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中医诊断之动静统一

陈淑娇:前面我们比较系统地谈了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审查、四诊合参、病证结合,那么还有一个原则就是动静结合或动静统一,这在较早版本的《中医诊断学》教材中是没有提到的,作为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之一,说明动静结合很重要,但多数人并不知道它的内涵,还请老师给予答疑解惑。

李灿东:动静结合或动静统一,“动”就是变化的,“静”是相对稳定的。这个动静统一的观点在中医学中的体现非常明显,因为中医是立足于整体,把人看成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活着的人,不是一具尸体。所以,我们研究生命的现象是以活体,活着的人作为基础的。只要是活人,就会有变化,变化是永恒的,稳定是相对的。如果没有一个相对的稳定性,我们就无法去把握它的规律,无法去认识它,但是它一定也是动态的。所以我们说“医者,易也”,意思是中医跟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比如说《易经》,它对中医的影响就非常深刻。《易经》的“易”有3种意思,一个是简易;一个是不易;还有一个是变易,是变化的。那么,人的健康状态也是不断变化的,健康和疾病是相对的,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绝对健康的人是不存在的,没有一个人是百分百的健康,哪怕现在健康,可能过一段时间也会发生变化。一个地方的问题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发生变化,这是中医的一种动态的观点。正因如此,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或者在诊疗疾病的过程中从动态的过程去把握整个生命。一个人的生命从一开始的受精卵、胚胎,到出生以后的生长、发育、衰老,或者疾病、痊愈到死亡,是一个时序的连续过程。这个过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每时每刻它都是在变化的。我们现在的思维特点是习惯于用固定的思维去把握一个事物,比如说,一个患者有胃病,我们就会让他做胃镜,做胃镜时就会做一个病理检查,并进行分型,是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或者是其他一些问题。病理容易分型,西医在临床上就是这样的,一个疾病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亚型,然后按照不同的亚型进行治疗。现在的问题在哪里呢?问题就在于现在很多人把这种思维模式搬到中医中来,所以现在中医从教学、科研到临床,都出现过类似的问题。例如,中医内科学等教科书里面讲的每个病,都将它辨证分成几个类型;临床上在做科研的时候,大家都对此有兴趣,把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是什么型,另一组是什么型,分别用什么药,对照观察。这样就把原来中医的圆机活法变成一个机械的东西,中医本来是一个活的灵魂,把它变成固定模式之后中医就陷入一种机械唯物主义的泥潭里面。我们在中学的时候经常讲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因为形而上学就是需要把事物看成是固定的、静止的、孤立的,然后才能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对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生有很重要的影响。研究一个人的生命现象,有一种方法就是要把它相对孤立地、静止地打开,即把这个人的身体打开,对他的器官进行观察,但是中医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个性化的东西,这种研究方法不适合中医。所以有时候,我们经常会简单地认为中医跟西医都是看病,研究对象都是一样的,都是研究生命,研究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能是对的,但是从更深层次,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中医看到的人和西医看到的人不完全是一样的。

闵莉:人是客观存在的,但有时一些人会认为他长得很好看,而另一些人却认为他长得很一般。这就是观察的角度和审美的观点不同,同一个人会给不同人留下不同的印象。同理,从哲学的角度讲中医和西医看到的人也会不一样。在临床上如何应用这种不一样呢?

李灿东:从中医来讲,中医看到的人更注重他是一个整体的人,是一个有社会属性的人;西医看到的可能更多的是一个生物体,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可能是相对可以被分解的,是一个静止的生物体,所以中西医看人的角度不一样。因此从治病的角度来说,西医可能更注重的是人的病,得什么病;中医治病更注重的是生病的人。一个是“人的病”,一个是“病的人”,它们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因此,我们在整个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就要注意动态地去把握,这是很重要的。

比如说,现在癌症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或者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以后,越来越多地来寻求中医的帮助,想吃中药。很多患者就问我:“李医生,中医到底可不可以治癌症?”我一下子也回答不出来,有的患者更直接地问我:“中药会不会抗癌?”我就给大家讲,中医会治癌症或者说恶性肿瘤,这是肯定的。但是中医治癌症不是杀灭癌细胞,如果要杀灭癌细胞,任何一种抗癌西药都比中药强,包括抗病毒也是这样的,西药的一些抗病毒的药,做药理实验时,它肯定比中药效果好。但是中医不是从这个角度去抗病毒或者杀灭癌细胞的。中医治疗癌症主要有三个目的:第一是改变肿瘤生长的环境。我们假设肿瘤就好比蘑菇,癌细胞就像蘑菇的菌,种在土壤中就长出蘑菇,那么中药就是改变了它生长的环境和土壤,让其不能生长。当肿瘤细胞非常多的时候,就会发生转移,当另一个地方条件适宜时,就会再长出来。现在肝癌可以做肝移植手术,但事实上,很多患者换上新的肝,肿瘤还会再长出来,这就是整个环境没有改变,所以中医就是可以改善这个环境的。第二是减轻西医治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白细胞降低等,中医都有很好的疗效。第三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比如有的肿瘤患者会睡不好觉、吃不好饭,便秘,中医对这些症状的治疗效果就很好。所以我个人理解,中医治疗癌症就是从这三方面来起到作用的。治疗癌症,也是个动态的过程,就像蘑菇的生长,根据环境不同,生长情况也会不同,所以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要动态地去把握。

人们常说,中医治疗肿瘤就是“扶正固本”“扶正祛邪”等等,其实这个理解是片面的。因为“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之一,所有疾病都可采用这种方法。所以你要明白,疾病在不同的阶段,它是以“邪”为主,还是以“正气不足”为主。“邪”在不同阶段是什么邪,是热邪?寒邪?瘀邪?还是痰邪?不同病程是不一样的。用山慈菇、白花蛇舌草等药物就可以抗癌,就能杀灭癌细胞吗?这样的理解就太过片面。同样的,“虚”要知道在什么阶段是什么虚?是哪里虚?是心的虚,肝的虚,还是肾的虚?是气虚?血虚?阴虚?还是阳虚?等等,需要动态地去把握。动态,第一,从大的方面来讲,它体现的是时间的变化,那我们就要因时制宜,就是说,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节气,它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流感,同样是由于病毒引起的,流感发生在不同的节气,它是有区别的,冬天的流感和夏天的流感就不一样。所以要把握大的动态和节律。第二,我们要把它放在一个大的周期上看,生命是相对有限的。我们做不到把它放在几千年的周期来看,但我们可以把它放在一年四季的周期来看。第三,生命本身的周期就是不同的年龄、不同阶段,它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比如说,《黄帝内经》里女性用“七”作为一个基本计数;男性用“八”作为基本计数。生命在不同的年龄段的生理病理特点是不一样的,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是不一样的。有的病多见于小孩子,有的病多见于老人。第四,一种疾病,在特定的个体中间,它的变化也是有规律的。比如中医认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意思就是说,见到肝的病,就应当知道肝的病会影响到脾,就应当先实脾,这就是《黄帝内经》讲的治未病,治未病就是防患于未然。这些问题,在我们治疗的过程中都体现出一种动态的观点。

吴长汶:临床上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个问题:患者会问,医生,药吃完了还要不要再来?或者患者会说3天或者一个星期之后要不要来呢?这是关于疗效评价的问题,也是对治疗前后疾病变化的预测,大多数做不到,也很难回答,有没有规则可言呢?

李灿东:这里存在不同的情况,可能3天之后,患者喝了药有效果,我们可能继续用原来的方,就是乘胜追击;也可能是有效果,但我们要改变原方,因为证已经发生变化了,证变了,所以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也有的时候,患者药吃了以后没有效果,可能是我们辨证不准确,要进行调整;还有一种情况是辨证对了,药也对了,但是药效还没积累到一定程度,它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时候我们还得坚持不懈。总结起来就是“效不更方”“效亦更方”“不效更方”“不效亦不更方”,这些都要根据情况。这里的依据是什么呢?这里的依据:第一个肯定是要根据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第二个是在治疗过程中干预措施对疾病的影响。这些变化都体现了一个动态的过程,当然,我们在强调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疾病的一种普遍的规律。

梁文娜:“动”体现了变化的、动态的、全程的事物,临床、科研、教学都必须掌握和利用“动”的规律,但“静”要如何体现?以及如何动静结合呢?

李灿东:静是一种相对的稳定状态。相对的稳定状态不是说它没有变,而是静中有动,但是它相对稳定。如果我们没有考虑到疾病的相对稳定状态,就没办法去把握它的规律,那治疗可能就很盲目,就感觉像是,走到哪里算哪里。通过静,我们才能知道动。静,能帮助我们把握整个状态,在把握状态的过程中,我们还要考虑到它变化的规律。中医的辨证思维就充分体现了对健康状态的动态把握。动静统一,在诊断过程中很重要,因为病证既有一定阶段相对稳定的一面,又有不断发展变化的另一面,这就要求我们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去观察证候的变化,把握疾病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因此无论在临床工作,还是在科学研究和教学过程中,引导这种动静结合的思想是很重要的。

林雪娟:老师前面讲的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是《中医诊断学》绪论部分的内容。中医学是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很漫长的时期,这是一个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的过程,无数先辈医家为中医诊断理论体系及方法的形成付出了巨大努力,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非常宝贵的经验。我们讨论的目的也是希望读者能够更多地从先辈宝贵的经验中寻找养生保健的智慧,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中医是如何诊病的。这样对于我们促进并维护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