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检查技术

一、胃肠道检查方法
(一)X线检查
1.X线检查
X线平片常用摄影位置有:仰卧前后位、站立位及侧位等。X线检查前一般不做胃肠道的清理准备,常用于急腹症诊断。X线平片仰卧前后位,除少量腹内游离气体较难显示外,其余病理X线征象均可显示,因而是基本摄影位置。胃肠道穿孔、梗阻、外伤、腹腔和腹内脏器感染,则用仰卧前后位和侧卧水平正位,以便了解腹内气体及液体的游动情况。先天性直肠肛管闭锁,则多用倒立位检查。
2.造影检查
胃肠道造影检查是发现和诊断消化道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显示胃肠道的位置、轮廓、腔的大小、内腔及黏膜皱襞的情况。主要的造影剂包括钡剂、碘剂以及产气剂。胃肠道造影检查难以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胃壁的浸润程度和壁外侵犯及转移等情况,还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
(1)食管造影:
钡水比例3~4∶1,搅拌均匀。年幼患者可以采用碘剂。透视摄片时,患者吞服钡剂1~2口,取右前斜位、左前斜位摄片。双对比剂显影时,常同时口服产气剂和钡剂,摄片角度同前。
(2)上消化道造影:
钡水比例1∶1~1.5,总量200~250ml。先站立口服1~2口,透视下观察食管和胃黏膜。然后吞服所有钡剂,采取立、仰、俯卧位等不同角度观察胃和十二指肠的形态、轮廓、位置、张力及蠕动等情况,摄片获得黏膜像和充盈像。双对比剂显影时,常同时口服产气剂和钡剂,摄片角度同前。
(3)小肠造影:
常与上消化道检查联合使用。上消化道检查后再服用钡剂200~300ml,每隔30分钟检查一次,直到钡剂到达盲肠为止。必要时需要口服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其缺点常易受消化道功能的影响。
(4)结肠造影:
钡水比例1∶3~4,即250~300g钡粉盛入灌肠桶或远程自动双重造影灌肠器内,后加入水800~1000ml。透视观察各段大肠充盈情况,造影剂到达回盲部时停止。患者排空钡剂后,复查,观察结肠黏膜像。双对比剂造影时,常在钡剂通过结肠脾曲时,转右侧卧位注入空气800~1000ml(病人感腹胀为度),病人360°旋转三圈,使钡剂均匀涂于肠壁形成双对比。
(二)CT检查
1.平扫
CT因图像组织分辨率远高于X线,目前已逐步成为消化系统最主要的影像检查技术。在急腹症影像学检查中,如肠梗阻、胃肠穿孔所致全腹膜炎等疾病,CT检查已经成为首选检查方式。不同检查部位,扫描范围不同。腹部扫描范围一般应上起膈肌,下至盆腔,也可重点检查病变可能累及的解剖范围。胃十二指肠检查时,应常规禁食6~8小时,检查前口服对比剂(1%~3%的泛影葡胺)或清水800~1000ml,使胃腔充分扩张,取仰卧位连续扫描。小肠CT造影时,患者须检查前每隔15分钟口服对比剂,共约1500ml,完成后20分钟内行CT扫描;部分患者可服用解痉药,抑制小肠蠕动,减轻伪影。CT结肠与直肠扫描前,需要清洁灌肠。急腹症患者,CT扫描时无需特殊准备,检查应从膈至盆腔,薄层扫描。
2.增强扫描
主要适用于了解腹内脏器肿瘤、损伤、炎症、腹腔脓肿及肠梗阻血供障碍。其扫描技术要求基本上同于平扫,仅窗技术略有不同。常用静脉团注离子型或非离子型60%含碘对比剂,剂量按1.5~2.0mg/kg计算,速度为2~3ml/s。扫描范围需包括全病变。按需要可行动态扫描,以观察不同时相(动脉为主、门静脉为主时相)病变的密度变化。显示胃、十二指肠的内腔,了解其相邻脏器病变对它们所产生的影响,也可在扫描前病情允许情况下口服800~1000ml的1%~2%阳性对比剂。
二、肝脏、胆道、胰腺检查方法
(一)肝脏
1.X线检查
肝脏与周围结构缺乏良好的自然对比,仅可发现肝内胆管积气和肝内高密度钙化病变(如肝内胆管结石、寄生虫钙化等),故平片的诊断价值有限。肝内血管造影为有创检查,目前已较少用于肝脏疾病诊断,主要用于肝肿瘤的介入治疗。
2.CT检查
(1)平扫检查:
肝脏的CT扫描前可口服造影剂,以更好地显示和识别胃肠道。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肝的下缘,薄层扫描。平扫对肝囊肿、脂肪肝、肝硬化、出血性及钙化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2)增强检查:
在平扫发现异常,尤其是发现占位性病变而难以鉴别,或其他检查提示有占位性病变而平扫未发现病灶时,一般需要行对比增强检查。常分为增强多期检查、动态增强检查和CT灌注检查。常采用压力注射器静脉注射离子型或非离子型对比剂100ml,流速2~3ml/s,分别于注射后20~25秒、50~60秒、110~120秒扫描,可获得肝脏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的CT图像。肝脏动态增强检查,常选择感兴趣层面进行扫描,后处理可以获得病灶的时间-密度曲线,用于评价病变的血流状态。
3.MRI检查
(1)平扫检查:
肝脏MRI平扫常进行轴位和冠状位扫描。扫描范围自膈顶到肝下缘,扫描常规采用SE序列,包括了T 1WI和T 2WI,必要时辅以脂肪抑制序列,以进一步鉴别病灶内是否存在脂肪组织。此外,弥散加权图像(DWI)对肝占位性病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2)增强检查:
平扫发现病变难以鉴别诊断时可进行对比增强。对比剂常用Gd-DTPA,行肝脏T 1WI多期增强检查。对比增强后,获得肝实质增强的各时相MRI;或行血管增强追踪扫描,获得清晰的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全貌MR血管成像,为肝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或更清晰显示肝血管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二)胆道
1.X线检查
X线平片仅用于发现胆系内含钙量较高的结石和积气,临床已经少用。目前常用的胆系X线造影检查有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和经内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PTC为直接穿刺胆管,并注入对比剂造影显示胆管的病变。ERCP是在透视下首先插入内镜到达十二指肠降部,再通过内镜把导管插入十二指肠乳头,注入对比剂造影显示胆胰管。胆管术后常放置的“T形”引流管,经“T形”管注入对比剂也可显示胆管。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以及重症胆管感染患者不宜性ERCP检查。
2.CT检查
1)平扫检查:
检查前患者需要空腹,扫描范围需从膈顶到胰头钩突部。扫描前准备及扫描层厚与检查肝相同。
2)增强检查:
平扫发现胆囊壁增厚或胆囊、胆管内软组织肿块,通常需要进行对比增强扫描。对比增强扫描所用对比剂和方法及扫描程序与检查肝相同。
3.MRI检查
胆管的普通MRI扫描,常规采用SE序列的T 1WI和T 2WI扫描,除了行轴位扫描外,可根据需要增加冠状位或矢状位扫描。鉴别有困难的占位性病变,也可进行对比增强检查。MR胆胰管造影(MRCP)常用于胆管梗阻的病例,一般在常规扫描后,进行MRCP观察,对于明确梗阻部位、程度和病因具有较高价值。
(三)胰腺
1.X线检查
平片可帮助了解胰腺走行区有无异常高密度影。ERCP对诊断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壶腹癌或黄疸待查的患者有一定的帮助,有助于了解胆管病变及与胰腺病变的关系,常用于组织活检。胰腺血管造影(DSA)适用于富血供的内分泌肿瘤(如胰岛细胞瘤),也可用于胰腺癌的分期和了解血管被侵犯的情况。PTC有助于确定阻塞性黄疸梗阻部位及性质。
2.CT检查
检查当日清晨禁食,扫描前口服1.5%~3.0%泛影葡胺或饮用水800ml,检查前即刻服完,目的是使胃和小肠充盈,更好地观察胰腺。检查时先做平扫,增强扫描可更好地显示胰腺病变及其与血管的关系,多期扫描非常有利于病变的早期发现。
3.MRI检查
扫描时可选用横断位自旋回波(spin echo,SE)序列T 1WI、快速自旋回波(fast spin echo,FSE)序列T 2WI、梯度回波(gradient recalled echo,GRE)序列T 1WI以及动态增强GRE序列T 1WI,上述各种序列中可增加脂肪抑制。MRCP能完整、清晰显示主胰管的全程及部分分支,可全面立体地显示梗阻性黄疸的梗阻平面、程度和胰管扩张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