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内压增高症影像诊断(第2版)
- 李联忠 徐文坚 刘吉华等
- 2842字
- 2020-08-28 06:52:00
第一章 颅脑解剖与颅内压增高的关联
第一节 颅骨
颅骨分为脑颅、面颅两部分。脑颅以眶上缘与外耳道孔上缘的连线为与面颅的分界线,由成对的顶骨、颞骨和单一的额、枕、蝶、筛骨共8块骨组成一圆形硬壳,其中筛骨只有一小部分参与脑颅,其余构成面颅。脑颅具有保护和支持脑的作用,其结构异常可能会引起颅内压的变化。颅骨又分为颅盖和颅底两部分,以枕外粗隆、上项线、乳突根部、颞下嵴、眶上缘和眉弓的连线为分界线(图1-1-1)。
图1-1-1 颅骨侧面
1.顶骨 2.人字缝 3.枕骨 4.外耳门 5.枕骨粗隆 6.乳突 7.额骨 8.冠状缝 9.翼点 10.颞骨 11.颧弓
一、颅盖骨
颅盖由额骨鳞部、顶骨、颞骨鳞部和枕骨鳞部上半所组成,一般分为外板、板障和内板三层,外、内板为密质骨,板障为松质骨,但颞骨鳞部无板障层。板障内有许多网状的板障静脉,借导血管与头皮静脉和颅内静脉相连。
颅盖的内面凹陷有许多压迹和骨嵴,与脑回、蛛网膜粒、静脉窦和脑膜血管相对应,在正中线上有自前向后的矢状窦压迹,称上矢状窦沟,在沟的两侧有许多颗粒小凹为蛛网膜粒压迹,其两侧面各有一条呈树枝状的脑膜中动脉及其分支的压迹。在顶骨前下角处脑膜中动脉主干走行于骨管中。儿童期颅骨尚未完全发育,特别是颅顶各骨之间为结缔组织膜所连接,其交接处的间隙构成最大的颅囟为前囟,位于矢状缝与冠状缝相接处在生后1~2岁时闭合,其他尚有后囟、蝶囟、乳突囟等都在生后不久闭合。新生儿面颅占全颅的1/8,而成人为1/4;从出生到7岁是颅的生长期,此期颅生长最快;从7岁到性成熟期是相对静止期,颅生长缓慢,但逐渐出现性别差异;老年则因骨质被吸收,露骨变薄。
二、颅底
颅底内面借蝶骨嵴和岩骨嵴分为前、中及后颅窝,三者并不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前颅窝最高,后颅窝最低,中颅窝介于二者之间呈阶梯状,有许多骨孔和裂隙,供血管和神经出入(图1-1-2)。
图1-1-2 颅底
1.鸡冠 2.前交叉沟 3.圆孔 4.后床突 5.卵圆孔 6.棘孔 7.鼓室盖 8.弓状隆起 9.枕内隆突 10.筛板 11.垂体窝 12.破裂孔 13.斜坡 14.枕骨大孔 15.颈静脉孔
(一)前颅窝
由额骨眶板、筛板、蝶骨体前部和蝶骨大翼构成。前部与颅骨的额部相延续,后部则以蝶骨小翼和蝶骨嵴与中颅窝为界,容纳额叶。前部中间为鸡冠,两侧为筛板,其上有许多筛孔,嗅丝由此入颅到达嗅球,嗅球左右各一位于鸡冠的两侧。前颅窝两侧的底板凹凸不平,与鼻腔及眼内容物之间仅隔一层薄骨板。骨折伤及筛板时,常伴有脑膜和鼻腔顶部黏膜撕裂以及嗅神经受损,导致嗅觉障碍;骨折线经过额骨眶板时,可见结膜下或眶内出血。
(二)中颅窝
容纳大脑颞叶和脑垂体,前界为蝶骨小翼的后缘,后界为颞骨岩部的上缘及鞍背。分为中央部(蝶鞍区)和两个较大而凹陷的外侧部。
1.蝶鞍区
该区主要的结构有垂体、垂体窝和两侧的海绵窦等。垂体窝的前方为鞍结节,前外侧界为视神经管,后方为鞍背,垂体窝的两侧为海绵窦,顶为硬脑膜形成的鞍膈,鞍膈的前上方有视交叉和视神经,底隔一薄层骨壁与蝶窦相邻。腺垂体的肿瘤可将鞍膈的前部推向上方,压迫视交叉。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位于蝶鞍和垂体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窦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窦腔分割成许多相互交通的小腔隙。窦中血流缓慢,感染时易形成栓塞。海绵窦的上壁向内侧与鞍膈相移行,下壁借薄的骨壁与蝶窦相邻,外侧壁内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通过,内侧壁上部与垂体相邻,窦腔内有颈内动脉及其外侧的展神经通过。
2.颅中窝
外侧部容纳大脑颞叶。前方的眶上裂内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展神经及眼上静脉等穿行,在眶上裂内侧端的后方,由前内向后外依次有圆孔、卵圆孔和棘孔呈弧形排列,分别有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及脑膜中动脉通过。后方有位于颞骨岩部前面中份的弓状隆起,其外侧为鼓室盖,由薄层骨质构成,分隔鼓室与颞叶及脑膜。在颞骨岩尖处的浅窝,称三叉神经压迹,是三叉神经节所在部位。在蝶鞍两侧的浅沟为颈动脉沟,沟的后端有由颞骨岩尖和蝶骨体围成的破裂孔,该孔续于颈动脉管内口,颈内动脉经此入颅。
(三)后颅凹
容纳小脑、脑桥和延髓。前界为鞍背,前外侧界为颞骨岩部上缘,后外侧界为横窦沟。窝底的中央有枕骨大孔。孔的前后径约3.6cm,横径约3cm。孔内有延髓与脊髓连接,并有副神经的脊髓根、椎动脉和椎内静脉丛通过。颅内的三层脑膜在枕骨大孔处与脊髓被膜相移行,但硬脊膜于枕骨大孔处与骨膜紧密愈着,故脊髓周围的硬膜外隙不通颅内。
枕骨大孔的前方为斜坡,承托脑桥和延髓;后方有枕内隆突,为窦汇所在处。横窦起自窦汇,向两侧在同名沟内行向颞骨岩部上缘的后端,续于乙状窦。乙状窦沿颅侧壁下行,继而转向内侧,达颈静脉孔,续于颈内静脉。
枕骨大孔的前外侧方有三对孔:
(1)舌下神经管内口:
舌下神经经此管出颅。
(2)颈静脉孔:
常有骨桥将此孔分为两部分:前内侧部通过岩下窦、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后外侧部通过颈内静脉。
(3)内耳门:
有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和迷路动、静脉通过。
小脑幕是介于大脑枕叶与小脑上面之间,由硬脑膜形成的一个呈水平位的拱形隔板,构成颅后窝的顶。小脑幕的后外侧缘附着于横窦沟及颞骨岩部的上缘,前缘游离,向前延伸附着于前床突,形成一个朝向前方的弧形切迹,以及小脑幕切迹。小脑幕切迹与鞍背共同形成一个包绕着中脑的卵圆形裂孔。小脑幕切迹上方与大脑颞叶的海马旁回、钩紧邻。
三、颅骨与颅内压的关系
(一)颅内压增高时颅骨的改变
长期的颅内压增高将导致颅骨的改变,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1.颅缝分离
颅缝分离是婴幼儿甚至青少年颅内压增高的一个重要表现,常合并有头围增大。婴幼儿常有颅囟的延迟闭合,在儿童及青少年,颅缝分离主要常见于颅顶诸缝,以冠状缝最显著。在成年人,由于颅缝已闭,即使有亦仅见人字缝或同时伴有冠状缝的轻微松动。
2.颅骨吸收及蝶鞍扩大
颅内压增高持续时间较久时,出现颅骨骨质普遍吸收,儿童期可出现颅骨变薄。蝶鞍的改变也较常见,主要有蝶鞍扩大,后床突、鞍背模糊、变短、变薄,甚至吸收而完全消失。
3.脑回压迹增多
脑回压迹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在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下,脑回压迹增多且加深,以慢性颅内压增高时更明显。
4.其他
在慢性颅内压增高晚期可以出现蛛网膜颗粒压迹增大、加深,导静脉孔扩大等。
(二)颅骨改变与颅内压的关系
1.先天性疾病
常见于狭颅症与寰枕畸形。前者系因颅缝过早闭合引起头颅畸形、颅内压增高、大脑发育障碍和眼部症状等;多为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多见于男孩,可能与胚胎发育时中胚叶某种发育缺陷有关,也可能与骨缝膜性组织中有异常的骨化中心有关。后者系指枕骨大孔区、上颈椎以及次区域的脑、脊髓先天性畸形,临床上包括:①扁平颅底;②颅底压迹和颅底凹陷;③寰椎枕化;④寰枢椎脱位;⑤颈椎融合;⑥小脑扁桃体和延髓下疝。
2.颅骨缺损、凹陷
各种原因导致的颅骨缺损、凹陷等皆可引起颅内压变化。如颅骨凹陷骨折时颅腔相对缩小,或者脑血管压迫回流受限致使颅内压增高,而手术去骨瓣减压等颅骨缺损均能使颅腔相对扩大而缓解颅内压增高。
3.向颅腔内生长的颅骨肿瘤
均可致颅腔变小,脑血管压迫静脉回流受限导致颅压升高。如颅骨骨瘤、血管瘤、皮样或上皮样囊肿、软骨瘤、转移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