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岩斜区

岩斜区这个概念是由Yassargil提出的,是指以颞骨岩部后表面与枕骨斜坡连接部的岩斜裂为中心的一个区域,包括了上到后床突、下到枕骨大孔、内到斜坡外1/3、外到内耳道内侧缘的区域。临床上通常将岩上窦和岩下窦之间的岩斜裂区称岩斜区,但也有人将从鞍旁到枕大孔的广泛区域称为岩斜区。一般将岩斜区分为上、中、下三部分。该区域解剖关系复杂,手术难度很大,而熟悉该部位的显微解剖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图1-12)。

上岩斜区即位于中脑前方和小脑幕切迹前部分,向前外达蝶鞍及鞍旁。顶部为第三脑室的间脑。后界为大脑脚中脑沟。小脑幕内缘将上岩斜区分为幕上和幕下两部分。Liliequist膜位于漏斗后方,其前方是视交叉,前外侧是颈动脉池,后面是脚间池。膜分为上下两叶,形成脚间池。脚间窝内血管分支密布,术中易出血。

图1-12 岩斜区结构

动眼神经起自脚间窝,在后床突与小脑幕游离缘最前端穿硬脑膜入海绵窦。

滑车神经起自下丘,在幕下贴内缘走行,在后床突稍后方入海绵窦。

基底动脉在后床突附近分叉成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

后交通动脉起自颈内动脉,沿动眼神经上、内侧加入大脑后动脉。

中岩斜区上界是脑桥中脑交界水平,下界是桥延沟,外侧是颞骨岩部的后部和桥小脑池内结构。

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起自桥延沟外侧末端,在舌咽神经上方约2.3mm处发出,向外入内耳道。

三叉神经起自脑桥臂,向前外侧到岩尖处Meckerl腔;展神经起自桥延沟水平,向上前方穿过斜坡硬脑膜经Dorele管入海绵窦。

基底动脉在脑桥基底沟内前上行,在其下1/3段发出小脑下前动脉,与基底动脉向下成45°,多为1支,向外侧斜行,在小脑中脚处形成桥臂袢,至绒球外上方弯向下内侧形成一个凸向外的内耳道袢,最后分为内、外侧支分布于小脑下面和前外侧部。

小脑下前动脉与面神经、前庭蜗神经相伴成袢,沿神经外侧达到内耳道。

小脑上动脉从基底动脉末端发出,在滑车神经下、三叉神经上走行于脑桥小脑角池内。

岩静脉位于三叉神经感觉根背侧,在三叉神经下方向前外侧走行,在内耳道上方三叉神经外侧注入岩上窦。

下岩斜区上界为脑桥延髓沟,下界为脊髓与延髓交界水平。

舌下神经从橄榄前发出,向外经舌下神经管出颅。

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副神经沿下橄榄后缘发出向外经颈静脉孔出颅,副神经脊髓根经枕骨大孔出颅。

小脑下后动脉起自椎动脉,与迷走神经、副神经及舌下神经关系密切,根据其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分为背侧型、腹侧型和穿神经根型。小脑后下动脉穿行于后组脑神经之间,术中要小心处理,否则可发生严重出血及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图1-13)。

图1-13 脑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