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疼痛病学诊疗手册:癌性疼痛分册
- 刘小立 王昆
- 7字
- 2020-08-28 12:08:10
第二章 药物治疗
第一节 癌痛治疗的一般原则
疼痛是最常见的肿瘤相关症状之一。癌痛或癌症相关性疼痛与非恶性肿瘤相关性疼痛对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均有所不同。一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59%的患者在肿瘤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疼痛症状,而在晚期肿瘤患者中这一比例达64%,在根治性治疗患者中约占33%。而且,疼痛是患者最恐惧的症状之一。如果疼痛得不到缓解,将令患者感到不适,并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活动能力、与家人和朋友的交往,以及整体生活质量。众多的证据显示肿瘤患者的生存与疼痛症状的控制相关。
令人遗憾的是癌痛控制明显不足,回顾性研究发现,大约有1/3的患者疼痛控制不足,在偏远地区,由于不能获得足够的药物,疼痛未能获得缓解的比例会更高些。不能足量用药的原因主要包括:①癌痛的评估不足;②医生管理癌痛的知识不足,没有获得足够的癌痛治疗相关教育;③患者不愿意主诉疼痛(担心抱怨疼痛影响抗肿瘤治疗、不愿意家属担忧、英雄主义);④医护人员、患者或家属担心成瘾或副作用;⑤费用、阿片类药物管制过严、基层医院不能获得相关药物;⑥没有给予患者和家属相关癌痛管理的教育,患者不会报告疼痛和不能严格按照医生处方用药。改善这种局面的方法是给予系统全面的专业培训,尤其接触癌痛患者的临床医生必须接受专科基本培训。癌痛治疗需要一个团队,除专科医生外,还需要一支经过癌痛管理培训的护理团队,在癌痛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应该给予入院患者疼痛筛查,如果有疼痛,进一步给予疼痛的评估。教育患者学会报告疼痛,理解疼痛评分的方法,正确面对癌痛。
在癌痛没能有效缓解的患者中,疼痛控制困难与癌痛机制相关。例如,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肿瘤导致的肌肉痉挛性疼痛、骨结构破坏导致的事件性暴发痛、伴有暴发痛的内脏痛、肠梗阻痉挛疼痛等均对阿片类镇痛药物不敏感,单用阿片类镇痛药物效果不佳。有些疼痛与人体的生理功能相关,镇痛药物不能改善人体的功能,这些均需要联合介入治疗。使用介入治疗的目的不是用来替代药物治疗,而为了改善镇痛效果,减少因药物增加剂量或种类所引起难以耐受副作用的风险。有效的介入治疗可以减少镇痛药物的剂量,减轻副作用,改善了人体的生理功能,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评估癌痛的过程中,明确疼痛机制非常重要,对选择疼痛治疗方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临床上,难治性癌症疼痛是治疗的难点和重点,也是医生面临的挑战和责任,也是病人和家属对我们医务的最基本的要求。导致难治性癌症疼痛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的原因包括:①疼痛的病因难以去除,如晚期肿瘤已扩散,肿瘤难以消除或控制。②与疼痛的病理分型有关,如神经病性疼痛,一般肿瘤侵犯神经丛或神经干,或与交感神经相关的疼痛均较难以治疗。③病人的痛阈下降,感觉倒错等。④疼痛对阿片类药物不反应或部分反应。⑤疼痛与肿瘤危象有关,如病理性骨折、肠梗阻等。⑥肿瘤导致的部分疼痛综合症,如臂丛神经综合症、颅底转移癌症疼痛综合征、盆腔癌症疼痛综合征等。⑦严重的疲劳和衰弱。根据致痛原因的不同而治疗方法的选择也随之不同,基本的原则是最大限度的缓解疼痛,对病人的伤害最小,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不会给病人带来新的痛苦或不便。
一、癌症疼痛治疗的基本流程
癌症患者伴有疼痛就诊时,接诊医生应首先考虑的是肿瘤对疼痛的影响。区别癌症疼痛的原因是有效控制疼痛的第一步,也是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疼痛的程度、性质、部位、影响因素、范围等均必须了解,这有助于确定疼痛的病理类型,神经源性痛与内脏痛的治疗方法和效果会有明显的不同。以往的疼痛治疗的结果是重要的参考因素之一。在初步确定治疗方案后,对疼痛治疗效果的再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只有反复评价才能得到适合病人的药物和药物剂量,对副作用的评价,可以及时治疗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的症状,增加病人用药的顺应性。对难治性癌症疼痛应有明确的估计,根据导致顽固性癌症疼痛的原因,有目的选择辅助治疗或非药物治疗,在提高镇痛效果的同时,将对病人的伤害降到最低。下面将癌症疼痛治疗的基本流程列图2-1如下:
图2-1 癌症疼痛治疗的流程
二、镇痛药物的合理使用
(一)阿片类镇痛药物
阿片类镇痛药物是癌痛治疗必不可少的基本药物,自20世纪70年代后,没有新的阿片类药物供临床应用,而是药物的剂型有新的改进。对于癌痛治疗而言,控缓释制剂的出现提升了镇痛效果。控缓释制剂是通过制剂技术使药物缓慢释放,维持相对平稳的血药浓度。如果定时给药可以满足维持在有效血药浓度以上,患者可以享受无痛的生活。控缓释剂可以有效镇痛持续12-72小时,具有满足患者足够的睡眠,减少或推迟患者药物耐受,规范给药可以避免药物成瘾。因此,控缓释剂应该是癌痛治疗的基础药物。近年来国内学者建议在轻、中度癌痛患者中,可以应用强阿片类药物的控缓释制剂。并且可以采用小剂量的控缓释剂给予药物滴定。临床与基础研究发现,癌痛需要及早有效治疗。持续未能缓解的癌痛,随着持续时间的延长,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包括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敏化。临床表现为疼痛加重,阿片类药物效果下降,需要快速增加镇痛药物的剂量,药物不良反应难以耐受。早期使用强阿片类控缓释剂能有效控制癌痛,稳定的血药浓度有效镇痛维持时间长,药物增加缓慢,不良反应容易耐受,推迟或减少了药物耐受以及外周和中枢敏化,增强了镇痛的效能。所以癌痛治疗应该强调早期使用控缓释制剂的强阿片类镇痛药物,在达到有效控制疼痛的同时,不良反应较低,达到镇痛和副作用的平衡。
(二)辅助药物的临床应用
辅助药物的概念指的是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的药物,它可以是治疗阿片类药物副作用或辅助增加阿片类药物疗效的药物。对于那些对阿片类药物部分反应的患者,增加辅助用药可能带来更多的好处。
1.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作为一种难治性癌痛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IASP(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国际疼痛研究学会)把神经病理性疼痛定义为“由神经系统原发性损害或功能障碍引起或导致的疼痛”。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研究认为15%~20%的乳腺癌患者会遭受臂丛神经疼痛的困扰,其中30%-40%的患者是由于肿瘤直接侵袭或转移造成的臂丛神经压迫。在肿瘤医院中78%的住院患者及62%的门诊患者的疼痛是由于肿瘤侵袭压迫造成的,经过积极化疗、放疗、手术后仍有19%住院患者及25%门诊患者存在严重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对于这些由于肿瘤压迫造成的且不能手术、放化疗治疗后效果差的治疗是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研究中的难题。
肿瘤患者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包括肿瘤相关和抗肿瘤治疗相关的疼痛问题,另外肿瘤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的因素,发生带状疱疹的几率较高,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也是困扰肿瘤患者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因素之一。由于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因不同,神经损伤方式不同,疼痛感受和治疗效果也因此不同。肿瘤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一般分为肿瘤压迫、肿瘤侵入神经(破坏了神经完整性),肿瘤释放痛性递质刺激神经、联合因素-既压迫(或侵入)又有痛性递质刺激。从病理机制分析,破坏了神经完整性的疼痛是最为剧烈而且治疗困难,胰腺癌具有嗜神经性,导致的剧烈疼痛和不适难以单一药物获得有效缓解。神经被束缚后的压迫也是剧烈疼痛的因素,例如椎间孔处的神经根压迫、瘢痕组织内的神经压迫等。痛性递质具有降低痛阈,神经敏化的效能,同时合并神经压迫或侵入,往往疼痛剧烈治疗困难,形成难治性疼痛。因此,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因肿瘤对神经影响方式不同而效果各异。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以联合抗惊厥药物为主。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神经痛患者对阿片类药物存在拒抗现象,而像其他非甾体类药物及弱阿片类药物治疗的效果也不是很明显。最近证据显示加巴喷丁或普瑞巴林作为一种新型抗惊厥药物,除治疗带状疱疹神经源性痛及糖尿病神经病变有效外,对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也有很好的疗效。神经系统的钙通道电压门是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作用的靶点。一般是安全可靠的,副作用少,主要副作用包括头晕、嗜睡、腹泻,共济失调。
此外,FDA已经批准文拉法辛和度洛西丁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病理性疼痛及糖尿病末梢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适应症。有临床研究使用文拉法辛或度洛西丁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也获得较好的效果,对于难治性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可以考虑多药物联合,阿片类镇痛药物、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抗惊厥类药物、抗抑郁药物。一般原则是逐一增加联合药物种类,注意平衡好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平衡。
2.内脏痛
内脏痛目前没有比较精准的定义,一般认为肿瘤侵及内脏器官引起的疼痛问题,肿瘤侵犯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也会表现出内脏痛的特点,应该也属于内脏痛。内脏器官由于缺血、阻塞、炎症、扩张及牵拉等刺激产生疼痛,一般会引起伴随症状,例如恶心、发热、不适、大汗和疼痛,内脏痛可能传达了生命正面临死亡威胁的信息。内脏痛可以表现为急性、慢性、反复发作性等多种形式,大多数的肿瘤逐渐扩展,疼痛程度加重,范围增加,疼痛性质多变。临床特点包括疼痛部位多变、难以精确定位,往往伴有难以用语言描述的不适,持续的疼痛可以出现牵涉痛,持续不能缓解的内脏痛可以导致患者的情绪障碍,包括焦虑、恐惧、濒死感、严重的抑郁及自杀倾向。伴有消化道功能障碍的内脏痛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也是难治性癌痛的主要问题之一。
内脏痛治疗的联合方案已经获得多项临床指南支持,联合方案包括阿片类药物和抗抑郁药物。在抗抑郁药物中,三环类药物由于作用机制复杂被推荐为首选药物。其中阿米替林被纳入欧洲姑息协会推荐的姑息治疗基本药物目录中。米氮平由于具有辅助缓解内脏痛、改善患者的情绪、改善食欲、改善睡眠被国内外专家推荐用于内脏痛。对合并有明显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文拉法新、度洛西丁。特异性抗5-羟色胺药物,有依据认为没有镇痛作用,但可以改善睡眠。目前没有国际专业机构推出的指南提出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内脏痛的方案和流程。综合镇痛效果、镇痛机制、费用等因素,我们推荐顺序为阿米替林、米氮平、文拉法新或度洛西丁。
3.炎性疼痛
严格意义讲,所有癌性相关的疼痛都是炎性疼痛,即肿瘤相关疼痛均与炎症相关。肿瘤代谢的特点是在有氧条件下糖酵解(Wanburg效应),产生丙酮酸、乙酸等酸性物质,导致肿瘤周围处于酸性环境下,同时肿瘤释放的肿瘤坏死因子、包括前列腺素表达增高,炎性是促进肿瘤增殖的重要因素,也是疼痛敏化、痛阈下降的因素。抗炎药物是改善镇痛效果的有效辅助药物。抗炎解热镇痛药物是药物镇痛方案中经常使用的药物,但是如何合理应用,使用持续时间和注意避免相关的不良反应是临床应用的难题。
三、微创介入治疗
癌症疼痛治疗指南强调了系统性阿片类药物治疗的主要作用,70%~90%的患者通过它取得了充分的缓解。但临床上确实存在采用规范的全身联合应用镇痛药物不能有效缓解疼痛情况,需要微创介入技术治疗疼痛,当然这一观点存在不同学科间的争论。近来的临床资料支持早期甚至预先采用诊断性或治疗性神经阻滞或椎管内神经鞘内输注阿片类镇痛药物可以解决患者的长期的、难以缓解的、及采用全身镇痛药物经过滴定无效的疼痛问题。
传统的观念可能是导致介入治疗技术在癌痛治疗中使用不足。有时传统的全身镇痛药物与微创介入技术治疗癌痛相比较,后者对患者的镇痛效果更有价值。首先通过单一的治疗方法可以使患者获得几个月以上的疼痛缓解,这对于疾病逐渐进展、持续存在疼痛的(同时伴随削弱)和接近终末期的患者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微创介入技术未能将疼痛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的疼痛可以有效的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剂量,可以在减少阿片类药的同时增强阿片类和非阿片类镇痛药物的效果。这些药物是逐步减少的,同时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也会逐渐减小,也降低了药物费用的支出。
需要强调的是,当治愈是不可能时,必须最大限度的使用姑息治疗,在这种治疗中,联合或配合疼痛微创介入治疗可以为姑息治疗提供更好的机会和途径。还可以同时配合其他的姑息治疗技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疼痛介入治疗起源于神经阻滞和区域麻醉,新的药物、设备、介入技术和影像学革命性的进步使介入技术在疼痛治疗中有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癌痛由于是肿瘤扩展和转移的结果,单纯神经毁损可能会导致身体功能损伤和镇痛效果不满意的结果。针对导致疼痛的肿瘤病灶治疗是癌痛介入治疗的新进展。癌痛的介入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最早来源于镇痛药物效果不佳、镇痛药物不良反应难以耐受、疼痛有明确的局限性神经分布表现、经诊断性神经阻滞术有效、患者的情况一般较差不能耐受抗肿瘤治疗的前提下。
疼痛介入治疗方法用于进展期的癌痛患者的决定因素包括:①药物治疗不能达到恰当的疼痛缓解(或不良反应难以耐受);②疼痛部位局限,微创介入治疗可以获益;③疼痛伴有功能障碍,微创介入治疗可以在缓解疼痛的同时改善生理功能;④微创介入治疗不会给患者带来功能损伤;⑤患者身体整体评估可以耐受手术;⑥预期生存时间超过3个月。许多局限性的、剧烈疼痛的、疼痛相关生理功能紊乱的患者,在治疗风险与收益比处于最佳状态时,微创介入治疗可以在采用药物治疗前使用。微创介入疼痛治疗不会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其他控制疼痛方法。但其可以提高疼痛缓解效果、减轻全身用药导致的不适症状及其他副作用。疼痛微创介入治疗专家必须明确治疗可以获得可预知的受益结果,确定没有手术禁忌证(如白细胞过低、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等),治疗后的随访是基本原则。
需要指出的是使用微创介入治疗的专科医生应该经过严格培训,具有熟练掌握全身镇痛药物的能力,充分了解所采用的微创介入技术的获益和损伤结果。术前给予患者身体状况的整体评估,没有明确的手术禁忌证,患者能够耐受微创介入治疗过程。患者和家属充分了解治疗的结果,并能配合手术。一般观点认为,临床上目前没有因微创介入治疗促进患者肿瘤的扩散和发展的可靠证据。
(一)脊柱鞘内输注给药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现了阿片受体。随后不久,很多研究表明,将吗啡输注到脊柱阿片受体附近的脑脊髓液中时,其所产生的镇痛作用比进行全身给药时的剂量更低、不良反应更少或更轻。1979年Wang及其研究小组报道,通过用0.5~1mg剂量的吗啡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疼痛可获得8~30小时的良好止痛效果。Yaksh证明脊柱内注入阿片类药物缓解疼痛的生理基础在于药物对脊髓内抑制机制的调节作用。此后,鞘内阿片输注已成为对传统疼痛治疗无反应,或是由于副作用导致不能忍受全身阿片药物治疗的患者,对于神经源性癌痛同样有效,但需要吗啡的剂量更大些。有些镇痛效果欠佳的难治性癌痛可以考虑采用齐考诺肽,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已经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可的用于疼痛治疗的鞘内输注药物。对于长期用药吗啡耐受的患者可以使用局部麻醉药物轮换。meta分析证明在家中使用输注系统,外周置管给药装置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是较低的,对于生存期较短的癌痛患者,在家使用外周置管镇痛技术是一种有效而费用较低的方法。
鞘内输注吗啡可以缓解伤害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有学者研究发现鞘内输注吗啡缓解癌痛的效果具有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等特点,其控制伤害性疼痛的有效率为77.8%,神经病理性疼痛为61.1%。维持时间伤害性疼痛平均5个月,而神经病理性疼痛为2.5个月。从临床观察资料分析,作者认为,鞘内输注吗啡可以有效缓解癌痛,但伤害性疼痛的效果好于神经病理性疼痛。
(二)经皮椎体成型术
骨转移导致的癌痛骨痛是难治性癌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事件性爆发痛的病因之一。在脊椎骨转移中,由于溶骨性破坏椎体及附件,导致椎体不稳定,变形及疼痛。骨转移疼痛一般包括三种表现:持续性的局部疼痛(肿瘤压迫、刺激骨膜)、神经根性痛(骨破坏压迫神经根)、及中轴性疼痛(一般是由于椎体压缩骨折所致),导致人体肢体功能障碍。在骨转移的治疗中,骨结构的稳定性、疼痛缓解及改善功能是治疗的重点,许多患者的疼痛是由于骨破坏导致的神经损伤所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因此许多患者对阿片类药物治疗缺乏反应这也是骨转移癌痛需要多学科技术的原因。
经皮椎体成型术是使用骨水泥注射到椎体内,治疗椎体转移、骨折疼痛的主要方法,包括椎体后凸成型术,使用气囊将压缩骨折的椎体撑起,恢复正常的椎体高度和形状,然后给予骨水泥注射。这些治疗可以在门诊实施(短时间留观),通常在麻醉监测和镇静状态下实施手术。其镇痛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推测是由于椎体稳定后产生了镇痛效果。手术的指征包括椎体血管瘤和椎体转移瘤导致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在术后1个月有68%~86%的患者疼痛会明显缓解,术后6个月这一比例为73%~92%,并且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这种治疗方法还可以联合肿瘤消融术,或配合椎体的放射治疗。但椎体转移骨折导致脊髓压迫的患者,一般需要及时的脊柱外科手术治疗。但也有研究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在一项骨转移椎体破坏压迫脊髓并伴有疼痛的51例肿瘤患者临床研究中,经皮椎体成型后,疼痛缓解在术后第一天94%,一个月86%,术后一年92%。没有出现脊髓压迫加重导致截瘫的严重副作用。作者认为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肿瘤射频消融
RFA是一种肿瘤热疗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热能损毁肿瘤组织,由电极发出射频波使其周围组织中的离子和极性大分子振荡撞击摩擦发热,将肿瘤区加热至有效治疗温度范围并维持一定时间以杀灭肿瘤细胞。同时,射频热效应能使周围组织的血管凝固,形成一个反应带,使之不能向肿瘤供血而防止肿瘤转移。另外,由于射频的热效应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射频消融技术按治疗目的分为二种:以神经为靶点的射频消融系统(具有神经刺激和阻抗测试功能,毁损范围较小,具有脉冲射频-干扰神经功能);及以肿瘤病灶为靶点的射频消融系统(具有温度监控系统,可以根据肿瘤大小调整毁损范围)。前者是疼痛科特有设备在此不做过多描述,后者是近年来逐渐在癌痛治疗中推广使用的方法,在此简单阐述。
有多项研究表明,影像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骨转移癌痛、软组织癌痛及癌性神经痛(如肋间神经痛)具有明显的减轻疼痛的效果,而其安全、有效、持久及并发症少。尤其在不能接受放疗和化疗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姑息治疗手段。射频消融最早用于肝脏肿瘤的治疗,随后扩展到肾上腺、肺癌、软组织肿瘤及骨转移等。尤其是骨转移癌痛,射频结合骨水泥注射治疗骨破坏或病理性骨折导致的癌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在缓解疼痛的同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骨转移癌痛的治疗提供了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治疗方案。此外,对于胸壁转移导致的癌痛,通过CT引导技术,将射频针穿刺肿瘤内消融,在损毁瘤体的同时,阻断了肋间神经的传导,达到持久疼痛缓解的效果。
软组织肿瘤导致的疼痛在常规全身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欠佳的情况下,射频技术提供一种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案。疼痛缓解在射频消融治疗后一周后最明显,术后第一天由于穿刺处疼痛,影响了镇痛结果。研究发现治疗是安全的,可以减轻肿瘤局部的疼痛,但维持时间较治疗骨转移癌痛短,而并发症低。
(四)神经外科毁损技术
在一些难治性癌痛患者中,神经外科毁损技术可以应用。常用的手术包括前外侧脊髓切断术用来治疗躯体单侧性疼痛;脊髓背正中线切断术用于盆腔疼痛,脊神经根切断术或脊髓后脚神经根入口区域损毁术用于治疗神经丛痛,垂体毁损术用于骨痛。许多疼痛中心认为脊髓相关通路切断术,在治疗难治性癌痛中具有临床价值,但要求具有神经功能外科技术。其他的主要技术还包括脑皮质或脊髓神经刺激术。
(五)介入神经毁损技术
自20世纪早期就已经采用化学方法毁损神经来帮助镇痛,随着新的镇痛药物和无创技术的进展,神经毁损技术的使用明显的减少。然而,这些技术仍然在一些特殊癌痛患者中使用,例如未能充分镇痛、或阿片副作用严重。如果适应症选择合理的前提下,使用介入技术例如硬膜外或鞘内神经毁损可以获得有效的镇痛,并且副作用小。神经毁损术常对晚期癌肿瘤、衰弱及难治性癌痛患者有非常大的帮助。临床上一般先行诊断性神经阻滞术来确定治疗的效果。不幸的是通过神经毁损术获得的疼痛缓解患者总数低于使用局麻药实施的神经阻滞术。
外周神经毁损术包括面部、颈部、胸部、腰部、及骶神经,需要注意的是在对于混合神经,在毁损感觉神经的同时会导致运动神经功能障碍。因此颈、腰、骶神经(丛)毁损应持谨慎态度,避免运动功能障碍。肋间神经毁损能够出现短时段的疼痛缓解,在一项25例患者的临床观察中,可以获得3周的疼痛控制,并且有1/3的患者直至临终未再出现严重的疼痛问题。这些作者发现,在通过诊断性阻滞获得良好镇痛的患者,随后采用10%酚溶液注射可以获得相似的镇痛效果和更长的镇痛时间。
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神经松解术用于膀胱和肠道引起的难治性癌痛是一种妥协的方法。Slatkin和Rhiner报道了4例采用鞍麻穿刺方法,在蛛网膜下腔内注射了0.6~1ml的6%酚溶液,控制非常严重的盆腔难治性癌痛,获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 [26]。蛛网膜下腔松解术可以用于颈、胸、腰部。应注意该技术有导致脊髓前根受损的可能,需要有严格掌握适应症,对于躯体痛镇痛效果好于内脏痛。
(六)交感神经化学松解术治疗癌痛
肿瘤的扩展、压迫、侵入、或膨胀内脏器官和结构能够导致难以描述的不适和局限性疼痛。患者常常描述内脏疼痛是模糊的、深部的、压榨样的、痉挛性的及疝气样胀痛。其他体征和症状还包括牵涉痛(即当膈肌被肿瘤侵及时感觉到肩部疼痛)和恶心呕吐。临床最常使用的三种神经阻滞技术治疗内脏痛,包括:颈、胸交感神经阻滞术(用于颈部、胸内脏痛),腹腔神经丛阻滞术(上腹内脏痛),上腹下神经丛阻滞术(盆腔内脏痛),及奇神经节阻滞术(会阴痛)。
几项研究已经表明了神经阻滞在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和阿片类药物用量的价值,然而,与神经阻滞技术相关的知识会影响疗效和风险的比例,并且也与治疗的副作用相关。交感神经松解术已经展示出能够到达安全有效的缓解内脏痛,并且在具备良好设备和专科医生的前提下,该技术是辅助口服药物治疗内脏痛的有效方法。遗憾的是内脏痛介入技术未能在临床充分应用,导致许多患者镇痛不足,尤其是严重的不适未能有效的缓解,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小 结
相对WHO机械的阿片治疗癌痛方法,许多专家提倡依据患者癌痛机制优选治疗方法。传统的癌痛治疗原则主要集中在晚期肿瘤患者,伴有广泛转移、肿瘤进展的情况。新的研究资料表明,疼痛是贯穿整个肿瘤治疗过程的问题,最佳的癌痛治疗方法包括:多学科方式的仔细评估,优选适合患者病情的治疗方案。最终是患者免于疼痛和症状缓解。治疗持续癌痛的目的是要保持最佳的身体功能,有效镇痛的同时副作用最低。
回顾癌痛治疗30余年,WHO阶梯治疗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已经过时的方法,并且不适合2010年癌痛患者的需求,我们倡导依据患者的癌痛病理机制来考虑治疗策略,多学科和联合不同药物和技术是目前癌痛治疗的基本倾向,更多的癌痛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支持上述观点。
(王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