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邱蔚六传
- 严伟明
- 1109字
- 2020-08-28 10:47:36
一、“严父慈母是自己第一任老师”
常言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即便是养父养母,也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虽然说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不相信“龙生龙、凤生凤”,但父母或养父养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细细想来,一个有抱负、有理想、有作为、有成就的人的做人守则和成长轨迹,除了自幼接受党的教育以外,在许多方面确实有父母亲或养父养母的影子。
虽然,邱蔚六迄今还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也不知道自己是怎样从襁褓中被养父养母认养的。也许,这对他来说,只能永远是一个谜。但是,养父养母的从严家教和熏陶,对邱蔚六一生的成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邱蔚六的养父养母对他的培养含辛茹苦。养父养母生活的唯一希望和最大的乐趣,就是培养孩子能上大学,将来有个好的未来。所以,养父养母把邱蔚六视为自己的孩子来抚养和培养。正因为如此,作者在后面叙述中,将邱蔚六的“养父养母”统称为“父母”,这也是从小懂得感恩的邱蔚六的心意吧!
2岁时的邱蔚六与父母摄于杭州
邱蔚六多次向作者表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如果没有养父养母含辛茹苦地抚养和培养,就没有我邱蔚六今天取得的成就!严父慈母,是我的第一任老师。”
邱蔚六成长的画卷铺陈在作者眼前,他足迹铿锵:1932年10月13日(旧历)出生在四川成都市;祖籍四川成都奉节县(现划为重庆市奉节县)。
4岁时的邱蔚六摄于家中
牛顿、白求恩是他心中永远追随的“巨星级偶像”。邱蔚六在小学五年级的一篇作文中说,通过一个苹果打开真理大门的大科学家牛顿,在临终之前说自己只是一个大海边上拾贝壳的孩子。知识的沧海无边无际,再明亮的眼睛也只能发现海岸边的几枚贝壳。这是少年时代老师转达给我的第一个启示录。因为你的启示,我才把自己界定为一个坐在海边岩石上永远读着沧海的孩子,在沧海面前懂得谦卑的小学生。也因为你的启示,我才明白,真理的发现开始需要孩子直观的眼睛,然后才是智者头脑的逻辑。
邱蔚六在大学的一篇日记中说,1938年初,加拿大著名的胸外科专家白求恩大夫来到中国。他不仅带来了大批药品、显微镜、X光镜和一套手术器械。最可贵的是,他带来了高超的医疗技术、惊人的组织能力和对中国革命战争事业的无限热忱。白求恩还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到最前线为伤员做手术,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白求恩之所以名垂青史,除了他的献身精神外,还有他的细微、诚恳的情谊。那充满诚挚情感的话语好似春风,能够吹绿田野上的小草。
童心是人生的真善美,是人生美好的开始,也是每个人历经沧桑、峰回路转、蓦然回首和惊鸿一瞥的佳境。每个人都曾经骄傲地拥有过,也在不经意间散失过。那最美的瞬间是人性的纯真和至善绝美。牛顿、白求恩给了邱蔚六找回心灵港湾的最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