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灸法的种类

第一节 火热灸法

一、艾灸法

灸者,火之功,艾之力也。李时珍曰:“火为五行之一,有气无质。”邵子曰:“火无质,他物为质。”艾即可代火为质。医家用艾灸百病,故曰灸草,灸疗以艾为火。艾是一种平凡的野草,既无艳丽的花朵,又无诱人的芳香,亦无美味可口的果实。然而诗人骚客却赞不绝口。《诗·王风》曰:“被采艾兮。”《离骚》曰:“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芳。”要者,腰也。《诗》赞其可以疗疾,屈子则颂其芳香之气胜于幽兰。受人爱之,故曰“艾”与“爱”同音,以其为人所爱而得名。

据《中国药学大辞典》载,艾与其他药物配伍组方可治49种疾病。可内服、外敷、火灸、佩戴,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疾病。久负盛名的茸、芪、术、归等难以企及。被誉为百草之王的人参,与其他药物组方可治疾病32种,较艾少17种。

医者,治病工也,以其医术之优劣,分为上工、中工、下工三等。“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防重于治。艾不仅是治已病之良药,也是治未病的上品。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插艾,或用布帛将艾叶和药材包好,制成小巧玲珑的艾人、艾虎或桃形、葫芦形的小荷包,爱美的妇孺们佩在胸前或腰间,生动、美观、散发出淡淡幽香,令人喜爱,可驱秽防疫。艾,成了人们的爱物,当之无愧。每当感冒瘟疫流行时,人们取干艾叶揉成团点燃,在居处及办公室烟熏,预防感冒,效果良好。

艾之用广矣,功大矣,故诗人褒之,赋家赞之,百姓用之,历千古而不衰。端午节,亦可称艾生日。《荆楚岁时记》曰:“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施灸时将艾绒置于应灸穴位上燃烧即可。艾灸是火热灸法中最常用的一种,包括艾条灸、艾炷灸、艾饼灸及艾熏灸。艾灸是以艾叶制成的艾绒作为施灸原科。健康之人常施灸治,能补正益气,起到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作用;患病之人施以灸治,可使衰弱的机能得以兴奋,亢进的机能得以平抑,瘀血之疾得以消散。故此法数千年来一直为医者所喜用且兴盛不衰。

艾灸法的特点:艾灸火力温和,其温热能渗透到组织深部,病人痛苦少,可灸治一切虚寒性疾患,对风寒湿痹、脘腹疼痛、小腹冷痛、痛经、月经过多,以及皮肤湿癣、瘙痒等病尤为适宜。

(一)艾条灸

艾条灸法是将艾条点燃后在施灸部位(穴位)进行熏灸的方法。又称艾卷灸。艾条,分为普通艾条和加药艾条两种。

艾条的制法:普通艾条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薄绵纸上,像卷烟一样将其卷成直径约1.5厘米的圆柱形,要求卷得越紧越好。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糨糊封口,两头余纸拧成结即成。纸皮上印上分寸,作为施灸时的标准(图2-1)。

978751322809101010001-Chapter02-1.jpg

图2-1 艾条式样

在每条艾绒中掺入药物细末的,称为有药艾条,简称“药条”。一般加入艾绒中的药物有:肉桂、干姜、丁香、木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乳香、没药、川椒等。以上药物等份研成细末,每支艾条内加入药末6克。药条的种类很多,有加入麝香、沉香、松香、硫黄、穿山甲、皂角刺、细辛、桂枝、川芎、羌活、杜仲、枳壳,白芷、茵陈、巴豆、川乌、斑蝥、全蝎、桃树皮等药的。因药条疗效较好,故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现代有人利用其他材料做成“无烟艾条”或“微烟艾条”,施灸时不出现烟雾,有一定的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这种药条的处方是:艾绒500克,甘松30克,白芷、细辛、羌活各6克,金粉(或铝粉)40克。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

艾条灸可分为悬起灸、触按灸、隔物灸3种。

1.悬起灸

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的一种灸法。一般艾火距皮肤约3厘米,灸5~10分钟,可使皮肤有温热感而又不至于烧伤皮肤。悬起灸的操作方法又分为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3种。

(1)温和灸:将艾条燃着的一端,悬于施灸穴位之上熏烤,若病人有温热舒适的感觉,就可固定不移,灸至皮肤稍有红晕即可(图2-2)。一般灸10~15分钟。为掌握距离和避免施灸者疲劳,施灸者可用右手拇、食、中指持艾条,小指置于患者穴位附近施灸。此法能温通经脉、散寒祛邪,多用于灸治慢性病,临床运用最为广泛。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施灸者可将自己的左手中、食二指分张,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施灸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灼伤。

(2)回旋灸:又称熨热灸。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上距皮肤3厘米处,平行往复回旋熏灸,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灼痛(图2-3)。一般可灸20~30分钟。适用于风湿痹证、神经性麻痹及广泛性皮肤病等。

978751322809101010001-Chapter02-2.jpg

图2-2 温和灸

978751322809101010001-Chapter02-3.jpg

图2-3 回旋灸

(3)雀啄灸:将点燃的艾条于施灸部位上约3厘米高处,对准穴位,上下移动,使之像鸟雀啄米样,一起一落、忽近忽远地施灸(图2-4)。一般可灸5分钟左右。多用于急性病、昏厥急救及儿童疾患。此法因热力较强,应注意避免烫伤皮肤。

2.触按灸

是用加药艾条施灸。将药物艾条点燃后,垫上纸或布,乘热按到穴位上,使热气透达深部。因临床需要不同,艾绒里掺进的药品处方亦异,又分雷火针灸、太乙针灸、神灯照灸、百发神针、消癖神火针、阴证散毒针、艾火针衬垫灸。

978751322809101010001-Chapter02-4.jpg

图2-4 雀啄灸

978751322809101010001-Chapter02-5.jpg

图2-5 触按灸

(1)雷火针灸:雷火针,又称雷火神针。之所以称为“针”,是因为操作时,将药条实按在穴位上,很像针故名。雷火针首见于《本草纲目》卷六,附载于“神针火”条之末,尔后一些书籍陆续有所记载。雷火针灸是太乙针灸的前身,其药条用药处方有多种,临床上以使用《针灸大成》一书中的处方为多见。该书处方:艾绒60克,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各9克,麝香少许。

上药研成细末,和匀。以桑白纸1张,宽约30厘米见方,摊平,先取艾绒24克,均匀铺在纸上,次取药末6克,均匀掺在艾绒里,卷紧,外以鸡蛋清涂抹,再糊上桑白纸一层,两头余空纸3厘米许,捻紧即成。施灸时,先选定穴位,将上述药条的一端点燃,在施灸的穴位上,覆盖10层绵纸或5~7层棉布,再将艾火隔着纸或布,紧按在穴位上,稍留1~2秒即可。若艾火熄灭,可再点燃,如此反复施灸。每穴按灸10次左右。另一种方法是,将药条点燃的一端,用7层棉布包裹,紧按在穴位上,如病人感觉太烫,可将艾条稍提起,等热减再灸,如此反复。若火熄灭可重新点燃施灸,每穴可按灸5~7次(图2-5)。雷火针多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痿证、腹痛、泄泻及闪挫肿痛等证。正如《针灸大成·卷九》所说:“治闪挫诸骨间痛,及寒湿气而畏刺者。”

(2)太乙针灸:太乙针,又称太乙神针。太乙针灸是雷火针灸的进一步发展,是在雷火针的基础上改变药物处方而成,适应证更加广泛,尤其治疗风寒湿痹、顽麻、痿弱无力、半身不遂等均有效。韩贻丰的《太乙神针心法》是最早问世的太乙神针专著。操作时用药条施灸,文献记载的前人太乙神针药条处方有六种以上。临床上以用范敏绮《太乙神针》一书中所载处方加减变化而成的“通用方”为多。方药组成:艾绒90克,硫黄6克,麝香、乳香、没药、松香、桂枝、杜仲、枳壳、皂角刺、细辛、川芎、独活、穿山甲、雄黄、白芷、全蝎各3克。艾条制法、施灸操作及适应证与雷火神针同。

现代有人采用特制的黄铜或紫铜管作为套筒,内装太乙针施灸。其套筒长约30厘米,内径1.8厘米,套筒之上端,装以铜塞,用螺纹旋紧固定,结合紧密,下端为开口套管,长约6厘米,与套筒压紧配合,套筒端面,用红布盖罩,外用绳子缚扎固定。使用时,将罩有红布的套筒拔下,再将制好的太乙针装入套筒内,并将太乙针在酒精灯上点燃,装上开口套管,直接安放在选定的穴位上施灸。若病人觉热力过高时,或轻提慢按,或调节药针与红布之距离,总以温热舒适为度。这种方法较为简便易行。

(3)神灯照灸:将特制药条用麻油浸透晾干,点燃明火,谓之神灯。用神灯徐徐烘照选定部位以治疗病证,谓之神灯照灸。其药条通用处方是:雄黄、朱砂、血竭、没药各6克,麝香1.5克。制法:上药共为末,每次用药1克,以桑皮纸裹之,做成条状,长约20厘米,用麻油浸透备用。施灸时,将神灯点燃,距患部3厘米许,徐徐烘照,以皮肤温热为度。此法适用于外科疮疡,有消肿溃坚止痛的作用。

(4)百发神针:药条制法及施灸时操作方法同“雷火神针”。其药物处方是:乳香、没药、生川附子、血竭、川乌、草乌、檀香末、降香末、大贝母、麝香各9克、母丁香49粒,蕲艾绒30克或60克。此法适用于偏正头风、漏肩风、鹤膝风、半身不遂、痞块、腰痛、小肠疝气及痈疽等证。

(5)消癖神火针:药条制法及施灸时操作方法同“雷火神针”。其加药处方是:蜈蚣1条,五灵脂、雄黄、乳香、没药、阿魏、三棱、木鳖、蓬莪术、甘草、皮硝各3克,闹羊花、硫黄、穿山甲、猪牙皂各6克,麝香9克,甘遂1.5克,艾绒60克。此法主治偏食消瘦、积聚痞块等证。

(6)阴证散毒针:药条制法及施灸时操作方法同“雷火神针”。其加药处方是:乳香、没药、羌活、独活、川乌、草乌、白芷、细辛、猪牙皂、硫黄、穿山甲、大贝母、灵脂、肉桂、雄黄各3克,蟾酥、麝香各1克,艾绒30克。此法主治痈疽阴证。

以上(4)(5)(6)均见《串雅外编》。

(7)艾火针衬垫灸:见本章第二节。

3.隔物灸

隔物灸,是将艾条点燃后在所灸部位上面悬起,于施灸穴位上覆盖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灸法。随覆盖物的不同,临床适应证也不一样。常用的有胡桃壳灸和温针灸。

(1)胡桃壳灸:取胡桃1个从中线劈开,去仁,取壳(壳有裂缝者勿用)备用。施灸时在壳上钻3~5个小孔,内贮鸡粪,扣患病部位上,用点燃的艾条一端,于胡桃壳的小孔上熏灸。此法有解毒消肿止痛之功,临床上适用于各种肿毒。

(2)隔胡桃壳眼镜灸:本法是用胡桃壳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操作方法:取胡桃从中线处劈开,去仁,取壳(有裂纹及漏孔者勿用)备用。再备无玻片空眼镜框架一副(如无,可用细铁丝仿制亦可),沿镜框周围缠胶布,便于隔热,以防烫伤皮肤。再在镜架两侧接上细铁丝,以备安艾条用。再配制胡桃壳浸泡液,取菊花10克、蝉蜕10克、薄荷10克、石斛10克,上药用纱布包好,放于大口玻璃瓶内,倒入250毫升温水,浸泡15分钟,再将胡桃壳放入药液内,用药包将壳压住,再浸泡15分钟。取出胡桃壳,扣放于患侧的镜架上,取3厘米长的纯艾条1节,插于镜架的细铁丝上,距胡桃壳2厘米,点燃艾条两端,然后将镜架戴于患者眼上施灸。施灸时眼或睁或闭可视病情而定,如属眼肌病,可闭目受灸,以便使艾灸后壳内的蒸汽直达病所;如属眼球病,可张目受灸,以便使眼球直接吸收壳内蒸汽。本法有补泻之分,补法:艾条燃尽为止,取下镜架,用手指轻轻抚摩受灸后的眼眶周围,约半分钟;泻法:燃艾后用口微吹,艾烧尽后取下镜架。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10次为一疗程。如在门诊施灸者,满疗程后,患者已掌握施灸要领,可带灸器回家自灸。病情急重者,可增加至每日2~3次。此法适用于老年性白内障、青光眼、急慢性结膜炎、近视眼、斜视、视神经萎缩及眼肌麻痹等病证。

注意事项:施灸期禁食辛辣之物,勿看电视,以免影响疗效。

(3)温针灸:又名针上加灸、针柄灸、传热灸、烧针尾,是毫针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需要施灸的疾病。《针灸聚英·卷三·温针》载:“王节斋曰,近有为温针者,乃楚人之法。其法针于穴,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蒸温之,多以取效。”操作方法:将毫针刺入穴位,保留一定深度,得气后,行适当补泻手法,留针,取2厘米长艾条1段,套在针柄上端,艾条距皮肤3厘米高,点燃艾条下端灸之,热力通过针体传入穴位,以加强治疗作用。待艾条燃尽,除去残灰,稍停片刻将针取出(图2-6)。为避免皮肤灼痛和艾灰脱落灼伤皮肤,可在穴位上放一纸片。此法是一种简而易行的针灸并用方法,临床常用,适用于灸治常见病,如风寒湿痹、痿证等,也适于灸法保健。

978751322809101010001-Chapter02-6.jpg

图2-6 温针灸

(二)艾炷灸

用艾绒制成的圆锥形小体,称为艾炷。将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施灸的方法,称为艾炷灸法。古代的艾灸,以艾炷灸法为最盛行。古代的艾炷形式分圆锥形、牛角形和纺锤形,现代临床上以圆锥形为常用。古代常用的艾炷大小约3分左右,最小者可如粟米,最大者可如蒜头。《备急千金要方》说:“黄帝曰:‘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炷务大也,小弱炷乃小作之,以意商量。”《扁鹊心书》也说:“凡灸大人,艾炷须如莲子,底阔三分,务要坚实,若灸四肢及小儿,艾炷如苍耳子大,灸头面,艾炷如麦粒大。”《刺灸心法要诀》:“作炷坚实,置穴上,用葱涎粘固。”因此临证可因人、因病、因穴位的不同而灵活掌握。现代临床上分大、中、小3种艾炷。大艾炷高1厘米,炷底直径1厘米,可燃烧3~5分钟;中艾炷为大艾炷的一半,如枣核大;小艾炷如麦粒样。3种艾炷,其高度同其底面的直径应大致相等(图2-7)。

978751322809101010001-Chapter02-7.jpg

图2-7 艾炷图

每燃烧1枚艾炷,即为1壮。施灸的壮数多少,可根据疾病的性质、病情的轻重、体质的强弱而定。

艾炷灸的操作方式分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

1.直接灸

978751322809101010001-Chapter02-8.jpg

直接灸又叫着肤灸、明灸,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图2-8)。

此法古代称为“着肉灸”,如《备急千金要方》说:“炷令平正着肉,火势乃至病所也。”《外科精要》中载有灸高竹真背疽病案,先施隔蒜灸无效,“乃着肉灸良久。”施灸时,若用大艾炷,可在皮肤上涂点酒精,若用小艾炷,可在皮肤上涂少许蒜汁,以增加黏附作用,防其倾倒或安置不稳,从而灸满需灸壮数。因直接灸对皮肤刺激程度的不同,又分为无瘢痕灸、发疱灸和瘢痕灸3种。

(1)无瘢痕灸:因施灸后不致起疱,不遗留瘢痕,故名。临床上多用中、小艾炷。具体操作时,若用中等艾炷,点火后,病人稍觉灼痛,立即用镊子将艾炷取下,更换新炷;用小艾炷灸时,当艾炷燃烧1/3~1/2时,即去掉另换一炷。一般可连续灸3~7炷,以局部皮肤发生红晕为止。此法适用于虚寒病的轻证。因不留瘢痕,易为病人所接受。但对昏厥、小儿及感觉麻痹的患者应小心,防止发疱或灼伤皮肤。

(2)发疱灸:用小艾炷。当病人感到发烫后再继续灸3~5秒,此时施灸部位皮肤可出现黄斑,且有汗出,隔1~2小时后就会发疱。若灸而不发,可用热物熨之,或重复施灸。发疱后,切勿挑破,任其自然吸收。一般短期内留有色素沉着,不遗留瘢痕。此法适用于一般慢性虚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晕、慢性腹泻、皮肤疣等。

(3)化脓灸:又称瘢痕灸。因将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以灸至皮肤烧破,并致局部化脓、结痂,脱落后留有永久性瘢痕,故名。此灸法最早总结记载于《针灸甲乙经》,而后唐宋时期非常盛行。施灸时用小艾炷,一般每穴每次灸3~6壮,小儿及体弱者灸1~3壮。

体位选择和点穴:患者的体位对取穴和施灸至关重要,因灸治要安放艾炷且治疗时间较长,故特别要注意体位的平正和舒适。一般四肢及胸腹部取仰卧位,背部取坐位或俯卧位,再在上面正确点穴。正如《备急千金要方》所说:“凡点灸法,皆须平直,四肢勿使倾侧,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破皮肉耳。若坐点则坐灸之,卧点则卧灸之。”

操作要领

传统化脓灸疗法

确定穴位:患者根据体位要求,保持平直,暴露并确定穴位,用甲紫(或确定穴用水笔)做一记号,嘱咐患者不可随意改变体位。

局部麻醉:对畏惧疼痛者,可局部麻醉后再施灸。

置艾炷:对艾炷置于选定的穴位上,放置平稳,防止燃烧时倾倒。

燃艾:点着艾炷后,医者应守护在身旁。待燃至患者感觉疼痛时,医者可用手轻轻拍打或抓捏穴位四周,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疼痛感,艾炷燃尽后一炷一炷地换上,直至满足灸量。

封护:施灸结束,清洁穴位,用淡水膏敷贴封口。化脓后,每2天换淡水膏1次,约50天化脓伤口愈合,留有瘢痕。

改良化脓灸疗法

确定穴位:同“传统化脓灸疗法”。

置艾炷:选小艾炷置于穴位上。

燃艾:基本同“传统化脓灸疗法”。根据部位不同,施灸壮数不同,一般3~7壮,每天1次。如果灸出水疱或黑痂,就在水疱或黑痂上再灸。不要急于求成,连续施灸,坚持灸够疗程,日久见功。

重化脓灸疗法

确定穴位:同“传统化脓灸疗法”。

局部麻醉:同“传统化脓灸疗法”。

置艾炷:选大艾炷置于穴位上。

燃艾:基本同“传统化脓灸疗法”。

局部处理:每天换医用消毒纱布,伤口大约100天愈合。

隔物化脓疗法

隔物化脓灸疗法,即在艾炷与皮肤之间垫上某物(或药物),避免艾炷直接接触皮肤的施灸方法。它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病证,所隔物品多选于中药材,常因病、因证选用单方、复方,如隔姜灸、隔蒜灸、隔附子灸、隔盐灸等。这样可发挥艾灸与药物的协同作用,有助于提高功效。如果仅灸至皮肤潮红即止,则效果较差。隔物灸局部至少应出现水疱,形成灸疮,其疗效才会显现,远期疗效才会比较理想。下面以隔姜灸为例介绍其操作要领:

确定穴位:同“传统化脓灸疗法”。

置艾炷:鲜生姜,切成直径2~3厘米,厚2~3毫米的薄片,中间以针穿刺数孔后放在穴位上,再放上艾炷,然后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可换炷再灸,直至穴位周边皮肤潮红,中心呈白色,第2天出现水疱为佳。

局部处理:患者第2天应复诊,以处理伤口。方法:消毒后用一次性针头挑破水疱,无菌纱布覆盖。大约60天伤口愈合,留有瘢痕。

此灸法适用于哮喘、瘰疬、肺痨、痞块、癫痫、溃疡病和发育障碍等病证,对高血压病患者,有预防中风的作用。常人施此灸法,还有较好的防病健身作用。正因如此,古人强调要“发灸疮”。所谓灸疮,就是用艾炷直接灸灼穴位,使灸处皮肤起疱后所致的无菌性化脓状态。《针灸集成》称作“灸花”。古人认为,灸疮的发与不发是瘢痕灸成败的标志。《小品方》说:“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除也。”《太平圣惠方》亦说:“灸炷虽然数足,得疮发脓坏,所患即差,如不得疮发脓坏,其疾不愈。”李守先的《针灸易学》更加强调:“灸疮必发,去病如把抓。”

大量临床资料证实,施瘢痕灸发灸疮,治病确有良效。然而,烧灼疼痛是其缺点,不易被患者接受,致使影响了此灸法的使用范围。正如《千金翼方·卷十七》说:“生平风发,强忍怕痛不灸,忽然猝死。”为防止和减轻施灸时的烧灼痛,历代医家提出了许多方法,如《寿世保元》提出的指压麻醉法:“着艾火痛不可忍,预先以手指紧罩其穴处,更以铁物压之即止。”《扁鹊心书》提出的内服睡圣散全身麻醉法:“如颠狂人不可灸,及膏梁人怕痛者,先服睡圣散,然后灸之。一服止可灸五十壮,醒后再服,再灸。”该书《附方》更指出:“人难忍艾火灸痛,服此即昏睡,不知痛,亦不伤人。”《古今医鉴》卷十三在“挑筋灸癖法”中,还提出了“用药制过纸擦之,使皮肉麻木”的局部麻醉法,其具体操作是:“制纸法,用花椒树上马蜂窝为末,用黄蜡蘸末并香油,频擦纸。将此纸擦患处皮,即麻木不知痛。”然后施以针挑和艾灸。现代为了解决施灸时的烧灼痛,临床上除普遍采用穴周皮肤拍打法外,还有人用无痛瘢痕灸法,即将0.2%盐酸普鲁卡因1~2毫升注入施灸穴位皮内或皮下。此法不但能产生局部麻醉,且因普鲁卡因“阻断恶性刺激,产生良性刺激”,对发灸疮和化脓状态的向愈也有帮助。近人也有采用中药外涂局麻无痛施灸法,具体操作如下:将川乌、细辛、花椒各30克,蟾酥1.8克,以75%酒精300毫升浸泡24小时后,取棕红色上清液,用消毒棉球涂于施灸穴位上,1~5分钟即可施灸。上述各法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骑竹马灸:本法是一种特别姿势的施灸法。始见于南宋闻人耆年编著的《备急灸法》一书。骑竹马,奇穴名,位于背部。取穴法:以患者手中指尖(不计爪甲)至肘横纹中点为长度,自尾闾尖向上直量,其尽端两旁各一中指同身寸处是穴。再取粗竹杠1条,横放于两桌之上,令患者骑竹杠,两脚悬空,勿着地,两手扶物,平直腰背。取艾炷灸其左右两穴,各5~7壮。亦可用艾条回旋灸或雀啄灸。此法古老繁琐,今人改良为凳马。制作法,取长1米、高1.2米长板凳一条,将凳面(略厚)刨成半圆形,凳之一端,装一丁字架,用作扶手。施灸时患者骑其上,便当平稳。本法主治无名肿毒、发背、脑疽、肠痈、牙痛、恶核瘰疬、风瘅肿瘤、四肢下部痈毒疔疮。颈腰椎骨质增生、颈腰椎间盘突出及顽固性坐骨神经痛等证。

禁忌证:年老体弱及孕妇忌用。

2.间接灸

间接灸又称隔物灸、间隔灸。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垫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图2-9)。古代的间接灸法种类繁多,且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各种疾病。衬隔物品多属中药,既有植物,也有动物、矿物,因证、因病而定,有单方也有复方。施灸时既发挥艾灸的作用,又发挥药物的功能,因而具有特殊的疗效,故适应证候扩大。因火力温和,患者易于接受,临床上较直接灸为常用。间接灸由于所隔物品的不同,可分多种灸法,兹分述如下。

978751322809101010001-Chapter02-9.jpg

图2-9 间接灸

(1)豉药饼灸:施灸时将豉药饼置于应灸部位上,选用中艾炷点燃灸之。待艾炷燃尽,换上豉药饼,再点燃新艾炷。一般可灸3~5壮。豉药饼制法:用豆豉、花椒、生姜、青盐、葱白各等份,共捣成泥状,捏成厚1厘米、直径1.5~2厘米大的药饼,在上面刺数个小孔即成。此法适用于疮疡、痈肿等。

(2)黄土灸:是用黄土作间隔物进行施灸的一种灸法。以净黄土和水制成泥饼,厚约0.6厘米,宽约5厘米,用针扎孔数个,放置患处,上面以大、中艾炷施灸。灸1壮换1个泥饼,可连续灸5~7壮。黄土灸法的最早记载见于《备急千金要方》,该书卷二十二“发背”说:“小觉背上痒痛有异,即火急取净土,水和为泥,捻作饼子,厚二分,阔一寸半。以粗艾作大炷,灸泥上,贴着疮上灸之,一炷一易饼子。若粟米大时,可灸七饼子。即差;如榆荚大,灸七七饼炷,即差;如钱大,可日夜灸之,不限炷数。”尔后的许多医书均有记载。此灸法适用于背痈诸证,对局限性湿疹、白癣及因湿毒而致的其他皮肤病,均有一定效果,这是因为土能燥湿、土能胜水之故。施灸时温热感直透皮肤,方臻有效。

(3)蛴螬灸:是用蛴螬作衬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取蛴螬1只,剪去头尾,贴疮口上,以中艾炷灸之。每只蛴螬灸7壮,7只蛴螬为1疗程。《外科精义》指出:“疳瘘恶疮,诸医不验者,取蛴螬,剪去两头,安疮口上,以艾灸之,七壮一易,不过七枚,无不效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说“蛴螬灸法”可治痈疽,颇有效验。此法适用于破伤风(宜大艾炷)、疮疡诸证。

(4)隔蒜灸:是用蒜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此灸法在古代流传甚广,许多中医外科书中都有记述。常用的隔蒜灸有两种,即隔蒜片灸与隔蒜泥灸。隔蒜片灸:将独头大蒜切成0.1~0.3厘米的薄片,用针在薄蒜片中间穿刺数孔,放在患处或穴位上,用中、小艾炷在蒜孔上点燃施灸,每灸3~4壮更换新蒜片,继施灸治。隔蒜泥灸:将大蒜捣成泥状,置患处或穴位上,在蒜泥上点燃艾炷施灸。以上两种,每穴1次宜灸足7壮,以灸处泛红为度。隔蒜灸最早见于《肘后备急方》,其曰:“灸肿令消法,取独颗蒜,横截,厚一分,安肿头上。炷如梧桐子大,灸蒜上百壮。不觉消,数数灸,唯多为善。勿大热,但觉痛即擎起蒜,蒜焦更换用新者,不用灸损皮肉。”《备急千金要方》用治瘰疬,《医学入门》用治痈疽肿毒,《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用治疮毒。因此灸法有消肿、拔毒、发散、止痛的作用,故临床上适用于治疗痈、疽、疮、疖、肺痨、腹中积块、蛇蝎毒虫所伤。

附:长蛇灸

因在施灸时需沿脊椎铺敷药物,形状似长蛇,故名。操作方法:将大蒜400~500克,捣如泥膏状,平铺于大椎穴至腰俞穴之间的脊柱上,宽2厘米,厚0.5厘米,周围用棉皮纸封固,不使蒜泥漫流,在大椎至腰俞之间的每一脊柱凹陷处,以黄豆大的艾炷施灸数十壮,灸至患者口鼻内觉有蒜味为度。灸毕,用温水渗湿周围棉皮纸,除去蒜泥,脊柱往往出现水疱,宜清心静养。此法多用以治疗虚劳,颇效。

(5)隔姜灸:是用姜片做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此法古时应用颇广,如《针灸大成》灸聚泉穴以治咳嗽:“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理瀹骈文》指出:“头痛有用酱姜贴太阳烧艾一炷法。”临床具体操作法:将鲜生姜切成厚约0.3厘米的姜片,用针于中间扎孔数个,置施灸穴位上,上以适量大小的艾炷点燃施灸。如初灸病人感觉灼痛,可将姜片略提起,待灼痛感消失重新放下再灸。这种灼痛非真热,系姜性刺激所致。以灸至肌肤内感觉温热、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度。一般每次施灸5~10壮。亦可据病情反复施灸。此灸法简便易行,临床常用,适用于一切虚寒病证,尤其对呕吐、腹痛、泄泻、遗精、阳痿、早泄、不孕、痛经、面瘫及风寒湿痹等,疗效可靠。

(6)附子灸:是用附子作隔垫物施灸的一种灸法。《备急千金要方》有治痈肉中如眼,诸药所不效者,“取附子,削令如棋子,安肿上,以唾贴之,乃灸之。令附子欲焦,复唾湿之,乃重灸之。如是三度,令附子热气彻内,即差。”《外台秘要》《外科发挥》《疡医大全》等书均有此灸法的记载,《串雅外编》把此法称为“附子灸”,并记载:“痈疽久漏,疮口冷,脓水不绝,内有恶肉,以大附子水浸透,切大片,厚三分,安疮口隔艾灸,数日一灸,至五、六、七次,服内托药自然长满。”临床常用附子片灸和附子饼灸两种。附子片灸:将熟附子用水浸透后,切成0.3~0.5厘米的薄片,用针在中间扎数孔,放施灸部位处,于其上点燃艾炷施灸。附子饼灸:取生附子切细研末,用黄酒调和作饼如五分硬币大,厚约0.4厘米,中间用针扎孔,置穴位上,再以艾炷点燃施灸,附饼若干焦可再换新饼,直灸至肌肤内感觉温热、局部肌肤红晕为度。日灸1次,病愈为止。亦有用生附子3份、肉桂2份、丁香1份,共研细末,炼蜜调和制成0.5厘米厚的药饼,用针扎数孔,上用艾炷施灸者。近人也有用白芷、藁本、丁香等芳香药品与附子共捣成粉,制成药饼作间隔物施灸者。附子性味辛温大热,有温肾壮阳作用,故附子灸与艾火并用,适宜治疗各种阳虚病证,如阳痿、早泄、遗精、疮疡久溃不敛等证。

(7)豆豉饼灸:是用豆豉饼作衬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医心方》卷十五载,豆豉饼灸最早见载于晋《范汪方》。《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说:“治发背及痈肿已溃未溃方,香豉三升,少与水和,熟捣成强泥。可用作饼子,厚三分以上,有孔勿覆孔上布豉饼。以艾列其上灸之,使温温而热勿令破肉。如热痛,即急易之,患当减快得安稳。一日二度灸之。如先有疮孔,孔中得汗出,即差。”《备急千金要方》卷六用此法治耳聋:“捣鼓作饼填耳内,以地黄长五、六分,削一头令尖,纳耳中,与豉饼底齐。饼上着揪叶盖之,剜一孔如箸头透饼,于上灸三壮。”临床上具体操作:将豆豉适量捣烂,用水或黄酒调和,制饼如疮口大,约0.6厘米厚,以针扎数孔,放于疮面上,如疮已破溃,可置疮口周围,上置艾炷点燃,日灸1次,以愈为度。此法适用于痈疽发背、顽疮、恶疮肿硬不溃或溃后久不收口、疮面暗黑等。

(8)隔盐灸:是用食盐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只用于脐窝,他处禁用,故又称神阙灸。此法古代应用很广。《肘后备急方》治猝霍乱诸急方:“以盐纳脐中,上灸二七壮。”《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八治淋病:“着盐脐中灸三壮。”《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治少年房多短气:“盐灸脐孔中二七壮。”临床具体操作方法:将适量纯净干燥的食盐研细,纳入脐中,填平脐孔,上置大艾炷施灸。若患者稍感灼痛,即更换艾炷。如病人脐部凸出,可用湿面条围脐如井口,再填盐于其中施灸。《类经图翼》主张:“纳炒干净盐满脐上,以施灸。”意在避免盐粒受热爆炸引致烫伤。也有于盐上放置姜片施灸的,其义类同。一般可灸3~9壮,急病可根据病情多灸,不拘壮数。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的作用,适用于急性腹痛、吐泻、痢疾、淋病、脱证等。

(9)隔葱灸:是用葱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如《玉机微义》治诸疝“用葱白泥一握,置脐中,上用熨斗熨之,或上置艾灼之,妙。”临床具体操作方法:将葱白切成厚0.3~0.5厘米数片,或把葱白捣烂如泥,平敷于脐中(神阙穴)及四周,或敷于患处,上置大艾炷数个施灸。一般灸治5~10壮,以内部感到温热、不灼痛为度。此法适用于虚脱、腹痛、尿闭、疝气及乳痈等证。

(10)胡椒灸:是用胡椒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将白胡椒研成细末,加适量白面,用水调和制成硬币状圆饼,厚约0.3厘米,中央按成凹陷,再取丁香、肉桂、麝香等份研成细面,置胡椒饼中央凹陷处,将凹陷填平,然后将圆饼放在施灸穴位上,上置艾炷施灸。每穴灸5~7壮,以内里觉温热舒适为度。此法适用于风寒湿痹痛、局部麻木不仁、胃寒呕吐及腹痛等。

(11)麦面硫黄蒜灸:是用麦面、硫黄、蒜制饼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取小麦面、硫黄、蒜各等份,加水调和,制成面饼,厚约0.5厘米,用针扎数孔,置于患处,上用艾炷点燃施灸。此法有消肿、拔毒、定痛、散结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各种恶疮。

(12)巴豆灸:是用巴豆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具体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单用1味巴豆:即将不去油的巴豆10粒,捣碎研细,加白面3克,用水调成膏状,捏成饼置脐中(神阙穴),上用艾炷施灸。也有与隔蒜灸合用的,疗效更著。《寿世保元》卷十:“治腹中有积及大便秘结,心腹诸痛,或肠鸣泄泻,以巴豆肉捣为饼,填脐中,灸三壮,可至百壮,以效为度。”《针灸集成》用此法治小儿小便不通获效。另一种是用巴豆和其他药物混合:即用不去油的巴豆10粒、黄连末适量,混合加水制成膏状,填入脐中,或作成药饼放于脐部,上置艾炷施灸。《理瀹骈文》还有治伤寒食积冷热不调“用巴豆、大黄、唾和饼贴脐,艾烧数炷,热气入肚即住。”上述灸法灸后应以温湿纱布拭净施灸处皮肤,避免药物刺激局部发疱生疮。此法适用于食积、腹痛、泄泻、胸痛、小便不通诸证。

(13)蒸脐灸:又名熏脐灸、炼脐灸。是将药末填满脐中,上置艾炷施灸的一种方法。所用药物处方因病而异。《针灸大成》卷九用于预防疾病方:“五灵脂八钱生用,斗子青盐五钱,生用,乳香一钱,没药一钱,天鼠粪,即夜明砂,二钱微炒,地鼠粪三钱微炒,葱头干者二钱,木通三钱,麝香少许。右为细末,水和莜面作圆圈,置脐上,将前药末以二钱放于脐内,用槐皮剪钱,放于药上,以艾灸之,每岁一壮。”《医学入门》治疗劳疾的处方:用麝香五钱,丁香三钱,青盐四钱,夜明砂五钱,乳香、木香各三钱,小茴四钱,没药、虎骨、蛇骨、龙骨、朱砂各五钱,雄黄三钱,白附子五钱,人参、附子、胡椒各七钱,五灵脂五钱,共为末。另用白面作条,圈于脐上。将前药一料,分为三份,内取一份。先填麝香五分入脐眼内,又将前药一份入面圈内,按药令紧,中插数孔,外用槐皮一片盖于药上,艾火灸之。灸至遍身大汗为度。蒸脐灸既用于健身防病,又适用于劳伤、失血、气虚体倦、阳痿、遗精、阴虚、痰火、妇人赤白带下、虚寒积滞等证。

(14)温脐种子灸:是将药末填满脐中,上置艾炷施灸的一种方法。《医学入门》所用处方:“五灵脂、白芷、青盐各二钱,麝香一分,为末,另有荞麦粉水和成条圈放脐上,以前药实于脐中,用艾灸之。妇人尤宜。但觉脐中温暖即止。过数日再灸。”此灸法适用于脐腹结冷、下元虚冷、宫寒不孕、气虚崩漏、血寒经闭等。

(15)隔钱灸:是用古钱作为隔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操作时,将古铜“字钱”(中间有孔)一枚,置穴位上,上用中、小艾炷点燃施灸,每穴1~3壮。此法适用于痈疽、疖肿等证。

(16)蚯蚓灸:是用蚯蚓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具体操作方法:取活蚯蚓数条,放入水中吐泥后备用,施灸时将蚯蚓捣烂,捏成饼状,置于患处,上以小艾炷点燃灸之,每次1~3壮。此法适用于疮疡等证。

(17)韭菜灸:是用韭菜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疡医大全》卷八说:“疮毒溃后,风寒侵袭,作肿痛者,用韭菜杵烂,炙热,敷患上,冷则易之。或捣成饼,放患上,艾圆灸之,使热气入内。”临床操作时,取韭菜连根适量洗净,捣烂如泥,制成币状圆饼,放疮面上,上用小艾炷点燃施灸,每次1~3壮。此法适用于疮疡等证。

(18)隔面灸:是用面粉制饼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治恶疮方:“面一升作饼,大小覆疮,灸上令热,汁出尽,差。”临床操作:取面粉适量,用水调和制成面饼,厚约0.5厘米,直径约1~1.5厘米,用针在中央扎数孔,放于患处或脐部,上以中、小艾炷施灸,一般灸3~5壮。此法适用于治疗恶疮与腹中冷痛等证。

(19)结胸灸:是用连豆散作间隔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此灸法始见于《丹溪心法附余》,《医学入门》说:“用巴豆十粒研烂,入黄连末一钱,又研匀,捻作饼子,纳脐中,艾炷如手指大灸之。轻者一炷,重者不过再灸,俟腹中微热取下恶物,立效。”临床操作:取小川连3克,巴豆霜0.3克,共研细末制成连豆散,再加酒适量调和,做成饼状,填入神阙穴中,上以艾炷施灸,不拘壮数,候腹中有声为度。灸毕,用消毒棉球拭净,避免生疮。此法适用于各种结胸证。

(20)甘遂灸:是用甘遂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普济方》卷四百二十三说:“尝记一人小便闭不通者三日,小腹胀几死,百药不效。余用甘遂末、大蒜,捣细和成剂,安脐中,令资以艾灸二七壮。随后通用此方,无不效。”《本草纲目》卷十七“甘遂”附方说:“二便不通,甘遂末以生面糊调敷脐中及丹田内,仍艾灸三壮。”临床操作:取甘遂末适量,加入面粉用水调成膏状,敷于神阙穴中,上以中、小艾炷灸之。一般可灸3~5壮。此法适用于小便不通等证。

(21)隔蟾灸:是用蟾蜍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类经图翼》卷十一灸瘰疬法说:“用癞虾蟆一个,破去肠,覆疬上。外以真蕲艾照疬大小为炷,于虾蟆皮上当疬灸七壮或十四壮,以热气透内方住。”临床操作:取活蟾蜍1只,破腹去肠或仅剥取皮,放患处,上置中、小艾炷施灸。一般每次可灸3~7壮。此法适用于瘰疬、疖肿等证。

(22)麻黄灸:是用麻黄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操作方法:取麻黄适量,制为细末,用生姜汁调和如膏状,作饼如五分硬币大,厚约0.3厘米,上以中艾炷施灸。每穴每次可灸5~10壮。此法适用于风寒感冒、鼻渊与哮喘诸证。

(23)木香灸:是用木香等药作隔垫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外科证治全书》说:“以木香五钱为末,生地黄一两杵膏,和匀,量患处大小作饼,置肿上,以艾灸之。”临床操作:将木香末15克、生地30克,捣成膏状,两药和匀制成饼,厚约0.6厘米,放于患处,上用中、小艾炷施灸。一般可灸3~5壮。此法适用于闪挫仆损、气滞血瘀等证。

(24)川椒灸:是用川椒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古今医鉴》卷十治一切心腹胸腰背苦痛如锥刺方说:“花椒为细末,醋和为饼,贴痛处,上用艾捣烂铺上,发火烧艾,痛即止。”《理瀹骈文》治气病、痞气用“花椒末调饼贴,烧艾一炷”。临床操作:将适量川椒研为细末,用陈醋调和成糊膏状,制成药饼,厚约0.3厘米,放于患处,上以中、小艾炷施灸。若患者感灸处灼痛,应除去艾火,更换新炷再灸。一般可灸5~7壮。此灸法适用于一切肿毒疼痛、跌仆扭伤所致的伤筋积血、腹胀痞满等证。

(25)隔纸灸:是用白纸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普济方》卷四百二十二说:“用白表纸数重折之,于冷水中浸湿了,然后燃艾炷,仍蘸些许雄黄末同燃。艾炷子安在纸上,用火点着,随即放在舌头上正中为妙。下手灸人拿着一个铜匙头,于患人口内上腭隔住艾烟,呼吸令患人如常。”临床操作方法如上。此法适用于治疗痰喘、咳嗽、咯脓血等证。

(26)陈皮灸:是用陈皮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操作方法:将陈皮细末适量,用生姜汁调和成膏状,敷贴于中脘与神阙穴上,上以中、小艾炷施灸。一般可灸3~5壮。此法适用于胃腹胀满、饮食不振、呕吐、呃逆等证。

(27)蓖麻仁灸:是用蓖麻仁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操作方法:将去壳的蓖麻仁适量捣烂,成泥膏状,然后制饼如二分硬币大,厚约0.3厘米,敷在施灸穴位处,上用小艾炷施灸。一般可灸5~7壮。7日为一疗程,休息2~3日,再行第二疗程。治疗胃缓、阴挺及脱肛可灸百会穴;治疗面瘫等可灸印堂、下关、阳白、颊车穴。

(28)葶苈饼灸:是用葶苈饼作间衬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灸漏方说:“葶苈子二合,豉一升。右二味和捣,令极熟,作饼如钱大,厚二分许。取一枚当疮孔上,作大艾炷如小指大,灸饼上,三炷一易,三饼九炷,隔三日,复一灸之。”临床操作:将适量葶苈子、豆豉捣烂,制饼如五分硬币大,厚约0.6厘米,中央用针穿刺数孔,放于患处,以中艾炷施灸。每灸3壮换1枚葶苈饼,灸3枚饼9壮为1疗程,3日1次。此法适用于痔疮、瘰疬等证。

(29)厚朴灸:是用厚朴作间隔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此灸法施灸穴位多选用背部和胸腹部腧穴。操作方法:将适量厚朴研成细末,加入生姜汁调和成膏状,捏成厚约0.3厘米的圆饼,放于施灸穴位上,用中、小艾炷施灸。一般每穴可灸3~5壮。此法适用于胸腹胀满、脘腹疼痛、咳喘与咯痰不利等证。

(30)隔酱灸:是用酱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疮疡经验全书》卷七说:“取顶上旋毛中百会穴,以酱一匕搽上,艾灸三壮。”临床操作:令病人端坐,将其百会穴处头发从根部剪去中指甲大一片,取干面酱约5克,敷于百会穴处,置小艾炷灸之。一般每次灸3~5壮,每日1次。此法适用于脱肛。

(31)香附灸:是用香附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外科证治全书》卷五说:“生香附为末,生姜自然汁和,量患大小作饼,覆患处,以艾灸之。”临床操作:将适量生香附研末,加入生姜汁调和,捏成圆饼,厚约0.5厘米,放于患处,上用中艾炷施灸。一般可灸3~5壮。此法适用于痰核、瘰疬、痹证等。

(32)白附子灸:是用白附子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本草纲目》卷十七白附子条引《杨起简便方》说:“偏坠疝气,白附子一个为末,津调填脐上,以艾灸三壮或五壮即愈。”临床操作:将白附子末适量,用温水调和成如糊膏状,捏成厚约0.5厘米的圆饼,敷于脐部(神阙穴),上用中艾炷施灸。一般每次灸5~10壮。施灸时如患者感觉局部灼痛,应立即更换新炷,避免烫伤。此法适用于疝气等证。

(33)隔薤灸:是用薤叶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治恶露疮方:“捣薤叶敷疮口,以大艾炷灸药上,令热入内即差。”临床操作:将适量薤叶捣如膏状,敷贴在患处,上用中、小艾炷施灸。一般可灸3~7壮。此灸法适用于恶露疮。

(34)徐长卿灸:是用徐长卿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操作方法:将适量徐长卿鲜根捣成糊状,敷贴在穴位上或患处,以0.5厘米厚为宜,上用中、小艾炷施灸。一般每穴每次施灸5~15壮。施灸过程中,若局部灼痛,可立即更换新炷,避免烫伤。此法适用于风湿痹证、跌打损伤、荨麻疹与鼻渊等。

(35)苍术灸:是用苍术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医学纲目》说:“用苍术一块,长七分,将一头削尖,一头截平,将尖头插耳内,于平头上安著头大艾炷灸之,聋轻者七壮,重者十四壮,如觉耳内热气者,效。”临床操作:将苍术切成圆锥形,底面要平,用针穿刺数孔,然后将尖头插进外耳道,于底面上放艾炷灸之。一般每次可灸5~14壮。此法孕妇不宜使用。主治耳暴聋、耳鸣等证。

(36)鸡子灸:是用鸡蛋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串雅外编》卷二“鸡子灸”说:“凡毒初起红肿无头,鸡子煮熟,对劈去黄,用半个合毒上,以艾灸三壮,即散。”临床操作:取鸡子1个,煮熟,对半切开,将半个除去蛋黄,盖于患处,于蛋壳上用中艾炷施灸,以病人感觉局部热痒为度。此灸法适用于发背、痈疽初起诸证。

(37)商陆灸:是由商陆根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灸漏方说:“捣商陆根,捻作饼子如钱大,厚三分,安漏上,以艾灸上,饼干易之。灸三四升艾,差。”临床操作:将适量商陆根捣烂,制成圆饼,厚约0.6厘米,放于患处,上用中艾炷施灸。此灸法适用于瘰疬、瘘管久治不愈等证。

(38)隔碗灸:是用碗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串雅外编》卷二说:“治乳肿;碗一个,用灯草四根,十排碗内,头各露寸许。再用纸条一寸五分阔,用水湿了,盖碗内,灯草下纸与碗口齐。将碗覆患处,留灯草头在外,艾一大团放碗底,火灸之,艾尽再添,至碗内流水气,内痛觉止方住。甚者,次日再灸一次,必消。”此灸法主治乳痈证。

(39)桃树皮灸:是用桃树皮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普济方》卷四百二十三说:“治猝患瘰疬子不痛方,取桃树皮贴上,灸二七壮。”临床操作:将鲜桃树皮一块贴于患处,上用中艾炷灸之,一般每次可灸10~15壮。此法适用于瘰疬等证。

(40)隔矾灸:是用皂矾等药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神灸经纶》卷四说:“秘传痔漏隔矾灸法,皂矾一斤,用新瓦一片,两头用泥作一坝,先以香油刷瓦上,焙干,却以皂矾置瓦上,煅枯为末;穿山甲一钱,入紫罐内煅存性为末;木鳖子亦如前法煅过,取末二钱五分;乳香、没药各一钱五分,另研。右药和匀,冻水调,量大小作饼子,贴疮上,用艾炷灸三四壮。”临床操作:将皂矾(煅)500克、炮山甲3克、木鳖子(煅存性)8克、乳香5克、没药5克,共研为细末,贮瓶备用;施灸时取上药末适量,用凉水调和制成饼状,贴于患处,上用艾炷灸之。此法适用于外痔和瘘管。

(41)莨菪根灸:是用莨菪根作间衬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普济方》卷四百二十三说:“治瘰疬结核,宜灸莨菪根法。用莨菪根一两粗者,切,厚约三四分,安疬子上,紧作艾炷灸之,热彻则易。五六炷,频频灸,当即感退矣。”临床操作:取粗大鲜莨菪根一块,切片厚约0.6厘米,以针在中间扎数孔,放于患处,上用中艾炷点燃施灸。一般可灸3~7壮。如病人感觉局部灼痛,应立即更换新炷再灸。此法适用于治疗瘰疬。

(42)蚯蚓泥灸:是用蚓蚯排泄的粪作间衬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普济方》卷四百二十三治瘰疬说:“用韭菜畦中蚓蚯粪和水为饼子,量疮大小用之,过疮二三钱地位,贴疮上,外以艾圆灸之。患人觉疮热或痛,止火,除去饼子,上以膏药固定。”《疮疡经验全书》卷三灸初起便毒、脏毒法说:“用湿蚯蚓粪捻成饼子,如铜钱厚,放患处,以艾火在饼上灸之觉热,一二十壮为度,或痛或痒即可。”临床操作:将韭菜田中蚯蚓粪制成饼,厚约0.3厘米,贴在患处,上用中、小艾炷施灸。一般可灸3~10壮。此灸法适用于瘰疬、便毒、脏毒等证。

(43)土瓜根灸:是用王瓜根块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串雅外编》卷二说:“灸耳聋,湿土瓜根,削半寸,塞耳内,以艾灸七壮,每旬一灸。”临床操作:将鲜土瓜根(即王瓜的根块)一块,用刀削成圆柱状(粗细以能插入外耳道为度),长约1.5厘米,插入外耳道内,上用小艾炷施灸。一般每次灸3~7壮。此灸法适用于耳聋、耳鸣等证。

(44)槟榔灸:是用槟榔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理瀹骈文》治耳聋方说:“用槟榔削尖,挖孔纳麝少许,插耳内,艾烧同。”临床操作:将槟榔削成圆锥形,底面挖一孔,纳入少许麝香,然后将尖头插进外耳道,于底面放小艾炷灸之,以灸至外耳道内有微热为度。此灸法适用于暴发性耳聋。

(45)苦瓠灸:是用苦瓠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普济方》卷四百二十三说:“早空心,先用井花水调百药煎末一碗,服之,微利。却须得秋葫芦,亦名苦不老,生在架上可苦者,切皮片置疮上,灸二七壮。”临床操作:将新鲜苦瓠(即秋葫芦、苦葫芦)1个,切片贴于疮上,上用中艾炷施灸。一般可灸3~7壮。此法适用于痈疽证。

(46)桃叶灸:是用桃叶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医心方》卷十四引《集验方》治疗疟疾说:“桃叶二七枚安心上,艾灸叶上十四壮。”临床操作:将新鲜桃叶数枚置上脘处,上用中艾炷施灸。一般可灸5~10壮。此灸法适用于治疗疟疾。

(47)皂角灸:是用皂角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丹溪心法》救急诸方第九十六说:“解九里蜂,用皂角钻孔,贴在蜂叮处,就皂荚孔上,用艾灸三五壮,即安。”该书同篇疗蜈蚣、蝎子伤人,亦用此法。临床操作:将皂角切成片状,置患处,上用小艾炷施灸。一般可灸3~7壮。此法适用于蜂螫、蚊叮、虫咬等。

(48)隔藕节灸:本法是用藕节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操作方法:取藕节一块,用温水20毫升、米醋20毫升混合,将藕节浸泡于混合液内,15分钟后取出,切成五分硬币大、厚0.2厘米薄片,上以中艾炷施灸。每穴每次可灸5~7壮。此法适用于高血压、脑出血、鼻衄、肺炎及急性支气管炎等证,临床效果良好。

禁忌证:虚寒证及低血压患者禁用此法。

(49)隔芒硝灸:本法是用芒硝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操作方法:取芒硝20克,用南醋将芒硝调成糊状,再倒入缝制好的双层纱布袋内,用线扎口,再将袋内糊状物按压成饼,如五分硬币大,厚约0.3厘米,上以中艾炷施灸。每穴每次灸7~9壮,病情急重者,每天可增至2~3次。此法适用于慢性阑尾炎、肠胀气、肠梗阻、急性胃扭转及术后腹胀等证。

禁忌证:脾胃虚寒及慢性肠炎禁用。

(50)隔赤小豆灸:本法是用赤小豆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操作方法:取赤小豆捣成细末,用淡盐水调成膏状,做饼如五分硬币大,厚约0.2厘米。上以中艾炷及小艾炷交替施灸。每穴每次可灸6~8壮。此法适用于风寒湿痹及各种病因引起的下肢浮肿,亦可用于尿闭等证。

(51)隔黄豆灸:本法是用黄豆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操作方法:取黄豆捣成细末,用温开水调成膏状,做饼如五分硬币大,厚约0.2厘米,上以中艾炷及小艾炷交替施灸。每穴及患处可灸3~5壮。此法用于治疗口腔炎、牙龈炎、脓疱病及下肢溃疡等证。

(52)隔莱菔根灸:莱菔,即萝卜。本法是用莱菔根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操作方法:取鲜莱菔根,去须根,切片,厚约0.2厘米,用粗针头在片中央刺孔,上以大、中艾炷交替施灸。每穴每次可灸5~7壮,隔日施灸一次。本法用于脚气、冻疮、腹胀、足癣及神经性皮炎等证。

(53)隔山药灸:本法是用山药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操作方法:取生山药,去须洗净,用淡盐水浸泡10分钟,取出切片,片大如贰分硬币,厚约0.2厘米,上以中、小艾炷交替施灸。每穴每次可灸4~8壮。本法适用于泌尿系感染、急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老年性腰椎骨质增生症及进行性肌萎缩。

禁忌证:皮肤易过敏者忌用。

(54)隔铁灸:本法是用生铁末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操作方法:取生铁一块,用砂轮锉磨成细末,将生铁末掺和少许淀粉,倒入白酒适量,调成膏状,做饼如五分硬币大,厚约0.3厘米。上以中、小艾炷交替施灸。每穴每次可灸6~12壮。本法适用于顽固性风寒湿痹证、急性腰扭伤、创伤性关节炎、外伤引起的局部血肿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

(55)隔牛奶灸:本法是用牛乳湿润纸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操作方法:取鲜牛奶30毫升,取黄绵纸一张,浸泡于牛奶中,5分钟后将纸取出,折成数层,剪去四角,如五分硬币大,厚约0.2厘米,上以中艾炷施灸。每穴每次可灸3~5壮。本法适用于面部痤疮、头面部疖肿、脱发、肛裂、大便秘结及全身瘙痒等证。

(56)隔蜂房灸:本法是用蜂房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操作方法:取蜂房炒黄,制细末,用黄酒调成膏状,做饼如五分硬币大,厚约0.2厘米,上以大、中艾炷交替施灸。每穴每次可灸3~5壮。本法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牛皮癣、疖肿、末梢神经炎及三叉神经痛等证。

(57)隔王不留行灸:本法是用王不留行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操作方法:取王不留行,捣为细末,用青皮浸泡液调成膏状,做饼如贰分硬币大,厚约0.2厘米,上以中、小艾炷交替施灸。每穴每次可灸7~9壮。隔日灸一次。本法适用于胆结石、泌尿系结石、乳腺炎、肋间神经痛及脂肪肝等病证,效果良好。

(58)隔芹菜根灸:本法是用芹菜根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操作方法:取鲜芹菜根1枚,去须根,洗净,切片,如贰分硬币大,厚约0.2厘米,上以中、小艾炷交替施灸。每穴每次灸3~5壮。此法适用于阴虚引起的手足烦热,肺痨引起的骨蒸劳热,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眩晕、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等。

(三)艾饼灸

艾饼灸包括熨灸和日光灸两种。

1.熨灸

熨灸是将艾绒平铺在腹部,或铺在穴位上及患处,上面覆盖几层布,用熨斗或热水杯在上面往返温熨,以发挥热熨及艾的双重作用。此法适用于风寒湿痹、痿证、寒性腹痛、腹泻等证。

2.日光灸

日光灸是将艾绒铺在患处或穴位上,在日光下曝晒,每次10~20分钟。此法既有日光浴又有艾的作用。施灸时应注意:施灸部位周围用物遮盖好,夏日要谨防中暑。除上述方法之外,也可借助聚光镜聚焦而施灸,但应以患者有温热感为度。此法适用于风寒湿痹证、小儿五迟证、皮肤色素变性及慢性消耗性疾病。

(四)艾熏灸

艾熏灸包括烟熏灸、蒸汽灸、温灸器灸3种。

1.烟熏灸

烟熏灸是用艾绒放在杯子内点燃,用艾烟熏灸患处或穴位,以达到治病目的。此灸法又叫温杯灸,临床上适用于风寒湿痹及痿证等。

2.蒸汽灸

蒸汽灸是取艾绒或艾叶适量,放入容器内加水煎煮,边煮边用蒸汽熏患处,也可煮好后盛于盆中,用蒸汽熏穴位或患处(图2-10)。此法适用于风寒湿痹证等。

3.温灸器灸

978751322809101010001-Chapter02-10.jpg

图2-10 艾蒸汽灸

温灸器灸,是利用专门工具施灸的一种方法。灸器,是施用灸法专用的一种器械。用灸器施灸,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最古老的灸器是用某种物品来取而代之的,如《肘后备急方》卷三用瓦甑代替灸器,《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六用苇管作灸器,《古今医鉴》以铜钱代替灸器。至清代,《针灸易学》卷上记载用制成的泥钱作灸器,《外科图说》中绘有灸板和灸罩图,还出现了银制灸器和叶圭提出的面碗灸器,这已是当时专用的灸器。

用温灸器施灸,可以较长时间地连续给病人以舒适的温热刺激,且使用方便。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以下3种:

(1)温筒灸:用一种特制的筒状金属灸具,内装艾绒或在艾绒中掺适量药物,点燃后置于患处或穴位上反复温熨,以局部发热红晕、患者感觉舒适为宜。一般灸15~30分钟。温筒底有许多小散热孔,艾火的温热通过小散热孔透达穴位肌肤之内。温筒灸器有多种(图2-11)。常用的有平面式和圆锥式两种。平面式适用于较大面积的灸治,圆锥式适用于小面积的点灸。此灸法适用于风寒湿痹、腹痛、腹泻、腹胀、痿证等。

978751322809101010001-Chapter02-11.jpg

图2-11 温筒灸器

(2)温盒灸:是用一种特制的盒形木制灸具,内装艾卷固定在一个部位而施灸的方法。按其规格分大、中、小3种:大号长20厘米,宽14厘米,高8厘米;中号长15厘米,宽10厘米,高8厘米;小号长11厘米,宽9厘米,高8厘米。温灸盒的制作:取规格不同的木板,厚约0.5厘米,制成长方形木盒,下面不安底,上面制作一个可随时取下的盖,与盒之外径大小相同,在盒内中下部安置铁窗纱一块,距底边约3~4厘米(图2-12)。施灸时,把温灸盒安放于应灸部位的中央,点燃艾卷后,对准穴位置于铁纱上,盖上盒盖。温灸盒盖可根据温度高低进行调节。每次可灸15~30分钟,并可1次多穴。此灸法适用于灸治一般常见病。

978751322809101010001-Chapter02-12.jpg

图2-12 温盒灸器

以上两种灸法尤宜于小儿及畏惧刺灸的病人。

(3)苇管灸:是用苇管(也有用竹管的)作为灸器,向耳内施灸的方法。此灸法早在唐初已有记述,如《千金翼方》卷二十六说:“卒中风口,以苇筒长五寸,以一头刺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勿令泄气,一头内大豆一颗,并艾烧之令燃,灸七壮差。”尔后的《针灸大成》及《针灸集成》均有记述。苇管灸器制法:目前临床应用的有两种:一种是一节形苇管灸器,其苇管口直径0.4~0.6厘米,长5~6厘米,苇管的一端制成半个鸭嘴形,另一端用胶布封闭,以备插入耳道内施灸。另一种是两节形苇管灸器,一节放艾绒段,口径较粗,直径0.8~1厘米,制成鸭嘴形,长4厘米;另一节插入耳道段,口径较细,直径0.5~0.6厘米,长3厘米,该段插入放艾绒的端口内,联结成灸器,插入耳道端用胶布固定,以备施灸用。施灸时,取半个花生米大小的一撮细艾绒,置于苇管器半个鸭嘴形处,以线香点燃,用胶布封闭苇管器内端插入耳道内,施灸时耳部有温热感觉。灸完1壮,再换1壮,每次灸3~9壮,10次为1疗程。此灸法适用于面瘫(图2-13)。

978751322809101010001-Chapter02-13.jpg

图2-13 苇管灸

二、其他灸法

凡用艾绒以外的物品作为施灸材料的灸法,称为其他灸法。

1.硫黄灸

硫黄灸是用硫黄作为施灸材料的一种灸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说:“其经久瘘,即用硫黄灸之。灸法:右用硫黄一块子,随疮口大小定之,别取少许硫黄,于火上烧之,以银钗脚挑之取焰,点硫黄上,令着三五遍,取脓水,以疮干差为度。”《外科精义》将此灸法名为硫黄灸法。临床操作:取硫黄一块,随疮口大小安之。另取硫黄少许于火上烧着,取焰,点燃疮口上的硫黄(也有用艾火施灸的),以脓水干为度。此法适用于顽固性疮疡及形成瘘管者。

2.黄蜡灸

黄蜡灸是将黄蜡烤热熔化,用以施灸的方法。《肘后备急方》卷七治犬(即狂犬)咬伤说:“火炙蜡以灌疮中。”《疡医大全》记载颇详,《医宗金鉴》《串雅外编》并名之为黄蜡灸。临床操作:用面粉调和成湿面团,沿疮疡肿根围成一圈,高出皮肤3厘米左右,圈外围布数重,避免烘烤正常皮肤,圈内置优质黄蜡片约1厘米厚,用铜勺(或铁勺)盛炭火在蜡上烘烤,使之熔化,皮肤有热痛感即可。如疮疡肿毒较深,可随灸随添蜡,以添到面围圈满为度。如灸至蜡液沸动,病人施灸处初为痒感,继而痛不可忍,应立即除去铜勺炭火,停止治疗。灸毕,洒冷水少许于蜡上,候冷揭去围布,去面团起蜡。此法与近代蜡疗有相似之处,有拔毒消肿作用,适用于风寒湿痹、无名肿毒、痈疖、臁疮等。

3.烟草灸

是用香烟代替艾卷施灸的一种灸法。在没有艾卷的情况下,用香烟的烟条代替艾条,灸至局部皮肤潮红、皮内温热为度。此法有温经散寒活血作用,适用于风寒湿痹、寒湿痛经、冻疮等。

4.灯火灸

灯火灸又名灯草灸、灯心灸、打灯火、十三元宵火。是用灯心草蘸麻油点燃后快速按在穴位上进行焠烫的方法。《本草纲目》卷六说:“灯火,主治小儿惊风、昏迷、搐搦、窜视诸病,又治头风胀痛,视头额太阳络脉盛处,以灯火蘸麻油点灯淬之良。外痔肿痛者,亦淬之。”并引《小儿惊风秘诀》说:“小儿诸惊,仰向后者,灯火焠其囟门,两眉际之上下;眼翻不下者,焠其脐之上下;不省人事者,焠其手足心,心之上下,手拳不开,目往上者,焠其顶心,两手心;撮口出白沫者,焠其口上下,手足心。”《幼幼集成》称此法为“幼科第一捷法”,具有“疏风散表、行气利痰、解郁开胸、醒昏定搐”的作用。故此法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儿科尤为常用。

临床操作:①点穴,根据病情选定穴位,用有色水笔做一标记。②燃火,取灯心草4~8厘米,一端浸入油(香油、麻油、苏子油均可)中约1厘米,燃火前用软绵纸吸去灯草上的浮油,以防点火后油滴下烫伤皮肤,施术者以手拇、食两指捏住灯草上1/3处,即可点火,火燃不要过大。③爆焠:将点火一端向穴位移动,待火焰略变大,则立即垂直接触穴位标志点,要做到动作快速,一触即离,此时从穴位点引出一种气流,将灯草头部爆出,随即发出清脆的“啪”响,火亦随之熄灭;如无“啪”响声,应重复施灸1次(图2-14)。灼灸次数,一般2~4次。灸后局部应保持清洁,防止感染。此法适用于小儿急性病证,如惊风、吐泻、痄腮、喉蛾、麻疹、脐风等,也可用于胃痛、腹痛、痧胀等。

5.桃枝灸

此法是以桃树干枝作为施灸材料的一种灸法。《本草纲目》称为“神针火”。“五月五日取东引桃枝,削为木针,如鸡子大,长五六寸,干之。用时,以绵纸三五层衬于患处,将针蘸麻油点着,吹灭,乘热针之”。临床操作:将桃树干枝削成木针,长15~20厘米,阴干备用。施灸时用绵纸三五层衬于患处,把干桃木针蘸麻油点燃明火,吹熄火焰,乘热施灸,类似雷火针法。此法适用于风寒湿痹、心腹冷痛及阴疽等。

978751322809101010001-Chapter02-14.jpg

图2-14 灯火灸

6.桑木灸

是将桑枝点燃后,以炭火在疮口上灸治的一种灸法。《医学入门》说:“桑枝灸法,治发背不起,发不腐。桑枝燃着,吹熄火焰,以火头灸患处。日三五次,每次片时,取瘀肉腐动为度。若腐肉已去,新肉生迟,宜灸周围。”《外科正宗》主张“用新桑木”,《本草纲目》称此灸法为“桑柴火”。临床操作:取桑木(或粗桑枝)21厘米,劈手指样粗大,点燃明火,再吹熄火焰,以火头灸患处,火尽再换1根。此法具有解毒止痛、消肿散瘀、助阳生肌的作用。未破溃者,用之能拔毒止痛;已溃者,可补接阳气,去腐生肌。适用于疮疡肿毒、瘰疬、流注、臁疮、顽疮。

7.药锭灸

药锭灸又名药片灸,是将多种药品研末和硫黄熔化在一起,制成药锭放在穴位上,点燃后施灸的一种方法。因药锭所用药物组成不同,施灸部位也各不相同,故临床适应证也因之而异。如香硫饼适用于寒湿气;阳燧锭适用于痈疽流注,经久不消,内溃不痛;救苦丹适用于风痹、跌仆、小儿搐搦、口眼斜及妇人心腹痞块攻痛等。

8.药捻灸

药捻灸是用多种药物粉末制成药捻以施灸的一种灸法。《本草纲目拾遗》卷二称为“蓬莱火”:“西黄、雄黄、乳香、没药、丁香、麝香、火硝各等份。去西黄加硼砂、草乌皆可。用紫绵纸裹药末,捻作条,如官香粗,以紧实为要。治病,剪二分长一段,以粽粘粉肉上,点着。”临床施灸时,取药捻0.5~1厘米长一段,用糨糊粘患处或穴位上,点燃灸之。此法适用于风痹、瘰疬、水肿、脘腹胀满等。

9.穴位药熏疗法

是利用药液蒸汽喷患处或穴位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灸法。《五十二病方》用秋竹煎煮的蒸汽以熏灸治疗“火烂”;《理瀹骈文》用补中益气汤坐熏灸,治疗久痢体虚、血崩、脱肛。临床上因其药物处方及治疗部位不同,适应证也不一样。近代有利用药熏器械(图2-15)喷熏施灸治疗顽痹等证。

978751322809101010001-Chapter02-15.jpg

图2-15 药液发生器

常用的药液蒸汽灸有以下几种:

(1)姜椒蒸汽灸:将生姜、辣椒各等份,水煎后用蒸汽熏灸患部,候水温后再洗患部。此法适用于冻疮。

(2)葱白蒸汽灸:将葱白500克,蒲公英60克,牙皂15克,共研细末,水煎后倒入大茶缸中,对准患部用蒸汽熏灸。此法适用于乳痈早期未化脓者。

(3)棉子蒸汽灸:将适量棉子,水煎后用蒸汽熏灸患处。此法适用于冻伤等。

(4)荆防蒸汽灸:将荆芥、防风、去皮大蒜、艾叶各等份,水煎后倒入桶中,对准患部用蒸汽熏灸。此法适用于风湿痹痛、关节痛、腰腿痛等。

(5)侧柏叶蒸汽灸:将侧柏叶鲜者200~300克,加水煮沸后,对准患部用蒸汽熏灸。此法适用于鹅掌风。

(6)海桐皮蒸汽灸:将海桐皮、透骨草各30克,乳香、没药、川椒、红花、威灵仙、甘草各9克,当归18克,牡丹皮、白芷、川芎各12克,水煎后倒入盆中,对准患部用蒸汽熏灸。此法适用于骨结核。

(7)枸杞根蒸汽灸:将枸杞根适量,捣烂后水煎,倒入盆或杯中,对准患部用蒸汽熏灸。此法适用于痔疮等。

(8)八仙逍遥蒸汽灸:将荆芥、防风、当归、黄柏、苍术各18克,川芎、牡丹皮各12克,苦参60克,花椒30克,水煎后对准患部用蒸汽熏灸。此法适用于骨结核。

(9)五倍子蒸汽灸:将五倍子250克,白矾10克,共水煎沸后,倒入木桶内,令患者坐于桶上,以蒸汽熏灸。此法适用于直肠脱垂等。

(10)地肤子蒸汽灸:将地肤子、蛇床子各30克,白鲜皮、苦参各15克,川椒9克,白矾3克,共同水煎后,倒入盆中,对准患部,用蒸汽熏灸。此法适用于湿疹等证。

(11)乌梅蒸汽灸:将乌梅60克,石榴皮、五味子各10克,水煎后倒入盆内或大桶中,对准患部,用蒸汽熏灸。此法适用于阴挺。

(12)巴豆酒蒸汽灸:取去壳巴豆5~10粒,投250毫升50~60度的白酒中,用火煮沸后,将酒倒入瓶中或小杯中,乘热用蒸汽熏灸劳宫穴。此法适用于口眼斜。

10.大面积灸法

操作用品:艾绒250克,咸萝卜(即腌好的胡萝卜)2000~2500克,紫皮大蒜500~750克,蜡烛1支,酒精少许,脱脂棉少许。

操作前准备:将咸萝卜切成0.6厘米厚、1寸见方(病人中指同身寸)的方块,将紫皮大蒜捣烂如泥,平摊萝卜片上,中间用手指按一凹(深度以使萝卜片显露为度),蒜泥即形成一圆圈,中间放置艾绒,艾绒如患者食指头大小。

施灸时先灸患者背部。让患者俯卧好,将长68厘米、宽3厘米的草板纸由大椎穴起往下至长强穴止,顺脊椎铺好(因脊柱这条线不灸)。将做好的咸萝卜蒜片先放在两边大杼穴处各一个,以后则沿着草板纸条由大杼穴往下顺着排列到秩边穴。其间所排之片多少无定数,以排满为止。在第一排的外侧,沿着排第二行,起点在大杼、风门2穴之间(即在第一排第一、第二块咸萝卜蒜片之间的外侧)往下排,排到秩边穴外上部(比第一排少1块)。将蜡烛用火柴点着,插在烛签上,便开始灸。用镊子夹住做好的艾球,在烛火上点着,放在咸萝卜片蒜凹中,逐个放好,放齐。注意不要使灸火熄灭,要随时点上艾球,防止火力中断。若患者感觉灼痛,则可将萝卜片抬起一点,或将艾火减弱一些。注意防止灼伤或大灸疮的发生。在灸部皮肤稍现深红色时即停止灸治,壮数多少要依患者的皮肤耐受性而定。一般每个灸点灸3~5壮。以上做完后,休息片刻,再灸腹部。

先在膻中穴部位上放一片咸萝卜蒜片,以此为中心点,在此点的上下左右周围放上8块,即形成一个9片的大方形。在鸠尾穴、神阙穴各放上一块不着蒜的咸萝卜片,该片的宽度仍如前,上下长度则要短约1厘米(即约宽3.3厘米,长2.1厘米),此两点不灸,两穴之间放咸萝卜蒜片6片。在神阙穴以下至曲骨穴段放5片,若是女病人则石门穴不灸,放一块不着蒜的咸萝卜片(宽3.3厘米,长3.3厘米)。腹部正中线(以中脘穴低半片为起点)的两侧各排1列,每列放7片。沿第2行两侧(低半片与下脘穴平)各再排1列放6片。以上步骤做完后,便可开始灸治。操作同灸背部。灸完后,必须用三棱针于十宣放血,并针三阴交(双)深3.3厘米,用泻法,不留针,借以泻火热之气(按此灸法,只要依法操作,并无副作用)。

适应证:久病体弱,虚寒痼疾,慢性肠胃衰弱,中阳不振,肾元不充及一切虚寒衰弱久病不能起床者。

禁忌证:急证、新病、热证、实证,以及神经过度敏感者。

【验案举例】

案1

孙某,女性,46岁。素患肺结核与神经衰弱已十余年,身体极度衰弱。近在某医院诊断为胃下垂。外观肢体瘦削,面色苍白,声微无力,不能操持家务,终日卧床。每日只吃半磅牛乳,便秘无力排出,每10日左右必须服泻药一次,心悸、少寐,易汗,脉极沉弱。第一次灸后,腹泻秽物很多,大便日5~6行,腹不痛,以后则每2日大便1次。灸后第2日即能吃稀粥,以后每日能加吃1个馒头,渐加至2~3个。灸前每去室外一次则伤风发热,灸后在室外活动则无碍,并逐渐能料理家务。7个月后又行第2次大灸。灸后并未见大便次数增多的现象,亦未产生其他副作用,身体逐渐恢复健康。

案2

王某,男性,38岁,农民。发病数载,身体瘦弱,面色苍白,精神衰颓,食欲不振,腹胀肠鸣,日下白色稀便5~6次,畏冷,脉细弱无力。于1955年秋施以大灸两次。第一次灸后自觉胸腹腰背部温暖,全身颇感舒适,精神亦觉畅快,大便次数略减,食欲渐旺,因病情大有改善,两星期后,患者又要求灸第二次。灸后腹胀肠鸣全部消失,频频思食,大便遂稠,日2~3次,有时1次,病去大半,能参加劳动。不久即告痊愈。

11.竹茹灸

是以竹茹作炷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千金翼方》卷二十四疗疔肿方说:“刮竹箭上取茹作炷,灸上二七壮,即消矣。”此法有解毒消肿止痛作用,适用于痈疽疔毒、蛇咬伤等。

12.麻叶灸

是用大麻叶和花捣碎作炷,类似艾炷灸的一种灸法。《串雅外编》卷二说:“麻叶灸,治瘰疬疮。七月七日采麻花,五月五日采麻叶,捣作炷圆,灸疮上百壮。”此法有消肿散结、生肌敛疮作用,适用于瘰疬、疮疡、漏疮等。

13.线香灸

是用线香点燃后,快速按在穴位上进行焠烫的一种方法。也可按艾卷温和灸法操作。此法适用于哮喘、鼓胀、毛囊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