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会使用到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织物。医用织物感染风险的预防与控制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针对生物污染控制及职业安全与健康,美国在1970年、2002年分别制定发布了《职业安全与卫生法》(OSHA,2004年修订)、《卫生保健场所的洗衣指南》(U.S.CDC);欧盟也于2002年发布了EN 14065:2002《纺织品-经洗涤处理的纺织品-生物污染控制系统》(2016年又重新修订发布)。此外,英国NHS早在1975年就发布了《医院已用衣物及感染衣物洗涤健康服务指引》[HSG (95)18],我国香港地区也制定有《处理脏/感染布类指引》(2008年修订)。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也有涉及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的相关内容,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或者按照其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消毒管理办法》要求“医疗卫生机构的环境、物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出租衣物及洗涤衣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相关物品及场所进行消毒”;《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为加强对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的行业管理,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5年8月发布了《关于加强医疗机构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5〕708号)。2016年12月,又发布了由国家卫生标准委员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组织制定的《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该《规范》作为我国第一部适用于规范医用织物洗涤消毒以防范相关医院感染风险的行业技术标准,从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基本要求、操作流程、原则与方法及清洁织物卫生质量要求等多个方面,对包括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在内的提供医用织物洗涤服务的各类主体及其从业人员行为提出规范,并要求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

虽然完善了相关法规和要求,但实际中,我国医用织物的管理目前仍然相对薄弱,在贯彻落实《规范》的过程中除需要进行必要的硬件改善外,更需要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结合各医院及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的自身特点,根据医院感染防控的需求,切实落实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的基本要求(如医院及洗衣房的管理、人员防护要求、建筑布局要求等)、操作流程(如分类收集、洗涤、消毒、运送、储存等)、不同织物洗涤消毒原则与方法、洗涤设备及环境的消毒与杀虫,以及清洁织物卫生质量要求等,尽快提高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尤其是采用医用织物洗涤服务外包方式的医疗机构,在贯彻实施《规范》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医用织物洗涤消毒与医院感染控制主体责任的履行,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服务外包不等于管理责任的外包,必须要强加对承接本机构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服务的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与质量控制。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与技术》一书作为《规范》的配套培训用书,紧扣《规范》内容,在全面、详细解读医用织物的特性、洗涤工艺流程和洗涤剂/洗涤设备的选择与应用等内容的基础上,着重结合预防和控制医用织物相关医院感染的要求,介绍了消毒与医院感染防控技术在医用织物洗涤过程中的应用,同时,对所涉及的相关管理知识作了较详细的描述。相信此书的出版将对《规范》贯彻落实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主任 付 强

201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