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早年有位25岁的心外科医生,有一天他对科里的护士说“你帮我个忙吧,我想切开我的肘静脉,然后送根管子进去,我觉得管子能送进心脏里。”护士听后吓坏了,但平复以后还是决定帮帮这个“发了疯”的年轻人。小医生切开了自己的肘静脉,把一根导尿管送了进去。小医生胳膊上挂着导尿管,在全院医生护士们惊恐围观下,走进了放射科,透视下把导尿管送进了右心房,并拍了张胸部X线片。时任小医生所在科室的外科主任,一位当时十分有名的心脏科大医生得知此事,开除了这个小医生。小医生只得转行当了泌尿科医生,二十多年后到了1956年发生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找到了这名泌尿外科医生,告诉他,他被授予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原因是发明了心导管术,这名医生的名字叫Werner Forssmann。

今天想起这个故事,依然会觉得作为医生Forssmann当时的举动很疯狂。这是一次伟大的创新,如将这一创举视为介入医学的起源,介入医学一路走来,始终伴随着创新。治疗器械、治疗方法和治疗术式的创新,推动着介入治疗快速向前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介入医学正式进入中国,笔者十分荣幸在一踏上工作岗位,就接触了这门新的学科,并强烈感受到这门新兴学科的无穷魅力,爱上了这一专业,为之奋斗了一生。见证了介入医学在中国的播种发芽,开花结果,到山花烂漫,又到硕果满园。回首往昔,介入医学在每一个专业领域的开疆扩土,无一不经历了从质疑到发展再到成熟的过程。如果没有同仁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没有介入治疗的今天。但创新要有一定的基础,Forssmann的创新源于他对血管和心脏解剖的熟悉,源于他对透视功能的了解。今天,在全民创新的大潮中,介入医学更应不断地有所创造,但前提是我们必须对现有的东西熟悉和掌握。这也是编写这本《主动脉与周围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学》的目的。

笔者有幸邀请多年来在主动脉及周围血管疾病领域工作的同仁一同编撰此书。有大名鼎鼎的专家,也有后起之秀,但都是行业内的翘楚,老中青组成的编写组一起编写了这本书。本书涵盖了主动脉与周围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方方面面,为了此书成稿,各位同仁贡献出自己最为拿手的技艺与经验,希望本书可以给后来者启发。较之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的医学还处于相对落后阶段,尽管屠呦呦先生为我们赢得了第一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我们还是应正视存在的巨大差距,中国的医生们还有许许多多的工作要勠力完成,也希望我们可以用充满创造力的思维开拓出新颖、实用的技术与设备。回到本文开头,60年前,Forssmann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奖的授奖原则是永远授予对人类作出最重大贡献的人,这也充分说明介入医学受到的肯定。希望年轻的介入医师们努力努力再努力,有一天,中国的介入医生能够站在诺贝尔奖的舞台上,这也是我们中国介入人的梦想。

本书出版离不开各位编者的通力合作和出版社各位同道的辛苦付出,此外本书最终出版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急性主动脉综合征高危预警及干预研究(2017YFC1308000)”和医管局扬帆计划“腔内两段式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前瞻性研究(XMLX201306)”资助,特表示感谢。

2017年12月25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