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动词史

一、动词的产生

上一章的第一节里,在谈到名词产生的时候,我们曾引出了原始汉语和远古汉语两个概念。这一节,在谈到动词产生的时候,我们想从古人类学角度再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大家知道,语言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也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现在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南部,并从那里走向世界。这种观点无疑是表明非洲南部也是现代人类语言的发源地,并且也只有一次起源。这种观点是有害的。我们可以设想:当地球某个时候适合人类起源、生存的时候,也绝不会仅限于一处,它应当是多元的。科学家认为,在距今约1400万~1000万年前,地球上曾生活着一种拉玛古猿(Ramapithecus),学术界公认它就是猩猩的远祖。这种古猿化石在中国云南开远、禄丰及印度西瓦利克山诸处均有发现。近些年,中国云南昭通出土了约620万年~610万年前的古猿头骨化石,汉江流域也发现了约100万年前的郧县人头骨化石。另据有关报道,希腊和保加利亚也发现过720万年前的类人猿动物化石。这些事实都彻底地动摇了人类最早起源于非洲之说。

古猿虽能直立行走,但不会制造工具,更不能有语言。古猿不是人类,它仍是处于从猿到人的一种猿类动物。古猿经过长期演变,就变成了猿人。猿人超越了动物,它是最原始的人类。猿人会制造工具,懂得取火、狩猎技术,其脑容量约是现代人平均脑容量的80%。直立行走改变了古猿的身体结构,使脑容量增大,使唇齿舌喉等发音器官得以发展;共同劳动、群居生活又必然促使思想交流和情感表达。因此,可以推测出,猿人已经有了语言。从考古学角度来看,猿人就是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如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前)、陕西的“兰田人”(距今约60万~50万年前)和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距今约50万~40万年前),都是典型的代表。猿人进一步发展,就进入了“古人”阶段。“古人”就是一般所说的早期智人,距今约30万~20万年前,处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不仅会取火,而且还会制作兽皮衣服和精致的石器。考古学讲的广东“马坝人”、湖南的“长阳人”和山西的“丁村人”,都是“古人”的代表。我们可以推测: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猿人”“古人”的语言应属于原始汉语(祖语)的前期和后期阶段。

“古人”进一步发展就进入了“新人”阶段,距今约4万~1万年前。“新人”就是一般所说的晚期智人,时处旧石器时代晚期。“新人”懂得制造弓箭、标枪技术,爱好绘画、雕刻,生活以狩猎、采集、捕鱼为生,婚姻形式已进入族外婚,氏族之内不得通婚。考古学讲的广西“柳江人”、四川的“资阳人”、内蒙的“河套人”和北京的“山顶洞人”都是“新人”的代表。“新人”进一步发展,就进入“现代人”阶段。“现代人”时处新石器时代的中期和晚期,时间约1万~4000年前。陶器的出现是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考古学讲的河南的“仰韶文化”、山东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都是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文化。从语言上说,“新人”和“现代人”的语言应属远古汉语的前期和中期。中国的有史文化是从夏代开始的,时间是公元前2070—前1600年。夏代的语言当属远古汉语后期。语言先于文字。夏代语言虽然没有文字记录,但它已是高度发达的汉语了,这应是确定无疑的。

据推测:原始汉语应是音节语言。这就是说,一个音节,从表达功能上说,既是一个词,也是一个句子。如果从词类产生的角度来理解,那就是名动同形同源。换句话说,一个词既是名词,又是动词,两者处于同形同源的混合状态。后来汉语到了远古时期,这时汉语可能已由音节语言逐步过渡到句子语言,名词和动词同时分化出来,因此从词类产生的顺序上说,它们应同属一级词类。在上古汉语里,我们常常遇到名动兼类问题。如果我们能从历史角度看问题,这也许就是原始汉语或远古汉语语法的残留。总之,我们对上古汉语中的名动兼类或“词类活用”问题,都该换个角度来重新思考。

在第一章里,我们借助《甲骨文、西周金文、今文〈尚书〉词类分布统计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到上古汉语前期中的名词和动词在语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汉语的早期资料中,如甲骨文里名动同形同源者就比较普遍,这应引起我们高度注意。本书曾对徐中舒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字典》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年版。进行过统计:该书收字1114字(不计异体),其中准确断定为动词者有383字(词),占全书所收全部字(词)的34.4%,而其中名动同形同源者就有71例。甲骨文中的名动同形例,实际上也许就是原始汉语或远古汉语语法的残留吧。下面引例,均采自《甲骨文字典》(原文无断句。为阅读方便,引例加了标点。)请比较:

[1]癸丑卜,贞:今岁亡大。(《金》,377)(水:名词,洪水。)

[2]丙戌卜,贞:弜,不。(《前》,2.4.3)(水:动词,发大水。)

[1]贞:方亡。(《遗》,345)(闻:名词,消息。)

[2]庚子卜,永贞:妣己。(《合》,227)(闻:动词,耳闻。)

[1]贞:有疒齿,不隹父乙蚩。(《乙》,4626)(齿:名词,牙病。)

[2]戊寅卜,亘贞:取牛,不齿。(《遗》,152)(齿:动词,有灾祸。)

[1]贞:王其疒。(《合》,165正)(目:名词,眼目,眼病。)

[2]贞:乎方。(《前》,4.32.6)(目:动词,侦伺。)

[1]贞:……劦于小乙,亡,在十月。(《合集》,23123)(蚩:名词,灾祸。)

[2]贞:隹帝我年。(《合集》,10124)(蚩:动词,降灾。)

[1]庚戌……贞:易多母有贝。(《合集》,11438)(朋:名词,宝货。)

[2]甲申贞,夬贞:尞于王亥,其。(《乙》,6738)(朋:动词,奉献朋贝。)

[1]贞:王疒,隹妣己蚩。(《乙》,7797)(身:名词,身之腹部。)

[2]丙申卜,贞:妇好,弗以妇葬。(《乙》,6691)(身:动词,妊娠。)

[1]贞:尞,三羊,三犬,三。(《乙》,2381)(彘:名词,野猪。)

[2]丙戌卜,侑于父丁,叀。(《乙》,766)(彘:动词,用野猪祭祀。)

[1]方亡。(《掇》,1.269)(保:名词,先王之神灵。)

[2]……古贞:黄尹我事。(《合》,422)(保:动词,安定。)

[1]壬辰卜,执于。(《前》,4.4.1)(圉:名词,囹圄。)

[2]……二人。(《京》,1402)(圉:动词,执。)

以上共10组20例,这些名动同形同源词,恐怕是不能用兼类说或活用说来完全解释清楚的。

甲骨文中,还有些词,在后代的传世文献中常常用为名词,而在甲骨文里却常用为动词,这些词也可证明名词和动词最早也该是同形同源的。如:

[1]……妣戊至,豕。(《乙》,8951)(卢:“炉”之初文,动词,用炉火烤。)

[2]壬戌,不雨。(《乙》,7313)(雷:动词,打雷。)

[3]庚辰,……贞:翌癸未,西单田,受有年,十三月。(《存》, 2.166)(屎:动词,施粪于田。)

[4]贞:隹父乙妇好。(《乙》,3401)(咎:动词,降祸。)

[5]弜鹿,弗。(《人》,3116)(网:动词,张网捕猎。)

[6]贞:今二月东寝。(《卜》,595)(宅:动词,营建。)

[7]丙寅卜,日,不祸。(《粹编》,1417)(风:动词,刮风。)

[8]戊寅卜,牛于妣庚。(《库》,1988)(血:动词,杀牲以祭。)

[9]贞:于祖乙。(《前》,1.9.7)(鬯:动词,用香酒祭祀。)

[10]甲子卜,宾贞:卓,在疒,不从王……(《甲》,2121)(酒:动词,饮酒。)

随着语言的发展,词义分化必然引起词类分化。到了上古汉语中后期,这些名动同形同源词可以借助语音、字形、词汇及语法等多种手段,彼此作了切割。对此,我们在上一章里已经作了交代。到了中古汉语,随着复音词的大量产生,语言中采用词汇手段来区分名动同形同源词就更为普遍了。请比较:

[1]谨而信,泛爱众而仁。(《论语·学而》)(亲:动词,亲近。)

[2]有人于此,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荀子·子道》)(亲:名词,双亲。)

[3]亲近邪友,习行非法。(《百喻经·为二妇故丧其两目喻》)(亲近:动词,亲密接触。)

[1]公闭门而之。(《左传·定公十年》)(泣:动词,哭泣。)

[2]列子入,涕沾襟以告壶子。(《庄子·应帝王》)(泣:名词,眼泪。)

[3]畴至,谒祭虞墓,陈发章表,哭泣而去。(《三国志·魏书·田畴传》)(哭泣:动词,小声哭。)

[1]规有摩而水有,我欲更之,无奈之何。(《韩非子·八说》)(波:名词,波浪。)

[2]袅袅兮秋风,洞庭兮木叶下。(《楚辞·九歌·湘夫人》)(波:动词,涌起波浪。)

[3]方今四海波荡,匹夫横议。(《后汉书·公孙述传》)(波荡:动词,动荡。)

[1]子曰:“乡愿,德之也。”(《论语·阳货》)(贼:名词,败坏道德的人。)

[2]仁者谓之贼,义者谓之残。(《孟子·梁惠王下》)(贼:动词,破坏。)

[3]群盗纵横,贼害元元。(《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贼害:动词,残害。)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论语·卫灵公》)(器:名词,器物,工具。)

[2]上亦其能,遂擢方进为丞相。(《汉书·翟方进传》)(器:动词,器重,重视。)

[3](孝章皇帝)少宽容,好儒术,显宗器重之。(《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器重:动词,重视,看重。)

[1]莫春者,春既成。(《论语·先进》)(服:服装,衣服。)

[2]以力人者,非心也。(《孟子·公孙丑上》)(服:动词,服从,使……服从。)

[3]心生信服,悉来致敬。(《百喻经·婆罗门杀子喻》)(信服:动词,相信而佩服。)

[1]子张诸绅。(《论语·卫灵公》)(书:动词,书写。)

[2]颂其诗,读其,不知其人,可乎?(《孟子·万章下》)(书:名词,书籍。)

[3]能令众生书写此经,受持、读诵、解说其义。(《法华经·劝持品》,卷四)(书写:动词,写。)

[1]登大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楚辞·九章·哀郢》)(坟:名词,堤岸。)

[2]公祭之地,地。(《国语·晋语二》)(坟:动词,隆起。)

[3]每兵来,常虑祸及坟墓。(《宋书·鲁爽传》)(坟墓:名词,坟头,坟穴。)

[1]季康子盗,问于孔子。(《论语·颜渊》)(患:动词,担忧。)

[2]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庄子·人间世》)(患:名词,祸患。)

[3]舍东种白杨、茱萸三根,增年益寿,除患害也。(《齐民要术·种茱萸》,卷四)(患害:名词,祸害。)

以上共9组27例。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复音动词或复音名词的出现,就是区别名动同形同源词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