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肝母细胞瘤

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是小儿最常见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好发于婴幼儿期,绝大多数发生在3岁之前,在婴幼儿腹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位于神经母细胞瘤与肾母细胞瘤之后,居第3位。肝母细胞瘤大多为单发,肝右叶为最多发部位,首先在肝内转移,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相对少见。一般不合并肝硬化。
【病因及发病机制】
起源于胚胎早期的未成熟的肝母细胞,具有多潜能特征。组织学类型主要为上皮型、间叶型和混合型。按细胞分化的程度分为高分化型(胎儿型)、低分化型(胚胎型)及未分化型。
【诊断】
1.症状
(1)腹部肿块:
多数患者以逐渐增大的腹部肿物为主要症状前来就诊,肿物多见于右侧上腹部,常为洗澡或换衣服时偶然发现,通常增长迅速,短时间即可越过中线或达到脐部水平。
(2)其他症状:
包括食欲下降、消瘦、腹痛、发热等,个别病例可出现梗阻性黄疸或肿瘤破裂。少数男性患儿以性早熟为始发症状,如生殖器增大、声调低沉及阴毛生长等,原因是肿瘤细胞释放促性腺激素,引起睾丸间质细胞的增生和分泌过多所致。亦有高胰岛素引起低血糖者。
2.体征
进行性腹胀和无痛性腹胀,常在常规体检时发现引起腹胀的上腹部肿块,边界清楚但不规则,硬度中等,无明显压痛。肿瘤生长迅速,可达脐下或超过中线。部分患者可伴随有腹壁静脉曲张,婴幼儿患者可因肿瘤体积巨大而出现呼吸困难。
3.实验室检查
(1)影像学检查
1)超声:
为肝母细胞瘤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图像显示不均质回声增强的孤立性肿块,偶有囊性区以及点状或不规则形瘤内钙化,如肿瘤有坏死则会存在液化区。
2)CT扫描:
平扫示肝脏低密度病灶,增强扫描见肿瘤和正常肝组织密度增高。少数病例显示斑点或不规则形瘤内钙化。应注意肝内转移情况。
(2)实验室检查:
肿瘤标志物血清AFP值升高,有诊断意义,也作为判断肿瘤是否彻底切除以及完整切除后肿瘤有无复发或转移的可靠依据。hCG也可升高。各种肝功能检查多属正常范围。
4.鉴别诊断
(1)肝细胞肝癌:
多见于大孩子,病灶可多发,有乙肝感染史,化学治疗敏感性相对较差。
(2)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
见于新生儿和小婴儿,B超显示高血运肝肿瘤,CT增强可见明显肿瘤染色,延时扫描肿瘤周径外1/2至1/3与血管密度一致,为特异性表现。
(3)肝脏转移瘤:
全身其他部位恶性肿瘤,如神经母细胞瘤等常可通过血行转移至肝脏,其影像学特点为肝脏弥漫、多发小结节影,与肝母细胞瘤有所不同,并常可发现原发病灶,血清甲胎蛋白多数不升高。
【治疗】
1.肝肿瘤切除术
肝母细胞瘤的治疗方式是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手术方式:根据肿瘤所在位置、大小,通常实施的手术方式为右半肝切除、右三叶切除、左半肝切除、左三叶切除以及不规则肝叶切除等术式。儿童肝肿瘤切除手术应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基础上,尽量保留未被肿瘤侵犯的肝组织。当肿瘤巨大和手术不能切除病例可采用术前化学治疗使肿瘤缩小后再切除的方案。使肿瘤缩小,AFP下降后再进行手术。
2.化学治疗
用于术前和术后联合化学治疗药物有顺铂、阿霉素、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氟尿嘧啶、足叶乙苷等,两药或多剂联合用药,效果较好。术后化学治疗监测甲胎蛋白水平,降至正常后通常再化学治疗四个疗程后停药。
3.随访
至少5年。血清AFP测定,可作为判断手术的彻底性,可作为判断手术的彻底性术后有无复发的可靠依据。同时结合超声及CT等影像学检查。
【并发症及处理】
肝肿瘤巨大者可以影响肝功能,手术前后化学治疗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肝功能障碍,B超可以见到肝脏回声光点粗大等。这些变化可以在肿瘤切除和化学治疗停止后恢复。因此要注意监测肝功能,并给予保肝治疗。肝肿瘤切除手术后也有肝功能一过性损伤,只要有足够的正常肝脏组织,肝功能就可以自行恢复。
【预后】
与分期、组织分型有关:Ⅰ、Ⅱ期效果好。手术能否全切是预后的关键。与化学治疗是否敏感有关:耐药者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