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脑 室
脑室位于脑内深部,了解、熟悉它们的解剖,对于采用锁孔手术治疗这些部位的肿瘤及其他病变,可以减少脑组织的损伤,提高手术治愈率。
双侧大脑半球内的腔室叫侧脑室,两个间脑间的腔室叫第三脑室,脑桥和延髓背侧的菱形窝与小脑之间的腔室叫第四脑室。
双侧侧脑室经室间孔(Monro孔)与第三脑室相通。两侧透明隔之间有潜在的间隙,叫透明隔间腔,也称第五脑室,第五脑室一般与第三脑室相通。在第五脑室后,胼胝体压部的前下方、穹隆连合的背侧有时也有一腔,称为Verga腔,又称第六脑室,(亦称穹隆脑室或三角脑室)。第五、六脑室内壁均无室管膜上皮,不属于来自神经管的脑室系统,正常时很少见(图1-16,图1-17)。
侧脑室按其位置和形态分为中央部(体部)、前角(额角)、后角(枕角)、三角区和下角(颞角)5部。中央部位于顶叶内,室间孔与胼胝体压部之间的部分,两侧侧脑室之间由透明隔分隔。中央部的后端与后角和下角相移行,移行部为侧脑室最宽处,临床上称为三角区,无明显界限,脉络丛球(choroid glornus)位于此处。双侧额角位于Monro孔前,在冠状切面呈蝴蝶形,单侧呈三角形。后角为三角区后部的延续深入枕叶,两侧常不对称,也可能缺如,多呈短三面锥体形。下角从三角区弯曲绕丘脑枕的后面向前下延伸,远端稍向内侧弯的连续部分,位于颞叶内,为侧脑室的最大部分,达海马旁回钩处。中央部内上壁为胼胝体和透明隔;外下壁自内而外由穹隆、侧脑室脉络丛、丘脑上面的外侧部、终纹、纹静脉和尾状核构成,其中尾状核突入侧脑室,形成前后方向的纵形隆起。外下壁有二条沟,分隔尾状核与背侧丘脑的沟内有终纹和终静脉,分隔穹隆体与背侧丘脑的是脉络裂沟,其中有脉络丛填充。前界为胼胝体膝的后面和胼胝体嘴。其顶为胼胝体干的前部。外侧壁大部和底为圆形的尾状核头形成,但内侧部的底为胼胝体嘴的上面。内侧界有各自的透明隔将两侧脑室隔开,其后缘内有穹隆柱。
图1-16 侧脑室在大脑中的位置
图1-17 脑室铸型图
后角的顶壁和外侧壁为胼胝体压部放射到枕叶的一薄层白质纤维,内侧壁为两条前后方向的纵形隆起纤维束,背侧束较小,称后角球由胼胝体压部放射到枕叶的纤维组成;腹侧束较大,为距状沟前部陷入之皮质,称禽距。后角的下壁由枕叶的髓质构成。
下角的顶壁外侧大部由胼胝体压部构成,内侧小部由尾状核尾和丘脑下部构成。底壁的外侧部是侧副隆起,内侧部是海马(Ammon角),海马与海马伞上有脉络丛覆盖。外侧壁毗邻膝状体。前壁为杏仁体后方。在穹隆和丘脑上面之间有一半环形的脉络膜裂(choroid fissure),此裂深处无脑实质,仅由一层室管膜封闭,软脑膜及其携带的血管于此处顶着室管膜突入侧脑室,并极度发育,形成侧脑室脉络丛。脉络丛在侧脑室内呈“C”字形,并与穹隆相平行,并沿脉络膜裂走行,向后经中央部转入下角,狭窄的“C”字形脉络膜裂位于穹隆和丘脑之间。脉络丛从两侧侧脑室延伸,经室间孔呈两束互相平行的脉络丛进入第三脑室顶部。形成一条自室间孔沿穹隆和海马伞到颞叶的弓形脉络丛,这就是侧脑室脉络丛的全长,平均长度为24.0mm。所以侧脑室的脉络丛在室间孔处与第三脑室内脉络丛相续,向后经体部、三角部折入下角,前角和后角均无脉络丛。脉络丛从中央部后端转向下角处,朝向后角处,发育极佳,称为脉络球(choroid glomus)。
脉络膜裂是侧脑室壁与基底池和第三脑室之间最薄弱的部位,为常用的手术路径之一。从侧脑室体部打开脉络膜裂,可显露第三脑室脉络丛及第三脑室顶。打开侧脑室的三角区,可显露四叠体池、松果体区、环池的后部。从颞角打开脉络膜裂亦可显露环池和脚间池后部。脉络膜裂最薄处位于侧脑室壁与基底池、第三脑室顶相移行处。打开脉络膜裂最好在穹隆带处打开,这样可避免损伤丘脑,及穿行丘脑旁的脉络膜带静脉。
第三脑室位于左、右背侧丘脑和下丘脑之间,呈正中矢状位的垂直裂隙。第三脑室按其位置可分为前、后、顶、底和两侧6个壁。前界为终板,前连合和穹隆柱;后界为松果体、后连合和中脑水管;顶部为脉络组织;第三脑室底由前向后为:视交叉、漏斗、灰结节、乳头体、后穿质、大脑脚和中脑被盖;侧壁为背侧丘脑及下丘脑。第三脑室有3个孔,在前部的室间孔左右各一,它在第三脑室的前壁与顶壁交界处,将第三脑室和侧脑室相连接。在后下部有中脑导水管的上口通连中脑导水管。
(中国医科大学 佟晓杰 段坤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