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名中医学术经验集(第三集)
- 王庆其 夏翔
- 12771字
- 2024-11-28 17:54:15
临床经验
一、肺、脾、肾三脏并调——治疗慢阻肺的经验
(一)从肺、脾、肾三脏论治
陆氏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对于“慢阻肺”或“积年咳喘”一类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治法,一贯推崇明代张景岳的论述,张氏认为“诸家立论太繁”“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张氏又云:“二者之中,当辨阴阳,当分虚实”。陆氏认为此与前文论及的“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之说不谋而合,异曲同工。为此,陆氏认为本病的形成以外邪为其诱因外,重要的是与肺脾肾三脏功能的失调密切相关。在这里首先要强调《素问·咳论》有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揭示了肺与其他脏腑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充分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而所谓“其标在肺,其本在脾肾”则是阐发了《内经》的理论,丰富了本病辨证论治的内容,此在大多数临床医家中间逐渐形成了共识。陆氏又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本虚”是肺、脾、肾三脏皆可有虚,重点在脾肾两脏之虚,尤以肾阳虚衰或肾气失纳为主,“标实”如痰饮蕴肺、肺络瘀阻等。在治疗上重视温补肾阳而纳肾气。一般分型较繁,陆氏根据多年研究资料,认为本病应以治虚为本,兼治标证,扶正祛邪,并行不悖。辨证基本可以分为肺虚咳痰、脾虚痰饮、肾虚喘促三型。
1.肺虚咳痰型
症见咳嗽阵作,多为单声咳或间歇咳。白天咳嗽为主,咳痰稀白量少,或伴胸闷气憋,咽痒不适,畏风自汗,舌质偏淡苔薄白,脉濡软。治拟益气固表、肃肺止咳法,方取玉屏风散合止嗽散化裁治之。
基本方:
黄芪15g,白术9g,防风6g,川百部15g,紫菀9g,白前9g,制半夏9g,陈皮9g,生甘草6g,炙甘草6g。
加减法:
发热微恶风,痰黄稠或白黏难咳者,加炙麻黄6g,生石膏30g,金银花9g,连翘9g,开金锁30g,以清宣痰热;咽痒或干痛,痰黏滞喉者,加射干9g,桔梗6g,浙贝母9g,以化痰利咽;伴有嚏涕者,加苍耳草9g,辛夷6g,以祛风宣窍;咳嗽频发颇剧者,加天浆壳9g,天竺子9g,以解痉镇咳;干咳痰少,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者,去半夏,加南北沙参各9g,麦冬9g,以润燥生津。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1982年5月间,上海市中医学会举办了全国性的中医防治心肺疾病培训班,陆氏主讲课题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证治研究”。其中重点介绍了《苏沈良方》九宝汤(麻黄、陈皮、桂枝、紫苏、桑白皮、杏仁、大腹皮、薄荷、甘草,水煎,另加生姜、乌梅)。本方主治经年咳喘起于外感者。陆氏认为,本方组成具有特色:表里同治,温凉、升降相配,散敛并行,是治疗“积年咳喘”堪选良方之一。
2.脾虚痰饮型
症见咳嗽连作,夜重日轻,或声闷如自瓮中出,痰黏量多,食欲减退,食后腹胀,大便溏薄,或形寒头眩,舌质淡胖有锯齿印,苔白腻或垢腻,脉弦滑或濡滑。治拟健脾宣肺、温化痰饮法,方取三拗汤、六君子汤合旋覆花汤加减以治。
基本方:
党参15g,生炒白术各9g,旋覆花9g,炙麻黄6g,杏仁9g,前胡9g,制半夏9g,陈皮9g,白茯苓15g,生甘草3g,炙甘草3g。
加减法:
痰多,胸闷,苔垢腻,或头如物裹者,加苍术9g,厚朴6g,以燥湿运脾;咳逆腹胀者,加大腹皮9g,木香6g,以理气消胀;畏寒肢冷,痰液清稀,便溏明显者,加熟附子9g,苍术9g,炮姜6g,以温化痰饮而止泻;痰多,胸闷,脉涩或舌有瘀斑者,加苏木6g,蔊菜30g,以廓清阻留肺络之痰瘀;咽喉不利,喉痰泛出,舌转微红少津者,加麦冬9g,川石斛9g,鸭跖草30g,以益阴生津而利咽喉。
3.肾虚喘促型
症见咳嗽日久,伴胸闷喘促,动作更甚,咳嗽阵作,入夜尤甚,或咳甚气喘不能平卧。咳痰黏稠或咳稀白泡沫痰,畏寒背冷或兼有腰膝酸软,夜尿频多,尿后余沥不尽,或咳则小便不禁,或纳减便溏,舌质淡胖,苔白腻,或唇黯舌边有瘀斑,脉象沉细或弦滑,尺部脉多弱。治拟益肾纳气、蠲痰定喘法,方取安肾丸合定喘汤、旋覆代赭汤组合加减以治之。
基本方:
代赭石30g,黄芪15g,党参15g,白术9g,旋覆花9g,炙麻黄6g,款冬花9g,桑白皮9g,制半夏9g,肉苁蓉9g,补骨脂9g,山药30g。
加减法:
畏寒背冷明显者,加熟附子9g,鹿角片9g,以扶阳气,益肾督;心悸难眠者,加丹参15g,苦参15g,炒枣仁15g,以定心安神;易汗、心中烦热者,加肉桂3g,黄连3g,生栀子9g,以交通心肾,敛汗除烦;口唇紫黯、脉涩者,加桃仁9g,赤芍9g,川牛膝15g,以活血化瘀;小便频多清长者,加益智仁9g,金樱子9g,以益肾固脬;面目浮肿,大便反秘结者,去补骨脂,加肉苁蓉9g,郁李仁9g,车前子15g,以通腑利水;耳鸣耳聋者,加骨碎补15g,石菖蒲9g,以益肾利窍。
(二)肺心病的论治
当慢阻肺发展到肺心病阶段,病情错综复杂,陆氏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互相取长补短,并认为在处理呼吸和心力衰竭或休克,以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方面时,应该积极地采用西医西药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同时,陆氏通过临床资料分析对肺心病提出“宣”“清”“温”“通”四个治则。
首先是“宣导治则”:
有宣肺解表法,常用金沸草散加减;有宣窍导痰法,常用涤痰汤加减。
第二是“清泻治则”:
有清肺化痰法,以清金化痰汤加减;有清养肺阴法,以紫菀散加减;有清肝泻火法,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有清热息风法,以天麻钩藤饮加减。
第三是“温化治则”:
有温肺化饮法,以小青龙汤加减;有温化痰湿法,以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有温肾纳气法,以安肾丸加减;有回阳救逆法,以回阳救急汤加减。
第四是“通利治则”:
有通阳利水法,以真武汤加减;有通络行瘀法,以血府逐瘀汤加减。
临证使用时,陆氏主张诸法的变通运用,即宣窍导痰与清肺化痰法复合使用治疗肺性脑病(中医辨证为痰迷心窍);通阳利水与温化痰湿法变换应用,如对内聚之水治以通阳利水法,对内生之湿治以温化痰湿法;回阳救逆与通络行瘀法相辅应用治疗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者(参见陆氏撰写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治法探究——附100例附子分析》,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78年第3期)。
[病案举例]
例1.孙某,男,57岁。慢性咳嗽史10余年,近4年来咳嗽频作加重,伴有气急,尤以清晨为甚。每年冬春两季易发。
初诊:近2个月来咳嗽时作,晨起为剧,涕泪俱出,晚间咳轻,常于剧咳后气急。痰黄稠而黏,量多,咳吐尚爽。头晕眼花心悸。舌尖稍红,苔薄黄,脉细缓。检查:面色潮红,听诊两肺呼吸音较低粗;心律齐,心率86次/分,叩诊轻度高清音。肺功能检查:重度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外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辨证:证属痰热蕴肺,气阳不足,阴亦耗伤,肺肾俱病,治以清宣化痰,扶阳育阴。处方:炙麻黄6g,杏仁9g,炙甘草9g,瓜蒌皮12g,炙苏子12g,炙细辛3g,熟附片12g(先煎),磁石30g,陈皮6g,麦冬12g。7剂。
二诊:药后咳嗽减轻,但口干明显,频欲饮水,头晕;舌红稍淡,苔薄带灰,脉细。原方增损,益以清热滋阴润燥之品。原方去瓜蒌皮、陈皮,加黄芩12g,玉竹12g。7剂。
三诊:咳呛明显减少,口渴也较上次减轻。苔薄黄,舌质偏红,脉细缓,有时左胸隐痛。原方续进,随症仍加宽胸利气之品进服。处方:炙麻黄6g,杏仁9g,炙甘草9g,瓜蒌皮12g,黄芩9g,南沙参12g,麦冬12g,玉竹12g,熟附片12g(先煎),磁石30g。7剂。
按语:慢性咳喘病病因复杂,迁延日久,阳损及阴,出现气阴两虚,阴阳失调者亦不为少见。此等患者体弱正虚,最易为外感邪毒侵袭,气道受阻,咳喘频作,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本例除用清宣肺气治其标,更着重于温阳育阴治其本,实为治疗要领。但由于本病病情复杂多变,在治标与治本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握病证的轻、重、缓、急,主、次、先、后等情况,相机处方遣药,而后效显。
例2.吴某,男,67岁,退休工人。
初诊:一周余前因冒受风寒引发病程30余年宿恙,痰黏咳吐不畅,色白带黄,胸闷入夜不能平卧,咳喘甚则额颈汗出淋漓,口干欲饮,身热不扬,面晦神萎,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稍秘结。舌淡红,苔薄黄,脉象虚弦乏力。听诊:两肺闻及干湿啰音及哮鸣音,经查白细胞:6.8×10 9/L,中性粒细胞:78%,淋巴细胞:22%。X线胸片示:两下肺感染,左肺较明显;肺气肿。治疗情况:发病后曾经采用抗生素、解痉平喘镇咳剂及激素等治疗多日,效果尚不显著。中医辨证:新感引发宿恙,痰热蕴肺,阻塞气道,久病体虚,气阳不足,治当标本兼顾,温清并投。处方:青礞石15g,熟附片12g(先煎),黄芪15g,炙麻黄9g,生石膏30g,杏仁9g,桃仁9g,白芥子9g,苦参15g,龙葵15g,甜葶苈子15g,制半夏12g,黄芩15g,生甘草5g,炙甘草5g。水煎服,7剂。
复诊:前方服3剂咳喘大减,7剂后已能平卧,仍觉胸闷气憋,咳痰不爽。前方去青礞石、苦参、龙葵,加用苏子6g,桔梗6g,枳壳9g,桑白皮15g,鱼腥草30g,意在清化痰热,理气宽膈。
三诊:诸症基本控制,骑半小时自行车就诊。
随访半年余间病情稳定。
按语:陆氏从多年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尽管病情轻重迥别,其共同点是以阴阳失调、邪正交争为临床基本特征。在辨证论治前提下,不论外寒内饮,抑或痰热蕴肺,凡有气阳不足的见证,都应当加用附子以温阳振奋身体机能,助正以祛邪。附子石膏同用,温凉并行,各奏其效,对众多咳喘伴有感染者往往获得显效。
二、分期论治,扶助阳气——治疗哮喘的经验
陆氏多年治疗哮喘,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体现在重视哮喘分期,分型论治,权衡邪正进退,方药增减灵活运用,还提出哮喘防治要点等,其较为系统的临证经验,见于《陆鸿元谈疑难病·支气管哮喘》。
(一)以虚实寒热辨证为纲,分期论治
陆氏辨治哮喘以虚实寒热辨证为纲,邪正进退为目,以纲统目。哮喘发作期,以冷哮最为多见,常用温肺化痰、降气平喘法治疗。热喘则多系痰热蕴肺,常用麻杏石甘汤,再加清化痰热药。哮喘缓解期,邪退正虚,通过扶正固本治疗,调补肺脾肾三脏的虚损,使元气渐充,达到根治或减少发作次数的目的。根据临证表现,分肺虚、脾虚、肾虚来辨治。陆氏尤为重视肾阳的盛衰,哮喘患者常常表现出肾命火衰(或肾阳虚)症状,肾气失于摄纳,因而病情日趋严重。肺脾肾三脏的虚损往往并见,并相互影响,故在临证时要全面考虑。如见有咳嗽痰多等症状时,还要随症加减。具体如下:实证(发作期,邪进正虚)可分为:寒盛痰饮、痰热壅肺两型;虚证(缓解期,正虚邪退)可分为:肺虚、脾虚、肾虚三型。
1.实证
(1)寒盛痰饮(或名冷哮):
症见发病时喘促气急,喉有水鸡声,痰色白而清稀,胸膈胀闷,面色晦滞,有类贫血,口多不渴,舌苔薄白或白腻,舌面滑润,水分多,脉弦滑或浮紧。治拟温肺化饮,降气平喘,方取射干麻黄汤合小青龙汤化裁以治。
基本方:
炙麻黄6g,射干9g,细辛3g,紫菀9g,款冬花9g,干姜6g,五味子9g,制半夏9g,生甘草6g,炙甘草6g。
加减法:
肌表微热者,加桂枝6g,生白芍9g,以解肌和营而退热;痰液黏滞难吐者,加苏子9g,白芥子9g,以降气豁痰;咽喉不适,频觉痰滞咽喉者,加桔梗6g,象贝母9g,以祛痰利咽;胸闷胁痛,面色晦黯或舌有瘀斑者,加赤芍9g,桃仁9g,苏木6g,以行肺络之瘀,襄助平喘之力;畏寒肢冷,脉细乏力者,加熟附片9g,鹿角片9g,以温肾扶阳;哮喘兼见内热烦躁者,加生石膏30g,以清热除烦。
(2)痰热壅肺型:
症见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鸣声,胸闷气憋,咳呛阵作,痰黄稠厚,难以咳出,口干苦喜饮,或欲饮冷水,身热多汗,舌质较红,苔黄腻,苔厚,亦可见舌光红无苔者,脉象滑数。治拟清化痰热,肃肺定喘,方拟麻杏石甘汤合定喘汤复方以治。
基本方:
炙麻黄6g,杏仁9g,桑白皮15g,生石膏30g,款冬花9g,制半夏9g,黄芩9g,苏子9g,白果9g,生甘草6g,炙甘草6g。
加减法:
倦怠眩晕易怒者,加黄芪15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以益气潜阳;喘息痰多便秘者,加葶苈子15g,望江南15g,以祛痰通腑;心悸不宁者,加丹参15g,苦参9g,以安神定志;畏寒肢冷,脉微细,尿少者,加熟附片9g,鸭跖草30g,以温阳强心利尿;哮喘持续伴鼻痒嚏涕者,加辛夷9g,干地龙15g,全蝎3g,以抗过敏解痉而平喘;继发肺部感染,闻及干湿啰音者,酌选重楼15g,龙葵15g,开金锁30g,以清热解毒;若痰热蕴肺失治,陡见痰壅气促,烦躁神昏,汗出如油,四肢厥冷等痰蒙心窍、心肾阳脱之恶候,则应亟投大剂人参、附子、干姜,加石菖蒲、郁金、人工麝香等以回阳固脱、导痰开窍,中西医结合救治。
2.虚证
(1)肺气虚:
症见平素怯寒自汗,咳而乏力,痰量不多,极易感冒,常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哮喘。舌淡苔白,脉濡弱。治拟补肺固卫,方拟玉屏风散合桂枝加黄芪汤化裁治之。
基本方:
生龙骨30g,生牡蛎30g,黄芪15g,白术9g,防风6g,桂枝6g,白芍9g,紫菀9g,生甘草6g,炙甘草6g,金雀根30g。
加减法:
咳嗽自汗出者,加炙麻黄6g,麻黄根15g,散敛并用而止咳敛汗;咳而咽痒者,加木蝴蝶3g,桔梗6g,以祛痰清咽;咳而嚏涕者,加辛夷6g,蝉衣3g,以祛风利窍。
(2)脾虚痰湿型:
症见平时咳嗽痰多而腻,食欲减退或多食则脘腹胀闷,疲倦乏力,大便不实,或多食油腻容易腹泻,由饮食不当而诱发哮喘,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治拟健脾胃化痰湿,方拟四君子汤合不换金正气散化裁治之。
基本方:
党参9g,苍术9g,白术9g,制半夏9g,陈皮6g,白茯苓15g,厚朴6g,炙甘草6g。
加减法:
痰多黏腻不畅,加旋覆花9g,前胡9g,以消痰下气;脘腹胀闷者,加大腹皮9g,枳壳9g,以理气消胀;食欲不振者,加刘寄奴9g,砂仁3g,以醒脾进食;大便稀薄者,加炮姜6g,益智仁9g,以温脾止泻。
(3)肾气虚型:
症见平时动则易喘,呼吸急促,痰唾起沫,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尿后余沥不尽,舌淡白,脉细弱。治拟补肾纳气、清金保肺,金水相生而精气渐旺,方取大补元煎合百合固金汤复方化裁。
基本方:
熟地黄9g,百合30g,山茱萸9g,当归9g,麦冬9g,炒山药30g,枸杞子15g,党参15g,杜仲15g,炙甘草6g。
加减法:
畏寒腰以下冷,加菟丝子9g,胡芦巴9g,以温养下元;头晕目昏,咽干舌燥少津者,加女贞子9g,石斛9g,以滋阴生津。
(二)哮喘的防治
关于哮喘的防治陆氏总结为以下四个要点:
第一,保肺窍。鼻、咽喉、皮肤、毛窍等均可视为肺窍。外邪可乘虚入侵于肺,因而要注意预防感冒,防治鼻炎、咽炎等。
第二,通气道。经常保持气道通畅,可以改善肺功能,起到保肺安正作用,因而在平时尤其是发作期,及时采用宣肺理气祛痰,合理使用解痉平喘或抗菌消炎药物,都是必要的。
第三,固本元。“本”指培补肺、脾、肾三脏之虚;“元”指人体真元、元气。
第四,勤锻炼。主要指耐寒、体育、呼吸三锻炼,也包括气功、自我按摩等多种保健方法。
[病案举例]
童某,女,12岁。患者婴幼儿时有哮喘伴过敏性鼻炎。
初诊:近月来哮喘夜发,午后低热,历时数星期未退。一个星期来,咳痰黄稠不畅,口渴欲饮,饮水不多,掌心热,大便干燥,脉细滑数,舌边尖绛红。曾服多种中西药物,尚乏显效。辨证属痰热蕴肺,肺失清肃,邪热灼津耗液。拟宣肺平喘、清金化痰,佐以生津益液。处方:炙麻黄6g,杏仁9g,甘草9g,生石膏30g,黄芩12g,鱼腥草30g,瓜蒌仁12g,生地黄12g,麦冬9g,苇茎9g。7剂。
二诊:药后一周,哮喘较平,咳痰较畅而仍黄稠,唯大便虽通而低热依然未退,且身微汗出,舌质转偏红,脉象同前。予柴前梅连散合定喘汤化裁治之,既以理气疏肝,解表里久积之邪,又可降气平喘,双管齐下,以冀弋获。处方:柴胡9g,前胡9g,乌梅6g,黄连3g,胆南星12g,桑白皮12g,款冬花12g,炙麻黄6g,杏仁9g,象贝母12g,生甘草6g,鱼腥草30g。水煎,再服7剂。
三诊:午后低热退净,哮喘平,咳痰基本控制,但眼鼻以及耳内时有瘙痒感,续予疏风清热,理血抗过敏法。处方:白蒺藜9g,桑叶12g,野菊花9g,当归9g,墨旱莲15g,徐长卿15g,葎草30g,炙麻黄6g,地龙12g,甘草9g。14剂。
后随访三年,病情比较稳定。
按语:柴前梅连散源于《瑞竹堂经验方》,由柴胡、前胡、乌梅、胡黄连、猪胆及猪脊髓、韭根白、童便组成,主治风劳骨蒸,久而不痊。陆氏认为,柴前梅连散具有理肺疏肝的功效,且散中有升有降,敛中有清有和,为其组方特点。临证运用时不必拘守全方,本案仅取该散前四味合定喘汤化裁,治疗咳喘伴低热起伏而奏显效。若见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引起的痰壅气急,还可以服用中成药贝羚散,该药具有清热化痰,祛风镇痉的作用。
三、毋拘“自汗阳虚,盗汗阴虚”陈说——治疗多汗症的经验
多汗症属于出汗异常的范畴,与无汗症相对而言,通常认为多汗症是由于多种病理因素导致全身或局部反复出汗过多,但排除生理性出汗过多,如天气炎热、衣被过厚、渴饮热汤、情绪激动、劳动奔走等。中医学称为“汗病”“汗证”。
(一)辨证方法
陆氏对多汗症的论治,强调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毋拘“自汗多属阳虚,盗汗多属阴虚”之说,“自汗亦有阴虚,盗汗亦有阳虚”,另属虚实夹杂者比比皆是。多汗症除先天性多汗外,一般都属于其他多种疾患的并发症状,换句话说,在许多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伴有汗出异常。这类疾病如病毒、细菌等所引起的感染以及风湿热、内分泌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功能性汗出异常或手术、大出血、产后等。
陆氏认为,多汗症多由于禀赋不足,思虑劳心过度,年老体弱,饮食不节,或外邪侵扰,失治误治等因素引起,导致脏腑、津液、气血失调,对机体汗腺分泌汗液的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因而汗出过多。
(二)分型论治
陆氏按照自汗、盗汗主要病因和病理概括为:卫弱表疏不固、气阴虚兼内热两个证型。
1.卫弱表疏不固型
时觉汗出有恶风感,或处于避风处虽汗出而不恶风,常在出汗后感到疲乏或伴有短气懒言现象,舌淡苔薄,脉常濡软无力。治拟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方取黄芪汤合调卫汤复方以治。
基本方:
煅龙骨30g,生黄芪15g,生白术9g,防风6g,当归9g,五味子9g,麻黄根15g,苏木6g,红花3g,生甘草6g,炙甘草6g。
加减法:
汗出常有寒意,畏冷肢凉,面色 白者,加肉桂3g,菟丝子15g,以益气温阳固表;自汗与盗汗并见,兼有眩晕心悸少寐,口唇色淡者,去苏木、红花,加煅牡蛎30g,生地黄12g,生白芍9g,仙鹤草30g,寓养血滋阴于益气固表方中;自汗阵作,伴有咳嗽、呕吐痰涎者,加制半夏9g,陈皮6g,以祛痰理气;自汗绵绵而出,常有黏意,伴体重胸闷口腻者,去五味子、麻黄根,加苍术9g,陈皮9g,泽兰9g,以除湿通阳而止汗。
2.气阴虚兼内热型
夜间盗汗可频作,汗味偏咸,严重时一夜连续出汗数次,衣被尽湿。出汗前每有皮肤灼热、头晕易怒、心中烦热、口咽干燥,或尿赤、大便干秘。有的患者于进食辛辣之物或房事之后,虚阳易亢,盗汗愈频,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或细数。治拟养阴清热为主,兼以益气固表。方取当归六黄汤合二加龙牡汤化裁随症治之。
基本方:
生黄芪30g,生地黄9g,熟地黄9g,当归9g,白薇9g,生白芍9g,黄连3g,黄芩9g,黄柏9g,生甘草6g,炙甘草6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
加减法:
口舌碎痛,舌红少津者,加麦冬9g,川石斛9g,以滋阴生津;小便短赤者,加栀子9g,以清热利尿;大便秘结者,加枳实9g,瓜蒌仁15g,以理气通腑;皮肤灼热而背有寒意者,加鹿角片9g,肉苁蓉30g,兼以温肾阳益督。
(三)局部多汗强调内外同治
对于多汗症按其出现部位的不同而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多汗症两大类。其中全身性出汗症不再赘述;至于局限性多汗,根据出现部位又可以分为头面汗、鼻汗、胸乳汗、阴汗、行房多汗(兼见全身多汗)、手足汗、半边头汗、半边身汗等。陆氏多年临床发现,局部多汗在内服汤药的同时,结合局部外治法,疗效更为显著。常用的外治法有:粉扑法、敷脐法、耳穴等。现介绍陆氏喜用的几个局汗外用方(粉扑法):
1.阴部汗外用方
密陀僧20g,蛇床子30g,蛤粉30g,煅牡蛎30g。打粉敷于患处。
2.手足汗外用方
(1)黄芪30g,煅牡蛎30g,葛根30g,荆芥10g,防风10g,枯矾10g。打粉敷于患处。(2)麻黄10g,干姜10g,吴茱萸10g,荜茇10g,桂枝10g,细辛10g。打粉敷于患处。(3)脚汗鞋内方(古方软脚散):防风30g,白芷30g,川芎30g,细辛30g。打粉敷于患处。
[病案举例]
孙某,女,28岁。初产后月余,近半月来阵发性出汗,发则汗出如洗,以餐巾纸拭之,随拭随出。如此者日3~5次,深以为苦。素易感冒畏风寒,汗后尤甚。时值初春,虽身处密室,犹频觉体有寒意。
初诊:诊见面色苍白,全身乏力,精神疲软,头晕心悸,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象濡细无力,听诊心肺无异常,以往亦无高血压病史。辨证属于产育之后,营血大伤,气随血耗,以致卫阳大亏,表虚失固,治拟助阳益气,固表敛汗。方取二加龙牡汤合抚芎汤化裁以治。处方:生龙骨30g,生牡蛎30g,黄芪30g,白芍9g,白薇9g,白术9g,熟附子9g,川芎6g,生甘草9g,炙甘草9g,生姜6g,大枣5枚。水煎服,7剂。
二诊:7剂后汗出明显减少,续服上方,7剂。
三诊:汗敛。唯时觉心悸难眠,于是前方去附子,加当归9g,熟枣仁15g,以养血安神。10剂。
服10剂后停药,而后随访3个月,情况良好。
按语:本案属于产后气随血脱,卫阳大亏之证,故治疗着眼于助阳益气,固表敛汗。二加龙牡汤见于《小品方》,组成药物有:龙骨、牡蛎、白薇、白芍、附子、甘草、生姜、大枣。具有收敛浮越阳气的功效,增以大剂量黄芪以益气固表,有助于提高疗效。患者兼见头晕恶心,系由于气滞痰阻所导致,故辅用行气祛痰之抚芎散(川芎、白术、橘红、甘草,加生姜水煎)。宋元间医僧释继洪撰《澹寮方》初载该方,并有能“治自汗、痰逆恶心”等语。陆氏认为,对于功能性低热及阴虚内热盗汗患者,一般可选用中成药清身饮颗粒(枸骨叶、玄参、地骨皮、龙骨、太子参、地黄、糯稻根、甘草等)。
四、祛痰化瘀、平肝息风、培元益肾——治疗癫痫的经验
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其表现多样,包括运动、意识、行为和自主神经等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具有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的特征。
(一)病因病机
陆氏认为癫痫之因大多由于大惊大恐,伤及肝肾,肝气失于调和,阳升风动,或饮食不节,脾胃受伤,水湿不运,聚为痰涎,一旦风痰相搏,乘势上逆,壅闭经络,阻塞清窍,以致癫痫突然发作。如在儿童期发病者,禀赋不足是先天致病因素,多由母亲患有本病,传给孩子,或于胎产之前,母受惊恐,导致气血逆乱,精伤肾亏而发病。还有继发于跌仆挫伤,颅脑受伤之后,由于瘀血阻滞,经脉不畅而发病。继发于外感热病者,则因邪热熬津炼液而成痰,迫血外溢而成瘀,以致痰瘀交阻于经络脑窍而发癫痫。
(二)辨证论治
陆氏治疗本病,发作期多从祛痰化瘀、平肝开窍、息风定痫入手,休止期以培补脾肾为主,祛邪为辅。临床多见“肝风夹痰”“血瘀痰阻”“正虚痰恋”三个证型。
1.肝风夹痰型
本病发作之前常有头晕、胸闷、乏力等症状。发作时昏倒,神志不清,两手抽搐,两目上视,吐涎沫,平时咳痰不爽。舌淡或偏红,苔白腻或黄腻,拟豁痰宣窍、息风定痫法治之。或用针刺治疗。方拟定痫丸为主方加减。
基本方:
珍珠母30g,天麻9g,制半夏9g,胆南星9g,白僵蚕9g,石菖蒲9g,全蝎3g,川贝母9g,丹参15g,琥珀3g,竹沥30g。
加减法:
胸胁胀、嗳气者,加柴胡9g,枳壳9g,以疏肝理气;舌绛少津者,加麦冬9g,川石斛9g,沙参9g,以滋液生津;抽搐明显者,加钩藤15g,地龙30g,以息风止痉;心烦善怒,目赤者,加龙胆草6g,栀子9g,黄芩9g,以泻肝清热;大便干秘不通者,加生大黄6~9g,以通腑泄浊。针刺疗法:常用风池、太冲、曲池、神门、足三里、丰隆等穴。
2.血瘀痰阻型
头晕或头重如蒙,头痛时作,痛有定处,常伴有单侧肢体抽搐、胸闷、恶心而时吐痰涎、少食、嗜寐,多继发于颅脑外伤、产育受伤或颅内感染疾病后遗症等。舌质黯红或有瘀斑,舌苔腻或垢腻,脉濡或脉涩。治拟活血化瘀,息风通络,蠲除痰浊。方取血府逐瘀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
基本方:
当归9g,赤芍9g,川芎9g,桃仁9g,红花6g,柴胡9g,枳壳9g,天麻9g,白术9g,制半夏9g,川牛膝9g,炙甘草6g。
加减法:
兼体倦乏力,少气自汗者,加黄芪30g,以益气固表;兼畏寒肢冷者,加制附子9g,桂枝6g,以温肾通阳;兼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者,加川石斛9g,麦冬9g,去半夏,以清心生津;痰黏不畅者,加旋覆花9g,远志6g,以消痰散结。
3.正虚痰恋型
癫痫发作日久,神疲乏力,面色少华,食少痰多,眩晕时作,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脉细滑。治拟培元益肾、健脾化痰。方取大补元煎加减化裁。
基本方:
党参15g,熟地黄15g,砂仁3g,当归10g,山茱萸9g,山药50g,杜仲15g,枸杞子15g,陈皮6g,炙甘草6g。
加减法:
痰多白稀者,加制半夏9g,白茯苓15g,以祛痰涤饮;大便溏薄者,加焦白术15g,炮姜6g,去熟地黄、枸杞子,以健脾止泻;食欲明显减退者,加焦薏苡仁9g,刘寄奴9g,去熟地黄,以开胃进食;腰膝酸软、尿频者,加金樱子9g,益智仁9g,以益肾缩尿。
[病案举例]
陈某,12岁,男。患儿于两年前不慎从椅子上坠落而发病,经某医院脑电图等检查,确诊为“癫痫”。曾服用苯妥英钠等药,症状有所改善,但易复发。
初诊:近一个月发作较频繁,有时日发1~2次,发病多见于傍晚,发作时神志不清,四肢抽搐,两目上视,小便失禁,口吐白沫,舌淡黯,苔白腻,脉弦滑。辨证为倾跌之后脑络闭塞,肝风夹痰,上扰清窍。治拟清肝化痰、活血化瘀、息风定痛。处方:珍珠母20g,丹参9g,赤芍9g,桃仁9g,钩藤15g,胆南星9g,郁金9g,石菖蒲6g,川贝母9g,竹沥半夏9g,朱茯神15g,全蝎3g,生甘草9g,炙甘草9g。14剂。
二诊:患者上方连服2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发作频率减为约两个星期小发作一次,程度也较轻,唯大便秘结。治疗用药随病情变化,在上方的基础上加地龙9g,天麻9g,枳实9g,生大黄6g。28剂。
三诊:服药四周后症情缓解,但患儿仍觉神倦乏力、食欲不旺,另加服扶正散(胎盘粉、丹参、熟地、别直参、杜仲、白术、当归、怀牛膝,诸药等分研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次服3g,日3次。
调理三个月后病情稳定不再发作,随访二年情况良好。
注:扶正散为陆氏家传验方。
按语:陆氏对于痫证的辨证治疗,强调要分清病情的标、本、虚、实。即在发作时,当着重涤痰息风、开窍定痫,以治标为先,亦可用针刺治疗;而在痫证休止期则宜培补脾肾,或佐以化痰理气,以治本为重。但根据临床实际情况,也常常标本兼治,并分清轻、重、缓、急,有所侧重。本证常用的息风定痫之类药品,全蝎、蜈蚣、僵蚕等煎汤疗效较差,应细研成粉,或装胶囊,或直接吞服为宜。
五、“胁痛本是肝家病”——治疗慢性肝炎的经验
陆氏早年在龙华医院肝病病房工作时曾统计过100例慢性肝炎患者的症状,以胁痛、疲乏、头晕痛、腹胀、纳差等症状最多见,其中出现不同程度胁痛症状的有85%,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胁痛可以加重。慢性肝炎多有胁痛,古有“胁痛本是肝家病”之说。胁痛的性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①隐痛:痛势绵绵不休,或间断发作。一般疼痛程度较轻。②刺痛:痛如针刺或刀割,或如撕裂牵扯痛,或如雀啄痛等。一般疼痛程度较重。个别于娱乐时突觉胁肋如锐针所刺,但是时间仅仅持续数秒。③胀痛:多在前胸6~7肋以下至肋缘以上,并有膨胀感。对主诉右胁胀痛程度较重者,在腹腔镜检查时,见到肝脏的表面色泽深红,呈皱纹状,水肿明显,反光增强;肝脏的活组织镜检:肝细胞变性,以水样变性为主。④酸痛或钝痛:在以上所提到的几种性质的疼痛中,往往兼有酸痛或钝痛感,或伴有腰背酸痛。在病程之中,疼痛的性质可以前后有所不同和发生改变,比如先刺痛、胀痛,后转为隐痛或酸痛等。
(一)病因病机
从慢性肝炎临床症状来分析,一般是由急性肝炎迁延失治所致。久病湿热邪浊未净而正气愈虚,形成邪正对峙的局面,这是慢性肝炎胁痛的主要成因。仅从病位而言,胁痛总与肝胆有关,由于肝居于右胁,其经脉分布于两胁,胆附于肝,互为表里,其脉亦行于胁。另如心、肺、肾等脉,也都循行于胸胁、胁腹。故胁痛成因不离乎肝,不止于肝:如邪毒伤肝,脾虚湿困,肝气失于条达,肝络运行之气受遏,胁痛发作,逢怒易发;肝气郁久,气滞瘀阻,留着肝络而致胁痛,痛处不移;病久及肾,肝肾阴亏,肝络失于濡养,胁痛绵绵而起。
(二)辨证论治
慢性肝炎以胁痛及倦怠乏力、腹胀、头晕为多见的症状,在辨证论治时,对于所出现的综合征结合脉象、舌苔和神色等予以通盘考虑。基本以肝郁脾虚、肾虚肝旺、脾肾两虚这三种证型比较多见。
1.肝郁脾虚型
症见胁肋胀痛,疼痛部位走窜不定,噫嗳矢气,饮食乏味,或食后腹胀,大便稀糊或不畅,倦怠乏力或善怒多疑,舌淡红兼见瘀紫斑,苔薄,脉弦或弦细。拟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法治之。方选逍遥散加减。
基本方:
柴胡6g,当归9g,赤芍9g,党参15g,白术9g,炒枳壳9g,白茯苓15g,八月札9g,川楝子9g,炙甘草6g。
加减法:
若见噫嗳频发者,加旋覆花9g,代赭石30g,以降逆祛痰;腹胀矢气多者,加大腹皮9g,木香6g,以理气宽胀;疼痛明显者,加延胡索9g,乌药9g,以理气止痛;兼见舌有瘀紫者,加丹参15g,桃仁9g,以消瘀血;小便黄赤者,加茵陈蒿30g,萹蓄30g,以清利湿热;血清ALT升高者,加石上柏30g,鸡骨草30g,以解毒降酶;头晕头痛者,加白蒺藜9g,川芎6g,以解郁止痛;入夜难寐者,加夜交藤30g,炒酸枣仁15g,以宁心安神。
2.肾虚肝旺型
症见胁肋隐痛或刺痛、胀痛,面赤目红,头晕头痛,心烦易怒,腰膝酸软,小便黄赤,或低热盗汗,常有遗精或月经不调,舌边尖红起刺,苔少或苔剥蚀,脉弦或弦数。治拟养肝肾、清热通络法治之。常用滋水清肝饮加减。
基本方:
生地黄15g,山茱萸9g,丹参9g,白芍9g,白薇9g,炒栀子9g,柴胡9g,白茯神15g,生甘草6g,炙甘草6g,路路通9g。
加减法:
胁肋刺痛者,加广郁金9g,制香附9g,以理气行瘀;头晕头痛者,加生石决明30g,刺蒺藜15g,以平肝潜阳;口燥咽干者,加川石斛9g,麦冬9g,以生津利咽;低热者,加功劳叶30g,葎草9g,以理虚退热;腰膝酸软者,加女贞子9g,桑寄生15g,以益肾强腰;盗汗者,加桑白皮9g,地骨皮9g,以清热敛汗;有遗精者,加金樱子9g,白莲须6g,取涩以止泄;如女性月经过多者,加海螵蛸9g,茜草根15g,以调理冲任。
3.脾肾两虚型
症见胁肋隐痛为主,时有发作,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头晕耳鸣,饮食乏味,脘腹胀满,大便溏薄,腰酸背痛如坠,舌淡红有齿印,苔薄腻或剥蚀,脉濡细或濡软。治拟益气固下、健运脾胃,兼以理气通络。方取脾肾双补丸化裁治之。
基本方:
炒党参15g,山萸肉9g,菟丝子9g,五味子9g,淮山药30g,车前子9g,肉豆蔻9g,橘络6g,砂仁3g,巴戟天9g,补骨脂9g。
加减法:
若见胁肋疼痛明显者,加姜黄9g,肉桂心6g,以温经通脉而止痛;乏力倦怠者,加黄芪15g,制黄精15g,以补益气阴;头晕耳鸣者,加沙苑子9g,骨碎补15g,以益肾开窍;脘腹胀满者,加白术9g,枳壳9g,以健脾理气;纳谷呆滞者,加刘寄奴9g,炙鸡内金15g,以消导进食;夜尿频多者,加益智仁9g,覆盆子9g,以固下缩尿;腰酸痛者,加牛膝15g,桑寄生30g,以补肾健腰。
[病案举例]
宋某,女,26岁,已婚。胁痛伴肝肿大,肝功能异常半年余。经超声波检查:肝波呈密集微波。同位素检查:胶体金 198清除率为K0.347。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肝细胞变性,重度;炎症细胞浸润,中度;临床诊断:慢性肝炎(活动期)。
初诊:一个多月来,右侧胁肋疼痛隐作,时胀痛,时刺痛,遇到阴天下雨加剧,疲乏,健忘,腰酸,时见面红颧赤,但足胫不温,便秘溲黄,月经延期,量少色紫。舌红苔薄黄腻,脉弦带数。辨证属于水亏于下,虚阳上浮。幸纳食佳,大便实,脾胃尚健。以阴阳辨,阴虚偏多;以脏腑辨,病涉及肝肾。结合舌脉,有兼夹湿热之象,显然系正虚邪实之征,治拟育阴潜阳、清利湿热,以知柏地黄汤加减为主方。处方:生地黄15g,赤芍9g,丹皮9g,山茱萸9g,知母15g,黄柏9g,山药15g,茯神15g,平地木15g,川楝子9g,石决明30g。
二诊:治疗3个月之后,胁痛等症状基本消失。后来面红赤转 白,大便不成形,辨证为肝肾阴虚,虽见恢复,而脾胃尚失健运,治当药随症转,改服归芪建中汤,诸症大见改善。
随访一年余,症情及肝功能的改善均较稳定。
按语:胁痛在慢性肝炎中虽较为常见,但它为整个疾病过程的局部症状之一。在临床上,当结合患者整体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考虑治疗方案。就中医理论而言,久病必然导致正虚,而从临床实际看,慢性肝炎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不一定纯属虚证,往往表现为正虚邪实的局面,如上案便是。陆氏临床观察到:慢性肝炎复发活动期,其湿热偏盛的表现较为突出,如苔黄腻、口干苦、小便黄赤、胁肋胀痛、烦热等,此时如在扶正治虚的治则基础上,加用茵陈蒿、黄柏、秦皮、蒲公英、土茯苓等清热利湿的药物,可以使病情迅速改善,而胁肋疼痛的程度相应地趋向缓和。
(陆城华 唐健嫩 梁慧凤 胡聆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