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收获和结束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张平安再也没有收到张有志的信了。

直到有一天,张平安看到报纸上写道,交战双方已经停火开始了谈判,他才提笔给张有志回了一封信。

只不过,他寄出去的信件,犹如石沉大海一般,毫无音信。

直到报纸上正式的刊登了朝鲜停战协定的消息,他才意识到,大哥张有志可能真的已经牺牲了。

那场抗美援朝战争终于胜利了,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全国各地都在欢呼庆祝。更令一些人难以置信,新中国居然能够胜利?

从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出发的志愿军,居然真的战胜了用工业化武装起来的“联合国军”?甚至当时美军的手里还有独门大杀器-原子弹。

可是事实就是新中国胜利了。这场胜利可谓震惊世人。从此为新中国开辟太平盛世和朗朗乾坤,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美帝国主义这只纸老虎的本质,也被英勇的志愿军战士们给戳穿了。

最终的结果是令人兴奋,也是令人意外的。

对于胜利者当然是需要给予回报的。

原本中苏之间僵持不下的工业援助计划谈判,终于进入了快车道,一大批援建项目得以顺利的通过。

从此开启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知识产权转移,也因此一举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

第一个五年计划就在那时开始了。

张平安所在的钢铁厂,也是当时援建的项目之一。

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也由此开始。

第一炉不锈钢,第一张硅钢片,一个个的第一从钢铁厂里诞生,一炉炉的钢水在工人们的手里变成各种型号的钢材。

终于在58年的时候,张平安所在的钢铁厂迎来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从前苏联引进的1053立方米的高炉、1000毫米初轧机、自备电厂工程的装备,等等设备终于安装调试完成,正式投产了。

工人手里有了装备,就好比巧妇手里有了米,战士手里有了枪。一切迹象都显示着,这是工业能力爆发的前兆。

铁矿石被源源不断的运进钢铁厂,在高炉里变成铁水,铁水又在转炉里变成钢水,钢水又在轧机下变成了各种线材、板材和型材。有了钢铁供应的工业化进程,从此迈入了快车道。

到了66年8月,新中国的第一套万能、炉卷轧机在张平安他们的钢铁厂投产了。

到了68年8月,为了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厂里从奥地利引进的2×50吨转炉炼钢设备投产。

到了70年3月,花费了巨额外汇,从德国引进的冷轧不锈钢成套设备投产。

转眼又到了78年,经过近三十年的不屑努力,原本一个年产不过1.6万吨的小钢厂,被建设成了一个年产100万吨钢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在可以看到的未来,辉煌肯定还在继续,但张平安却没有机会看到最美好的未来了。

时间到了1979年的秋天,原本只有五十三岁的张平安,那时看起来却像个七十三岁的老头。而且是一个躺在床上行动不便的老头,一个生命之火即将熄灭的老头。

在张平安的病床前,精神矍铄的王前来看望这个努力工作了一生的晚辈,为他感到非常的惋惜。他才五十出头,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安慰几句之后,王前问道:“平安啊,你还有什么想对你王叔我说的吗?”

张平安面带微笑,脸上丝毫没有露出不舍的神色,只是有些虚弱的说道:“王叔,我没什么想说的,此生已经没有遗憾了。当年父亲和大哥想要看到的东西,我已经帮他们实现了。”

王前闻言后,眼中泛起了一丝泪花,又叹了口气,接着说道:“都到这个时候了,还不让孩子们回来吗?”

张平安摇头说道:“不要喊他们回来了,我现在这个样子,他们看到了会分心的。老大在军工厂上班,是万万不能出错的。老二正在大学读书,不能因为我的缘故,耽误了他学习的进度。”

王前闻言后,只能说道:“你啊......”

张平安露出了一丝轻松的笑容,说道:“王叔,这二十多年来,从来就没有像现在这样轻松的时候,你应该替我高兴才对。”

王前说道:“是啊,你早就该休息了。二十多年了,你把全部的青春岁月都耗费在车间里了,可是你却没有机会享受安稳的晚年了,那样不眠不休的努力工作,现在后悔吗?”

张平安说道:“无怨无悔,就是有些对不住凤霞。我走了之后,就没人照顾她了。”

王前说道:“只要你王叔还活着,就没人敢欺负凤霞。”

张平安说道:“这些年,也是苦了她了,两个孩子都是她在教导。家里的事情也是她在忙碌,我不是个称职的丈夫。”

就在此时,张平安的妻子郭凤霞端着药碗走了进来,说道:“平安,等会再和王叔聊,先把药喝了吧。多喝药你的病才会好起来。”

张平安没有拒绝,接过药碗,就一口干了那一碗苦涩的中药。

然后对郭凤霞说道:“凤霞,以后你不用给我熬药了,我这身体我知道,恐怕撑不了多久了。这辈子,是我辜负了你,对不起你。”

郭凤霞红着眼说道:“你没有对不起我。那些都是我心甘情愿去做的。”

说完,她就接过药碗,转身走了出去。

看到郭凤霞离开,王前说道:“凤霞这孩子,真是个媳妇。可惜你无福陪她到老了。”

张平安说道:“我知道。这也是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地方。”

看着张平安床头挂着的晋升八级工时的照片,王前突然说道:“看到你现在的成就,师父的在天之灵一定会欣慰的,你是个好工人。”

张平安笑着说道:“呵呵,真想让父亲和大哥看一眼咱们工厂现在的规模和能力。”

两人又聊了一小会,张平安就累的,沉沉的睡了过去。

可是他这一睡,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那年,他五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