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脾胃病学
- 张声生 沈洪 王垂杰等
- 10622字
- 2020-08-28 09:09:45
第十七节 便血
【概念】
便血,又称泻血、下血、血便、结阴、肠风、脏毒等。是胃肠脉络受损,出现血液随大便而下,或大便呈柏油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本病主要涵盖了西医学中的胃肠道炎症、溃疡、肿瘤、息肉、憩室炎等所致的便血。因某些血液病、急性传染病、肠道寄生虫病、中毒及维生素缺乏等疾病所致的便血不在本病证范围。
【源流】
有关便血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指出:“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灵枢·百病始生》提出:“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认为便血是由于下部的络脉损伤,血液内溢所致。《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血便注下。”认为火热太甚可导致便血。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中提出:“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指出便血的治疗当分远血、近血分别治之,开创了对便血的临床分型和治疗的先河,所列方剂,至今仍为临床所用。《中藏经》提出:“热极则便血,又风中大肠则下血。”认为热邪和风邪是便血的主要致病因素,并指出便血的病位在大肠,为后世对便血的治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一书中对便血的病因病机做了较详细的论述,提出便血由“五脏伤损所为,脏气既伤,则风邪易入,热气在内,亦大便下血”。并认为便血的性质有寒热之别,属热者“大便下血鲜而腹痛”,属寒者“大便血下其色如小豆汁,出时疼而不甚”。
宋代许叔微在《普济本事方》一书中提出便血有肠风、脏毒之分,并对其临床特点作了详细说明,指出应注意与痔漏相鉴别,“如下清血色鲜者,肠风也;血浊而色黯者,脏毒也;肛门射如血线者,虫痔也”。严用和《济生方》对便血的病因做了较全面的论述,认为便血“多因过饱、饮酒无度、房室劳损”导致“荣卫气虚,风冷入侵,邪热内蕴,留注大肠”而引起便血。同时对便血的治疗方法做了概括,提出了“风则散之,热则清之,寒则温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
金代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提出:“血泄,热客下焦,而大小便血也。”强调便血多由热邪所致。
元代朱震亨在《丹溪心法·肠风脏毒》一书中对便血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做了进一步阐述,提出本病的病位“独在胃与大肠”,认为便血是由于“坐卧风湿、醉饱房劳、生冷停寒、酒面积热,以致荣血失道,渗入大肠,此肠风脏毒之所由作也。挟热下血,清而色鲜,腹中有痛;挟冷下血,浊以色暗,腹中略痛。清则为肠风,浊则为脏毒……治法大要,先当解散肠胃风邪,热则用败毒散,冷者用不换金正气散,加川芎、当归,后随其冷热而治之”。并提出治疗“不可纯用寒凉药,必于寒凉药中加辛味为佐;久不愈者,后用温剂,必兼升举药中加浸炒凉药”,以及“凡用血药,不可单行单止”的原则。
明代戴元礼《证治要诀·泻血》十分重视便血的辨证,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认为:“泻血,当辨其色,色鲜为热,色瘀为寒。热血连蒲饮,寒血理物汤”;“泻血或淡或浊,或鲜或瘀。亦宜胃风汤,吞驻车丸。或独泻血,或与粪俱出,当辨其色与所感施治”。此外,还将有无里急后重作为便血与痢疾的鉴别要点:“有腹痛者,乃是血不循理,故而作痛,却无里急后重及缠坠等患,不可因痛认为血痢。”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便血论治》也谈到应将便血与痢疾作鉴别,“便血之与肠澼本非同类,盖便血者大便多实而血自下也,肠澼者因泻痢而见脓血,即痢疾也”。张景岳还对便血的出血部位做了较详细的论述,“血在便前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血在便后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于胃”。但以血在便前、便后分辨血的远近并不可靠,且不少情况下血和大便混杂而下,难辨先后,而便血的颜色却可作为判断便血部位远近的参考。一般情况下,便血色鲜红,其来较近;便血色紫黯,其来较远。李梴《医学入门·便血》把便血分为肠风、脏毒和结阴,并认为三者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各异。“自外感得者曰肠风,随感随见,所以色鲜,多在粪前,自大肠气分来也;自内伤得者曰脏毒,积久乃来,所以色黯,多在粪后,自小肠血分来也。”结阴则由于“邪犯五脏,则三阴脉络不和而结聚,血因停留,溢则渗入大肠”所致。
清代李用粹从临床出发,以便血之颜色来辨其病机。他在《证治汇补·便血》中以纯下清血、血色鲜红为热,色黯为寒,色黑为瘀,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吴谦《医宗金鉴》论述便血病因:“便血二证,肠风、脏毒,其本皆热伤阴络,热与风合为肠风,下血多清;热与湿合为脏毒,下血多浊。”认为热邪为便血的主要病因,因夹风、夹湿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证候。《张氏医通·下血》对便血的治疗,提出“不可纯用寒凉,必加辛散为主。久之不愈,宜理胃气,兼升举药,故大便下血,多以胃药收功,不可徒用苦寒也”,亦为经验之谈。
综上可知,早在《黄帝内经》即有便血的记载,张仲景将便血分为远血、近血分而治之,开创了对便血的临床分型和治疗的先河。唐宋时期对便血的病因病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出了很多治疗便血的有效方剂,并指出便血应与痢疾相鉴别。明清医家对便血的认识又有了进一步发展,辨证更加精细,治则及治法也日趋完善。
【病因病机】
便血主要由感受外邪、情志过极、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久病体虚等因素导致火热熏灼、迫血妄行或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下渗肠道而成便血之证。
(一)病因
1.感受外邪
外感湿热诸邪,湿热蕴于大肠,灼伤阴络,迫血妄行,血逸脉外,下渗肠道,故见便血。《石室秘录·通治法》指出:“血之下也,必非无故,非湿热之相浸,即酒毒之深结。”
2.情志过极
情志不遂,忧思恼怒过度,肝之疏泄失常,肝气郁滞,气滞则血瘀,久之络破血溢,血液下渗大肠而成便血之证。如《血证论·便血》所说:“肝血下渗,从清道则尿血,从浊道则下血。”
3.饮食不节
嗜食辛辣厚味或饮酒过多,滋生湿热,久之则胃肠湿热蕴蓄而下注大肠,阴络灼伤,遂致便血。《医学入门·下血》指出:“酒面积热,触动脏腑,以致荣血失道,渗入大肠。”
4.劳倦过度
神劳伤心,体劳伤脾,房劳伤肾。劳欲过度可导致心、脾、肾气阴的损伤。若损伤于气,则气虚不能摄血,以致血液外溢而形成便血;若损伤于阴,则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而致便血。
5.久病体虚
久病导致便血的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久病使阴精伤耗,以致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而致便血;久病使正气亏损,气虚不摄,血溢脉外而致便血;久病入络,使血脉瘀阻,血行不畅,血不循经而致便血。
(二)病机
1.病机关键为火盛迫血妄行或气虚血无所摄,血液下渗,溢入肠道而见便血
血液的正常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作用、温煦作用和固摄作用,火热内盛,迫血妄行或脾胃气虚,血无所摄,均可导致便血的发生。便血初起多由于感受湿热之邪或饮食不当,湿热内蕴,热极生火,迫血妄行而致便血;或情志不调,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脉络瘀滞,血逸脉外而致便血;或过食生冷,损伤脾胃,脾不统血而致便血。病程日久,气血亏虚,气不摄血而致便血。
2.病位在胃与肠,与肝、脾、肾密切相关
本病病位在胃与肠,与肝、脾相关。肝主疏泄,主藏血,若肝气不足,收摄无力,或肝火亢盛,迫血妄行,均可导致肝脏藏血功能失常而出现便血。脾主统血,若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气生无源,气衰而固摄功能减退,血液失去统摄,溢于脉外,下渗肠道而见便血。肾主封藏,肾气虚失于封藏之本,血无所归,离于脉道,渗于肠间而见便血。
3.病理性质有虚实寒热之异,且可相互转化、兼夹
便血的病理演变,往往是虚实夹杂,且有偏于实和偏于虚的不同。偏于实者,多表现为湿热内蕴或气滞血瘀,日久由于血去正伤,可转化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其偏于虚者,常见于出血量较大的病人,多表现为血虚气少,轻则头晕、面色苍白、心慌气怯;重则四肢冰冷、大汗淋漓、精神模糊、尿闭;亡血严重者,甚至气随血脱。
4.病程有新久之分
便血初起,多以邪实为主,常由外邪、饮食、情志所致,病位较浅;日久由于气随血脱,气血两虚而转为正虚,也可因复感外邪或脉络瘀阻而成虚实夹杂之证,病位较深。
5.病延日久,变证衍生
便血日久,可衍生变证,如肠道湿热初起为实证,日久阴血亏虚而邪热未尽,则成虚实夹杂之证,或因湿热留恋而使便血反复发作。气滞血瘀者,由于离经之血停于病所而为瘀,日久可形成阳明蓄血证,若瘀毒内扰神明,即可出现“恍惚、善忘、甚则谵语如狂”等精神障碍的证候。脾胃虚寒所致的便血多与气候变化有关,在寒暑转换时易复发。便血日久,气血亏虚,气不摄血,严重者可出现气随血脱之证。
【诊断与病证鉴别】
(一)诊断依据
1.大便下血,色鲜红、黯红,或色黑如柏油样,或伴腹痛、大便次数增多。
2.常有肝病或胃肠病史。
3.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血常规、大便常规、肿瘤标志物、直肠指检、X线钡餐检查、钡剂灌肠造影、腹部CT、胃镜、肠镜、血管造影等检查,以明确出血部位及原因。
(二)辅助检查
少量出血时,血常规可无明显异常,中、大量出血早期因有周围血管收缩与红细胞重新分布等生理调节,血常规可无明显变化,出血3~4小时后,因组织液渗入血管内以补充失去的血浆容量,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因稀释而数值降低,出现失血性贫血。血常规检查可初步评估出血量的多少。便血时,大便常规可见红细胞,潜血试验阳性。肿瘤标志物有助于对胃肠道肿瘤所致便血的诊断。直肠指检有助于诊断直肠癌以及痔疮、肛瘘、肛周脓肿等肛周疾病。胃、肠镜检查可更直观地了解胃肠道的出血情况。若持续出血,经胃、肠镜检查不能确诊者,可行血管造影检查以明确出血部位。对于不宜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可考虑行X线钡餐检查、钡剂灌肠造影以及腹部CT等检查。
(三)病证鉴别
1.便血与痢疾
痢疾初起有发热、恶寒等症,其便血为脓血相兼,且有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症。便血无里急后重,无脓血相兼,与痢疾不同。
2.便血与痔疮
痔疮属外科疾病,其大便下血特点为便时或便后出血,血色鲜红,常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疼痛,做肛门直肠检查时,可发现内痔或外痔,与内科所论之便血不难鉴别。
3.远血与近血
便血之远近是指出血部位距肛门的远近而言。远血其病位在胃、小肠(上消化道),血与粪便相混,血色如黑漆色或黯紫色。近血来自乙状结肠、直肠、肛门(下消化道),血便分开,或是便外裹血,血色多鲜红或黯红。
4.肠风与脏毒
两者均属便血。肠风血色鲜泽清稀,其下如溅,属风热为患。脏毒血色黯浊黏稠,点滴不畅,因湿热(毒)所致。
【辨证论治】
(一)辨证思路
1.辨虚实
便血初病多为实证,久病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若便血证见大便干结,脘腹胀闷疼痛,口干口苦,舌红,或有紫斑或紫点,苔黄腻,脉数有力者,多为实证。证见大便稀溏,面色不华,脘腹隐痛,喜温喜按,食欲减退,神倦懒言,畏寒肢冷,心悸少寐,舌质淡,脉细缓无力者,多为虚证。一般而言,少量出血者多偏于实,中等量出血者多为虚实互见,大量出血者多表现为虚脱的证候。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四诊合参,方能明辨虚实。
2.辨寒热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者多有畏寒肢冷表现,且多有受寒或饮食寒凉史,多在受凉后或寒热交替时出现,若有腹痛者,多喜温喜按,遇寒痛甚,得温痛减,舌质淡,苔白滑,脉象弦紧或细弱。热者多有大便干结,肛门灼热,口干口苦,饮食喜冷,舌红苔黄,脉弦数等表现。
3.辨脏腑
便血的病位在胃与肠,与肝、脾、肾密切相关,辨证时要注意辨别病变脏腑的不同。一般而言,大便颜色黯红,或黑而量多,与大便混杂而下,病位多在胃及小肠;便血颜色鲜红,或混杂鲜血,其病位多在大肠;如肝郁气滞,发病多与情志因素有关,常伴胸胁及脘腹胀闷不适,甚则刺痛;脾胃虚寒,气不摄血者常伴面色不华,食欲不振,体倦乏力,畏寒肢冷等;便血伴大便滑泄不禁,腰膝酸软,舌质淡胖,脉虚细无力者,多为久病及肾,肾阳虚衰。
4.辨病势缓急轻重顺逆
便血初起出血量少,病情较轻,正气尚盛者,一般预后较好,经过治疗多可在较短时间内使血止病愈。出血量多者,常吐血、便血并见。由于大量出血,以致形成气随血脱之危候,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但亦有出血量虽多而正气未衰,表现气虚血亏之证,经过恰当的治疗而痊愈者。
(二)治疗原则
便血的病机复杂,治疗应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若病程较长,出血量较少,临床症状不明显者,以治本为主,兼治其标,肠道湿热者清化湿热,凉血止血;气滞血瘀者疏肝理气,化瘀止血;脾胃虚寒者温中健脾,养血止血;气虚不摄者健脾益气,养血摄血。若病程较短,出血量大,兼有神志恍惚、汗出肢冷、脉微欲绝者,当急以益气固脱止血为要,待病情缓解,再图治本。
(三)分证论治
1.肠道湿热
(1)症状:便血色红黏稠,大便不畅或稀溏,或有腹痛,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2)病机分析:外感湿热诸邪,或嗜食辛辣厚味、长期过量饮酒等,滋生湿热,湿热蕴于大肠,灼伤阴络,血逸脉外,故见便血色红黏稠;湿热内蕴,肠道传化失常,故大便不畅或稀溏;肠道气机阻滞,故见腹痛;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均为湿热蕴蒸之象。
(3)治法: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4)代表方药: 地榆散合 槐角丸加减。两方均能清热化湿,凉血止血,但两方比较,地榆散清化湿热之力较强,而槐角丸则兼能理气活血,可根据临床需要酌情选用或合用。方中地榆、茜草、槐角凉血止血;栀子、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茯苓淡渗利湿;防风、枳壳、当归疏风理气活血。
(5)加减:大便不畅者,加大黄通腑泄热;气滞腹胀者加枳实、木香行气消胀;腹痛者,加制香附、白芍、甘草理气缓急止痛;大便夹有黏液者,加败酱草、银花藤清热解毒;若日久不愈,湿热未尽而营阴已亏,可予驻车丸寒热并调,化湿坚阴;若下血过多,营阴亏损,可予六味地黄丸合脏连丸加槐花、地榆、墨旱莲以滋阴清热、养脏止血。
2.气滞血瘀
(1)症状:便血紫黯,胸胁及脘腹胀闷不适,甚则刺痛,面色晦暗,舌有紫斑或紫点,脉弦涩。
(2)病机分析:平素情志不畅,气机瘀滞,或久病入络,脉络瘀滞,血逸脉外,下流肠道而见便血紫黯;气血瘀滞不通,故胸胁及脘腹胀闷不适,甚则刺痛;气血不能上荣于面部,故面色晦暗,舌有紫斑或紫点,脉弦涩均为气滞血瘀之象。
(3)治法:疏肝理气,化瘀止血。
(4)代表方药: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中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桃仁、红花、五灵脂可活血化瘀,养血与祛瘀同施,可活血而不耗血;香附、乌药、枳壳、元胡行气止痛,与活血相伍,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丹皮清热凉血;甘草调和诸药。
(5)加减:胁下有癥块者,可加服郁金、丹参、鳖甲以活血化瘀、消癥化积;若瘀血内停,郁而化热,热扰心营,可予犀角地黄汤凉血止血;如出血过多而致气阴两虚者,用生脉散益气养阴。
3.脾胃虚寒
(1)症状:便血紫黯,甚则黑色,腹部隐痛,喜温喜按,面色不华,神倦懒言,大便溏薄,舌质淡,脉细缓无力。
(2)病机分析:脾胃素虚,或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寒凉之品,寒客中焦,日久脾胃虚寒,统血无力,血溢肠胃故见便血;出血部位在肠之上端,因血来较远,故便血紫黯,甚则黑色;寒凝气滞,健运失司,故腹部隐痛,喜温喜按,大便溏薄;气血生化不足,失于温煦濡养,故面色不华,神倦懒言。舌质淡,脉细缓无力为脾胃虚寒之象。
(3)治法:温中健脾,养血止血。
(4)代表方药: 黄土汤加减。本方可温阳健脾,养血止血。方中灶心土、炮姜温中止血;白术、附子、甘草温中健脾;地黄、阿胶养血止血;黄芩苦寒坚阴,起反佐作用;白及、乌贼骨收敛止血;三七、花蕊石活血止血。
(5)加减:阳虚较甚,畏寒肢冷者,去黄芩、地黄之苦寒滋润,加鹿角霜、炮姜、艾叶等温阳止血;若出血日久,脾虚及肾,脾肾阳虚而大便滑泄不禁,腰膝酸软,舌质淡胖,脉虚细无力者,加用仙茅、淫羊藿、补骨脂以温肾助阳。
4.气虚不摄
(1)症状:便血色红或紫黯,食少,体倦,面色萎黄,心悸,少寐,舌质淡,脉细。
(2)病机分析:由于劳倦过度或久病消耗,中气亏虚,气不摄血,血溢肠胃故见便血;中气不足,气血生化乏源,故见食少,体倦,面色萎黄;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故心悸,少寐;舌质淡,脉细为气血不足之象。
(3)治法:健脾益气、养血摄血。
(4)代表方药: 归脾汤加减。本方补气生血,健脾养心,适用于气虚不摄的便血。方中党参、茯苓、白术、甘草补气健脾;当归、黄芪益气生血;酸枣仁、远志、龙眼肉补心益脾,安神定志;木香理气醒脾。
(5)加减:出血较多者,加阿胶、槐花、地榆、仙鹤草养血止血;中气下陷,神疲气短,肛门坠胀者,加柴胡、升麻益气升陷;若见面色 白,汗出肢冷,脉细弱者,乃气随血脱之证,急用独参汤益气固脱。
(四)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
(1)五倍子(煅黑)、血余炭、益母草、陈藕节、乌梅肉各六钱,姜炭二钱,共研细末,每次二钱,于饭前一小时用白开水送下。不论肠风下血、痔疮出血皆可用。
(2)大黄炭研粉,每次3~6g,每日2次,温水吞服。适用于便血轻证。
(3)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g,每日2次。米汤吞服。适用于便血轻证。
(4)墨旱莲60g,煎汤代茶。适用于便血轻证。
(5)槐花15g,水煎服。凉血止血,适用于便血轻证。
(6)地榆、生地各15g,水煎服。凉血止血,适用于便血轻证。
(7)仙鹤草30g,水煎服。凉血止血,适用于便血轻证。
(8)墨旱莲30g,蒲黄、生地各10g,水煎服。滋阴凉血止血,适用于便血轻证。
(9)栀子、槐花、金银花各12g,水煎服。清热凉血止血,适用于便血轻证。
2.常用中成药
(1)地榆槐角丸
功用主治:疏风润燥,凉血泄热。用于痔疮便血,发炎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2)槐角丸
功用主治:清肠疏风,凉血止血。用于肠风便血,痔疮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3)紫地宁血散
功用主治:清热凉血,收敛止血。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或胃炎引起的吐血,便血,属胃中积热型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g,一日3~4次。
(4)脏连丸
功用主治:清肠止血。用于肠热便血,肛门灼热,痔疮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9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5)荷叶丸
功用主治:凉血止血。用于咯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6)四红丹
功用主治:清热止血。用于吐血,衄血,便血,妇女崩漏下血。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针灸疗法
(1)体针:以取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督脉穴为主。
处方:天枢、上巨虚、承山、长强、合谷。
配穴:湿热较甚者加曲池、阴陵泉;脾胃虚寒者加中脘、足三里;气虚不摄者加气海、百会。
操作:毫针刺,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脾胃虚寒及气虚不摄者宜加灸。
(2)耳针:取耳部肛门穴为主穴,配以直肠、大肠、肺、脾、神门、皮质下。每次主穴均用,配穴根据病人症状及耳穴反应酌选2~3穴。毫针刺中等强度刺激,或用王不留行贴压或埋针。
(3)穴位注射:取大肠俞、上巨虚、足三里、承山,每次选2穴,用黄芪注射液,每穴注射药液1ml,每日1次。
4.外治疗法
(1)脐疗法:生地黄64g,白芍、黄芩、黄柏、山栀子、地榆、侧柏叶、生甘草各32g,牡丹皮15g,水牛角30g,麻油500g,黄丹222g,石膏12g。上药用麻油熬汁,黄丹、石膏收膏,贴于脐。每日1次,3~5天为1个疗程。
(2)灌肠法:云南白药30g。溶于150~200ml生理盐水中,做保留灌肠。每日1次,连用3~5天。主治原因不明之肠出血。(云南白药内含三七等药,具有明显的止血作用。本方为急性大量出血应急之用,止血后尚需查明病因,针对病因治疗)。
【临证参考】
(一)明确诊断,掌握预后
明确诊断是采取正确治疗的前提。便血涉及多个脏腑组织,既可以单独出现,又常伴见于其他病证的过程中。临证时应根据便血颜色及量的多少初步估算出血部位及病情轻重,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及时复查血常规、大便常规等相关指标,明确治疗效果及病情转归,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二)尽早明确出血原因及部位,进行针对性治疗
便血有远血、近血之分,一般而言,便血颜色紫黯,甚则黑色,多为远血;色鲜红者多为近血。临证时应根据便血颜色初步判断出血部位,针对性地行胃镜或肠镜等检查,以明确出血原因及具体部位,再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中西医治疗方案。
(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便血可见于西医学的多种疾病,如消化道溃疡、肿瘤、息肉、憩室炎等,故在便血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辨证论治应与西医学的辨病相结合。先辨病,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明确患者的临床诊断及疾病分期,后辨证,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
(四)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便血的治疗,当分轻重缓急,如清代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虚的治血四法。若处于出血期,首当止血,待出血停止病情稳定后再针对病因,或清化湿热、凉血止血,或疏肝理气、化瘀止血,或温中健脾,养血止血,或健脾益气、养血摄血。
(五)证多兼杂易变,临证宜加详察
便血的病机比较复杂,初起多为实证,日久由于血去正伤,而易转化为虚证或虚实夹杂的证候。临床上多以复合性证候为主,很少见到单一证候者,治疗应善于抓主症,明辨寒热虚实,解决主要矛盾。注重“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预防调护】
1.保持大便通畅,预防和治疗便秘,适量吃些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如韭菜、芹菜、白菜、菠菜等,水果以香蕉为最佳。避免进食过烫、过冷的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品,避免进食坚硬、粗糙的食品,戒烟酒等。
2.便血的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便血量大者要卧床休息,可根据病情进食流质、半流质或无渣饮食,必要时应禁食。同时注意观察便血的颜色、性状及次数。若出现头昏、心慌、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脉细数等症状,常为大出血的征兆,应积极救治。
3.保持心情舒畅,勿郁怒动火,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规律,每日定时排便,排便时不要久蹲不起或过分用力,并注意肛门卫生,常用温水清洗,保持肛周皮肤清洁。
4.慎用活血化瘀药,如三七片、丹参片、阿司匹林及某些抗凝药等,以免造成出血不止。
【医案选录】
医案1:
苗某,女,58岁。患者大便后流鲜血,或无大便亦流鲜血,每次流血量约1~2茶碗之多,每日2~3次,已20余日。两少腹隐痛,自觉头晕心慌,气短自汗,脸肿,饮食尚可,素有失眠及关节疼痛,月经已停经2年。脉沉数,舌微淡,无苔。《内经》谓:“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以阴气内结,不得外行,血无所秉,渗入肠间。今去血过多,治宜温养脾肾,方用《金匮要略》黄土汤加味。熟地30g,白术18g,炙甘草18g,附子9g,黄芩6g,阿胶15g,侧柏叶9g,黄土60g。用开水泡黄土,澄清取水煎药,服2剂。
复诊:服上方已有好转,昨日大便3次,只有1次流血,今日又便后流血1次,仍有心跳气短,已无头晕及自汗,饮食尚可,眠佳,舌无苔,脉仍沉数,原方再服3剂。
三诊:便血已很少,心跳气短亦减,苔薄微黄,脉沉数。此证血虽渐止,但日久伤血,中气亦伤,仍宜益气滋阴补血以资善后。黄芪15g,当归6g,地黄12g,阿胶9g,甘草6g,地榆6g,侧柏叶6g,黄芩4.5g,炒槐花6g,地骨皮6g。5剂。3个月后随访,未再便血,心跳气短亦较前好转。(高辉远等.蒲辅周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45-46)
医案2:
胡 三十岁 乙酉年九月十七日 本系酒客,湿中生热,久而发黄,颜色暗滞,六脉俱弦,其来也渐,此非阳黄,况粪后见红,非又为小肠寒湿乎。
灶中黄土八两(代水先煎),熟附子三钱,茵陈五钱,苍术炭三钱,黄柏三钱(炒),猪苓三钱,泽泻三钱,云茯苓三钱。
煮三杯,分三次服,五帖全愈。(清·吴鞠通《吴鞠通医案·便血》)
医案3:
朱 入暮腹痛鸣响,睾丸久已偏坠。春正下血经月,颜色鲜明。此痛决非伤瘀积聚,乃营损寒乘,木来侮土,致十四载之缠绵。调营培土,以甘泄木,散郁宜辛。节口戒欲,百天可效。
人参、炒当归、炒白芍、肉桂、炮姜、茯苓、炙草、南枣。
又 细推病情。不但营气不振。而清阳亦伤。洞泄不已。而辛润宜减。甘温宜加。从桂枝加桂汤立法。
人参、桂枝、茯苓、生白芍、炙草、肉桂、煨姜、南枣。
又 仍议理营。
人参、於术、茯苓、炮姜、桂心、白芍,真武丸二钱。(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便血》)
医案4:
周左 湿热未愈,肠红又至,腹痛便血,血块紫殷。良以湿蒸热腾,血遂凝结。未便止遏,宜和营化瘀。
当归炭、粉丹皮、炒槐花、川连炭、荆芥炭、南楂炭、延胡索(炒)、赤芍、血余炭、泻青丸上湘军(酒炒后入)。
二诊:辛以燥湿,苦以泄热,并以丸药入下,使直达病所,湿热既退三舍,则凝瘀自然默化,所以腹痛渐定,便血大减。然肝为藏血之海,为神魂之舍,血去则肝虚,怒火则木动,此少寐多梦之所由来也。纳不馨旺,木气盛则土气衰也。但阴络未扃,恐血再渗漏,仍须务其所急。
生於术七分,川连炭四分,荆芥炭一钱五分,大红鸡冠花(炒黑)四钱,防风炭一钱,赤白苓各二钱,茅术一钱(麻油炒黄),制香附(炒透)一钱五分,黄柏炭二钱,泽泻一钱五分,猪苓一钱五分,龙齿三钱,夜交藤四钱。(清·张聿青《张聿青医案·便血》)
医案5:
叶右 向有肠红,春末夏初,渐觉肿胀,日来肠红大发,血出稀淡,脘痞腹胀,难于饮食。脉形沉细,苔白质淡。肝为藏血之海,脾为统血之帅,今脾阳不能统摄,所以血溢下注,脾难旋运。恐肿胀日甚。
生於术一钱,炙黑草三分,砂仁(后入)五分,生熟谷芽各二钱,制茅术一钱,炮姜五分,大腹皮二钱,百草霜一钱。
二诊:用苍术理中,便血大减,而便泄腹痛,胸脘痞满气分攻撑,腹膨肤肿。脉沉细,苔淡白,脾稍统摄,而旋运无权,遂致肝木偏亢,气湿不能分化。前法再参以分化。
茅术一钱五分,木香五分,陈皮一钱,川朴四分,白芍一钱五分(吴萸二分同炒),连皮苓四钱,炮姜五分,炙草三分,砂仁五分,大腹皮一钱五分。
三诊:便血已止而脘腹仍然胀满,大便泄泻,小溲不畅。脾虚不能旋运,气湿不行,升降失司。再运土利湿。
大腹皮二钱,连皮苓四钱,猪苓一钱五分,生熟米仁各二钱,上广皮一钱,广木香五分,泽泻一钱五分,炙鸡内金一钱五分,制香附二钱,生姜衣三分。
四诊:运土利湿,便血未来,而脘腹满胀,仍然不减,小溲不利,大便泄泻,两足厥逆。脉形沉细。肢体虚浮。阳气不能敷布,以致水湿之气,泛溢肌肤。再宣布五阳,以望转机。
熟附片五分,淡吴萸五分,泽泻二钱,薄官桂六分(后入),炙内金二钱,公丁香三分,白茯苓四钱,猪苓二钱,台白术二钱。
五诊:胀由于气,肿由于湿,宣布五阳,肿胀稍定,仍然不退,咳嗽气逆。肺主一身气化。再疏肺下气,参以理湿。
砂仁五分,甜葶苈六分,大腹皮二钱,花槟榔一钱,青陈皮各一钱,木香五分,炒苏子三钱,制香附二钱,连皮苓二钱,炙内金一钱五分,姜衣三分。(清·张聿青《张聿青医案·便血》)
(时昭红 杨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