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泌尿系统疾病的检验诊断(第2版)
- 颜卫华 张奕荣
- 6168字
- 2020-08-28 16:24:55
第二节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一、疾病概要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RPGN,简称急进性肾炎)是一组病情发展急骤,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肾衰竭急剧恶化、早期出现少尿性急性肾衰竭为临床特征,预后恶劣的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crescentic glomerulonephritis),表现为肾小球囊内细胞增生、纤维蛋白沉着。
急进性肾炎不常见,由多种致病原因所致,主要分为三类:①原发性急进性肾炎;②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急进性肾炎;③在原发性肾小球病的基础上形成广泛的新月体,即其他病理类型转化而来的新月体性肾炎。本文着重讨论原发性急进性肾炎。
急进性肾炎根据免疫病理可分为三型:①Ⅰ型(抗肾小球基底膜型),由于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与肾小球基底膜(GBM)抗原相结合激活补体而致病。此型患者常有前驱上呼吸道感染史或接触碳氢化合物史,可能为某些病原体或吸入碳氢化合物,使肺泡受损,产生致病性抗原和抗GBM抗体,导致肾、肺损伤。②Ⅱ型(免疫复合物型),因肾小球内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或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激活补体而致病。③Ⅲ型(少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内无或仅微量免疫球蛋白沉积,主要由于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所致的原发性小血管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出现节段性坏死,导致血浆及单核细胞进入肾小囊,形成新月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脏可为首发、甚至唯一受累的器官或与其他系统损害并存。
肾脏体积常比正常的增大。光镜下通常以广泛的肾小球囊腔内有大型新月体形成为主要特征。绝大多数肾小球(大于50%)有新月体形成。病变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严重破坏,早期可见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后期也可见基底膜断裂。病变早期为细胞性新月体,约一周后转变为细胞纤维性新月体,再一周后,形成纤维性新月体。Ⅰ型和Ⅱ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常呈一次突然起病,肾小球病变较单一。Ⅱ型肾小球内增生较明显,常伴系膜细胞、内皮细胞。Ⅲ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常反复发作,所以,各型新月体混合存在。Ⅲ型常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壁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肾间质水肿常常是最显著的早期表现,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小管最初改变包括空泡变性、颗粒变性。
免疫病理检查:Ⅰ型(抗肾小球基底膜型),IgG和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线状沉积。Ⅱ型(免疫复合物型),IgG(或IgA、或IgM)、C3、C1q等以不同组合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和(或)毛细血管壁。Ⅲ型(少免疫复合物型),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均阴性,但血清ANCA常阳性。有时Ⅰ型患者同时有ANCA阳性,则称为Ⅳ型。如既无免疫球蛋白沉积,又无ANCA阳性,则称为Ⅴ型。
我国以Ⅱ型急进性肾炎多见,Ⅰ型好发于青中年,Ⅱ型及Ⅲ型常见于中、老年患者,男性略多。患者可有前驱呼吸道感染,起病较急,病情发展快,表现为肉眼血尿或持续性镜下血尿、蛋白尿、少尿、水肿、高血压等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早期出现少尿或无尿,进行性肾功能恶化并发展为尿毒症。患者常伴有中度贫血,有时存在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显示双肾增大或正常大小而轮廓整齐,但皮髓交界不清。Ⅰ型即抗肾小球基底膜(GBM)抗体肾炎,免疫学检查异常主要有抗GBM抗体阳性,此型约占30%,新月体多,预后最差;Ⅱ型患者常伴肾病综合征,血循环免疫复合物及冷球蛋白可呈阳性,并可伴血清补体C3降低,此型约占50%,预后较Ⅰ型为好;Ⅲ型患者常有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体重下降、关节痛或咯血等系统性血管炎的表现,在免疫病理检查肾小球无免疫球蛋白沉积,血清ANCA阳性,此型约占20%,预后较好。
B超等影像学检查常显示两肾增大。
病理类型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大于等于50%的肾小球有新月体形成。
凡急性肾炎综合征的表现,而以严重的血尿、突出的少尿及进行性肾功能恶化,无论是否已达到少尿性急性肾衰竭,应疑及本病并及时进行肾活检。怀疑急进性肾炎时早作肾活检对于诊断确立,估计预后,制订治疗方案是必需的。也应实行血清学检查和寻找感染疾病。若病理证实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则诊断可以成立。原发性急进性肾炎诊断时需除外以下疾病:
常有明确的诱因,如肾缺血(休克、脱水)或肾毒性药物或肾小管堵塞(异型输血、血管内溶血)等,表现为肾小管损害,故尿钠增加、尿渗透压低,血尿、蛋白尿较轻,无明显的急性肾炎综合征的表现,这些可借以鉴别。
亦可表现为急性肾衰竭,但常有过敏史,伴发热、皮疹、血和尿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突发无尿,无急性肾炎综合征的表现。可有肾绞痛或明显腰痛史。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肾盂或输尿管结石,膀胱、前列腺肿瘤,或血块梗阻等。
可引起急性肾衰竭。但该病多并发于糖尿病患者,常有较明显的肾区痛及尿路刺激症,尿中白细胞数多,尿培养有致病菌、尿沉渣可见脱落的组织碎片等可资鉴别。
对过去无肾炎病史,出现少尿、无尿及肾衰竭表现的慢性肾炎患者,应根据病情进展速度较慢、双侧肾影缩小等进行诊断。这些也有助于同急进性肾炎相鉴别。
亦可出现新月体,出现少尿、进行性肾衰竭,但有急性肾炎本身的临床、实验室表现,一般肾功能损害有可能恢复,肾活检有助于诊断。
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及Goodpastures综合征等疾病可伴新月体形成。但其本身的临床、实验室表现,肾活检有助于诊断。
二、检验诊断
早期检查尿量减少,可出现血尿、蛋白尿,免疫学检查可行抗GBM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查以及血免疫复合物检查等,血清补体C3可有下降。
采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
采静脉血2ml后应立即将血液标本注入含EDTA-K2的抗凝剂试管中,并充分混匀。
红细胞计数,男(4.3~5.8)×1012/L,女(3.8~5.1)×1012/L;白细胞计数,成人(3.5~9.5)× 109/L,儿童(5~12)×109/L,8个月至2岁婴儿(15~20)× 109/L;血红蛋白,男130~175g/L,女115~150g/L,新生儿170~200g/L;血小板计数,(125~350)×109/L。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情进展常有中度至重度贫血,有时可见白细胞及血小板增高。
24小时尿液。24小时尿液采集方法,早晨8时开始,采集前排空膀胱,这部分尿液废弃。收集之后至次日早晨8时的所有尿液(在第一次尿液排入容器时即加入甲苯防腐剂)。最后,用量筒或量杯量取24小时尿液体积。
正常人尿量为1 000~2 000ml/24h,平均1 500ml。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持续少于17ml称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称为无尿;多于2500ml/24h,称多尿,若24小时尿量在4000ml以上称尿崩。
少尿或无尿常见原因有:①肾前性,为各种原因所致的休克、创伤、严重脱水、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等液体分布异常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②肾性肾衰竭,见于急性重型肾小球肾炎、快速进展性肾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等肾小球疾病及各种休克、感染、创伤等;③肾后性,各种原因所致的尿路梗阻,如肿瘤、结石、尿路狭窄等;④假性少尿,膀胱尿潴留,如前列腺肥大或神经源性膀胱等。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为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进行性少尿或无尿,肾功能于数周内进行性恶化并发展至尿毒症。
干化学检查、尿沉渣仪检查及尿沉渣镜检。
随机尿。
尿蛋白阴性;白细胞0~5/HPF;红细胞0~3/HPF。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时可见肉眼血尿,镜下可见大量的红细胞,白细胞也常增多,多为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一般呈少量至中量蛋白尿,偶见肾病综合征范围的蛋白尿。
肌氨酸氧化酶法
男性53~106μmol/L,女性44~97μmol/L。
血液中的肌酐由外源性肌酐和内源性肌酐两类组成,主要由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基本上不重吸收。内源性肌酐由肌肉代谢产生,每天生成量相对恒定(每20g肌肉每天代谢产生1mg肌酐)。在外源性肌酐摄入量稳定的情况下,血液中的肌酐浓度取决于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当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到正常水平1/3时,血中肌酐浓度就会明显升高,是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但血肌酐检测受到饮食、运动等影响,因此使用时应动态观察和结合其他实验室指标来分析。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时,血肌酐进行性升高。血肌酐病理性增高还可见于:①肾肌酐排出量减少,如肾衰竭、尿毒症、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②体内肌酐生成过多,如巨人症、肢端肥大症。血清肌酐病理性降低见于肌肉萎缩。
血肌酐敏感性较尿素氮好,但并非早期诊断指标。血清肌酐检查方法简便,是临床常用的肾功能指标。
血液中的肌酐绝大部分由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基本不吸收也很少排泌,故肾肌酐清除率可较正确地反映肾小球的滤过率。在控制饮食排除外源性肌酐的干扰和避免剧烈运动的情况下,血液中的内生肌酐含量和尿液中每天排出的肌酐量是较为恒定的。通过测定血和尿中肌酐含量,来计算肾脏在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
标准24小时留尿计算法、4小时留尿改良法、血肌酐计算法。
留尿时需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维持尿流量>1ml/min,留尿同时抽取5ml血液,分别测定血清肌酐和尿肌酐浓度。另外,还需了解患者的身高和体重。
另有收集4小时尿液进行肌酐清除率计算,连续测定3天。特别是在使用有肾脏毒性药物的治疗过程中。
成人80~120ml/(min·1.73m2),老年人随年龄增长,有自然下降趋势。
Ccr是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可较早判断肾小球损害。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滤过功能进行性降低,Ccr进行性下降。Ccr检查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可用于判断肾小球损害程度,当GFR低到正常值的50%,Ccr测定值可低至50ml/(min·1.73m2),但血肌酐、尿素氮测定仍可在正常范围,此因肾脏有强大的储备能力,故Ccr是较早反映GFR的敏感指标。
酶偶联速率法。
成人3.2~7.1mmol/L,婴儿、儿童1.8~6.5mmol/L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时,血尿素氮进行性升高。血清尿素氮主要是经肾小球滤过而随尿液排出体外,当肾脏实质受损害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致使血液中血清尿素氮浓度增加,因此通过测定尿素氮,可以了解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血清尿素氮增高主要见于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严重的肾盂肾炎等。肾功能轻度受损时,尿素氮检测值可以无变化。当此值高于正常时,说明有效肾单位的60%~70%已受到损害。因此尿素氮测定不能作为肾病的早期功能测定的指标,但对肾衰竭,尤其是尿毒症的诊断有特殊的价值。检测值增高的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所以对判断肾病和疾病的发展趋势有重要的意义。其他疾病如脱水、水肿、腹水、血循环功能衰竭、尿结石或前列腺增生等引起的尿路梗阻引起尿量显著减少或尿闭时,也可造成血清尿素氮检测值增高。血清尿素氮增高见于器质性肾功能损害、肾前性少尿,还受到蛋白质分解实际状况影响,如高蛋白饮食、胃肠道出血、口服类固醇激素等都可使血尿素氮浓度升高。血肌酐测定较血尿素氮测定更能准确地反映肾小球功能,但反映较迟钝;而血尿素氮升高幅度较血肌酐显著,提示为肾前性肾衰。
速率散射比浊法。
<8mg/L。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CRP升高。CRP是一种可以结合肺炎链球菌细胞壁C-多糖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具有激活补体、调理素样作用,可以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块收缩的作用以及调节血小板活性等。健康人血清中浓度很低,当细菌感染引发炎症或组织损伤和术后,其浓度可显著升高,当炎症开始6~12小时就可检测到,作为炎症指标,在特异性、更快地反映炎症变化等方面比血沉更具优势。
速率散射比浊法。
0.83~1.77g/L(不同检测方法参考区间有所不同)。
Ⅰ型和Ⅱ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时,血清补体C3、总补体下降,随着病情的恢复,补体逐渐恢复正常,如C3持续低水平,预示预后不良,呈慢性趋势。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阴性。
该试验主要用于肾小球肾炎的分型诊断与鉴别诊断,在典型活动性抗肾小球基底膜病变患者中,该抗体几乎均为阳性。肺肾综合征和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该抗体的阳性率仅为15%~20%,Ⅰ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的患者往往预后较差。
PEG沉淀法,先用PEG沉淀复合物,再用PEG比浊法测定吸光度A值。
正常血清CIC的A值为0.043±0.02。
Ⅱ型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人体在健康状态下也存在少量的CIC,目前已经明确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部分肾小球肾炎和血管炎等疾病检测CIC对判断疾病活动性和治疗效果有一定意义。
①定性分析,保温条件下抽取患者外周血,37℃放置2小时,分离出血清,分别加入两支试管内,一管置4℃冰箱内,另一管置37℃温箱内,直立。一般经24~72小时,放置4℃的管可出现沉淀,若一周仍不出现沉淀可判断为阴性。若4℃管内形成沉淀,而37℃的管内无沉淀即可判断为冷球蛋白阳性。②定量分析,将沉淀用冷pH 7.0,0.05mol/L磷酸盐缓冲液洗涤,然后将沉淀溶解于10倍体积的pH 8.6的0.05mol/L巴比妥/巴比妥钠缓冲液中,置37℃,30分钟,进行免疫电泳或免疫固定电泳。
定性阴性;定量<80μg/ml。
冷球蛋白分为三类:Ⅰ型(单克隆型)大多为IgM或IgG型,无抗补体作用;Ⅱ型(混合型)为两种或两种以上单克隆Ig混合,以IgM+IgG最常见;Ⅲ型(多克隆型)。Ⅱ型RPGN患者冷球蛋白阳性。
间接免疫荧光技术。
阴性。
Ⅲ型RPGN患者血清ANCA阳性,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血清ANCA常呈阳性(根据ANCA的检测可将本病分为五型,在Ⅰ型患者中有30%的患者ANCA阳性被归为Ⅳ型,Ⅲ型患者中有20%~50%ANCA为阴性被归为Ⅴ型)。
间接血凝抑制试验。
阴性。
急进性肾炎时尿FDP值升高。FDP对于诊断和鉴别肾炎和肾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尿内出现FDP反映肾小球血管内有局部凝血、微血栓形成和纤溶变化,提示肾脏可能存在炎症病变,而肾病患者尿中FDP大多为阴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时尿内FDP升高说明肾脏病变在进展,有抗凝指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原发性纤溶性疾病及肾肿瘤时尿液中FDP亦可出现阳性。肾炎患者,尿FDP含量与尿蛋白量成正比,FDP与病情轻重也密切相关,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时,尿蛋白含量较少,而尿FDP含量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