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出生缺陷已成为我国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出生缺陷儿中30%在5岁前死亡,40%为终身残疾,对个人和家庭而言,出生缺陷影响儿童生存和生活质量;对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还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寿命损失和社会经济负担。出生缺陷防治关系到降低婴儿死亡率、提高人均期望寿命和出生人口素质的社会发展目标。
全国出生缺陷监测结果显示,先天性心脏病已居于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首位,具有高致残、高致死的特点,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和出生人口素质。近年来,医疗卫生系统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及产前管理工作不断加强,针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筛查和诊断逐步在全国展开,并取得显著成效。尤其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医学影像学的进展及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建立,胎儿心脏病产前诊断和围产期管理已日益受到医疗卫生工作者的重视。临床上,对孕妇经检查发现胎儿罹患先天性心脏病不应再简单地判定“终止妊娠”或“继续妊娠”,还应该对其进一步开展危险分层的精细化产前诊断,根据危险分层提供预后咨询、围产期管理建议并做好新生儿出生后救治准备,既避免遗漏预后不良胎儿心脏病,也避免对预后良好胎儿心脏病患者的过度干预。为此,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健康服务司委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会诊中心,组织全国专家编写了《胎儿心脏病产前超声诊断咨询及围产期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旨在针对目前胎儿心脏病围产期保健工作需求,为广大产前诊断超声医生、产科医生、小儿心脏病相关专业医生开展胎儿心脏病产前超声诊断咨询及围产期管理提供有益的技术参考。
在此,对所有参与《指南》编写的单位和人员及给予关心和支持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国胎儿心脏病围产期管理工作还属于起步阶段,各地均在探索有效经验,本《指南》还将根据基层实践不断完善,希望我们大家共同为提高胎儿心脏病防治能力、改善母婴健康状况而不懈努力!

国家卫生计生委

妇幼健康服务司 司长

2015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