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型糖尿病社区综合管理实用技术
- 张永青 卞茸文
- 2634字
- 2020-08-29 07:07:42
第二节 世界卫生组织、 联合国以及中国慢性病防治政策解读
一、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慢性病防治策略
为了减少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和高昂的医疗费用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负担,WHO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防治策略。例如:1986年WHO在第一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发表了 《渥太华宪章》,对健康促进提出了五大策略,包括①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②创造健康支持环境;③增强社区的能力;④发展个人技能;⑤调整卫生服务方向。2000年WHO在第5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了防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全球策略,针对心血管疾病、癌症、慢阻肺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可以预防的共同危险因素:烟草使用、不健康饮食、缺少身体活动,提出慢性病防控的全球策略就是监测、健康促进和加强卫生保健。从2000年到2007年,WHO相继制定了一系列防治策略和行动计划,力求将全球防治策略转化为各国可以真正落实和执行的实际行动。
二、联合国针对慢性病防治的相关工作
对于慢性病防治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66届联合国大会于2011年9月召开,会议主要议题就是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这是联大历史上第二次就健康问题召开的高级别会议。大会通过了 《政治宣言》和 《全球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综合监测框架和自愿性目标(2013—2025)》,提出预防工作必须是全球防治慢性病对策的基石,通过自愿性目标监测各个国家在防控非传染性疾病的国家战略和计划的执行情况,并评估其进展。主要指标之一是到2025年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总死亡率相对降低25%,主要措施是通过降低30~70岁人群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来实现。2015年联合国又颁布了 《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提出了到2030年通过预防与治疗,促进精神健康与安康,将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减少1/3的目标,全球慢性病防控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三、我国慢性病防治的相关策略
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并立足国情的基础上,我国政府也在不断地调整慢性病防治策略,经历了由临床诊治为主转向以社区综合防控为主的发展过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是以临床专病诊治为主,随着患病率的快速上升,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为以健康促进和社区综合防治为主导。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慢性病防治的公共政策,来应对慢性病持续高发带来的挑战。
1997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随着我们工业化、城市化、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面临着慢性病与新发传染病的双重负担,强调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动员全社会参与,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在我国卫生发展规划中,从 “十五”规划到 “十二五”卫生事业规划,都提出了针对慢性病要实施三级预防,积极推进全人群和高危人群相结合的慢性病防治工作,并提出建立覆盖城乡的慢性病防控体系,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增加对慢性病的专项投入。
200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提出:公共卫生要重心下沉、关口前移、搞好健康促进。新医改方案中将高血压、糖尿病和老年健康管理作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以落实新医改为契机,我国慢性病防治体系不断完善。
随着医改方案的落实,逐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慢性病防治策略,其核心内容包括:
是提高居民健康行为;2早:是早发现、早治疗;3降:是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病残和死亡。
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关注3个环节:控制危险因素、早诊早治和规范性治疗;运用3种手段:健康促进、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
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4种主要生物危险因素: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血脂升高和超重(或肥胖);4种主要危险因素:烟草使用、不健康膳食、身体活动不足和过量饮酒。
2015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从维护全民健康和实现长远发展出发,提出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凸显了党中央、国务院维护国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推动慢性病防治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通过实践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慢性病防控模式,在全国范围开展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健康城市创建等工作,政府在慢性病防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国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的趋势已经得到有效遏制。
2016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习总书记指出,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把握好一些重大问题。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要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要坚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让全体人民公平获得。
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战略部署,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之一“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2020年比2015年降低10%,2030年比2015年降低30%”,重要举措包括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通过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加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强化慢性病筛查和早期发现,针对高发地区重点癌症开展早诊早治工作,推动癌症、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机会性筛查。基本实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干预全覆盖,逐步将符合条件的癌症、脑卒中等重大慢性病早诊早治适宜技术纳入诊疗常规。
规划纲要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从健康生活入手,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对疾病挑战最直接、最积极主动的应对,全社会每一个公民都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全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