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影像检验诊断技术及结果判断(基层卫生培训“十三五”规划教材)
- 王铁 何悦明 寿涓
- 2911字
- 2020-08-28 13:54:25
第二节 正常影像表现与基本病变
胸部的常规摄片位置为后前位,指X线从患者背部进入,从前方射出。这样的位置可减少前方心脏影的扩大,增加肺野的能见范围。在一张质量优良的胸片上,应能清晰地看到第1~4胸椎。另一常用摄片位置为侧位,即左侧位和右侧位。纵隔病变时,可任意选用一种侧位。尚有一种特殊位置,称前弓位,患者直立,身体后仰,肩背部靠近X线片(图1-2-1)。这一位置有利于显示肺尖部病变,排除锁骨及第一肋骨的重叠;此外,还适用于检查右肺中叶,有助于显示中叶不张等病变。
图1-2-1 前弓位
一、正常胸部X线表现
1.胸廓
含软组织和骨组织,前者包括胸锁乳突肌、胸大肌、乳房等,后者有肋骨、锁骨、肩胛骨、胸骨和胸椎。
2.肺野
胸片上两肺所表现的均匀透明区域称肺野,为便于标记病变部位,将肺野分为上、中、下野及内、中、外带(图1-2-2);肺叶由叶间胸膜分隔而成,右肺分上、中、下三个肺叶,左肺分上、下两个肺叶,肺叶是解剖单位,与肺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图1-2-3);肺纹理由肺动脉、肺静脉分支构成,表现为密度均匀、边界清楚、自肺门向外呈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阴影;肺门由肺动脉和肺静脉主支构成,表现为密度均匀、边界清楚的致密影。
图1-2-2 肺野的划分
图1-2-3 肺叶的划分
3.气管和支气管
两者呈管状透明区,边界清楚,支气管分支在胸片上不能显示。
4.纵隔
指两肺之间、胸廓入口以下、膈肌以上的各种组织和器官,表现为中等密度阴影。在侧位胸片上,一般以上、中、下和前、中、后分为九区(图1-2-4)。
图1-2-4 纵隔分区
5.膈肌
呈圆顶状位于胸、腹之间,膈影内高外低,边界光滑,与侧胸壁相交形成肋膈角,与心脏相交形成心膈角。
6.胸膜
胸片上一般不显示,当胸膜折返处与X线平行时,显示线状致密影。
肺野横向的划分:分别在第2、4肋骨前端下缘作一水平线,将肺部分为上、中、下三野。肺野纵向的划分:分别将两侧肺野纵行分为三等份,从而将肺部分为内、中、外三带。
右肺以横裂、斜裂为界分上、中、下三叶;左肺以斜裂为界分上、下两叶。横裂:正位片上表现为从腋部第6肋骨水平向内止于肺门外1cm处的水平线状致密影;斜裂:侧位片上表现为自后上(第4、5胸椎水平)斜向前下方的线状致密阴影,横裂起自斜裂中点,向前水平走行达前胸壁。
右上叶位于右肺前上部,上缘达肺尖,下缘以横裂与中叶分隔,后缘以斜裂与下叶分界;中叶位于右肺前下部,上缘以横裂与上叶分界,下缘以斜裂与下叶分界;下叶位于右肺后下部,以斜裂与上叶及中叶分界。左肺分两叶,上叶位于左肺前上部,以斜裂与下叶分界;下叶位于左肺的后下部。
自胸骨柄与体的交点至第4胸椎体下缘连一横线,横线以上为上纵隔;横线以下至肺门下缘水平之间为纵隔中部;肺门下缘水平线以下至横膈为下纵隔。前纵隔位于胸骨之后,心脏、升主动脉和气管之前的狭长区域;中纵隔相当于心脏、主动脉弓、气管和肺门所占据的区域;食管为中、后纵隔的分界线,食管及以后和胸椎旁的区域为后纵隔。
二、正常胸部CT表现
1.胸壁
CT纵隔窗不仅能够显示胸壁肌肉、脂肪、女性乳房,还能显示胸骨、锁骨、胸锁关节、胸椎、肩胛骨等。
2.胸膜
常规胸部CT肺窗扫描叶间胸膜常呈横行或略带弧形的少血管带。
3.横膈
胸部CT显示为软组织密度的波浪状或弧形线影。膈脚为位于椎体两旁、主动脉前方的软组织密度弧形影;膈脚前方是腹腔,后方是胸腔。
4.肺叶、肺段
胸部CT的肺叶、肺段定位较胸片准确。
5.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
胸部CT能够显示气管、主支气管、部分肺段支气管,表现为长管状或圆形、椭圆形透亮影。肺动脉与支气管伴行,横断面在CT肺窗上表现为小结节。肺静脉走行在肺段间,变异较多,识别困难。
6.纵隔
胸部CT的纵隔窗能够显示纵隔内的心脏、大血管、食管、淋巴结等结构。
具体可见图1-2-5、图1-2-6。
图1-2-5 胸部CT纵隔窗
1.主肺动脉;2.升主动脉;3.上腔静脉;4.气管分叉;5.降主动脉;6.胸骨;7.肋骨;8.肩胛骨;9.椎体
图1-2-6 胸部CT肺窗
1.心脏;2.支气管
三、胸部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胸部的基本病变包括气管、支气管、肺及胸膜的病变。气管、支气管的改变主要是支气管的阻塞,X线平片常表现为肺气肿或肺不张。肺部病变包括炎症、肿块及弥漫性病变等。胸膜的基本病变最常见的有胸腔积液、气胸、液气胸(详见本章第三节)。
1.肺气肿
指肺组织充气过度的一种状态,可分为慢性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和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前者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胸片表现为:①胸廓前后径增宽,肋骨走行变平,肋间隙增宽,横膈低平;②两侧肺野的透明度增加,有时可见肺大泡,肺纹理分布稀疏、变细,肺野中外带肺纹理可消失,近肺门处的肺纹理增粗;③心影狭长(图1-2-7)。局限性肺气肿可见于支气管异物、支气管内肿瘤和支气管的慢性炎性狭窄等,多为一个肺叶或一侧肺的肺气肿。
图1-2-7 弥漫性肺气肿
2.肺不张(图1-2-8)
图1-2-8 右上叶不张
右上肺近肺门见楔形高密度影,右肺水平裂上抬,左肺未见实质性病变
当肿瘤、炎症或异物阻塞支气管引起肺内气体减少或消失,同时伴有肺体积缩小,称为阻塞性肺不张。肺不张可发生在一侧肺、肺叶或叶以下组织。其X线的基本表现为肺叶体积缩小,密度增高;纵隔及叶间裂移位,膈肌抬高;周围肺叶代偿性肺气肿。其CT表现与X线胸片征象相似。
3.渗出与实变
渗出是机体对急性炎症的一种反应,肺泡内的气体被血管内渗出的液体及白细胞代替,X线表现为片状、云絮状密度增高影,境界不清(图1-2-9);当肺泡内气体完全被血管渗出物所代替,即形成渗出性实变(图1-2-10)。渗出性病变病情好转时可完全吸收,愈后不留瘢痕。
图1-2-9 肺部渗出性病变
图1-2-10 肺部实变
4.增殖
肺部的慢性炎症在肺内形成肉芽组织称为增殖性病变。X线表现为境界清晰的结节影,密度较高(图1-2-11)。增殖组织大多向纤维化过渡,愈后留有瘢痕。
图1-2-11 肺部增殖性病变
5.纤维化
是肺内急、慢性炎症的愈合表现。X线表现为密度增高的条状影,边界清晰,粗细均匀,行径僵直,不同于正常的肺纹理。
6.钙化
多见于肺或淋巴结干酪样结核灶的愈合,也可发生于退行性改变和坏死组织内。X线表现为高密度影,境界锐利,形态不一。
7.空洞与空腔
空洞是大范围炎症性破坏的后果,肺组织坏死液化,并经支气管排出。X线表现为实变区内大小不等、不规则的透亮影(图1-2-12)。急性空洞多为厚壁空洞,慢性空洞的壁多数较薄。空腔是肺内腔隙的病理性扩大如肺囊肿、支气管扩张、肺大泡等,X线表现如同薄壁空洞(壁厚<3mm)(图1-2-13)。
图1-2-12 肺部空洞性病变
右上肺厚壁空洞呈边缘较模糊的圆形实变影,内有透明区和液平面
图1-2-13 左下肺囊肿(空腔性病变)
8.肿瘤性病变
良性肿瘤(图1-2-14)大多表现为球形阴影,边缘光滑,轮廓清晰;恶性肿瘤(图1-2-15)常呈不均匀性生长,轮廓为分叶状,边缘可出现毛刺,肿瘤内部有时残留含气组织,即空泡征。
图1-2-14 肺部良性肿瘤
右下肺球形阴影,边缘光滑,轮廓清晰
图1-2-15 肺部恶性肿瘤
CT肺窗示右上肺球形肿块,分叶状,周围有毛刺,肿块内部可见空泡征
9.弥漫性病变
病因复杂,病情重,常有肺功能障碍。X线表现为边界模糊的斑点状影,常融合成片;或分布于肺间质内,呈结节形、网织形、索条形或网织结节形。
10.胸膜肿瘤
X线表现为半球形、扁丘状或不规则形肿块,密度均匀,边缘清楚(图1-2-16)。原发的胸膜肿瘤以间皮瘤最常见。左侧肺野见基底在胸廓内沿向肺野突出的梭形或半弧形密度稍高影,边界清楚。
图1-2-16 左侧胸膜肿瘤
(寿 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