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胃气与后天之本

“胃气”是中医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素问·平人气象论》中,从脉象特征反映而提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后世医家对“胃气”的概念论述与阐释颇多,从功能而言,有胃的功能、胃肠的功能或脾胃的功能之说;从物质而言,有的指胃气或脾胃的精微物质,有的指谷气,有的指正气,有的指一身之气等。
“胃气”的含义大体上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一,指胃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如《中医基础理论》说:胃“有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又有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的特性。这些功能和特性的统称,谓之胃气”。其二,指脾胃的消化功能。“人之胃气,即土气也。”(《景岳全书·杂证谟·脾胃》)脾胃共居中焦属土,在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输布的生理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这个作用便是胃气的作用。因此说“胃气”是脾胃共同生理功能的概括。其三,指脾胃功能在脉象上的反映,即脉有从容和缓之象。“脉弱以滑,是有胃气。”(《素问·玉机真脏论》)其四,专指胃中阳气。如清代程文囿在《医述·医学溯源·脏腑》中说:“胃中有阳气,又何气也?曰:阳气之与胃气,一而二,二而一者也……阳气即胃中所禀之性,犹夫火之云热也。”其五,是对“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之气”的别称。如金代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中说:“悉言人以胃气为本,盖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清气、荣气、卫气、春生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又说:“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之气,此六者,皆饮食入胃,谷气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
“人得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一语道出“胃气”在人体功能活动中的重要性。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物是人出生后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是生成气、血、津液的主要物质基础。《素问·平人气象论》云:“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灵枢·五味》云:“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灵枢·平人绝谷》云:“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都说明人体不能离开水谷精微的滋润濡养。而提到胃气则必离不开脾。饮食物的消化及其精微的吸收、转输工作都是由脾胃所主持,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阐明了脾气不仅将饮食物加工为精微物质,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充足的原料,而且能将这些精微物质吸收并运输到全身,以满足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各个器官组织的营养需要,使其发挥正常功能。
人之生依靠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来供养。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此乃与生俱来的;而后天之精则是人体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成分和脏腑代谢所化生的精微物质。先天之精需依赖后天之精的不断培育和充养,才能日渐充盛,发挥其生理功能,如果失去后天之精的资助,则先天之精将会很快匮乏、失去活力,更无法满足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而后天之精的转化则完全依赖于脾胃的运化转输功能,胃与脾同属中焦,其经脉互相络属,一纳一运,一降一升,两者之间互为阴阳表里关系,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以供营养全身,故将脾胃同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由于脾胃两者的生理活动密切关联,不可分离,脾胃共同作用,才能消化、吸收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因此,“人以胃气为本”之“胃气”,主要是指脾胃之气,以及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之精气,是脾胃同为后天之本的生理基础。正如《医述·医学溯源·脏腑》所说:“胃无消磨健运则不化,故言胃气,内已概括及脾气矣。”脾胃在转化水谷精微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所云“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胃气充实,腐熟消化功能正常,则水谷精微化源充沛,先天之精及各脏腑组织器官养料充足,生命活力得以展现;若胃气虚弱,脾胃功能受损,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则精气全无,五脏六腑之功能皆表现为衰弱之象,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由此可见,作为“仓廪之官”的脾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故称为“后天之本”。胃气的强弱恰恰就说明了后天之本——脾胃的功能状态。正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所说“四季脾旺不受邪”。《中藏经·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亦说:“胃者,人之根本也,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在平日中如果注意固护脾胃,使脾胃运化功能健全,才能使正气充盛,使人体对邪气产生足够的抵抗力,从而不易受到邪气的侵袭。否则,脾胃失健,气血亏虚,则人易染病。故《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云:“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景岳全书·杂证谟·脾胃》说:“胃气之关于人者,无所不至,即脏腑、声色、脉候、形体,无不皆有胃气。胃气若失,便是凶候。”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内伤学说。因此,胃气的盛衰是导致疾病发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胃气盛则五脏俱盛,胃气衰则五脏俱衰。说明诊察胃气之盛衰,是诊病之大纲,有助于判断疾病的轻重缓急及其预后。清代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不食》中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此百病之大纲也。故诸病若能食者,势虽重而尚可挽救;不能食者,势虽轻而必致延剧。此理亦人所易晓也。”胃气存亡与否,对疾病的预后有直接影响,以此可以推断病情之吉凶。此外,胃气的强弱可影响疾病的治疗。如《慎斋遗书·辨证施治》说:“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何以言之?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故疾病日多矣。万物从土而生,亦从土而归,补肾不若补脾,此之谓也。治病不愈,寻到脾胃而愈者甚多。”《景岳全书·杂证谟·脾胃》说:“凡欲察病者,必须先察胃气;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诸可无恙。”因此,用药治疗疾病,还必须注意保护胃气。临床上,常把“保胃气”作为重要的治疗原则。
综上可知,“人以胃气为本”与“人以水谷为本”,以及“胃为水谷气血之海”、“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为后天之本”,其义类同。脾胃功能,关系到水谷精微的吸收,并对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密切相关。人的生命活动概以胃气为本,胃气充足与否决定了后天之本的盛衰,故医生诊治疾病亦当以固护胃气为根本。
(王垂杰 王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