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反胃

【概念】
反胃是指饮食入胃,宿谷不化,经过良久,由胃反出的病证。反胃一证,古称“翻胃”,亦名“胃反”,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不消化食物为其特点。本病主要涵盖了西医学中的胃、十二指肠以反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如幽门痉挛、幽门梗阻等疾病。由于胆囊疾病、颈椎病等疾病引起的反胃不在本病症范围。
【源流】
中医对反胃的认识源远流长,古代文献中有关反胃的病名、病因病机、治疗的论述颇为丰富。反胃在《黄帝内经》中尚无其名,但反胃的症状已有所描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厥心痛,汗发呕吐,饮食不入,入而复出,筋骨掉眩清厥,甚则入脾,食痹而吐。”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首载“胃反”之病名,云:“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诸病源候论·胃反候》曰:“荣卫俱虚,其血气不足,停水积饮在胃脘则脏冷,脏冷则脾不磨,脾不磨则宿谷不化,其气逆而成胃反也”。《圣济总录·呕吐门》曰:“食久反出,是无火也”。宋代王怀隐等编撰的《太平圣惠方·治反胃呕哕诸方》始有“反胃”之病名,曰:“夫反胃者,为食物呕吐,胃不受食,言胃口翻也。”自此以后,“反胃”这个病名便被广泛应用,一直沿用至今。《黄帝内经》虽未明言治疗方药,但也提出了“厥阴之复,治以酸寒,佐以甘辛,以酸泻之,以甘缓之”的治法。张仲景对于反胃提出“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观点及创制“大半夏汤”等治反胃方剂。
现代随着对反胃所致病因的深入认识和常见疾病的明确诊断,在诊断和治疗上均有进一步的发展,临床上常用和胃降逆、温补脾肾、化痰导滞、活血化瘀、清胃泄热等治法。由于幽门痉挛或一时水肿所致的反胃,中医确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若是腹部手术之后幽门瘢痕狭窄,或消化道肿瘤所致的反胃,则中医治疗效果较差。
【病因病机】
反胃多因饮食不节,或嗜食生冷,或忧思劳倦太过,或服寒凉药太多中阳受损,导致脾胃受伤,饮食入胃,停而不化,逆而吐出,发为本证。本病日久可致气滞、血瘀、痰凝而成,继而导致症状加重。
(一)病因
1.酷饮无度,伤于酒食
饮酒过度或多食辛香燥热之品,胃内积热,热久伤阴,以致郁热停聚胃脘,发为本病。《医贯》称:“翻胃者,饮食倍常,尽入于胃矣。但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或一两时而吐。或积至一日一夜,腹中胀闷不可忍而复吐,原物酸臭不化,此已入胃而反出。”
2.纵食生冷,败其中阳
嗜食生冷,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失其运化功能,气血无以化生,而致气血两亏;久则阳气亦衰,而见脾胃虚寒的表现。脾胃既伤,病延旷日致中焦虚寒不能消化谷食。又脾运不旺,痰饮谷食阻于下脘,宿食不化不能下导终致尽吐而出。
3.七情忧郁,痰瘀互结
思伤脾,脾伤则气结,气结则津液不能输布,聚而成痰;怒伤肝,肝伤则气郁,气郁则血液不能畅行,积而为瘀,痰瘀互结,阻隔胃气,而引起食入良久反吐而出。
(二)病机
反胃的基本病机是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脾不健运致气滞痰瘀阻于胃脘,胃失通降,气逆而上,反胃而出。
1.病机关键在于脾伤
本病病位于胃,本乃脾伤。脾伤指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退,《素问·厥论》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运正常饮食水谷无以停聚,反胃者往往畏惧纳谷,精微摄入减少,导致肾精亏、肾气衰、肾阳虚,见下焦火衰。《金匮要略》描述为:“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诸病源候论》曰:“荣卫俱虚,其血气不足,停水积饮在胃脘则脏冷,脏冷则脾不磨,脾不磨则宿谷不化,其气逆而成反胃也。”
2.病位在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
饮食物的受纳与运化无不与肝气疏利息息相关,肝气条达则脾气健旺,脾气升清,胃气降浊。若肝气郁结甚而横逆犯胃,可致脾胃产生脾运失健、胃失和降现象。又脾与胃相连以膜,其性一湿一燥,气机一升一降,功能一运一纳,协调配合共同完成饮食水谷在体内的代谢。肝脾二脏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决定着胃腑“传化物而不藏”的生理功能。反胃长久,脾胃失其后天之本,使肾精乏源肾阳虚亏,下焦无火以腐熟水谷,促使病情加剧。
3.当辨其新久及所致之因
《景岳全书》讲:治反胃之法,当辨其新久及所致之因,或以酷饮无度,伤于酒湿,或以纵食生冷,败其真阳;或因七情忧郁,竭其中气,总之,无非内伤之甚,致损胃气而然。若寒在上焦,则多为恶心,或泛泛欲吐者,此胃脘之阳虚也。若寒在中焦,则食入不化,每食至中脘,或少顷或半日复出者,此胃中之阳虚也。若寒在下焦,则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乃以食入幽门,丙火不能传化,故久而复出,此命门之阳虚也。故凡治此者,必宜以扶助正气,健脾养胃为主。但新病者胃气犹未尽坏,若果饮食未消,则当兼去其滞;若有逆气未调,则当兼解其郁;若病稍久,或素体禀弱之辈,则当专用温补,不可标本杂进,妄行峻利,开导,消食,化痰等剂,以致重伤胃气,必致不起也。
【诊断与病证鉴别】
(一)诊断依据
1.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或一两时而吐,或积至一日一夜,吐出不消化食物。
2.常伴食欲不振、腹胀、嘈杂、泛酸、嗳气等上消化道症状,振摇腹部,可听到辘辘的水声。
3.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情志不畅、劳累、饮食不当等。
4.胃镜、上消化道钡餐等理化检查有明确的胃十二指肠疾病,并排除其他引起反胃的疾病。
(二)辅助检查
电子胃镜、上消化道钡餐可做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幽门水肿、梗阻,胃癌等诊断;肝功能、淀粉酶化验和B超、CT、MRI等检查可与肝、胆、胰疾病作鉴别诊断;血常规、腹部X线检查可与肠梗阻等作鉴别诊断;颈椎摄片或MRI等检查可与颈椎病作鉴别诊断。
(三)病证鉴别
1.反胃与噎膈
反胃与噎膈皆有“食入及吐”的症状,故清代尤在泾曰“世医每连称而并举之”。但噎膈的特征“食噎不下,故反而上出”,反胃则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对此,尤在泾在《医学读书记·噎嗝反胃之辨》中对两者有详细的比较,云:“愚谓噎嗝之所以反胃者,以食噎不下,故反而上出,若不噎则并不反矣。其反胃之病,则全不噎食,或迟或速,自然吐出,与膈病何相干哉?二者病本不同,治法亦异,不可不辨!”
2.反胃与呕吐
反胃与呕吐都有呕吐的症状,但呕吐以“有声有物,吐无定时”为其特征,而反胃以饮食入胃,宿谷不化,经过良久,由胃反出为特征。对此,清代何梦瑶在《医碥·反胃噎嗝》中对两者关系进行了论述:“吐而不已,至每食必吐,名反胃。”
【辨证论治】
(一)辨证思路
临证辨治应肝、脾、胃三者结合,以疏肝健脾治其本,通降和胃治其标。做到疏而不伤正气,补而不碍运气,降而不伐胃气。急性反胃多是邪盛,辨治较易。慢性反胃多因正虚,更须详察细辨。用药须轻灵,固护胃气,不悖“慢性病有方有守”之古训。如因肿瘤毒瘀等致病,宜合清热解毒化瘀散结和络之品。
(二)治疗原则
治疗各种因素所致的反胃,总的治则离不开和胃降逆。
(三)分证论治
1.肝胃不和
(1)症状:反胃发作频繁,逢恼怒或抑郁则复发或加重,伴两胁隐痛,攻窜不定,时有太息,舌淡苔薄,脉弦或弦滑。
(2)病机分析:土虚木贼,肝气横逆犯胃,每致胃失和降,故反胃频作;肝性条达,布两胁,情志不遂,肝气不疏则见两胁隐痛,攻窜不定,时有太息,病情加剧;苔薄白,脉弦或弦滑,为气滞肝旺的征象。
(3)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4)代表方药: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合 香苏饮(《医方简义》)。前方疏肝理气,解郁散结适用于肝气郁滞者;后方疏肝解郁,降逆止呕适用于肝胃不和者。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制香附理气疏肝,陈皮、枳壳理气行滞,苏梗开胸顺气、降逆止呕,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
(5)加减:若兼见脾胃气滞,加半夏、黄连、木香,辛开苦降,宽中除胀;若肝郁化火,心烦口苦咽干,加黄连、吴萸、焦山栀清泻肝火和胃;若兼腹气不通,大便秘结,加大黄、枳实、厚朴清热通腑;若气滞血瘀,胁肋刺痛,可加延胡索、当归、赤芍行气活血。
2.脾胃虚寒
(1)症状: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吐后即觉舒适,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缓无力。若兼见面色 白,四肢清冷,舌淡白,脉沉细,为久吐累及肾阳。
(2)病机分析:饮食失调,或过食生冷,损伤脾阳,脾胃虚寒,致脾胃不能消谷,饮食不化,停滞胃中,故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脾阳不足,脾阳不能实四肢,故神疲乏力;脾阳不运,气血不能上呈,故面色少华;若久病及肾,肾阳不足,不能温养脏腑,则出现面色 白,四肢清冷。
(3)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4)代表方药: 丁蔻理中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中丁香、肉豆蔻温中降逆,干姜温中祛寒,白术健脾燥湿,人参补气益脾,甘草和中补土。诸药合用,具有温中健脾、降逆止呕之功。
(5)加减:若肾阳不足,畏寒肢冷,可加附子、肉桂补火助阳;若兼胃虚气逆,呕吐甚者,加旋覆花、代赭石降逆止呕;兼见吐甚而气阴耗伤者,酌加沙参、麦冬养胃润燥。
3.胃中积热
(1)症状: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及酸腐稠液,面红,心烦口渴,便秘尿赤,舌干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2)病机分析:邪热壅滞胃府,不降则滞,反升为逆,胃气上逆,故见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及酸腐稠液;且火性炎上,热灼胃津,故面红、心烦口渴;热伤津亏,肠失濡润,故便秘尿赤;实热积于胃中,故舌干红,苔黄厚腻;热积胃中,阳气有余,故脉滑数。
(3)治法:清胃泄热,降逆止吐。
(4)代表方药: 竹茹汤(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方中葛根清泻胃火,生津止渴;半夏降逆止呕;竹茹善清胃热,止呕吐;生姜和胃止呕,与半夏、竹茹合用,增其降逆止呕之力。
(5)加减:若兼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枳实、厚朴清热通腑;热甚伤阴者,加生地、玄参、石斛滋阴润燥;兼气阴两伤者,可加麦冬、茯苓、玉竹以养阴和胃。
4.痰浊阻胃
(1)症状:脘腹胀满,食后尤甚,上腹或有积块,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或为痰涎水饮,眩晕,心悸,苔白滑,脉滑数。
(2)病机分析: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而为痰为饮,痰饮之邪停于中焦则脘腹胀满,食后尤甚;痰浊阻滞胃脘,胃气不和,故见上腹积块,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或痰涎水饮;津液布散失常,脑窍失养则眩晕,痰阻心气则心悸;苔白滑,脉滑数为痰浊内蕴的征象。
(3)治法:涤痰化浊,和胃降逆。
(4)代表方药: 导痰汤(严用和《济生方》)。方中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散结;枳实下气行痰;半夏燥湿祛痰;橘红消痰顺气;茯苓渗湿,甘草和中。全方共奏燥湿化痰、行气开郁之功。
(5)加减:若口苦口腻,舌苔黄腻,痰郁化热者,加黄连、黄芩清热燥湿,藿香、佩兰芳香化浊;兼见胸脘痞闷者,可加枳壳、瓜蒌宽胸理气化痰。
5.瘀血内结
(1)症状:脘腹胀满,食后尤甚,上腹有积块,坚硬且推之不移,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或吐血便血,或上腹胀满刺痛拒按,舌质黯红或有瘀点,脉弦涩。
(2)病机分析:瘀血内结于胃,故上腹有积块,坚硬且推之不移;胃口梗阻不畅,故见脘腹胀满,食后尤甚,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瘀血阻络,血溢脉外,可见吐血便血;舌黯红或有瘀点,脉弦涩为血亏瘀结的征象。
(3)治法:活血化瘀,和胃降逆。
(4)代表方药: 膈下逐瘀汤(王清任《医林改错》)。方中川芎、当归、赤芍活血;桃仁、红花、五灵脂化瘀;丹皮清血热;香附、乌药、枳壳、延胡索理气止痛,和胃降逆。
(5)加减:若呕吐甚者,可加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竹茹降逆止呕;脘腹有积块者,可加三棱、莪术、鳖甲、夏枯草祛瘀软坚;若呕吐物夹有血丝或血块者,可加三七、仙鹤草等止血凉血之品。
(四)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
(1)将麦门冬洗净绞汁一盏、生地煮绞汁100g,和生姜汁半盏,三样汁一起下到薏苡仁、白米中,煮成稀粥来食用。
(2)新鲜韭汁一匙和牛奶一杯煮沸,口服。
(3)用牛奶6份、韭汁、生姜汁、藕汁、梨汁各1份,混合煮食。
(4)刺猬皮砂炒,研成细末,与高良姜等分,研和成为蜜丸,每次服6g,一日2次,饭前服。
(5)蒲公英(干品)5~7g,切细,水煎服。
(6)半夏6g,生姜6g,水煎服。
(7)制大黄6g,甘草12g,水煎服。
(8)芦根12g,白茅根12g,水煎服。
2.常用中成药
(1)香砂六君丸,每次9g,每日3次。
(2)附子理中丸,每次1丸,每日2次。
3.针灸疗法
(1)针刺疗法:取脾俞、胃俞、中脘、章门、关元、足三里等穴,针刺可用平补平泻法。
(2)灸法:主穴取脾俞、胃俞、中脘。用艾条温和灸,各灸5~10分钟,每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临证参考】
(一)辨证与辨病相参
治疗上应注意辨证辨病相结合,辨证时必须注意辨别病情的轻重缓急,病性的寒热虚实,审察阴阳气血,观察整个病程中的证情转化,做到随证化裁。同时采用相应的理化检查以明确疾病诊断,病证结合,进一步判断疾病的特点,既不延误病情,又能有针对性地指导治疗。
(二)注意祛除病因,辨证施治用药
针对胃腑蕴热,当以清热泻火、理气平冲之法。如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胃腑方》云:“治胃反,食即吐,上气方:芦根、茅根,各二两,细切。”寒气凝滞当以温通,如明代皇甫中《明医指掌·翻胃证》云:“下焦有寒者,其脉沉而迟,其症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小便清,大便闭而不通,治法当以通其闭塞,温其寒气。”脾胃气虚当健脾和胃,如清代陈念祖《医学从众录·膈症反胃》云:“食入反出,脾失其消谷之能,胃失其容受之能,宜理中汤温脾,加麦芽以畅达一阳之气,与参术消补同行,土木不害,而脾得尽其所能。”癌毒瘀结当予活血化瘀、消痰散结,如清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论胃病噎嗝治法及反胃治法》载:“于变质化瘀丸中加生水蛭细末八钱。”较早地创制了活血化瘀法治疗反胃。
(三)治血治气,以平为要
胃为多气多血之腑,初病在经,久病入络,气滞血瘀、痰凝为患。应根据病情,或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或气血同治。戴原礼曰:“翻胃证,血虚者,脉必数而无力。气虚者,脉必缓而无力。气血俱虚者,则口中多出沫,但见沫大出者,必死。有热者脉数而有力,有痰者脉滑数,二者可治。血虚者,四物为主。气虚者,四君子为主。热以解毒为主,痰以二陈为主。”
【预防调护】
1.少吃多餐,细嚼慢咽,饮食宜清淡流质,避免进食过烫、过冷的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品,避免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如坚硬、粗糙、油腻及粗纤维的食品,戒烟酒等。
2.保持心情舒畅,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规律,劳逸结合,可适当参加健身活动。
【医案选录】
医案1:
钱,酒热入血,瘀呕盈盆,越六七年变成反胃妨食,呕吐涎沫,问大便仍通,结闭在脘中,姑以通瘀开闭。
韭白汁、桃仁、延胡、京墨汁、生蒲黄、姜黄。(清·叶天士《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医案2:
苏,向来反胃,原可撑持,秋季骤加惊扰,厥阳突升莫制,遂废食不便,消渴不已,如心热;呕吐涎沫,五味中喜食酸甘。肝阴胃汁,枯槁殆尽,难任燥药通关。胃属阳土,宜凉宜润,肝为刚脏,宜柔宜和,酸甘两济其阴。
乌梅肉、人参、鲜生地、阿胶、麦冬汁、生白芍。(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医案3:
周,六十五岁,甲子十月二十五日,老年阳微浊聚,以致胸痹反胃,三焦之阳齐闭,难望有成,议先通胸上清阳。
栝蒌二钱,薤白三钱,半夏五钱,白蜜半酒杯,桂枝尖五钱,小枳实八分,川朴一钱,茯苓二钱,姜汁三小匙。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三十日:老年阳微浊聚,反胃胸痹,用开清阳法,业已见效,但呕痰仍多,议食入则吐为无火例,用茱萸汤合大半夏汤。
淡吴萸八钱(自泡),洋参三钱(姜汁炒),生白蜜一酒杯,半夏一两二钱,生姜二两。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渣再煮半碗服。
初三日:即于前方内加茯苓块五钱。
初十日:即于前方去吴萸,加薤白三钱。(清·吴鞠通《吴鞠通医案》)
医案4:
天津陈某,年五十六岁,得反胃吐食证,半年不愈。初因夏日多食瓜果致伤脾胃,廉于饮食,后又因处境不顺心多抑郁,致成反胃之证。食后消化力甚弱,停滞胃中不下行,渐觉恶心,久之,则觉有气自下上冲,即将饮食吐出。屡经医诊视,服暖胃降气之药稍愈,仍然反复,迁延已年余矣。身体羸弱,脉弦长,按之不实,左右皆然。此证之饮食不能消化,固由于脾胃虚寒,然脾胃虚寒者,食后恒易作泄泻,此则食不下行而作呕吐者,因其有冲气上冲,并迫其胃气上逆也。当以温补脾胃之药为主,而以降胃镇冲之药辅之。
生怀山药一两,白术三钱(炒),干姜三钱,生鸡内金三钱(黄色的捣),生赭石六钱(轧细),炙甘草二钱。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将药煎服后,觉饮食下行不复呕吐,翌日头午,大便下两次,再诊其脉不若从前之弦长,知其下元气化不固,不任赭石之镇降也。遂去赭石,加赤石脂五钱(用头煎和次煎之汤,分两次送服)、苏子二钱,日煎服一剂,连服十剂霍然全愈。盖赤石脂为末送服,可代赭石以降胃镇冲,而又有固涩下焦之力,故服后不复滑泻也。(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医案5:
谢某,女,55岁,住院号:763221。初诊日期:1976年9月31日。
胃病史10余年,1个月来复发。中腹痛,拒按,3日来食后2小时呕吐食物、痰涎、酸水,大便艰秘,背恶寒,口干脉细,舌前红,苔根腻。辨证:胃失和降,痰饮内停,肝热乘之,下关既涩,势必上涌。治法:先拟清肝化饮通泄法。
方药:姜川连2.4g,炒吴萸1.5g,炒黄芩4.5g,枳实12g,制半夏9g,防己12g,椒目6g,生大黄4.5g,煅瓦楞30g(先煎)。
10月4日二诊:大便溏软,腹痛止,稍感不舒,呕吐得瘥,并思纳食,苔根腻渐化。肝热减而痰饮已得下泄,梗阻已有缓解之象,仍守前法叠进。原方3剂。
10月7日三诊:大便已正常,呕吐未复发,纳增,食后无不适,唯口多清涎,下腹时或胀气。脉细,舌红口不干。反胃之疾,已有向愈之势,再拟和胃化饮理气,以善后巩固。
炒黄连1.8g,炒吴萸0.9g,川石斛12g,茯苓12g,防己12g,椒目6g,制半夏9g,炒枳壳9g,大腹皮12g,佛手片4.5g。7剂。(张伯臾著,严世芸整理.张伯臾医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66-67)
(朱生樑 孙永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