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骨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 田军
- 2325字
- 2020-08-28 11:13:23
第三节 正常变异
颅骨的正常解剖变异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有时可被误诊为异常病变,因此,掌握颅骨常见的正常解剖变异对于临床影像学诊断尤为重要。
一、蛛网膜粒压迹
蛛网膜粒压迹又称Pacchionoan压迹,为蛛网膜粒在颅骨内内板上形成的压迹,是把脑脊液吸入静脉窦的结构,此压迹在12岁以下小儿的头颅X线平片上一般不可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被发现的机会增多,50岁以上者的出现率可达82%。蛛网膜粒的大小不定,多数在0.5cm左右,大者直径可达1~2cm,一般只累及内板,但也可很深,甚至累及板障及外板而造成骨质缺损区。
蛛网膜粒在X线上表现为位于颅顶矢状窦两侧小的类圆形密度减低区,边缘锐利或可不规则,约豌豆大小,多见于额骨和顶骨矢状线旁4cm内的区域,多为对称性出现,可见到一血管压迹与此压迹相连;在CT上蛛网膜粒显示得更为清楚,表现为边缘清晰的类圆形低密度区(图1-3-1)。蛛网膜粒的大小、深度及数目因人而异,同样年龄的男性较女性多见。在少数情况下,蛛网膜粒压迹可远离矢状线,也可出现于枕骨。
蛛网膜粒应与颅骨转移瘤、脑膜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相鉴别。转移瘤一般有原发病史和临床相关症状,病变大小可不规则;脑膜瘤起源于脑膜,在强化扫描时可见特征性的脑膜尾征;多发性骨髓瘤者多发生于躯体的中轴骨,脊柱常受累,实验室骨髓穿刺活检以及本周蛋白检查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二、静脉湖
颅骨静脉湖为静脉丛局部扩大所致,无临床意义,在CT上表现为片样密度减低区(图1-3-2),多位于颅顶部,应与转移瘤相鉴别。
图1-3-1 蛛网膜粒压迹
A:颅骨侧位平片示蛛网膜粒压迹表现为顶骨近中线处的类圆形骨质透亮区(黑箭头),其前方可见一纵行弯曲走行的脑膜中动脉压迹(黑箭);B:CT骨窗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类圆形骨质密度减低区(白箭),边缘光整
图1-3-2 静脉湖
颅骨CT骨窗示枕骨中线两侧多个大小不等囊状骨质密度减低区,边缘清楚缺失(黑箭)
三、顶骨孔
顶骨孔的病因不明,但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因此可能与遗传有关。顶骨孔常无临床意义,而是在影像检查时被意外发现,但在少数情况下,可出现头疼、癫痫,其多被认为是导静脉穿过颅骨所致,以便使颅顶内外的血管相沟通,骨缺损内充以纤维膜并与硬脑膜相续。顶骨孔通常较小,直径一般不超过1mm,较大的顶骨孔被称为扩大的顶骨孔。由于顶骨不完全骨化的结果,顶骨孔可持续存在至成年。
顶骨孔多对称性出现,但其大小可不对称,多位于矢状缝两旁,顶骨结节的内侧,距人字缝约2.5~4cm。小的顶骨孔在X线上多不被显示。扩大的顶骨孔则呈骨质缺损性表现(图1-3-3),大小多约1~2cm,最大可达5cm,骨缺损区多呈圆形或卵圆形,两侧顶骨孔间相隔约1cm,骨缺损区的边缘光滑锐利,无骨质硬化现象。顶骨孔主要需与其他颅骨缺损性病变或穿凿样骨质破坏相鉴别。
图1-3-3 顶骨孔
颅骨正侧位片示顶骨上部中线两侧各见一类圆形骨质透亮区,两侧大小不对称
四、永存额缝
又称额中缝,额骨的骨化在胚胎期第8周在纤维间质内由2个初级骨化中心开始,每个骨化中心向上延伸形成额骨的大半,向后形成眶部,向下形成鼻部,约7~8岁时即合为一骨,使额骨成为完整的一块。如果额骨仍未愈合,而为两半额骨,或者仅部分愈合,中间留有缝隙,额骨中间这条不愈合的骨缝叫额中缝。部分个体,至成年后额中缝还清晰地存在(图1-3-4),这属于额缝的变异,完整的额中缝出现率为(8.45±0.36)%。
额中缝的变异有2种形式:①完全额中缝,由前囟点至鼻根点;②不完全额中缝,存在于额骨的上、中或下部,在极个别的标本中,也有以横行裂缝的形式出现的。正常人颅缝一般30岁以后逐渐融合,少数情况下,额缝(5%)可终生不闭合而永久存在,称永存额缝。
永存额缝应与骨折线相鉴别,后者一般有外伤史,骨折线边缘一般锐利,因而不难鉴别。额中缝与额骨近正中矢状位骨折的鉴别时,以下征象常提示额中缝:①特定的中线部位,可与矢状缝相延续;②低密度线较长,贯穿整个颅中线;③额中缝在X线上可表现为蚓状、走行可略迂曲的低密度影,宽度均匀一致,边缘光滑圆润;骨折线可由宽渐细,走行较直或呈树枝样裂隙,边缘多锐利清晰;④容积再现(VR)三维重建可显示额中缝全貌及与其他正常骨缝的关系。
图1-3-4 永存额缝
CT轴位骨窗示额骨正中线样低密度(白箭),VR重建示额骨正中的条形影(黑箭),与冠状缝垂直
五、缝间骨
缝间骨为位于颅缝间的多余骨块,多位于颅骨矢状缝和人字缝相交处,或在人字缝之间,呈锯齿状轮廓,多呈线状排列,为颅骨的正常变异。此外,某些疾病(如成骨不全等)也是缝间骨形成的原因之一。缝间骨应与骨折碎片相鉴别。
六、隐性颅裂
颅裂是一种先天性颅骨发育异常,颅骨未能按规律闭合而形成。临床上颅裂又分为囊性颅裂和隐性颅裂两种。囊性颅裂为脑膜膨出所致,较为多见;而隐性颅裂则极为少见,其多位于中线区,好发于枕骨的窦汇部位,骨缺损的内外板及板障均缺如,但颅板外的骨膜仍存在。枕骨的隐性颅裂在汤氏位平片上才能清楚显示,位于枕骨的窦汇处,骨缺损区多为卵圆形,边缘清楚,多有边缘硬化。隐性颅裂无临床意义,主要应与其他颅骨缺损性疾病相鉴别,在少数情况下,骨缺损处的皮肤可出现瘘管。
七、脑回压迹
脑回压迹为脑回长期压迫于颅骨内板上构成的相对较薄的区域,其间介以隆起的骨嵴,压迹与大脑半球脑回形态相应。头颅X线片上显示为多个边界不甚分明的圆形或卵圆形的透亮区,间以密度较高的点条状骨嵴影。一般多见于颞骨鳞部和额顶骨的下方。青少年时期由于脑生长速度较颅骨快,故脑回压迹影多且较深,为正常生理现象;老年人由于脑回发育停止或有退行性萎缩,故此压迹不明显。脑回压迹多见于颞骨鳞部、额骨、顶骨下部和枕骨上部,当长期颅内压升高时可见脑回压迹增多增深(图1-3-5)。
图1-3-5 脑回压迹增深
颅骨侧位平片示由于颅内压所致的颅骨内板局限性变薄,可见多个圆形或卵圆形的骨质透亮区,边缘不清
(孙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