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脾胃病学
- 张声生 沈洪 王垂杰等
- 4133字
- 2020-08-28 09:09:44
第三节 病理变化
一、虚实兼夹,易相转化
《素问·太阴阳明论》云:“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即阳明胃病多实证,太阴脾病多虚证,因为阳明胃腑主降,推送糟粕下行外出,病则浊气不降、糟粕不行,且阳明阳土,易于化热燥结,故病则多为实证;太阴脾脏主运化升清,病则水谷精微不能布运化生,清阳不升,且湿易伤脾阳,故病多虚证。尽管脾病多虚、胃病多实,但在临床上虚实病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错杂传变的,所以脾胃病在病理演变方面,常见虚实错杂,传变转化。
脾失健运,胃失通降,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即因之而失常,而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及大便秘结,以致倦怠、消瘦和气血生化不足等病变,发为虚证;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湿浊痰饮等病理产物,或导致水肿,因虚而致实;外邪侵袭,损伤脾胃,导致功能不足即为因实致虚;脾胃本虚,复感外邪,或内伤,则为虚实夹杂。
从临床实际看,胃病初期多以实证为多,随着病情的发展,脾气受损,在病机上逐渐发生转化,而出现虚实夹杂的病理变化,最终由于气血生化乏源,脾气虚惫,阴阳耗损,而由实转虚。许多慢性胃病,如胃脘痛、呕吐、噎膈、泄泻等,尽管病程长短不一,病情轻重有别,但在其病变过程中,大体均存在虚实病机转化的规律。
胃病久而累及于脾,土阳不振,脾虚失运,以致升降失常,清浊混淆。如饮食伤胃,食滞胃脘,浊气不降,胃脘胀满,不饥少纳,日久可损伤脾气,转化为脾不升运,而见腹胀、泄泻、身倦乏力等症。同样,脾病亦可累及于胃,如劳倦伤脾,食入不化,腹胀,肠鸣,往往又可导致胃失通降,而出现脘腹胀满等症;脾为湿困,运化失司,清气不升,亦可影响胃的受纳,致浊气不降,而见纳呆、恶心、呕吐、脘腹胀满等症。
二、寒热相因,常见错杂
脾胃同居中焦,脾属太阴,胃为阳明,脾胃互为表里,脾胃同病多病情复杂,常见寒热错杂之证。脾气虚衰是寒化的病理基础,胃气壅实是热化的病理基础。《灵枢·师传》记载:“夫中热消瘅,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饥,小腹痛胀。”故脾胃病寒热错杂常见上热下寒(胃热肠寒)、上寒下热(脾虚肠热)、脾寒胃热。
上热多由外感热邪入胃化热,或劳倦内伤,或情志不遂,“五志化火”,或他脏之热传于胃腑。以上四种原因导致邪热郁结中焦,气机阻滞,胃失和降,故多见口干苦、面赤、头痛、吞酸、渴欲饮冷、胸膈烦满等。
下寒多由寒邪入侵大小肠,脾阳虚弱,小肠传导失常,使水谷不得正常聚集、变化、吸收、传导,故多见腹部冷痛、肠鸣时作、大便溏泄、小便清长等症。
上寒多由外感寒邪直中脾胃,阳气被遏,不得舒展,或寒从中生,脾阳虚衰,胃失温养,从而出现胃痛喜暖、口吐清水、饮食不化、泛恶欲呕等症。
下热也不外乎由邪热入侵肠道,或七情内伤化火,或他脏之热下移。《素问·举痛论》云:“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故下热多见大便秘结、粪便黏腻臭秽、尿赤溲黄、小便淋沥热痛等症。
脾寒胃热或称中焦寒热互结,多先有脾胃虚寒,后有其他原因伤及脾胃,入里化热而出现胃热,故脾虚胃热,寒热错杂,痞结心下,症见胃脘胀满,遇凉或受风加重,喜温,恶心呕吐、嘈杂吞酸,泛吐清水,肠鸣、大便时干时稀,气短,肢冷等。辛开苦降法用于治疗中焦寒热互结证,即《伤寒论》半夏泻心汤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这就是寒热错杂的结果。《温病条辨》中言:“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即治疗脾胃病要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相辅相成,以达中焦平衡。
三、初病在经,久病入络
《黄帝内经》中关于经络及疾病入经入络的论述较多。如《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 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初病在经,久病入络”首见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临证指南医案》云:“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叶天士提出“经主气,络主血”,即初病在经是气分病,久病入络是血分病,说明随病邪进一步深入,邪气会进入经络深层,并用于强调和解释“久病入络”的机制。
足阳明胃经为十二经之长,为多气多血之经。胃病初病较轻,在经属气,多由饮食不节、外感六淫、浊毒之邪等致病,使气机升降失常,出现胸膈痞满、嗳腐吞酸等浅表性胃炎症状,即病在于经;而病久迁延不愈,导致脾气虚弱和胃络瘀阻,出现胃脘疼痛、痛有定处、气短体倦等萎缩性胃炎症状,即病在于络。故胃病有“初起多在于气,久病则入络”之说。
瘀血阻络是脾胃病发展的重要阶段。叶天士指出:“凡气既久阻,血亦应病。”又云:“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说明随着病程的进展,多见瘀血、痰湿、浊毒交阻之证。脾胃之病,多摄食减少,故化源不足,病久耗气伤脾,必见气虚,血运不畅,血滞络瘀,血瘀则气滞,气郁中焦而化热化火,致瘀热互结而造成胃络损伤。《伤寒论·辨脉法》说:“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明确论述了脾胃为病每易瘀血内结。瘀血阻滞胃络,不通则痛,故见胃脘疼痛,痛有定处,痞闷不舒,宿痰,结聚,舌紫或黯黑,脉涩等。胃病初病较轻,在经属气,多为浅表性胃炎,主要表现为气滞和郁热;病久入络在血,且多夹痰湿热毒,病情较重,多为萎缩性胃炎及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等胃癌前病变,甚至癌变,主要表现为胃络瘀阻,为慢性胃炎的重要病理机制和转归。
四、脏腑相关,互为影响
脾在五行中属土,中土四方兼顾,能生化万物,因此脾为后天之本。《景岳全书·杂证谟·脾胃》中论述:“脾胃有病,自宜治脾,然脾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有可分而不可分者在焉。故善治脾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而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脏也。”即脾胃病变必然累及其他脏腑,而五行相生相克,脏腑相互联系,故他脏病变也会病及脾胃。
(一)心
一方面,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且脾能统血摄血,如果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或统摄无权而失血可导致心失所养,心血亏虚,出现面色不华、心悸眩晕、脉细无力等症。脾阳虚衰可子病累母导致心阳不振,出现心悸胸闷、畏寒肢冷、口唇青紫等症。脾虚生湿,痰饮内停,上凌心阳,心脉闭涩,因痰致瘀,出现心悸痞满、下肢浮肿、小便短少等症。中焦胃热炽盛,热扰心神,可出现心悸不寐、面赤口渴、心烦不宁等症。另一方面,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血和主神的功能正常,脾胃才能运纳健旺。若心火亢盛必损伤脾胃,最后导致心脾两虚。
(二)肺
一方面,脾虚运化功能减退,则肺不能得到脾胃的资助而导致肺气不足,症见咳嗽无力、气短而喘、自汗等。脾失健运,气不化水,水湿内停,聚而成痰成饮,影响肺的肃降,症见胸廓饱满、咳嗽气喘、身体转侧时牵引胁痛等。另一方面,脾运化的水谷精微及水液都要依赖肺主宣肃来布散全身,若肺失宣肃或通调水道的功能发生障碍,则必然影响水谷精微的输布及水液的代谢,从而出现纳食不化、腹胀、便溏、水肿等症,这是“上病及中”的典型表现。不论脾病及肺,或肺病累脾,其结局都会导致脾肺气虚。
(三)肝
一方面,脾失健运,生湿蕴热,熏蒸肝胆,则影响肝的疏泄功能,症见黄疸、胁肋胀痛、口干口苦等。若脾虚生血不足,肝失所养,导致肝血虚,症见头晕眼花、视物模糊、经少、肢麻等。另一方面,肝为“五脏之贼”,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可横逆犯胃克脾,而形成肝胃不和或肝郁脾虚的病证,多见情志抑郁、脘腹胀痛走窜、嗳气、肠鸣、大便溏结不调等。
(四)肾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如先天不足,肾的温煦蒸腾作用减弱,可影响脾生化气血;后天失养,脾化生气血不足,则肾不能正常地“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从而导致肾中精气的匮乏。在运化水谷精微及水液代谢方面,若肾阳虚衰,脾失温煦,则脾虚不能制水,使肾水上泛。无论肾阳虚还是脾阳虚,久而久之均可导致脾肾阳虚,虚寒内生,温化无权,症见腰腹冷痛、畏寒肢凉、完谷不化、久泻久痢、遍身水肿等。
(五)胆
胆附于肝,禀肝之余气,内藏清净之汁,即胆汁,其来源于肝,下注于小肠,有促进饮食消化的作用。若胆汁不足,则不能帮助脾胃之运化;若脾胃湿热,累及于胆,则可出现上腹部疼痛、呕吐苦水、不思纳食等症。
(六)小肠
小肠受盛胃中水谷,将食物进一步消化,而且泌别清浊,清者为水谷之精微,浊者则为糟粕。清者由脾转输于周身各部位以资营养;浊气或下注大肠,或渗入于膀胱,成为大小便排出体外。若小肠发生病变,则不能泌别清浊,从而影响胃中食物之下降和脾之运化转输精微,出现大小便异常的症状。
(七)大肠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小肠所下传的浊物,经过吸收其剩余的水液,变化为粪便,然后通过肛门排出体外。如果大肠发生病变,就会影响小肠、胃、脾的功能活动,使食物残渣不能变化成粪便后及时排出体外。而脾胃运化不健,亦能影响大肠的功能活动,使大肠传导失司,引起泄泻或便秘等症。
(八)膀胱
膀胱为贮尿和排尿之腑。尿为水液变化而成。水液经过胃的作用下传于膀胱,通过气化而排出体外。膀胱的气化不但与肾中元阳的温煦有关,而且与脾气之充养有关。如脾气虚弱,转输无权,则小便亦可发生异常,所以《灵枢·口问》中说“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
(刘建平)
参考文献
1.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集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7.
2.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3.黄英志.叶天士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4.柴可夫.活血化瘀法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识[J].中医药学刊,2004,22(3):389-390.
5.张景岳.景岳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