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正电子放射性核素动脉显像

一、显像原理

某些放射性核素在衰变过程中,释放出正电子,遇到一个电子后发生湮灭,产生方向相反(180°)的一对能量为511KeV的光子。这对光子,通过高度灵敏的照相机捕捉,并经计算机进行散射和随机信息的校正得到其在生物体内聚集情况的三维图像,即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PET)。显像剂18F-FDG是将放射性核素氟-18(18F)标记在脱氧葡萄糖(DG)上。18F由医用回旋加速器生产,18F-FDG的结构类似于葡萄糖,在细胞内的浓聚量与葡萄糖的代谢水平呈正相关。除肿瘤细胞外,18F-FDG在炎症组织中也有明显摄取。而炎症与大动脉炎、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大动脉壁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密切相关,因此18F-FDG的动脉显像可用于上述疾病的评估。

二、显像方法
1.显像剂

18F-FDG。

(1)给药剂量:

成人剂量按0.10~0.15mCi/kg计算,儿童酌减,静脉注射给药。

(2)显像设备:

正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CT成像。

2.采集体位

患者一般取仰卧位,采用体部显像,从颅底(颈动脉部位)至股骨上段(股动脉)显像,亦可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局部动脉采集,如升主动脉及胸主动脉,或髂、股动脉等。

3.采集步骤

(1)检查开始时间:注射显像剂后45~60分钟开始采集。

(2)输入患者的一般资料和采集参数,如年龄、体重、注射剂量、注射时间等,以保证SUV的准确性;同时输入采集参数。

(3)定位图采集:低剂量(50mA、120kV)X线CT平扫,确定扫描范围。

(4)CT采集:推荐低剂量CT扫描,CT图像主要用于衰减校正和解剖定位(AC/AL)。

(5)PET采集:每个床位采集时间2~5分钟,总采集时间为10~30分钟。显像剂注射量少、体型过胖和局部显像应适当延长采集时间。

(6)采集方式:根据诊断需要可选择全身采集和局部采集。

4.图像处理

对采集所得数据进行时间和组织衰减校正;根据仪器与图像条件选择合适的滤波函数进行图像重建,获得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三维断层图像用于视觉定性分析,局部18F-FDG异常浓聚常示为阳性表现。

三、注意事项

1.检查前24小时不要喝酒,不要剧烈或长时间的运动,保证是清淡饮食;

2.检查前至少禁食6~8小时,禁饮含糖饮料,禁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

3.提供给医生近期其他相关检查资料,如CT片、磁共振片、B超、病理报告、肿瘤标志物等各种检验报告;

4.受检者在注射显像剂后应该保持安静状态,尽量避免与人交谈,避免活动;

5.检查前饮一定量清水;

6.糖尿病患者正常用降糖药,以免因血糖过高而影响检查效果;

7.进入检查室时,受检者应该除下所佩戴的金属饰物和手机等。

四、正常和异常大血管影像
1.正常影像

正常动脉壁无明显放射性分布。

2.异常影像

(1)动脉管壁呈环形、片状或条形放射性摄取增高,提示局部炎症反应;

(2)管腔占位性病变部位呈放射性缺损或浓聚。

五、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1)大血管炎性病变:如大动脉炎;

(2)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早期诊断及进展期预测;

(3)大血管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4)获得性肺血管疾病,如肺动脉血栓栓塞、大动脉炎累及肺动脉等;

(5)头颈部动脉体瘤的诊断;

(6)大动脉壁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病变的评价;

(7)肢体动脉的供血情况。

2.禁忌证

无明确禁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