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灸法是一种用火治病的方法,在中华大地上已流传达数千年之久,代代相传,迄今不息,为我国的医疗保健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灸法虽历经兴衰之变,但它的卓著疗效已举世公认。它是中国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一颗晶莹璀璨的明珠,认真发掘,前景绚丽。
灸法在我国历史上曾有过显著地位,登过大雅之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齐太仓公淳于意诊疾25例,其中灸案5例,齐文王便是其一。淳于公医术精湛,曾为济北王、淄川王、齐王府培养太医5人,2人兼习针灸术。故《汉书·艺文志》中综合我国古代治病方法为“箴、石、汤、火”,火灼是古代治病四法之一。宋代,赵光义病笃,针汤不济,兄太祖赵匡胤亲手为之施灸,太宗痛,太祖取艾自灼亲验,后世传为美谈。灸法在古代曾是帝王、诸侯、将相治病诸法之上乘。临床实践证明,灸效不亚针效,故灸法在历史上曾列箴、石、汤三法之前。古时以灸为主,以针为辅,嗣后灸针并重,相提并论,而今则针兴灸衰。究其原因,在艾卷温和灸发明之前,盖用艾炷着肤灸为主,灼皮之痛,炙肉之苦,且灸后发灸疮,脓水淋漓,日久不愈,灸疮结瘢,终生烙印。当时,灸法犹若“夏日之日”,令人望而生畏。患者弗受,医者难施,故日渐湮没。自艾卷温和灸和隔物灸诸法问世后,灸疗已免烧灼之苦。此时,灸法犹若“冬日之日”,令人可亲可近。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灸疗不断推出,临床使用可定时、定性、定量,灸温可由人按需调节且疗效显著,使灸法这门古老而又原始的疗法,绽开了鲜艳的花蕾,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灸法的显著特点是应用广泛,疗效既迅速又持久。它广泛应用于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各种证候。对于急性病、慢性病、常见病、疑难病均可施治。临证中常有一炷着肤,疼痛立已,一次施灸,沉疴即起的案例。且简便、安全、经济,易于普及。灸法已受到海内外医家的广泛重视,继世界性的“针刺热”之后,“灸疗热”必将很快兴起。
《中国灸法》是一部灸疗专著,写在灸疗振兴之际。本书集古今灸法精华之大成,共分七章,即灸法总论、灸法的种类、经络、腧穴、临床各科疾病的灸法、现代灸法述要、灸法文献,后附古今用药剂量衡量比较表及主要参考书目。内载590个腧穴,168种灸熨及90多种疾病的灸治。可供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参考,也可作家庭灸疗保健的指南。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领导及责任编辑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指导。从开始筹划,到确定编目,从组织编写,到统稿定稿,责任编辑都亲自主持、参与,对该书的问世,起到了积极的协助作用。编写过程中,为广收博采,使书稿更能指导临床,符合临床实际,我们遂聘请了曾庆样、马兆勤、林衍富、熊光天、谢强、程曙、刘妍等在灸疗临床第一线的同志,根据他们自己的临床实践,参与了部分疾病的编写。在定稿过程中,山东潍坊市中医院的领导同志及针灸科张学山主任,给予了各方面的支持和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我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能为改变“存针废灸”的局面,尽绵薄之力;为使灸疗走向世界,像针刺一样被世界所公认,使针与灸比翼双飞,弘扬我国优秀传统医学遗产,造福子孙后代,尽到我们这一代人应尽的责任,则夙兴夜寐,如愿以偿。但由于我本人水平所限,加之是众笔成书,谬误难免,敬请海内同道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
1992年4月
于泉城济南千佛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