉的收缩,这种现象称为牵张反射。感受器为肌梭,效应器为梭外肌。牵张反射的基本过程:当肌肉被牵拉导致梭内、外肌被拉长时,引起肌梭兴奋,通过Ⅰ、Ⅱ类纤维将信息传入脊髓,使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兴奋,通过α纤维和γ纤维导致梭内、外肌收缩。其中α运动神经兴奋使梭外肌收缩以对抗牵张,γ运动神经元兴奋引起梭内肌收缩以维持肌梭兴奋的传入,保证牵张反射的强度。

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主要是快肌纤维收缩。腱反射为单突触反射。

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表现为受牵拉的肌肉能发生紧张性收缩,阻止被拉长。肌紧张是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姿势反射的基础。肌紧张主要是慢肌纤维收缩,是多突触反射。

临床上检查时刺激肌腱、肌肉引起的各种所谓深反射应称牵张反射。生理上称腱反射并不合理,但已习惯成自然。

牵张反射的基本反射弧大都比较简单,但它们也受高级中枢的控制。在其脊髓反射弧中断时,它可以消失;在它失去高级中枢控制时,可以亢进。

反射的实现,依赖于刺激的感受和传递到效应器官。前者由感受器、感觉神经元来实现;而后者则借运动性神经元及效应器官完成。这些机构称为 反射弧。

一般肌反射均属单触突反射,但它们的反射弧也不像过去脊髓反射图上画的那样简单。现以膝反射的反射弧为例,略加说明。膝反射的感受器主要是股四头肌内的肌梭,这种肌梭的传入神经纤维有两类:一种是“快传纤维”,属于Ⅰa类纤维,当以叩诊锤叩击膝腱时,肌梭受到牵张,引起冲动,冲动沿脊髓神经后根节传入脊髓腰3节段,在脊髓内一面经后索向上传到小脑及大脑感觉皮质区,一面直接与前角α运动神经元发生触突;肌梭还有“慢传导”的传入纤维,可能是本体感受器的纤维,属于Ⅱ类纤维,除同时向高级中枢传导冲动外,对此牵张反射的形成亦起促进作用。

此外,在叩击膝腱时,冲动还从腱器官沿Ⅰb类纤维传入脊髓的腰2节段。入脊髓后,一面向上级中枢(小脑)传递信息,一方面也向下传导,达到腰1节段前角,对股二头肌(四头肌的拮抗肌)发生抑制性影响,这样才能使膝反射顺利形成。

脊髓支配骨骼肌的传出纤维也有两类:①前角α运动神经元发出的α纤维,达到运动终板;②前角γ运动神经元发出的γ纤维,支配肌梭内纤维,调节其长度,使其感受器经常处于敏感状态。当然,α和γ运动神经元同时还受到脊髓以上更高中枢下行纤维的影响。

可见,叩击膝腱时,由股四头肌之肌梭传入腰3,由Golgi腱器传入腰2,这些传入纤维入脊髓后一面将信息传入高一级的中枢,一面传至本节的前角α和γ运动神经元,同时还要传至腰4的前角,使股二头肌受到抑制性影响,反射才能完成(图3-1A、B)。

(二)保护反射

脊椎动物肢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的一侧肢体出现屈曲反应,关节的屈肌收缩,伸肌弛缓,因而也可称为屈肌反射。在生理上具有保护性意义。这类屈肌反射是比较原始的反射。在生理状态下,它们受到大脑皮质的抑制而不表现出来;在人类脊髓失去了高级中枢控制或婴儿锥体束未发育完全前,均可出现所谓巴宾斯基反射,也是一种原始的保护反射。

图3-1A 膝反射
图3-1B 反射袢

临床上的所谓浅反射,是刺激皮肤或黏膜引出的反射。虽然它也是皮肤-肌肉反射,但在生理意义上不属于牵张反射而属于保护性反射。它们的反射弧较长,反射冲动可能上达皮质顶叶及运动区或运动前区。因而,在锥体束损伤时,浅反射不是亢进而是消失或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