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科学·神经外科分册
- 李新钢 王任直
- 9436字
- 2024-11-28 17:19:55
第一节 神经系统解剖基础
一、脑
脑(brain)位于颅腔内,可分为大脑(端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和延髓6个部分。通常把中脑、脑桥和延髓合称为脑干。
端脑(telencephalon)又称为大脑,是脑的最高级部位。两侧大脑半球由胼胝体相连而成。
大脑半球表面起伏不平,凹陷处成沟(sulci),沟之间形成长短、大小不一的隆起,为回(gyri)。在两侧大脑半球之间有大脑纵裂(cerebral longitudinal fissure)将其分开,纵裂的底为连接左右半球的胼胝体(corpus callosum)。大脑半球表面有3条恒定的沟,将其分为5叶,即分为额、顶、枕、颞、岛叶。外侧沟(lateral sulcus)起于大脑半球下面,行向后上的深裂;中央沟(central sulcus)起于半球上缘中点稍后方,斜向前下方,下端与外侧沟隔一脑回,上端延伸至半球内侧面;顶枕沟(parietooccipital sulcus)位于半球内侧面后部,自距状沟起自下而上,并转至上外侧面。在外侧沟上方和中央沟以前的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外侧沟以下的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顶枕沟以后部分为枕叶(occipital lobe);顶叶(parietal lobe)为外侧沟上方、中央沟后方及枕叶以前的部分;岛叶(insular lobe)(又称脑岛)呈三角形岛状,位于外侧沟深面,被额、顶、颞叶所掩盖(图1-1)。
大脑半球表层被灰质覆盖,称大脑皮质(cerebral cortex),深层有大量的白质(又称髓质)。在大脑底部白质内的灰质团块为基底核(basal nuclei),半球内的腔隙称为侧脑室。
大脑皮质是脑的最重要部分,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机体各种功能的最高中枢在大脑皮质上具有定位关系,形成许多重要中枢,具体包括:
躯体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控制对侧肢体的运动,但一些与联合运动有关的肌肉则受双侧运动区的支配,如面上部肌。
躯体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接受对侧半身的痛、温、触、压以及位置和运动觉信息。
视觉中枢(或视觉区):位于枕叶内距状沟两侧的皮质。接受来自外侧膝状体发出的视觉信息。一侧视区接受双眼相同半侧视网膜来的冲动,损伤一侧视区可引起双眼对侧视野偏盲即同向性偏盲。
听觉中枢(或听觉区):位于颞横回,接受内侧膝状体发出的传导两耳听觉信息。因此,一侧听觉区受损,可引起双耳听力下降,但不致全聋。
平衡觉中枢:关于此中枢的位置存有争议,一般认为在中央后回下端,头面部的感觉区的附近。
嗅觉中枢:在海马旁回钩的内侧部及其附近。
味觉中枢:可能在中央后回下部,舌和咽的一般感觉区附近。
运动性语言中枢:又称Broca区,位于额下回的后部。此中枢受损,产生运动性失语症,即不能说出具有意义的语言,但仍能发音。
听觉性语言中枢:又称Wernicke区,位于颞上回后部。此中枢受损,虽然患者听觉正常,但不能理解别人及自己说话的意思,称为感觉性失语症。
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靠近中央前回的上肢代表区。此中枢受损,虽然手的运动功能仍然保存,但写字、绘图等精细动作发生障碍,称为失写症。
视觉性语言中枢:又称阅读中枢,在顶下小叶的角回,靠近视觉中枢。此中枢受损时,视觉常无障碍,但不理解字意、句意,称为失读症。
基底核(basal nuclei)因靠近大脑半球的底部而得名,包括纹状体、屏状核和杏仁体(图1-2)。
纹状体(corpus striatum)包括尾状核和豆状核,其前端互相连接。尾状核(caudate nucleus)呈“C”形弯曲,分头、体、尾3部分,其全长围绕豆状核和丘脑。豆状核(lentiform nucleus)位于岛叶深部,借内囊与尾状核和丘脑分开,由外侧部的壳(putamen)和内侧两部的苍白球(globus pallidus)组成。纹状体是锥体外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躯体运动的调节。
屏状核(claustrum)位于岛叶皮质和豆状核之间,屏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白质,称外囊。杏仁体(amygdaloid body)在侧脑室下角前端的上方,海马旁回钩的深面,与尾状核的末端相连,为边缘系统的皮质下中枢,与调节内脏活动和情绪的产生有关。
大脑半球的髓质主要由联系皮质部分和皮质下结构的神经纤维组成,可分为:连合纤维(commissural fibers)连接左右半球皮质的纤维,包括胼胝体、前连合和穹隆连合;联络纤维(association fiber)是联系一侧半球内部各叶间的纤维;投射纤维(projection fibers)由大脑皮质与皮质下各中枢间的上、下行纤维组成。投射纤维大部分经过内囊。内囊(internal capsule)位于丘脑、尾状核(两者居内侧)和豆状核(居外侧)之间。在水平切面上,内囊是一“V”字形的白质板,分前肢、膝和后肢3部分。
侧脑室(lateral ventricle)是位于两侧大脑半球内的腔隙,腔内有脉络丛,分为中央部、前角、后角和下角4部分。
在半球的内侧面,扣带回和海马旁回等围绕胼胝体等成一环状,加上被挤到侧脑室下角的海马和齿状回,共同组成边缘叶(limbic lobe)。边缘叶再加上与它联系密切的皮质和皮质下结构,如杏仁体、隔区(内有隔核)、下丘脑、背侧丘脑的前核和中脑被盖等,共同组成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边缘系统与内脏活动、情绪反应及性活动有密切关系,还参与个体生存(如觅食、防御、攻击等)和种族延续(如生殖行为),其中海马等结构还与学习记忆功能有关。
间脑(diencephalon)位于中脑和端脑之间,它的两侧和背面被高度发展的大脑皮质所掩盖。间脑共分5部,包括背侧丘脑、下丘脑、上丘脑、后丘脑和底丘脑。间脑的内腔是一正中矢状窄裂隙,称第三脑室(the third ventricle),室前部两侧有室间孔(interventricular foramen)通大脑半球内的侧脑室(lateral ventricle),室后部通中脑水管。第三脑室顶由脉络组织构成;底由视交叉、灰结节、漏斗和乳头体构成;前壁为终板;侧壁为背侧丘脑和下丘脑。
背侧丘脑(dorsal thalamus)又称丘脑,位于下丘脑的背侧和上方,是一对卵圆形灰质团块,左右各一,中间为第三脑室。背侧丘脑是皮质下感觉的最后中继站,并可能感知粗略的痛觉,并调节躯体运动。
后丘脑(metathalamus)包括丘脑枕后下方的两个小团块,偏外侧的为外侧膝状体(lateral geniculate body)和偏内侧的为内侧膝状体(medial geniculate body),分别参与视觉和听觉信号的传导。
上丘脑(epithalamus)位于第三脑室顶部的周围,包括松果体(pineal body)、缰三角、缰连合、丘脑髓纹和后连合。松果体为内分泌腺,分泌褪黑激素,有抑制性腺发育及调节生物钟的功能,16岁后逐渐钙化。
底丘脑(subthalamus)为间脑与中脑的移行区,位于背侧丘脑的下方,下丘脑的外侧。内含底丘脑核,与苍白球等结构有密切的纤维联系,是锥体外系的重要结构。人类一侧底丘脑核受损,可产生对侧肢体尤其是上肢较为显著的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
下丘脑(hypothalamus)居丘脑的下方,形成第三脑室下部的侧壁。在脑底面,此部的最前方是视交叉(optic chiasma),后方为灰结节(tuber cinereum),向下移行于漏斗(infundibulum)。漏斗上端称正中隆起(median eminence),下端与垂体(hypophysis)相接。灰结节后方有一对圆形的隆起称乳头体(mammillary bod)。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的中心,是皮质下调节自主神经活动的高级中枢,将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融为一体参与对情绪、饮食、体温、水盐平衡、睡眠、觉醒及垂体内分泌活动的调节。
小脑(cerebellum)位于颅后窝,在脑桥和延髓的背面。小脑两侧膨大称小脑半球(cerebellar hemisphere);中部较狭窄称小脑蚓(vermis)。小脑借上、中、下3对小脑脚连于脑干的背面。在小脑半球下面前内侧部有一突出部分,称为小脑扁桃体(tonsil of cerebellum)。当颅内某种病变引起颅内压增高时,小脑扁桃体可向下嵌入枕骨大孔,形成小脑扁桃体疝或称为枕骨大孔疝。
小脑表面的灰质称小脑皮质(cerebellar cortex)。小脑深面的白质称小脑髓质(medulla)。在髓质里埋着的灰质核团称小脑核(cerebellar nuclei)。小脑的功能主要包括协调躯体随意运动和管理编程运动、调节肌张力及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是位于脊髓与间脑之间的部分,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3部分组成。延髓和脑桥的背面与小脑相连。
形似倒置的圆锥体,表面有与脊髓相连续的同名沟和裂,上端借延髓脑桥沟与脑桥为界。在延髓上部,前正中裂两侧各有一纵行隆起称为锥体(pyramid),由锥体束的纤维聚集而成。锥体外侧有一卵圆形隆起称橄榄(olive),在橄榄与锥体之间的前外侧沟中有舌下神经根丝;而在橄榄背外侧的后外侧沟沟内,由上而下依次排列有舌咽神经根、迷走神经根和副神经根。
腹面宽阔膨隆,称脑桥基底部。延髓脑桥沟中自内向外依次有展神经根、面神经根和前庭蜗神经根。脑桥上缘与中脑的大脑脚相连。基底部向两侧逐渐变窄,移行为小脑中脚(middle cerebellar peduncle),两者的分界处有三叉神经根。
腹侧面有一对粗大的柱状结构称为大脑脚(crus cerebri),内由大量来自大脑皮质的下行纤维组成,左右大脑脚之间的凹窝称为脚间窝,窝底为后穿质。大脑脚内侧有动眼神经根(图1-3)。
延髓背面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构成菱形窝的下部。下半部形似脊髓,后正中沟的两侧各有一对突起,内侧一对称为薄束结节(gracile tubercle),外侧一对称为楔束结节(cuneate tubercle),在楔束结节的外上方的隆起称小脑下脚(inferior cerebellar peduncle),又称绳状体(restiform body),其纤维向后连于小脑。
脑桥背面构成菱形窝的上半部,窝的两侧为小脑上脚。菱形窝上有横行的髓纹,为延髓和脑桥在背面的分界。
中脑背部为顶盖,有两对圆形隆起,上方一对对称上丘(superior colliculus),是皮质下视觉中枢,借上丘臂(brachium of superior colliculus)连于间脑的外侧膝状体;下方一对对称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是皮质下听觉中枢,借下丘臂(brachium of inferior colliculus)连于间脑的内侧膝状体,下丘下方有滑车神经根。上丘和下丘合称四叠体(corpus quadrigemina)。
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的室腔。它上通中脑水管;下通延髓和脊髓中央管;顶端朝向小脑,为第四脑室盖;室底呈菱形,故名菱形窝。室顶的壁膜构成脉络组织,并携带着软膜和室管膜上皮突入室腔,形成第四脑室脉络丛(choroid plexus of fourth ventricle),产生脑脊液。第四脑室借脉络组织上的3个孔与蛛网膜下隙相通:一是不成对的第四脑室正中孔(median aperture of fourth ventricle)位于脑室下角尖部正上方;另外两个是第四脑室外侧孔(lateral aperture of fourth ventricle),分别开口于第四脑室左、右外侧尖端。
脑干内部包括脑神经核、传导通路上的中继核团、网状结构和上、下行传导束(表1-1)。
延髓内有多个脑神经核团,分别与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相连。延髓内重要的中继核有薄束核(gracile nucleus)和楔束核(cuneate nucleus),各一对,分别接受来自薄束和楔束的纤维。
脑桥的内部有与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相连的神经核。主要的中继核为脑桥基底部的大量散布于纵横纤维之间的神经元群即脑桥核,是传递大脑皮质运动信息到小脑的中继站。
中脑以中脑水管为界分为两部分:背侧部称为顶盖;腹侧部称为大脑脚。大脑脚又可分为被盖、黑质和大脑脚底3部分。在中脑内部有与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三叉神经相连的神经核。上丘内有上丘核,是视觉反射中枢,参与完成由声、光刺激引起的反射活动;下丘内有下丘核,是听觉传导通路上重要的中继核,传递听觉信息。此外,中脑内还有红核和黑质,它们对调节运动有着重要作用。
大脑皮质与脊髓、小脑相互联系的传入和传出神经纤维束均经过脑干。
脑干内具有多个反射的低级中枢,如延髓内有调节呼吸和心血管活动的“生命中枢”。
具有维持大脑皮质醒觉、引起睡眠,调节躯体运动和感觉及某些内脏活动的功能。
二、脊 髓
脊髓(spinal cord)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在成人平第1腰椎体下缘(新生儿可达第3腰椎下缘)。脊髓全长粗细不等,有两个梭形的膨大,位于上部的称为颈膨大;位于下部的称为腰骶膨大。
脊髓的表面有6条纵贯全长的沟或裂。前面正中较明显的沟称前正中裂,后面正中较浅的沟为后正中沟。在前正中裂两侧有一对前外侧沟,沟内有脊神经前根的根丝附着。在后正中沟两侧有一对后外侧沟,沟内有脊神经后根的根丝附着。
每一对脊神经所连的一段脊髓,称为一个脊髓节段。因为脊神经有31对,因此脊髓也相应有31个节段,即 8个颈节(C)、12个胸节(T)、5个腰节(L)、5个骶节(S)和1个尾节(Co)。由于脊髓与椎骨发育速度不同,脊髓各节段与椎骨的位置关系并不一致。成年人一般可用以下的方法来推算:上颈髓节(C1~C4)大致与同序数椎骨相对应,下颈髓节(C5~C8)和上胸髓节(T1~T4)与同序数椎骨的上1节椎体平对,中胸部的脊髓节(T5~T8)约与同序数椎骨上2节椎体平对,下胸部的脊髓节(T9~T12)约与同序数椎骨上3节椎体平对,全部腰髓节约平对第10~12胸椎,全部骶、尾髓节约平对第1腰椎。了解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对病变和麻醉的定位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为避免损伤脊髓,临床上常在第3、4腰椎间及以下进行腰椎穿刺。
在脊髓的横切面上,可见脊髓的中央有一细管称中央管,中央管周围的蝶形结构称灰质(grey matter),灰质周围的结构称白质(white matter)。
灰质两侧前端呈角状膨大,称前角,含有大量运动神经元的细胞体,其轴突组合成脊神经的前根,直接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灰质两侧后端狭长突出,称为后角,内含感觉细胞,主要接受脊神经后根传入的感觉冲动,再由此传至中枢。在胸髓和上部腰髓,前后角之间有向外突出的侧角,是交感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前角和后角之间的区域称中间带。
白质借脊髓表面的3条纵行的沟分为3个索,前正中裂与前外侧沟之间称前索,主要由上行的脊髓丘脑束和下行的皮质脊髓前束组成;后外侧沟与正中沟之间称后索,主要由上行的薄束和楔束组成;前后外侧沟之间称外侧索,主要由上行的脊髓小脑束和下行的皮质脊髓侧束、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组成。
在脑和各级中枢的控制下,脊髓可以通过上、下行传导束,连接躯干和四肢。
通过脊髓内部神经元的特定联系,可以完成一些反射活动,如膝反射、排便、排尿等。正常情况下,其反射活动是在脑的控制下进行的。
三、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cranial nerves)是指与脑及脑干相连的神经,共12对,常用罗马数字表示(见图1-3)。
Ⅰ嗅神经(olfactory nerves):属特殊内脏感觉神经,分布于鼻腔顶部的嗅黏膜,传导嗅觉。
Ⅱ视神经(optic nerve):由特殊躯体感觉纤维组成,分布于眼球的视网膜上,传导视觉冲动。
Ⅷ前庭蜗神经(vestibulocochlear nerve):又称位听神经。由前庭神经和蜗神经组成,属特殊躯体感觉性神经,传导内耳的听觉和平衡觉的冲动入脑。
Ⅲ动眼神经(oculomotor nerve):含有躯体运动和一般内脏运动两种纤维。分布于眼球外面的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和上睑提肌,控制眼球向上、向下、向内、向外上运动及上提眼睑。其副交感纤维分布于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调节晶状体曲度和缩小瞳孔。
Ⅳ滑车神经(trochlear nerve):为躯体运动性神经,分布于上斜肌,收缩时使眼球转向外下方。
Ⅵ展神经(abducent nerve):为躯体运动性神经,分布于眼球的外直肌,收缩时使瞳孔转向外侧。
Ⅺ副神经(accessory nerve):由颅根和脊髓根组成。颅根含特殊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咽喉肌;脊髓根纤维为躯体运动纤维,支配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Ⅻ舌下神经(hypoglossal nerve):由躯体运动纤维组成,支配舌肌运动。
Ⅴ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rve):含有一般躯体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两种纤维,支配咀嚼肌运动和头面部(鼻腔及口腔黏膜、牙髓、眼、皮肤、脑膜等)的一般感觉。
Ⅶ面神经(facial nerve):含有3种主要纤维成分:①特殊内脏运动纤维,支配面肌的运动;②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分布于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及鼻、腭的黏膜腺;③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即味觉纤维,分布于舌前2/3的味蕾。
Ⅸ舌咽神经(glossopharyngeal nerve):含5种纤维成分:①特殊内脏运动纤维,支配茎突咽肌和咽缩肌;②一般内脏运动(副交感)纤维,司腮腺分泌;③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舌后1/3的味蕾;④一般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咽、舌后1/3等处黏膜以及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⑤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耳后皮肤。
Ⅹ迷走神经(vagus nerve):含有4种纤维成分:①一般内脏运动(副交感)纤维,主要分布到颈、胸和腹部的脏器,管理平滑肌、心肌和腺体活动;②特殊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咽、喉肌;③一般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颈、胸和腹部的脏器;④一般躯体感觉纤维,主要分布于耳廓、外耳道的皮肤和部分硬脑膜。
脊神经(spinal nerves)共31对,包括8对颈神经(cervical nerves)、12对胸神经(thoracic nerves)、5 对腰神经(lumbal nerves)、5对骶神经(sacral nerves)和1 对尾神经(coccygeal nerve)。每对脊神经借前根和后根与脊髓相连。前根由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和侧角内的交感神经元的轴突构成;后根由感觉神经纤维构成。前根与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脊神经,故每对脊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含有躯体感觉、躯体运动、内脏感觉、内脏运动4种纤维。在椎间孔附近脊神经后根有一膨大称脊神经节,内有假单级神经元的细胞。脊神经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前支和后支等分支。脊神经前支分布于躯干前外侧和四肢的肌肉及皮肤。除胸神经前支的节段性比较明显外,其余脊神经的前支均交织形成丛,即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等。后支分为肌支和皮支。肌支分布于颈、背、腰、骶部深层肌肉;皮支分布于颈、背、腰、骶部的皮肤,其分布有明显的节段性(图1-4)。
内脏神经系统(visceral nervous system)主要指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的神经,包括感觉和运动两种纤维成分,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其中内脏运动神经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内脏、心血管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这种调节通常不受意志控制,故得名自主神经。又因其不参与控制动物所特有的骨骼肌运动,主要是控制和调节动、植物所共有的物质代谢活动,故又称植物神经系统。
四、被膜、血管及其脑脊液循环
脑和脊髓的表面均包有3层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膜、蛛网膜、软膜,它们有保护、支持脑和脊髓的作用。
硬膜(dura mater)厚而坚韧,分为硬脊膜和硬脑膜。
硬脑膜内层在一定部位折叠并向颅腔内伸延形成隔幕,其中主要的隔幕有:大脑镰(cerebral falx)、小脑幕(tentorium of cerebellum)、鞍膈(diaphragma sella)等。当颅内压增高时,脑组织发生移位,若在隔幕或狭窄位置发生嵌顿,可能形成脑疝,如小脑幕切迹疝、枕骨大孔疝。硬脑膜在某些部位两层分开形成的腔隙,内衬一层内皮细胞,称为硬脑膜静脉窦(dural venous sinuses)。脑的静脉、部分硬膜本身的静脉和板障静脉等均注入窦内。硬脑膜窦内的血液流向见图1-5。
蛛网膜(arachnoid matter)位于硬膜的深面,为半透明薄膜。蛛网膜与软膜之间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互相连接,其间存在腔隙,称蛛网膜下隙(subarachnoid space),内充满脑脊液。蛛网膜下隙在某些部位扩大,称为池。重要的池有小脑延髓池、脚间池、交叉池等。
软膜(pia matter)薄而富含血管,紧贴脑和脊髓表面,并伸入脑和脊髓的沟裂,分别称为软脑膜和软脊膜。在脑室壁,软脑膜及其血管与脑室的室管膜上皮共同突向脑室,形成脉络丛(choroid plexus)。
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汇合,经中脑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再与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第四脑室顶的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进入蛛网膜下腔使整个脑、脊髓和马尾等均浸泡在脑脊液中。脑脊液在蛛网膜下腔内流向大脑背面,最后经蛛网膜粒渗入到上矢状窦内,从而回到血液循环中。
健康成人脑脊液含量约为150ml,每天分泌量400~500ml。若脑室系统发生机械性阻塞或脑脊液吸收受限,可产生脑积水及颅内压增高。
脑的动脉来自于成对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前者供应大脑半球的前2/3和间脑前半部;后者供应脑干、小脑、间脑后半部和大脑半球的后1/3。两者供应范围大致以顶枕沟为界。临床上把脑的血液供应归纳为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两动脉系的分支又可分为皮质支(营养皮质及其下方的髓质)和中央支(深入脑实质,供应丘脑、基底核和内囊等)(图 1-6)。
起自颈总动脉,经颈部向上至颅底,穿颞骨岩部的颈动脉管进入海绵窦内侧壁,由海绵窦穿出后行至蝶骨的前床突转向后上分为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两终支。颈内动脉的主要分支包括:
在视神经的上方,向前内行,进入大脑纵裂,与对侧的同名动脉借前交通动脉(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相连,然后沿胼胝体沟后行,分布于顶枕沟以前的大脑半球内侧面、额叶底面的一部分及额、顶两叶上外侧面的上部。从大脑前动脉的近段发出中央支经前穿质进入脑实质,供应尾状核、豆状核前部和内囊前肢。
可视为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向外进入外侧沟内,并分出若干皮质支随此沟向后外方分布,供应半球上外侧面的大部分和岛叶。这些区域内有躯体运动、躯体感觉和语言中枢,故该动脉一旦发生栓塞或破裂出血,将对机体产生严重影响。此外,大脑中动脉途经前穿质时尚发出数条细小的中央支,又称豆纹动脉,这些中央支垂直穿入脑实质深部,供应尾状核、豆状核、内囊膝和后肢的前部。
为一细小动脉,沿视束下面向后外行,进入侧脑室下角,终止于侧脑室脉络丛。沿途发支供应视束的大部分,内囊后肢的后下部,大脑脚底的中1/3及苍白球等。因该动脉细小,行程较长,故较易发生血栓。
跨越视束下面向后行,与大脑后动脉吻合,是颈内动脉系和椎动脉系之间的吻合支。
起自锁骨下动脉,发出后穿经第6至第1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在脑桥延髓交界处左、右椎动脉汇合成一条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基底动脉沿脑桥腹侧面上行,至脑桥上缘分为左、右大脑后动脉。
椎动脉的主要分支有:
1)脊髓前、后动脉(见脊髓的血管)。
2)小脑下后动脉(inferior posterior cerebellar artery):一般在两侧椎动脉汇合成基底动脉之前发出,向后外行于延髓与小脑扁桃体之间,主要供应延髓后外侧部和小脑下面的后部。该动脉行程弯曲,较易形成血栓。
基底动脉的主要分支有:
1)小脑下前动脉(inferior anterior cerebellar artery):自基底动脉起始部发出,经展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的腹侧达小脑下面,供应小脑下面的前部。
2)迷路动脉(labyrinthine artery):又名内听动脉,常见从小脑下前动脉发出。迷路动脉很细,伴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进入内耳,供应内耳迷路。
3)脑桥动脉(pontine artery):为一些细小分支,起自基底动脉,供应脑桥基底部。
4)小脑上动脉(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自基底动脉的末端发出,绕大脑脚向后,供应小脑上面。
5)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为基底动脉的终支。在脑桥上缘附近发出,绕大脑脚向后,沿大脑半球下面行至枕叶内侧面,发出皮质支主要分布于大脑颞叶基底部和枕叶。大脑后动脉尚发出脉络丛后动脉,参与形成侧脑室和第三脑室脉络丛。大脑后动脉的中央支亦起自其根部,由脚间窝入脑实质,供应背侧丘脑,内、外侧膝状体,下丘脑,底丘脑等。
即Willis环,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段、两侧后交通动脉和两侧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共同组成。在脑底下方,蝶鞍上方,围绕视交叉、灰结节及乳头体周围形成环状。此环使颈内动脉系与椎基底动脉系血液得以沟通,是一种潜在的循环代偿装置。但是,大脑动脉环有许多变异,发育不良或异常者约占一半,而不正常的动脉环易发生动脉瘤。
脑的静脉一般分为浅、深静脉系统,它们不与动脉伴行,而是先注入硬脑膜静脉窦,再流入颈内静脉。浅、深静脉之间互相吻合。
脊髓的动脉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椎动脉分出的脊髓前动脉和脊髓后动脉;二是来自一些节段性动脉,如肋间动脉、腰动脉、骶外侧动脉等的脊髓支。脊髓的静脉汇集成脊髓前静脉和脊髓后静脉后汇入位于硬膜外隙内的椎内静脉丛。
(王新宇 李新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