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由西晋著名中医学家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流传于世的脉学经典著作。该书集晋以前脉学文献之大成,发展并构建了中医脉学体系,在中医脉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脉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医脉学、中医诊断学乃至中医学的向前发展。

一、《脉经》与作者

王叔和名熙,魏晋间著名医学家,西晋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一说今山东济宁)人。尝任太医令。唐·甘伯宗《名医录》称王叔和“性度沉静,通经史,穷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摄养之道,深晓疗病之说。”可知王叔和精通医道,擅长诊脉。王叔和对中医学的另一个贡献是整理了《伤寒杂病论》,使得这部对中国医学乃至世界医学都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伤寒杂病论》(后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个部分)成为世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中医名著,至今仍是中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伤寒论》、《金匮要略》能流传至今,王叔和的功绩不可没。

脉诊是中医学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是经过医家漫长的医疗实践总结出来的诊断经验与智慧。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形成的古医经中,如《黄帝内经》、《扁鹊脉法》、《华佗脉法》等脉诊理论占有重要地位。仅《黄帝内经》中散见的脉名就有30多种。公元3世纪中叶,王叔和选录《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汉魏著名医家有关脉论精华,编撰成《脉经》。据王叔和自述,“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脉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不仅全面继承了魏晋以前的脉学成就,集晋以前脉学之大成,同时王氏还分门别类,在阐明脉学理论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践,并将自己的临证体会以及当代临证经验融会其中。该书不仅在唐、宋是医学生的必读教科书,也是历代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

《脉经》10卷,98篇。首次对中医脉学理论进行系统全面的论述,该书“叙阴阳表里,辨三部九候,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以举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疴。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所论述的寸、关、尺三部定位脉诊以及总结的24种脉象,为我国脉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后世医家继承和发扬。宋·林亿称其“若网在纲,有条不紊,使人占外以知内,视死而别生。”可谓推崇之至。

二、主要学术特点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1.确立脉象形状,首次归纳脉象为24种

医之为道,审脉为难。故有“心中易了,指下难明”。《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古代医学文献零散记载有30余种脉象,但缺乏脉象的明确描述。《脉经》准确描述各种脉象的不同指下感觉,并首次总结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24种脉象。如:“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浮与沉相对,通过举按有余不足得到不同的脉象。脉象特征描述简明准确,便于掌握。确立了对脉象认识的基本标准,脉象名称和定义的统一、规范,为后世所遵从。《脉经》后历代中医著述对脉象的描述,均未离开《脉经》的24种脉象基本形状,成为后世论脉的标准。

《脉经》不仅将每种脉象包括脉的体状和搏动征象与变化均作了具体详尽的描述,还首开脉象鉴别先河。《脉经》提出浮与芤、弦与紧、革与实、滑与数、沉与伏、微与涩、软与弱、缓与迟等八组相类脉,对脉象的鉴别有着重要意义。如:沉与伏相类,二脉均重按乃得,然伏脉须“极重指按之,著骨乃得”,较沉脉重按,又更甚之。这是因为这两种脉象的主病不同、轻重不同、预后也不同,自当仔细分别,以免耽误病情。这对后世辨脉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2.改进诊脉方法,确定三部脉法和脏腑分候定位

《内经》有全身动脉诊法和三部九候诊脉法,所载诊法不一,只有“气口”、“寸口”、“脉口”的笼统说法。诊脉独取寸口法首倡于《难经》,提出了寸口切脉的寸尺两部脉法。张仲景推崇人迎、气口、趺阳全身三部诊法。而《脉经》在《难经》的寸尺两部脉法基础上,发展为寸关尺三部脉法,并首次提出腕后拇指侧高骨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把《内经》的遍身诊法之三部加以发挥,阐释为掌后脉口寸关尺三部,并以寸、关、尺三部各有天地人三候,合为九候。这是最早的寸口三部九候提法。《脉经》提出的寸、关、尺三部左手依次候心小肠、肝胆、肾膀胱,右手依次候肺大肠、脾胃、肾膀胱的脏腑分配观点,使独取寸口脉法在理论上与方法上趋于完善,推进了这种简便易行的诊脉方法的临床普遍使用。

《脉经》确立了寸口的寸关尺三部脉法,不仅在于提出三部之说和各部脉位,也在于确立了寸关尺脏腑分候,并从临床应用方面加以系统总结。《脉经》的脏腑定位,成为中医脉学诊断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3.阐述脉象机理与脏腑疾病紧密结合,指导临床

一是对脉象主病机理进行原则概括,如:“迟则为寒,涩则少血”;二是结合脉、证、病机、治疗进行综合总结。如《脉经》卷二“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有“寸口脉滑,阳实,胸中壅满吐逆,宜服前胡汤。针太阳巨阙泻之。”“寸口脉浮,中风,发热,头痛。宜服桂枝汤、葛根汤,针风池、风府,向火灸身,摩治风膏,覆令汗出。”指明浮脉与外感中风的病因病机与见症,用桂枝汤和解营卫,或葛根汤解肌论治方药,以及选用针灸太阳经腧穴祛风邪的一系列论治方案。这些对脉证论治的可贵认识,不但反映出当时的脉象病理研究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就是今天在临床上仍有参考价值。

《脉经》在阐述脉象的同时,也深入浅出地阐明脉理,并结合生理、病理及证候进行研究,将脉诊、脉法与病症、脏腑主病、治疗大法、方药有机地结合起来,便于临床应用。如:“心中寒者,其人病心如啖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如蛊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愁忧思虑则伤心,心伤则苦惊,喜忘,善怒。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彻背,自发烦热,当脐挑手,其脉弦,此为心脏伤所致也。”这种将脉象、病症结合起来,脉诊可判断预后,这在现代仍有指导意义。

本书所论述的脉法和多种病症包括伤寒、热病、内科杂病、妇人及小儿疾病的病名及脉证治疗,内容丰富,极大地发展了辨证论治体系,为历代医家所推重。

4.丰富和发展了针灸经络学理论

《脉经》不仅全面继承了《灵枢》的经络学说,更对经络学说予以创新和发展。如卷二“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第一”就是将切诊与脏腑经络辨证结合起来,以脉论证,指出针灸的原则与方法。《脉经》还对脏腑20个俞、募穴部位、主治及刺灸进行论述,是针灸学俞募穴理论现存的最早文献。此外,《脉经》还对奇经八脉的循行起止与病证作了系统总结,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如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全部收载了《脉经》中有关奇经八脉内容。王叔和不仅是位脉学家,又是一位有贡献的针灸理论家。

5.是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重要的参考文本

由于王叔和编次整理了《伤寒杂病论》,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以“病脉证治”主线贯穿全书的理论与方法,对王叔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王叔和在编撰《脉经》时,吸收了《伤寒杂病论》中与脉密切相关的内容也就不足为奇了。王叔和引录《伤寒杂病论》内容,主要集中在卷7~9三卷中,而这些内容在许多方面却恰恰可以弥补今本《伤寒论》、《金匮要略》的不足,可以纠正他们存在的问题。如:清代著名医家钱熙祚考证言,“第七卷又云:‘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病,骨节烦疼,可发其汗。宜麻黄汤。’今本《伤寒论》脱‘宜麻黄汤’四字。致后人误解为大青龙汤证。按大青龙汤,用麻黄以解表,石膏以清里,本为外伤风寒,而内伏暍热者设。此条但言风寒,而无烦躁之内热,其非大青龙证,明矣。”因此,学习《脉经》不仅可以明晰脉学理论,更可作为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参考文本。

此外《脉经》对学习《内经》、《难经》等早期著作,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如何学习应用《脉经》

1.牢记24种脉象及其主病,结合临床实际反复揣摩

牢记24种脉象及其主病并利用一切机会去实践、揣摩、领会脉学的真谛。解决“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的境况,达到熟练掌握应用脉象于诊断疾病,结合中医理论反复分析脉象、症状、疾病之间的关系,分析其机理,融会贯通。从而达到辨证准确,指导临床。

全书将三部九候、寸口脉、24脉、脉法与伤寒、热病、杂病、妇人及小儿病症的脉象与治疗紧密结合,突出了临床的实用性。学习时要将脉象变化与具体疾病、病人和常人结合起来,利用一切机会,多临证、多摸脉。如:摸家人脉搏、亲属朋友脉搏、怀孕妇人脉搏、小儿脉搏、老人脉搏等等,只要多临证,多实践,反复揣摩,就一定能掌握要领,学好脉学,临床时诊脉准,判断病情预后准,处方用药准,何愁提不高临床疗效。

《脉经》将脉象以阴阳来区分,具有以简驭繁,便于学习和掌握的特点。如:“肝实左手关上脉阴实者,足厥阴经也。病苦心下坚满,常两胁痛,自忿忿如怒状。肝虚左手关上脉阴虚者,足厥阴经也。病苦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饮食,腹胀,悒悒不乐,妇人月经不利,腰腹痛。”这种将脏腑、脉象、阴阳、虚实紧密相连,便于理解和掌握脉象及其主病。因此,学习脉学要多实践,反复揣摩,深刻领会,才能真正掌握脉学的精髓,临证应运才能得心应手。

《脉经》分阴阳虚实固然以简驭繁,但高阳生《脉诀》的“七表八里九道脉”、崔嘉彦的“浮沉迟数”四脉为纲以及滑寿《诊家枢要》六脉为纲诊脉法,对临床也有指导意义。学习时在掌握《脉经》的基础上,再比较这些著作,可以互相启发,更好的学习与掌握《脉经》的精髓。

2.学习时应参照《伤寒论》、《金匮要略》对比学习

《脉经》卷7~9引录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内容,因此学习时还要结合《伤寒论》、《金匮要略》对比学习。由于王叔和撰次了《伤寒杂病论》,使得《伤寒杂病论》流传于世,并对历代医学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因此,王叔和在编撰《脉经》时,将《伤寒杂病论》内容收于其中,是本于《伤寒杂病论》是始终将脉象和病证紧密结合,建立了理法方药辨证论治体系,可见学习脉象一定要结合主病,才能学好脉象,临证用的灵活,治疗才有确切疗效。因此,学习《脉经》还要注意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互相对比来看,深刻领会并掌握脉象、主病、治法、方药的紧密结合。

另外,学习《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时,也要参考《脉经》互相比较,才能真正学好。

3.还应掌握《素问》、《灵枢》、《难经》基本知识来学习

《脉经》保存了不少早期的医学文献,内容互有交叉,故学习《脉经》时,还要结合《素问》、《灵枢》、《难经》的基本知识来学习,方能融会贯通。

4.结合临床专业特点,可认真为《脉经》中妇科、针灸等内容,将脉与证的内在联系理清

另外,《脉经》也存在某些局限和不足之处。如选材还不是很精,有些内容与脉学无关,体例也较乱,有不少内容直接引用前人著述而未加系统整理,故有一些矛盾或脱节之处。希望在学习研究中,还须注意这些问题。对于难懂不易弄明白的地方,如古代病名等,还有待今人去进一步研究开发。学习时要注意前后比较,先掌握重点,然后再循序渐进。

郭君双

201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