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采桑叶经霜

采摘“冬桑叶”是四川新都人的习惯,但并非一到冬天就采,通常要等到农历冬至节这天才集中采摘。

过去每到冬至时,无论阴晴还是刮风下雨,新都境内到处可见手提竹篮、肩扛长竿的采桑人,他们有的沿着乡间小道走沟边上坟山,有的则进私宅上衙署,总之哪里有桑树,哪里便有采桑人。若遇高大的桑树,采桑人便用长竹竿采叶,孩子们则爬上树,骑在树枝上摘叶,每当此时到处可闻笑语欢声。人们把采来的“冬桑叶”拿回家后,用篾条或麻线穿好挂在屋檐下,任凭风吹霜冻太阳晒。到第二年,越冬的桑叶居然色质、性味不变,正好是当年夏天防暑降温的必备之物。

冬至所采的桑叶,是养蚕季节之后,又经过几个月生长的桑叶。早年新都民间家家户户都备有“冬桑叶”,用起来十分方便。要是家人生病,只要处方上写有“冬桑叶为引”,便可随手拈来不求于人。在炎炎盛夏,每当烈日当空、暑气熏蒸之时,下田薅秧、打谷的乡民便熬上一锅加有冬桑叶的红白茶,劳作当中随时饮用,既解渴止汗,又防暑降温。

“冬至采桑”。选择“冬至”这天来采摘“冬桑叶”,更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大自然之规律。因“冬至”是四时中阴气极盛的时候,所以“冬至”采到的桑叶气厚、味重、效力强,对清热解暑自然最具功效。入药用的桑叶,即使不是在冬至日采,至少也要经霜后才行,所以中医处方中用名通常也写作“霜桑叶”。

成都平原是古蜀国的领地,自蜀王蚕丛氏教民种桑养蚕以来,成都平原无论山丘或平地都广种桑树以饲蚕,从而发展了蜀国的经济,为推动中原地区种桑养蚕的农事起了积极作用。新都处于古蜀国的腹心地带,种桑当然是十分普遍的事。直到20世纪50年代,新都境内无论沟边、河边、坟园、田埂及住宅周围,到处都种有桑树。

《三国演义》第84回“孔明巧布八阵图”,其中有一处遗迹就在新都弥牟镇(现属青白江区),此处之八阵为当头阵法。弥牟镇八阵图因在蜀道旁,称旱八阵。另有永安宫八阵图在长江边,即《三国演义》所述,东吴大将陆逊困于石阵,无路可出之鱼腹浦,称水八阵。

抛开八阵图,我们说诸葛亮也是极重视桑树的经济价值的。诸葛亮自表后主刘禅说:“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悉抑于家,自有余饶。”他拥有桑树作为自己的家财,以供身后子孙衣食之用。但如果不是早有其心,恐怕也不能享受其成的。

图7 凡高油画《桑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