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脾胃病学
- 张声生 沈洪 王垂杰等
- 13字
- 2020-08-28 09:09:44
第五章 脾胃病的常用治则治法
第一节 治则
脾胃病的治则,概而言之,当把握顺其脾胃之性而治。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脾胃》华岫云之按语所言极是,云:“今观叶氏之书,始知脾胃当分析而论。盖胃属戊土,脾属己土,戊阳己阴,阴阳之性有别也。脏宜藏,腑宜通,脏腑之体用各殊也。若脾阳不足,胃有寒湿,一脏一腑,皆宜于温燥升运者,自当恪遵东垣之法;若脾阳不亏,胃有燥火,则当遵叶氏养胃阴之法。观其立论云: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又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指出了脾胃当分而治之之则,极具临床指导意义。
一、扶正祛邪
《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脾胃论》进一步指出:“胃虚元气不足,诸病所生”,“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李东垣认为,元气不足,病邪可以乘虚侵袭,病邪猖獗,元气可以受到损害。在治疗原则上,对脾胃元气不足,无阳以护其荣卫,则不任风寒,乃生寒热者,其用补中益气汤补其元气,元气旺则风寒之邪难犯。此即扶正气以避邪气。对脏腑沉寒,心腹猝然发痛如锥刺,腹部胀痛拒按,呼吸促迫,坐卧不安者,用《金匮要略》备急丸(大黄、干姜、巴豆)攻下寒积。邪气除则脾胃元气不伤。此即逐邪气以护正气。但由于临床所见,虚实夹杂最为普遍,或正伤而邪已侵,或邪侵正已伤。所以,李东垣将助正气与祛邪气结合,作为治疗主要法则。
扶正是指培补正气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并配合适当的营养和功能锻炼等辅助方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从而驱逐邪气,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祛邪是指消除病邪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利用驱除邪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以祛除病邪,达到邪去正复、恢复健康的目的。所谓“实者泻之”就是这一原则的具体应用。
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扶正是为了祛邪,通过增强正气的方法,祛邪外出,从而恢复健康,即所谓“正盛邪自祛”。祛邪是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的损害而达到保护正气、恢复健康的目的,即所谓“邪去正自安”。扶正与祛邪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因此,运用扶正祛邪的治则时,要认真仔细分析正邪力量的对比情况,分清主次,决定扶正或祛邪,或决定扶正祛邪的先后。一般情况下,扶正用于虚证,祛邪用于实证;若属虚实错杂证,则应扶正祛邪并用,但这种兼顾并不是扶正与祛邪各半,乃是要分清虚实的主次缓急,以决定扶正祛邪的主次、先后。总之,应以“扶正不致留邪,祛邪不致伤正”为度。具体情况如下:
(一)扶正
扶正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而邪不盛实的虚证。如气虚、阳虚证,宜采取补气、温阳法治疗;阴虚、血虚证,宜采取滋阴、养血法治疗。
(二)祛邪
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而正未虚衰的实证。临床上常用的汗、吐、下、清热、利湿、消导、行气、活血等法,都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根据邪气的不同情况制定的。
(三)先攻后补
先攻后补即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虽然邪盛、正虚,但正气尚可耐攻,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若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证,因瘀血不去,出血不止,故应先活血化瘀,然后再进行补血。
(四)先补后攻
先补后攻即先扶正后祛邪,适用于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证而正气虚衰不耐攻的情况。此时先祛邪更伤正气,必须先用补法扶正,使正气渐渐恢复到能承受攻伐时再攻其邪。如臌胀病,当正气虚衰为主要矛盾,正气又不耐攻伐时,必须先扶正,待正气适当恢复,能耐受攻伐时再泻其邪,如果不顾正气而妄施攻伐,则造成正气愈伤、病情愈重的不良后果。
(五)攻补兼施
攻补兼施即扶正与祛邪并用,适用于正虚邪实,但两者均不甚重的病证。具体运用时必须区别正虚邪实的主次关系,灵活运用。如以正虚为主要矛盾,单纯用补法又恋邪,单纯攻邪又易伤正,此时则应以扶正为主兼祛邪。如气虚感冒,则应以补气为主兼解表。若以邪实为主要矛盾,单攻邪又易伤正,单补正又易恋邪,此时治当以祛邪为主兼扶正。
二、调和脏腑
所谓调和,是调整人体功能,使之归于平复之意。根据整体观学说,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分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五脏六腑之病皆可相互传变,脾胃病往往脏腑同病,故调和脏腑亦属脾胃病的治疗原则之一。
(一)调和五脏
叶天士云:“土主四季之末,寒热温凉随时而用,故脾胃有心之脾胃,肺之脾胃,肝之脾胃,肾之脾胃。”张景岳则强调:“脾胃有病,自宜治脾,然脾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有可分而不可分者在焉。故善治脾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而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脏也。”(《景岳全书·杂证谟·脾胃》)此即脾胃病论治中整体观念的集中体现,值得重视。张景岳还例示了调五脏以治脾胃的具体运用,“如肝邪之犯脾者,肝脾皆实,单平肝气可也;肝强脾弱,舍肝而救脾可也。心邪之犯脾者,心火炽盛,清火可也;心火不足,补火以生脾可也。肺邪之犯脾者,肺气壅塞,当泄肺以苏脾之滞;肺气不足,当补肺以防脾之虚。肾邪之犯脾者,脾虚则水能反克,救脾为主;肾虚则启闭无权,壮肾为先。”
在张景岳理论基础上,可总结以下具体法则:
1.疏理肝木
由于生理和病理的关系,肝和脾胃之间影响最为密切。肝的升发与疏泄,能协助脾升胃降。若肝脏病变,脾胃最易受伤,在五行中肝属木,脾胃属土,肝木横乘脾土,直接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并且肝主怒,易发病,所以脾胃之病多为肝气横逆,在治疗上应宗“肝用宜泄、胃腑宜通”的原则。当肝、脾、胃同病时,应用疏肝健脾和胃之法,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2.补心益脾,心脾两脏相宜
心主血,脾统血,当血虚时,两脏同时病变;在五行中心属火,脾属土,两脏又有母子关系。
3.调肺治节,舒展脾胃气机
因为肺主一身之气,在上焦,肺气舒展,才能使脾胃气机通畅。
4.温补肾阳,运转中焦机枢
脾胃运化的功能,又靠肾阳的温煦,才能达到运转中焦脾胃升降的枢纽。
(二)调和六腑
“六腑以通为用”是中医对脏腑正常生理功能最经典的阐述之一,故调和六腑当以“通”为大法。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六腑在功能上主要以运化饮食、水液和排泄糟粕为主,具有“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的特点。胃属六腑之一,六腑相互连接,共司化物之职,任何一腑发病皆可累及他腑。脏病多虚,腑病多实,所以六腑病证的治疗常以通腑泄下为主;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一为阴土,一为阳土,两者在功能上相辅相成,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由于脾胃在维持人体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临床上的诸多症状皆可由脾胃病变引出。脾胃病原因复杂,外邪、内伤、饮食、情志等皆可影响脾胃,在治疗脾胃病时除辨证论治外,时时谨记“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权衡升降
气机升降出入是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形式,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然过程。脾胃位于中焦,是气机升降出入运动之枢纽,所以调节升降也是治疗脾胃病的原则。
胃主通降,胃气宜保持畅通、下降的运动趋势,其主要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和糟粕的排泄过程中;脾气主升,其运化的特点以上升为主,脾之升清作用,是指脾具有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以及头目,并通过心肺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另一方面,脾气的升举作用,可以维持内脏的相对恒定。脾主升清,是和胃的降浊相对而言。脾升胃降,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如若脾胃升降失常、出入不行,清阳不升则浊阴不降,糟粕不出则水谷不入。叶天士云:“脾阳不主默运,胃腑不能宣达,疏脾降胃,令其升降为要……升降之机得宜,湿滞自宣,中脘自爽。”调治脾胃升降失常诸证,当权衡两者孰轻孰重,而抉择“升”、“降”之主从,具体可表现为升降不及、升降反作和升降失常三种形式。
1.升降不及
是指脾胃虚弱,脾气当升而升运无力,胃气当降而和降无能。此类疾患,治疗当取补益之法,以助脾升胃降,而补升降之不及。如对脾虚生化乏源的气血亏虚证,采用健脾益气之法,以助气血生化;对胃阴不足,失于润降的便秘,采用滋阴润燥之法,以复其顺降之性。
2.升降反作
是指脾气当升不升反而下陷,胃气当降不降反而上逆。对此类疾患应予以纠正,必须在补益的基础上再加举陷或降逆之品,如补中益气汤之用升麻、柴胡,旋覆代赭汤之用旋覆花、代赭石。
3.升降失常
是指患者既有脾失健运或清阳不升的病变,又有胃失和降的表现,或见升降失调、气机痞塞的一类疾患。此类疾患的治疗,当升降并举,健脾宜升,和胃宜降,此为临床常用之通法,而对复杂的病例,有当知常达变,掌握寓降于升及寓升于降的治疗原则。
总之,治脾之法,以升为主;调胃之法,以降为要;清浊相干者,当升清降浊。由于阳升阴降是对立的统一,清阳的升发,有助于浊阴的下降;浊阴的下降,亦有利于清阳的升发。而脾胃升降失常,通常以脾阳不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故李东垣制方倡议升清阳为主,降浊阴为辅。
四、调理气血
调理气血分为调气、调血和调理气血三个方面。
(一)调气
调气包括补气和调理气机两个方面。
1.补气
适用于气虚证。由于人体气的生成,源于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以及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因此,补气多为补益肺、脾胃、肾等脏腑,且以调补脾胃为重点。
2.调理气机
适用于气机失调的病证。主要有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治疗时气滞者宜行气,气逆者宜降气,气陷者宜补气升气,气闭者宜顺气开窍通闭,气脱者则宜益气固脱。
(二)调血
调血包括补血和调理血运两个方面。
1.补血
适用于血虚证。由于血源于水谷精微,与脾胃、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因此补血时,应注意同时调治这些脏腑的功能,其中又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尤为重视对脾胃的补养。
2.调理血运
血运失常的病变主要有血瘀、出血等,而血寒是血瘀的主要病机,血热、气虚、瘀血是出血的主要病机。血瘀者宜活血化瘀,血寒者宜温经散寒行血;出血者宜止血,且须根据出血的不同病机而施以清热、补气、活血等法。
(三)调理气血关系
气和血是人体生命的动力和源泉,其中气为阳,血为阴,气与血有阴阳相随、互为资生、互为依存的关系。气之于血有温煦、化生、推动、统摄的作用。故气虚无以生化,血必因之而虚少;气寒无以温煦,血必因之而凝滞;气衰无以推动,血必因之而瘀阻;气虚而不能统摄,则血常因之而外溢。血之于气,则有濡养、运载等作用,故血虚无以载气,则气亦随之而少;血脱则气无以附,可导致气脱、亡阳。由于气血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病理上常相互影响,而有气病及血或血病及气的病变,结果是气血同病,故需调理两者的关系。
1.气病及血的调理方法
气虚生血不足,而致血虚者,宜补气为主,辅以补血,或气血双补;气虚行血无力而致血瘀者,宜补气为主,辅以活血化瘀;气滞致血瘀者,宜行气为主,辅以活血化瘀;气虚不能摄血者,宜补气为主,辅以收涩或温经止血。
2.血病及气的调理方法
血虚不足以养气,可致气虚,宜补血为主,辅以益气;但气随血脱者,应先益气固脱以止血,待病势缓和后再进补血之品。
五、夑理阴阳
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了破坏。具体来讲,脾为脏属阴,胃为腑属阳,两者互为表里,成为阴阳一对,此乃就脏与腑的性质不同相对划分的,但就其易感病邪的性质而言,湿为阴邪易伤脾阳,燥为阳邪易伤胃阴。所以在治法上,温脾与养胃、燥湿与清热均属燮理阴阳之范畴。而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亦为脾胃病的治则。
(一)泻其有余
适用于阴或阳的偏盛证候。若阴邪引起脾胃病变,则出现“阴盛则寒”的证候,在治疗上用温阳散寒药,纠正其阴的偏盛,如胃脘痛之寒邪犯胃,治疗当以温胃散寒为主;若阳邪引起病变,则出现“阳盛则热”的证候,在治疗上给予清热泻火药,纠正其阳的偏盛,如肝胃郁热之吐酸,则以清泄肝胃之热为主。同时还需注意阳盛则易于耗损阴液,阴盛则易于耗伤阳气,有无出现阴或阳偏衰的情况,如果相对一方有偏衰时,则兼顾其不足,或配合扶助阳气,或配合滋养阴液。
(二)补其不足
对脾胃病的治疗,李东垣强调升发脾阳,叶天士重视滋养胃阴,而扶脾阳与养胃阴都是针对脾胃阴阳盛衰而补其不足的治疗原则。扶脾阳意在培土健中,运化精微;养胃阴可使胃之阴阳协调,降而不逆,并能游溢精气,以供脾散精,上归于肺。在强调扶脾阳与养胃阴的同时并不排除补脾阴和益胃气,只不过因脾胃阴阳不足的病变有主次,在治疗上应有所侧重。另外,由于阴阳是相互依存的,故在治疗阴阳偏衰病证时,应注意“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也就是滋阴时适当配用补阳药,补阳时适当配伍滋阴药,从而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
(沈 洪 朱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