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用 法

【歌诀】用法保效,合理为要,剂型途径,煎煮服药。

【给药途径】给药途径对药物的疗效影响极大。这是因为不同的机体组织,对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及敏感度的差异所致。同一方药,常因给药途径的不同,显示出不同的作用强度。有的甚至须以某种特定途径给药,才能发挥某种作用。

中药传统的给药途径,除口服和皮肤给药两种主要途径外,还有呼吸道吸入给药、黏膜(包括舌下)给药、直肠给药、母乳给药等。20世纪30年代后,又逐步增添了皮下注射、肌内注射、穴位注射、静脉注射、动脉注射及羊膜腔内注射等。每种给药途径均有各自的特点,临床选择时,除考虑各自特点外,还需注意病证与药物对给药途径的选择。而病证与药物对给药途径的选择,则是通过剂型的选择来体现的。

【应用剂型】无论从什么途径给药,都需将药物加工成便于应用的剂型。传统中药剂型中,有主供口服的汤剂、丸剂、散剂、酒剂、滋膏剂、露剂;供皮肤和黏膜使用的软膏剂、硬膏剂、散剂、丹剂、涂搽剂、浸洗剂、熏剂;供体腔等使用的栓剂、药条、钉剂等。20世纪30年代又研制出了中药注射剂,以后又发明了胶囊剂、微囊剂、颗粒剂、气雾剂、膜剂、泡腾剂等。

【煎煮方法】汤剂是中药的最常用剂型,其疗效的保证又取决于正确的煎煮制取。需做到:

1.选对煎药器具 选用砂锅、砂罐、砂壶等陶瓷器皿最佳。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且导热均匀,保暖性好。也可用化学性质稳定、耐高温的玻璃烧杯等。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因金属元素易与药液中的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轻则降低疗效,重则引发毒副反应。

2.择用煎药用水 煎煮中药的溶媒主要是水。要选择洁净清澈、无色、无异味、不含杂质的生活饮用水。禁用受污染或反复煮沸的水。

3.准确水的用量 按理论推算,加水量应为饮片吸水量、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所得药液量的总和。虽然实际操作时加水很难做到十分精确,但至少应根据饮片质地疏密、吸水性能及煎煮时间长短确定加水多少。一般用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cm为宜。质地坚硬、黏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质地疏松,或有效成分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加水至液面淹没药物即可。

4.煎前最好浸泡 将中药饮片于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而使部分有效成分耗损或破坏过多。多数药物宜用常温水浸泡,一般浸泡20~4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物可浸泡1小时。冬天可适当延长,夏日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腐败变质。

5.煎煮火候及时间适宜 适宜的火候与煎煮时间,有利于药效成分的溶出,一般宜先武火后文火,即未沸前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解表药及其他芳香性药物,宜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维持10~15分钟即可。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骨角、贝壳、甲壳类药及补虚药,则宜文火久煎,以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6.煎药次数合理 一般说,一剂药煎三次,最少应二次。因为煎药时,药物有效成分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而后再扩散到饮片外部的水液中。待饮片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为充分利用药材,一剂药最好煎二至三次为佳。

7.立即滤出并榨渣取汁 汤剂煎成后,应立即滤出药液,并榨渣取汁。因为多数饮片加水煎煮后都会吸附一定药液,煎煮好的药液如不立即滤出,已溶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可能会随药液温度的降低被药渣(煮过的饮片)再吸附,如不及时滤出和榨渣取汁,会造成有效成分的损失。尤其是一些遇高热有效成分易损失或破坏而不宜久煎或煎二次的药物,更应如此。

8.药液的煎出量 中药的汤液包括真溶液、胶体溶液、混悬液等。在相同气压、温度等条件下,其所含成分与其总量成正比,也就是说,药液煎出物的多少随着药液量的多少而增减。若煎出的汤液总量过多,虽提高药物成分的煎出率,但却不便服用;若煎出的药液总量过少,虽方便了服用,但却降低了药物成分的煎出率。故药物煎出的汤液既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而过少比过多的弊病更多,过少则降低药物成分的煎出率。现今一般认为,成人服用,每次以250~300mL为宜,一剂若煎二次,总量即500~600mL,煎三次总量即750~900mL。儿童酌减。在使用汤剂时,片面强调服用方便,而导致煎出量过少的做法必须纠正。此外,宜将取得的药液合对后,再分次服。

9.细究入药方法 多数饮片可以同时入煎,少数饮片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需作特殊处理。

【特殊处理】煎药时需特殊处理的共有七类。

1.先煎 即延长煎煮时间10~15分钟。包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贝壳类饮片,如磁石、牡蛎等;须久煎去毒的饮片,如附子、川乌有毒,均应先煎;治疗特殊需要的,如大黄久煎泻下力缓,欲减其泻下力则应先煎。

2.后下 即缩短煎煮时间。包括有效成分因煎煮易挥散或破坏而不耐久煎的饮片,如薄荷、白豆蔻等入煎应后下,待药将煎成时再投入煎沸数分钟即可;大黄、番泻叶久煎则泻下力减缓,故欲泻下当后下或开水泡服。

3.包煎 花粉、细小种子及细粉类饮片应包煎,因其易漂浮在水面,不利于煎煮,如蒲黄、葶苈子、滑石粉等;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的药物应包煎,因其易粘锅糊化、焦化,如车前子等;绒毛类饮片应包煎,因其难于滤净,混入药液则刺激咽喉,如旋覆花等。

4.另煎 少数价格昂贵的饮片须另煎,以免煎出有效成分被其他饮片吸附,如人参、西洋参等。此外,据临床治疗需要也可另煎。

5.烊化 即溶化或熔化。胶类饮片药容易黏附于其他药渣及锅底,如此既浪费又易熬焦,故应先行烊化,再对入其他药汁内服,如阿胶、鹿角胶等。

6.冲服 有些入水即化或原为汁液性的饮片药,宜用煎好的其他药液或开水冲服,如芒硝、竹沥水、蜂蜜等;有些不但价格昂贵,而且其成分难溶于水或易被破坏的饮片药,宜研粉冲服,如牛黄、羚羊角、琥珀等。

7.煎汤代水 有的饮片如灶心土等,须先将其另煎15分钟,静置沉淀,取上清液,再对入待煎的汤剂中,与其他中药饮片同煎。

【服药方法】口服,是中医临床主要给药方法。口服给药的效果既受剂型等因素影响,又受服药时间、次数及冷热等影响。

1.服药时间 适时服药也是保证药效的重要方面。具体服药时间应据肠胃状况、病情需要及药物特性来确定。一是空腹服。清晨胃及十二指肠均无食物,此时服药,可避免药食相混,能使药物迅速进入肠中而充分发挥药效,如峻下逐水药、攻积导滞药、驱虫药等均宜空腹服。二是饭前服。饭前胃腑空虚,有利于药物迅速进入小肠而被消化吸收。一般说,多数中药特别是补虚药宜在饭前服。三是饭后服。饭后胃中存有较多食物,可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如消食健胃药或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均宜饭后服。四是睡前服。为了顺应人体生理节律而充分发挥药效,有些药宜睡前服。如安神药用于安眠时宜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服,以便安眠;涩精止遗药宜在临睡服,以便治疗梦遗滑精;缓下剂宜在睡前服,以便翌日清晨排便。五是定时服。有些病定时而发,只有在发病前某时服才能见效。如截疟药应在疟发前2小时服,否则无效。六是不拘时服。病情急险,则当不拘时服,以力挽狂澜,救治危急。

2.服药次数 一般疾病多采用每日一剂,每剂分二服或三服。病情急重者,可每隔四小时左右服药一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顿挫病势;病情缓轻者,亦可间日服或煎汤代茶饮,以图缓治。应用发汗药、泻下药时,如药力较强,一般以得汗得下为度,不必尽剂,以免汗下太过,损伤正气。呕吐患者宜小量频服,以免因量大再致吐。

3.药液冷热 一般汤药多宜温服。如治寒证用热药,宜热服;特别是以辛温发表药治风寒表实证,不仅宜热服,服后还需温覆取汗。至于热病用寒药,如热在胃肠,患者欲饮冷者可凉服;如热在其他脏腑,患者不欲饮冷者仍以温服为宜。此外,用从治法时,也有热药凉服,或凉药热服者。

对于丸散等固体药剂,除特别规定外,一般宜用温开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