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执笔人简介

付小兵 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院院长、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全军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皮肤损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务。任南开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国内10余所大学客座教授。
学术职务:担任国际创伤愈合联盟(WUWHS)执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和咨询委员、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委、国家高技术发展项目(“863”项目)主题专家、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全军战创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创伤修复与再生杂志》(WRR)、《国际创伤杂志》(IWJ)、《国际下肢损伤杂志》(ILEW)、国际《创伤治疗进展》(AWC)、《再生医学研究》(RMR)、《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及《中华创伤杂志》(中、英文版)编委,《军事医学研究》(MMR)主编等学术职务。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研究成果:长期从事创伤和创伤后的组织修复与再生研究工作,主要领域涉及创伤弹道学、生长因子生物学、干细胞诱导分化与组织再生、严重创伤致重要内脏缺血性损伤的主动修复与再生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赴云南老山前线参加战伤调查和救治。在国际著名医学杂志 Lancet首先报道了表皮细胞通过去分化途径转变为表皮干细胞的重要生物学现象,与盛志勇院士一起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先利用自体干细胞再生汗腺获得成功,为解决严重烧创伤患者后期的出汗难题提供了基础,被国际同行评价为“里程碑式的研究”。培养博士生、博士后等50余人。
作为首席科学家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5年度)、全军“十二五”战创伤重大项目等30项资助。主编《中华创伤医学》《再生医学:原理与实践》《现代创伤修复学》等专著20部,参加编著30余部,在 Lancet和其他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500余篇。特别是2012年应 Science杂志邀请,组织中国科学家在该杂志出版了一期有关《中国的再生医学》( Regenerative Medicine in China)的增刊,显著提升了我国再生医学在国际的影响。获国家和军队二等以上成果23项,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个人荣誉: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首届全国百名优秀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1995年和2004年分别获“总后十大杰出青年”和“科技金星”等荣誉称号。2002年和2004年分别获“求是杰出青年奖”和中国工程院“光华青年奖”。2008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200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8年被国际创伤愈合联盟授予“国际创伤修复研究终身成就奖(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为获此殊荣的唯一华人学者。2011年获中欧创伤修复联盟“终身成就奖”。2012年当选为“科学中国人2012年年度人物”,并被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获“中华创伤医学终身成就奖”和“中华烧伤医学终身成就奖”。2014年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荣立个人一等功、二等功和三等功共4次。
韩春茂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日本金泽医科大学形成外科,获医学及哲学博士学位。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烧伤科主任。
学术任职: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兼创面修复医师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第八届)、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创伤外科分会组织修复与创面愈合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糖尿病足学组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烧伤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首任主任委员。《中华烧伤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委。
研究成果:主要从事皮肤组织工程、营养代谢及瘢痕防治的研究。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省重大科技项目、卫生部行业科研专项课题合作研究中子课题《严重烧伤早期营养支持与代谢调理指南》的多中心研究。参与编写《中华烧伤医学》《现代瘢痕学》等专著7部,其中副主编3部。指导翻译《2006年版国际糖尿病足溃疡临床实践指南》,参与译著1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CI收录40篇。持有发明专利3项,获浙江省科技厅二等奖3次,浙江省卫生厅一、二、三等奖各1次,浙江省科技成果三等奖2次。
陆树良 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烧伤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创面修复研究中心主任。
学术任职: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顾问,《中华创伤杂志》副主编,《中华烧伤杂志》常务编委,《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常务编委,《感染、炎症、修复》常务编委,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wer Extremity Wounds编委。
研究成果:长期从事创面愈合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探索,曾负责国家“973”子项目2项、国家“十二五”支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以及省部级项目多项。提出了烧伤后24小时内削痂防治深Ⅱ°创面进行性加深的手术方案;提出了糖尿病合并难愈创面形成的“微环境污染”理论机制;提出了增生性瘢痕形成的“真皮模板”缺损学说。发表创面修复相关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2部,参编10余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得中欧创面修复联盟(SEWHA)杰出贡献奖、黎鳌烧伤医学奖、王正国创伤医学奖、上海市“银蛇奖“等荣誉奖项,并被遴选为上海市领军人才。近十年余来积极推进我国创面修复专科的建设,应用TDL-TE的4G技术和可穿戴智能眼镜等互联网技术,探索创面修复中心与社区医疗双向联动,以及发达城市与偏远地区双向联动的创面患者就医模式。是我国创面修复专科建设的主要发起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