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痢疾门

痢疾转肠溃疡

杨晴溪,沧县杨家石桥人,年三十五岁,业商,于季秋因下痢成肠溃疡证。

病因

向在天津开耀华织工厂,因赔累歇业,心中懊,暗生内热,其肝胆之热下迫,致成痢疾。痢久不愈,又转为肠溃疡。

证候

其初下痢时,后重腹疼,一昼夜十七八次,所下者赤痢多带鲜血,间有白痢。延医治疗阅两月,病益加剧。所下者渐变为血水,杂以脂膜,其色腐败,其气腥臭,每腹中一觉疼即须入厕,一昼夜二十余次,身体羸弱,口中发干,心中怔忡,其脉左右皆弦细,其左部则弦而兼硬,一分钟九十二至。

诊断

此乃因痢久不愈,肠中脂膜腐败,由腐败而至于溃烂,是以纯下血水杂以脂膜,即西人所谓肠溃疡也。其脉象弦细者,气血两亏也。其左脉细而硬者,肝肾之阴亏甚也。其口干心中怔忡者,皆下血过多之所致也。此宜培养其气血而以解毒化瘀生新之药佐之。

处方

龙眼肉一两 生怀山药一两 熟地黄一两 金银花四钱 甘草三钱 广三七轧细钱

药共六味,将前五味煎汤,送服三七末一半,至煎渣再服时,仍送服余一半。

方解

龙眼肉为补益脾胃之药,而又善生心血以愈怔忡,更善治肠风下血,治此证当为主药。山药亦善补脾胃,而又能上益肺气下固肾气,其所含多量之蛋白质,尤善滋阴养血,凡气血两虚者,洵为当用之药。熟地黄不但补肾阴也,冯楚瞻谓能大补肾中元气,要亦气血双补之品也。此三味并用,久亏之气血自能渐复,气血壮旺自能长肌肉排腐烂。又佐以金银花、甘草以解毒,三七以化瘀生新,庶能挽回此垂危之证也。

复诊

将药煎服三剂,病大见愈,一昼夜大便三四次,间见好粪,心中已不怔忡,脉象犹弦而左部不若从前之硬。因所服之药有效,遂即原方略为加减,又服数剂,其大便仍一日数次,血粪相杂,因思此证下痢甚久,或有阿米巴毒菌(此菌详方剂篇痢疾门)伏藏于内,拟方中加消除此毒菌之药治之。

处方

龙眼肉一两 生怀山药一两 熟地黄一两 甘草三钱

生硫黄研细八分 鸦胆子去皮成实者六十粒

共药六味,将前四味煎汤一大盅,送服鸦胆子、硫黄末各一半,至煎渣再服时,仍送服余一半。

方解

方中用鸦胆子、硫黄者,因鸦胆子为治血痢要药,并善治二便下血;硫黄为除阿米巴痢之毒菌要药,二药并用,则凉热相济,性归和平奏效当速也。

三诊

将药煎服两剂,其大便仍血粪相杂一日数行。因思鸦胆子与硫黄并用虽能消除痢中毒菌,然鸦胆子化瘀之力甚大,硫黄又为润大便之药(本草谓其能使大便润、小便长,西人以硫黄为轻下药),二药虽能消除痢中毒菌,究难使此病完全除根,拟去此二药,于方中加保护脂膜,固涩大便之品。

处方

龙眼肉一两 生怀山药一两 大熟地黄一两 赤石脂捣细一两 甘草三钱 广三七轧细三钱

药共六味,将前五味煎汤一大盅,送服三七细末一半,至煎渣再服时,仍送服其余一半。

效果

将药连服五剂,下血之证全愈,口中已不发干,犹日下溏粪两三次,然便时腹中分毫不疼矣。俾用生怀山药轧细末,每用两许煮作茶汤,调以白糖令适口,当点心服之,其大便久自能固。

痢  疾

天津一区慧文里,张氏幼女,年五岁,于孟秋得痢证。

病因

暑日恣食瓜果,脾胃有伤,入秋以来则先泻后痢。

证候

前因泄泻旬日,身体已羸弱,继又变泻为痢,日下十余次,赤白参半,下坠腹疼。屡次服药不愈,身益羸弱,其脉象亦弱,而左脉之力似略胜于右。

诊断

按其左右脉皆弱者,气血两虚也,而左脉之力似略胜于右脉者,知其肝胆虚而挟热,是以痢久不愈。然此热非纯系实热,不可用过凉之药,因其虚而挟热,其虚又不受补,是必所用之补品兼能泻热,俾肝胆之虚热皆愈而痢自愈矣。

处方

鸭肝一具。

调以食料,烹熟服之,日服二次。

效果

如法将鸭肝烹食,两日全愈,此方愚在辽宁得之友人齐自芸君(北京人,学问渊博,兼通医学,时为沈阳税捐局长)。尝阅李氏《纲目》,鸭肉性凉善治痢,鸭蛋之腌咸者亦善治痢,而未尝言及鸭肝。然痢之为病,多系肝火下迫肠中,鸭肉凉想鸭肝亦凉,此证先泻后痢,身体羸弱,其肝经热而且虚可知,以鸭肝泻肝之热,即以鸭肝补肝之虚,此所谓脏器疗法,是以奏效甚速也。且又香美适口,以治孺子之苦于服药者为尤宜也。

痢  疾

郑耀先,枣强人,年五旬,在天津一区为私塾教员,于孟秋得下痢证。

病因

连日劳心过度,心中有热,多食瓜果,遂至病痢。

证候

腹疼后重,下痢赤白参半,一日夜七八次,其脉左部弦而有力,右部浮而濡重按不实,病已八日,饮食减少,肢体酸软。

诊断

证脉合参,当系肝胆因劳心生热,脾胃因生冷有伤,冷热相搏,遂致成痢。当清其肝胆之热,兼顾其脾胃之虚。

处方

生怀山药一两 生杭芍一两 当归六钱 炒薏米六钱金银花四钱 竹茹碎者三钱 甘草三钱 生姜三钱

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复诊

服药两剂,腹疼后重皆除,下痢次数亦减,且纯变为白痢。再诊脉左部已和平如常,而右部之脉仍如从前,斯再投以温补脾胃之剂当愈。

处方

生怀山药一两 炒薏米五钱 龙眼肉五钱 山楂片三钱 干姜二钱 生杭芍二钱

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效果

将药煎汤,服两剂,痢遂全愈。

说明

按:欲温补其脾胃而复用芍药者,防其肝胆因温补复生热也。用山楂片者,以其能化白痢之滞,且与甘草同用则酸甘化合(即甲己化土),实有健运脾胃之功效也。

噤口痢

施瑞臣,安徽蒙城人,五十六岁,居天津一区,得噤口痢证。

病因

举家数口,寄食友家不能还乡,后友家助以资斧令还乡,道路又复不通,日夜焦思,频动肝火,时当孟秋,心热贪凉,多食瓜果,致患下痢。

证候

一日夜下痢十五六次,多带鲜血,后重甚剧,腹偶觉疼即须入厕,便后移时疼始稍愈,病已五日,分毫不能进食,惟一日之间强饮米汤数口。其脉左部弦而硬,右部弦而浮,其搏五至,心中发热常觉恶心。

诊断

此肝火炽盛,肝血虚损,又兼胃气挟热上逆,是以下痢甚剧,而又噤口不食也。当治以滋阴清热,平肝降胃之品。

处方

生杭芍一两 生怀山药一两 滑石七钱 白头翁五钱秦皮三钱 碎竹茹三钱 甘草三钱 鸦胆子去皮成实者五十粒

先用白糖水囫囵送服鸦胆子仁,再将余药煎汤一大盅,温服下。

复诊

将药如法服两剂,痢中已不见鲜血,次数减去三分之二。其脉左部较前和平,右部则仍有浮弦之象,仍然不能饮食,心中仍然发热,然不若从前之恶心,此宜用药再清其胃腑,必然能食矣。

处方

生怀山药两半 生石膏捣细两半 生杭芍六钱 白头翁四钱 秦皮二钱 甘草二钱

共煎汤一大盅,分两次温服。

效果

将药煎服一剂,即能进食,痢已不见,变作泄泻,日四五次,俾用生怀山药细末煮作粥,少调以白糖服之,三日全愈。

或问

石膏为治外感实热之药,今此证未夹杂外感,何以方中亦用之?答曰:石膏为治阳明胃腑有实热者之圣药,初不论其为外感非外感也。盖阳明胃气以息息下行为顺,若有热则其气多不下行而上逆,因其胃气挟热上逆,所以多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若但知清其热而不知降其气,治之恒不易见效。惟石膏性凉质重(虽煎为汤,仍有沉重之力),其凉也能清实热,其重也能镇气逆,是以凡胃气挟实热上逆令人不思饮食者,服之可须臾奏效。若必谓石膏专治外感实热,不可用治内伤实热,则近代名医徐氏、吴氏医案中皆有重用石膏治愈内伤实热之案,何妨取以参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