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百代君王”评选候选人——《沁园春·雪》

1936年2月,毛泽东在一次雪后登山、目睹广袤无垠的北国雪景之后,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沁园春·雪》。词的上阕描绘北国辽阔雪景,词的下阕纵论古今英雄,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结尾,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

那么,词中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都做过哪些事呢?

一、自古英雄出少年——秦始皇嬴政

傀儡君主

嬴政十三岁便即位,他的母亲——年轻的赵姬成为秦国的王太后。

这个被众人羡慕、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却并不快乐。少年嬴政坐在皇帝的宝座上,用他清澈的眼睛俯视属于自己的国度。

然而,他只是名义上的君王,一位名副其实的傀儡国君,在王太后赵姬的授意下,吕不韦做了秦国的相国,代替嬴政总揽大政,也就是说,秦国的大权由王太后与丞相吕不韦掌控。

初露锋芒

命运似乎有意考验嬴政,秦国平静的表面下暗藏汹涌波涛。

后宫之中,寡居的王太后居然有了身孕。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吕不韦不愿冒险和王太后私通,便为王太后挑选了一位精壮的男宠——嫪毐(Lào'ǎi),来代替自己陪伴王太后左右。王太后和嫪毐私通后生了两个孩子。

在太后的授意下,嫪毐被封为长信侯。嫪毐知道,他得到的权力、地位,将会在嬴政亲政之后烟消云散,甚至连自己的生命也可能画上句号。

嫪毐于是笼络了秦国的一些高官,商定在嬴政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盗用王太后和秦王的名义,调动军队发动叛乱,铤而走险,除掉嬴政。这是嬴政即位后面临的第一次大考验。

嬴政此时已经二十二岁,年轻的他没有惊慌失措,而是果断调兵镇压了叛乱。嫪毐叛乱被平定后,所有参加平叛的人都得到了赏赐,嫪毐和嫪毐集团的骨干成员被杀尽,嫪毐的门客全被流放。

公元前238年,嬴政行冠礼,开始亲政。

一统天下

在清除异己的同时,嬴政对李斯、王翦等股肱之臣委以重任。在嬴政的统治下,强大的秦先后攻灭割据称雄的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统一六国之后,嬴政下令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废除分封制,设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郡县制。就这样,嬴政在他三十九岁时,完成了统一大业,缔造了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他自称“始皇帝”,希望他的子孙能够二世、三世传之无穷。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刘彻

外患内忧

说到汉朝的历史,就不能不提到匈奴。匈奴这个强大的北方游牧民族集团,常常骚扰汉朝,闹得汉朝时时处于被动地位。而在汉朝内部,诸藩仍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存在着争权、内乱的隐患。在外有匈奴的骚扰,在内还有大臣、诸侯们的掣肘,这就是汉武帝刘彻面临的棘手问题。如果不能处理好内忧外患,那么,不知道什么时候,刘氏的江山可就要有换姓的危险了。

独尊儒术

汉武帝刘彻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长远的谋略。汉武帝明白,在政治、思想等领域,他必须要建立霸权,放弃其他思想,尊崇儒家学说。

在位期间,他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以孔孟为正宗儒学,让儒家学说成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注重宗法伦常,强调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的等级秩序;认同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确定了统治者绝对的政治权威。到如今,儒家思想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社会。

收权中央 反击匈奴

为了巩固统治,汉武帝在公元前127年,颁行“推恩令”,让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他后又“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采取一系列削弱宗室诸王势力的举措,基本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把权力集中在中央。

著名的“丝绸之路”,也和汉武帝有关。当时匈奴常常侵犯边境,汉武帝先后任命卫青、霍去病为大将,经过三次反击匈奴的决定性战役,终于打开了汉朝通向西域的道路。他还两次派张骞(qiān)出使西域,开通了至今影响深远的“丝绸之路”。

最终,在汉武帝在位期间,西汉达到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极盛时期。

三、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唐太宗李世民

生于乱世

隋朝末年,四方群雄割据,到处一片萧条景象。生于乱世的李世民,十七岁便应募从军,十九岁随父李渊起兵太原,从此踏上了四处征讨的兵戎生涯。

以史为鉴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正式登上帝座,是为唐太宗。李世民和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不同,他并非生于帝王之家,而是从一位打天下的将领“跳槽”成为治理国家的统治者。

怎样才能当一位好皇帝呢?李世民的答案是:以史为鉴。把历史当作一面镜子,遇到事情就比照一番,通过对比来决定该怎么做。李世民非常注意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从中学习治国经验。面对数量繁多的经史典籍,身负治理国家重任的李世民,没有时间一本一本去精读,于是便让大臣们纂辑一些书籍,供他学习历史上的兴亡成败与利弊得失。

令世人称道的还有他知人善任、从谏如流的气度,张玄素、房玄龄、高士廉、魏徵等大臣都曾劝谏于他。

贞观之治

隋朝的灭亡,给李世民上了深刻的一课。李世民认为骄奢淫逸是它灭亡的重要原因,统治国家要引以为戒。

李世民登基之后,稳定了局势。在他的统治下,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四、杯酒释兵权——宋太祖赵匡胤

陈桥兵变

赵匡胤本是后周禁军统帅,960年,赵匡胤的手下“逼迫”赵匡胤穿上黄袍。随后,赵匡胤逼迫年仅七岁的周恭帝禅位,夺取了后周大权,建立宋朝,定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这段没有喋血宫门的夺权历史被称为“陈桥兵变”。

杯酒释兵权

虽然赵匡胤已是黄袍加身,但这皇位来之于“废置天子,变易朝廷”的军事政变,随时可能有另一个“李匡胤”“孙匡胤”来代替自己。当时禁军的九名高级统帅,有的是他称帝前的结拜兄弟,有的是他手下的中坚骨干,这些开国元勋,既有兵权,又有功劳,功高则震主,权大则不测。这样的一群人在身边,赵匡胤怎能睡得着觉?

961年,赵匡胤为了防止五代十国割据混乱局面的再现,宴请禁军宿将,以温和的方式解除了他们的兵权,史称“杯酒释兵权”。据记载,宴会之上,赵匡胤开导众武将说:“人生苦短,白驹过隙。众爱卿不如多积金宝,广置良田美宅,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如此,君臣之间再无嫌猜,可以两全。”众将明白他的意思,这是一个交换的条件,只要禁军将领们愿意放弃兵权,不再对赵匡胤的皇位构成任何威胁,那么他们想要的一切——财富、美人、自由……都可以被满足。就这样,谈笑间,赵匡胤就解除了禁军宿将们的兵权。

他采取先南后北的方针,进行统一战争,很快平定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结束了南方各地长期的割据局面;同时增强北方兵力,防御契丹,进攻北汉。

五、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元太祖铁木真

英雄多难

铁木真在年少时,生父就被仇人毒杀,部众纷纷离散。他的父亲在临死前留下遗言:回归本部,长大后向仇人讨还血债。

这个失去父亲庇护的孩子,和母亲一起被赶出了部落。一家人在斡难河畔放牧打猎、捕鱼捞虾。泰赤乌人却再次发难,必欲除之而后快。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这位少年却出乎众人意料地成长起来。死里逃生的他娶妻成婚,依附王罕,征服篾儿乞,逐步收聚旧部,渐渐恢复了势力,被推为首领。

东征西战

经过征战,铁木真先后击败了塔塔儿部、泰赤乌部等部族,统一了蒙古。1206年,他在斡难河畔,召开忽里台大会,建立蒙古汗国,被推选为至尊的大汗——成吉思汗,这个名号的意思是“拥有海洋四方”。

果然,成吉思汗铁木真随后降服四周诸部,吞食金国国土,灭了西辽和西夏。从1219年到1260年,成吉思汗、窝阔台和蒙哥先后三次大规模西征,西征军曾占领中亚、俄罗斯大部,直到波兰、匈牙利,并攻陷波斯、巴格达、大马士革等地,疆域空前广大。成吉思汗一生经历了六十余场战争,只负一仗。客观上,成吉思汗的西征对沟通中西交通、促进欧亚经济文化交流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这些杰出的帝王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找一些书来读,去体味他们叱咤风云的人生。

鸟儿的泪和诗人的情——《我爱这土地》

1938年11月,国难当头,哀鸿遍野,目睹了祖国的苦难与贫困的艾青,写下了后来广为流传的《我爱这土地》。

当时的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多灾多难的国家,侵略者的铁蹄践踏过,战争的炮火燃烧过,那“无止息地吹刮着激怒的风”,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郁结的悲愤。就是这样多灾多难的祖国,养育了中国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诗句是来自人们内心深处的呼唤,因此才能引起所有中国人的共鸣。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3月27日生于浙江金华。1929年,这位后来的大诗人远赴法国巴黎学习,然而那时的他学的却不是诗歌,而是绘画。

一、姑娘、挚友和醉汉——艾青的留学生涯

大胆的丹麦姑娘

巴黎是一个浪漫之都,一次,青年才俊艾青在教室里写诗,坐在他前排的一个丹麦姑娘回头瞧见了。

姑娘惊讶地对他赞道:“你是诗人!”

丹麦姑娘后来去了英国还对艾青念念不忘,特意给他写信。

可是,艾青比较迟钝,他不仅没有给姑娘回信,甚至连姑娘的名字也忘记了。

可怜的丹麦姑娘就这样消失在艾青的世界。

贫困的挚友

为赚取足够的生活费,艾青开始勤工俭学,为咖啡馆画过广告,去蒙马特的一家美术作坊里当过油漆工,一天能赚10法郎。他打工赚来的钱,除去吃饭等日常花费之外,还能稍稍有一些盈余。

有一次,艾青在巴黎第六区浮世哈姆大街附近的一个小饭店里,看见了一位中国同胞。这位中国同胞孤零零地坐着,面前却没有饭——只有一碟很便宜的、量少得可怜的小菜,只见他慢慢地、细细地吃着,但没过几分钟,小菜就一点儿不剩了。

艾青很心痛,果断坐到那一桌,点了饭菜。等到饭菜端上来以后,他看着那位同胞,既没有招呼,也没有自我介绍,而是直接说:“吃吧!我每天有10个法郎。”

那位同胞叫李又然,后来成为艾青的挚友。

在偌大的巴黎,两个偶然相遇的年轻人很快成了好友。两人也经常为了艺术和时事争执,吵得面红耳赤,但第二天又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和好如初。

清醒的醉汉

浪漫的巴黎并不是天堂,它有宏大、开放、艺术的一面,也有嘈杂、病态、不公的一面。在巴黎,有色人种随处都可能受到歧视。

艾青在寻找房子租住的时候,看到空房出租的广告,欢天喜地地去敲门询问,却被傲慢的房主告知:“支那人,房子已经租出去了!”“支那人”是对中国人的蔑称,这让艾青愤怒而痛苦。

在巴黎,艾青是一位流浪者。

直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战争的炮声传到了巴黎。更剧烈的耻辱和痛楚折磨着艾青,可他毕竟只是一个求学的学子,又有什么能力去力挽狂澜呢?

有一天,艾青从租住的旅馆的过道小屋里走出来,准备到巴黎近郊一个僻静的地方去写生。突然,迎面走来一个喝醉了的法国人,这个男人连步子都走不稳,踉踉跄跄地经过艾青身边,瞪了他一眼,停住了脚步,对艾青嚷了一句令他终生难忘的话:

“中国人,国家快完了,你还在这儿画画!”

这句话振聋发聩,以至于艾青在晚年仍然记得,艾青说:“这句话,就像在我的脸上打了一个耳光。”是的,那个他出生、长大的地方,正在被战争摧毁,被侵略者占据着……

再见,巴黎

是的,祖国需要他。向巴黎的玫瑰、作坊、画室、过道、房子告别后,艾青毅然决定回到祖国。

这时,依靠艾青救济的李又然仍旧贫困潦倒,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又要挨饿。艾青放心不下,就把自己能拿出来的积蓄,都留给了李又然。可李又然知道,艾青未来肯定少不了用钱的地方,坚决不要。

两个好友吵了起来。

艾青说:“我把钱放在马路上了,管你要不要!”

谁知,李又然还真的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了。

艾青苦笑着,回头把钱重新拾起。

告别了好友,艾青踏上了归国的路途。

二、“我哪里都不去了”

错过了那位大胆的丹麦姑娘的艾青,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女性——高瑛女士。

高瑛女士是艾青的妻子,她为了让艾青喜欢属于他们的新家,费了不少心血。然而,艾青走进妻子精心布置的新房之时,并没有立即向妻子表达谢意,这让妻子心里很不是滋味。不过,等到艾青开口说了一席话之后,妻子便喜笑颜开了。艾青说了什么?又是怎么说的呢?我们一起看看《我和艾青的故事》(节选)吧!

我原以为他到了新的家会很高兴,能夸奖我几句,但是没有,他吃完晚饭就上床睡觉了。我几个月的辛苦,没有得到他的肯定,心里真的不是滋味。

艾青睡得早,也起得早。他坐在写字台前,把我叫过去,说:“高瑛,我是看着天一点一点亮起来的,窗前走廊上的落地玻璃设计得很好。我坐在窗前,小院都在我眼睛里,空中鸽群飞来飞去,鸽哨声忽近忽远真好听。这座小院要比丰收胡同那个小院好得多。”当时,他说这些话真比发给我什么奖都高兴。

这天早晨,天是蓝的。淡淡的云朵在慢慢地浮动。我对艾青说:“你坐在这里就像船长坐在驾驶舱里,你可以把蓝天当成大海,把白云当成浪花,把鸽群当成海鸥。”

艾青说:“大海航行靠舵手,你就是我的舵手了。”

这时我以战士的口气说:“船长,一切就绪,准备起航。”

艾青笑着说:“这里是港湾,船已经抛下锚了,我哪里都不去了……”

祖国,小家,就是艾青最温暖的港湾。

三、鸟儿的羽毛为什么会腐烂

当鸟儿死去,连羽毛也会腐烂在泥土中。到底是什么侵蚀了美丽的羽毛?腐烂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让我们以食物为例,来看看腐烂究竟是怎样发生的。

保鲜所面临的“内忧外患”

想要让食物保持新鲜的状态,可是一件天大的难事,因为食物本身就在不停地发生着化学变化。比如,把果实放置过久,即使没有外在的破坏,果实自身的酶也会导致它们发软、腐烂。别以为只有摘下来的果实才会发软、腐烂,就是一直长在树上的果实也难逃厄运。果实不能永葆青春,它们和人类一样,也有生、老、病、死。

“内忧”不易解决,“外患”也难以清除。“外患”们可能是无处不在的光线,可能是贪吃的老鼠,也可能是肉眼看不到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它们或者和果实内部的酶“里应外合”,加速果实自身的化学反应;或者用携带致病菌的牙齿啃食、感染果实;或者在食物上吸收营养、繁殖生存。

有水的地方,更容易发生腐烂

食物中的水分活度(水分与食物的结合程度)是影响食物变质的重要因素。若是果实里没有水,微生物可不乐意前往。因为微生物的“吃喝拉撒”,都需要水的参与。水可以帮助微生物输送营养。在干燥的环境下,食物变质腐烂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所以,干燥的奶粉比新鲜的牛奶更容易存放,保质期也要长得多。

有醋的地方,不太容易发生腐烂

大多数微生物可不喜欢“吃醋”,尤其是臭名昭著的细菌,在酸性环境中很难生存;而比较能“吃醋”的霉菌,也只能承受pH值不低于4.6的环境。所以,人们就利用微生物的这个特性,用醋之类的酸性物质来杀菌保鲜。

可以二次复活的微生物们

即使人们能制造一个人工环境,完全隔绝阳光、空气和水分,也不能完全消灭微生物。这是因为这些顽固的微生物可以把自己回归到微小的孢子的状态,等待着二次复活的机会,并寻找合适的栖息地。所以,想要和这些“多情”的微生物彻底告别,还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呀。

因此,想要保存好鸟儿的羽毛,目前最为可行的办法可能就是把羽毛制作成标本了。

是什么造就了诗人——《乡愁》

余光中在写作《乡愁》的时候,已经离开大陆二十多年了,虽然他写这首《乡愁》只用了二十分钟,可是诗人苦涩的思乡之情却已经酝酿了很久,这就是所谓的“厚积薄发”吧。

余光中的乡愁,不仅是因为离开自己土生土长的故乡,感怀油然而生,还有一种更丰富、更复杂的文化认同感。余光中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说:“凡我在处就是中国。”他认为,“一个中国的读书人,他安身立命的地方不必是故乡,只要他心中有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那无论他在天涯海角,那个地方就是中国。读书人一定要有这样的抱负,才能够有自信,才能在欧风美雨之中立定自己的脚跟,才能够跟世界各国的文化往来而不必要那样自卑”。

余光中先生是怎样写出这些文字精妙的诗歌的呢?让我们走近一个真实、完整、有血有肉的余光中吧!

一、文艺青年与文坛前辈——余光中和梁实秋的故事

余光中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他出生于南京,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他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将它们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在余光中还没有成长为著名的作家,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文艺青年时,他创作了第一本诗集《舟子的悲歌》,想要拜托文坛前辈梁实秋先生作序。在出书前夕,余光中跑到梁实秋家里,请求梁先生为他的诗集写一篇序言,梁实秋爽快地答应了。

过了两天,当余光中去取序言的时候,拿到的是梁实秋写的一首新诗。余光中如获至宝,回家之后立刻细读。结果,他发现梁实秋描述的是写诗之道,并非针对自己诗集的评价。

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也就将错就错,拿过来用了。不过,余光中可不是一般人,他觉得这个序言可不行,于是就风风火火地再次拜访梁实秋,开门见山地说:“梁先生,您的序言,好像没有针对我这本书啊。”

梁实秋居然没有生气,他说:“是啊,我的诗本来就写得不好。”还说,“这样吧,您先出书,出了书之后我看我能不能再写些什么东西。”

余光中照办。等到诗集出版之后,梁实秋真的如约为余光中写了一篇两千多字的书评,针对诗集内容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余光中很感激梁实秋,他说:“我一出道就能遇到这样一位老师,真的很幸运。像我就做不到,假使我有一个学生如此鲁莽,我可能就把他赶出去了。所以这些都是新文学前辈一种了不起的胸怀。”

二、黑便士和大龙邮票——邮票的故事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邮票作为符号,来表达自己的乡愁。邮票是由各国或地区邮政机关发行,供贴用、寄递邮件的邮资凭证。邮票虽小,却常常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所以有人喜欢收集它们,收藏邮票的爱好就叫作集邮。在小小的邮票的身上,还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世界上最早的邮票:黑便士

1840年,世界上最早的邮票在英国诞生,它就是由“邮票之父”罗兰·希尔爵士发明的黑便士。

这个古怪的名字与它的颜色和面值有关,因为它是用黑色油墨印刷的,面值为一便士,所以后人和集邮界人士称它为“黑便士”。

罗兰·希尔是19世纪英国的一名行政官员,也是一位教育家和邮政改革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和推行使用邮票的人,因此被誉为“邮票之父”,许多国家把他的肖像印到邮票上。1840年以前,人们相互寄信并不需要张贴邮票,往往是要等到收信的一方收到信件后,才向邮递员交纳邮费,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货到付款”。

有一天,罗兰·希尔在散步时,目睹了一件奇怪的事:邮递员给一位少女送来一封信,少女扫了一眼信封,却拒不接受这封信。邮递员因此和少女争论起来。

罗兰·希尔上前询问,得知少女其实囊中羞涩,没钱付费,他就慷慨地替少女付了邮费。

少女十分感激,并告诉了罗兰·希尔一个秘密:原来,少女为了省去邮费,事先早已和远方的未婚夫约好,如果未婚夫一切安好,就在信封上画个暗号。少女无须打开信,只要看到这个记号,就知道未婚夫平安无事,而自己也就不必付钱收信了。

罗兰·希尔是一个爱思考的人,他认为这种向收信人收取邮费的做法漏洞太多,于是,提出了一项改革邮政的方案:由寄信人购买邮资的凭证——邮票,并把邮票贴在信封上,以此表明邮资已付,不再由收信人付钱了。

后来,英国议会批准了罗兰·希尔的建议。1840年5月1日,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便问世了。

中国最早的邮票:大龙邮票

中国最早的邮票是清朝的大龙邮票。

1878年,也就是光绪四年的春天,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大臣赫德授权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在天津、北京、芝罘(烟台)、牛庄(营口)和上海等五处海关试办邮政。

德璀琳建议五分的邮票用黄色,三分的用红色。因为黄色象征尊贵的皇权,而红色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喜庆。

那么,究竟要为邮票选择什么样的图案呢?早期的西方邮票大多以君主头像为图案,但是中国封建社会忌讳很多,连君王的名字都要避讳,更别说把君王的画像作为邮票图案了。所以,邮票图案的设计只能入乡随俗、另辟蹊径了。

当时,人们曾为这套邮票设计过“万年有象”“六和宝塔”等造型,都是精致吉祥的图案,不过,这些图案都没有胜过“大龙”。

最终,“大龙”图案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最早的邮票图案。

三、少年可识愁滋味?

乡愁是愁的一种。南宋词人辛弃疾在词中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有可能会跌入人生低谷,会在某一段时间感觉到“愁”,少年也不例外。让我们看看那些名人是怎样看待“愁”的吧!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圣王以天下为忧,天下以圣王为乐;凡主以天下为乐,天下以凡主为忧。

——(东汉)荀悦《申鉴·政体》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西晋)傅玄《杂诗》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唐)杜甫《登高》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唐)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五代)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愁肠结欲断,边衣犹未成。

——(宋)罗与之《寄衣曲》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宋)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清风初破冻》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生活中所经历的许许多多吉凶善恶,欢乐忧愁,使人更加成熟,将人磨炼得性格内向。

——[印]泰戈尔《法官》

在多愁善感的时间中,最缺少伤感色彩的就是现在,因为它把幻想与行动联系起来。

——[西班牙]桑塔亚那《理性生活》

我们的过去不复存在,我们的未来不见踪影。所以我们不必为过去和未来而愁苦,我们只须认真地活在现在。

——[法]亚兰《幸福论》

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英]培根《论人生·论友谊》

不识愁苦滋味的人终生是幼稚的赤子。

——[德]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

我们命定的终点和道路,既不是享乐,也不是愁苦。行动吧!要让每一个明天,比今天走得更远。

——[美]朗费罗《生命颂》

再美好的白昼也会有黑夜,夏日的尽头是寒冷的冬天。欣慰之后必有痛苦,忧愁跟欢乐寸步不离。

——[英]乔·李洛《来自西尔维亚的歌》

四月与诗心——《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在林徽因笔下,人间四月天,是树树花开,是燕语呢喃,是爱,是暖,是希望。关于林徽因,有太多的浪漫故事:与徐志摩的惺惺相惜;与梁思成的一生厮守;与金岳霖的发乎情,止乎礼……

林徽因的美,不仅在于她的相貌,还在于她的精神,她的内在气质,她的人格修养。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斯人已去,而林徽因是如何用一支妙笔,写出如此清新隽永的诗句呢?

一、写诗的秘诀

看到一篇好的文学作品,我们不仅要欣赏它、品读它,还要了解它的创作过程。有的人认为写诗很神秘,让我们看看林徽因是怎么说的吧:

写诗,或可说是要抓紧一种一时闪动的力量,一面跟着潜意识浮沉,摸索自己内心所萦回、所着重的情感——喜悦,哀思,忧怨,恋情,或深,或浅,或缠绵,或热烈;又一方面顺着直觉,认识,辨味,在眼前或记忆里官感所触遇的意象——颜色,形体,声音,动静,或细致,或亲切,或雄伟,或诡异;再一方面又追着理智探讨,剖析,理会这些不同的性质,不同的分量,流转不定的情感意象所互相融会,交错策动而发生的感念;然后以语言文字(运用其声音意义)经营,描画,表达这内心意象,情绪,理解在同时间或不同时间里,适应或矛盾的所共起的波澜。

林徽因在这段话中,已经为我们揭秘了作诗的方法与步骤:

第一步,抓住自己转瞬即逝的情感,把喜悦、哀思、忧怨、恋情,或深,或浅,或缠绵,或热烈的情感捕捉到;

第二步,在眼前或者在记忆里寻找富于颜色、形体、声音、动静的,或细致,或亲切,或雄伟,或诡异的意象;

第三步,用理性来分析、融合这些纷乱的意象;

第四步,选择适当的文字和修辞来表现出意象,传达出自己的情绪。

才女写诗的诀窍,你学会了吗?

二、诗人、建筑学家、国徽的设计者

除了诗人的身份之外,林徽因还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

林徽因自幼便在家庭和学校受到良好的东西方古典文化的教育。16岁时,她曾跟随父亲林长民游览欧洲各国,并在英国伦敦短期就读。1924年,20岁的林徽因与梁思成共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因为当时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不招收女生,林徽因只得改学舞台美术。不过,专业的限制没有改变林徽因的志向,她实际上选修的还是建筑学的课程,并最终取得了很高的造诣。

也许你并不知道,林徽因还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设计者之一。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举行之时,天安门城楼上并没有悬挂代表新中国的标志——国徽。为了赶在1950年的国庆节前挂上国徽,全国政协决定,邀请梁思成、林徽因领导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小组,同时邀请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小组,展开一场国徽设计的竞赛。

林徽因和小组的成员经过反复研究后,为国徽设计了一款具有浓郁中国风、庄严稳重又富丽堂皇的图案:以一个璧或瑗作为主体,以国名、五星、齿轮、嘉禾作为主要题材,整体以红绶穿瑗的结衬托而成。其中,主体玉璧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礼器,象征中华民族的团结、丰裕与和平;国徽图案底部的金色齿轮代表工,金色嘉禾代表农,红绶穿瑗成结象征革命人民大团结。

林徽因把国徽和国旗联系在一起的创意,以及齿轮、嘉禾、红绶和玉璧的造型,被后来正式颁布的国徽所采用。

然而最终确定国徽方案的关键时刻,梁思成和林徽因却没有参加——夫妻二人因过度劳累,双双病倒了。其实,林徽因从小就体弱,她患有肺病,加上抗战期间缺医少药,长途跋涉,她的病一直没有得到根治。在设计国徽方案时,梁思成和林徽因更是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经过讨论和比较,会议最终确定选择了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带领的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的方案。1950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诞生了。

看到自己和梁思成设计的国徽方案在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上获得通过,林徽因忍不住热泪盈眶,但身体虚弱的她却连站也站不起来了。

当你再次仰望国徽之时是否会想起,那一抹鲜红中,也有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心血?

三、烟雾的真面目

诗中说的四月天里的云烟,会让人联想起美妙朦胧的早春清晨。

那么,笼罩在天上的淡淡的、朦胧的烟雾,究竟是何方神圣呢?为什么那些烟雾会在半空中消失不见呢?它们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我们用肉眼无法观察到了呢?

想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知道烟雾的真面目。那么,烟雾的真面目是什么呢?我们肉眼能观察到的烟雾,实际上是液体与固体的混合体,它们结合成非常细小的颗粒,遇到高温气体时,就与这种气体一起上升。

在上升过程中,液体中的水分渐渐蒸发,没有了水蒸气的烟雾就变成无色气体,它的固体成分也散布在广阔的空间中,所以看上去烟雾似乎消失了。实际上,它依旧存在,只是我们的肉眼已经分辨不出来了。因为它的固体颗粒很轻、很小。

因为烟雾中的固体微粒很轻,所以它会随风飘向别处,比如屋子里的家具上,或者飘浮在空中。

四、隧道里的灯光颜色大比拼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在诗中,诗人为我们呈现了四月里生机勃勃的色彩:鹅黄、新绿、莲白。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与色彩打交道。色彩的使用除了给我们美的享受,还需要遵守一些科学原理。

如果你坐车穿过隧道,就会发现,隧道里没有阳光,但并不是漆黑一片,而是被两侧的电灯照耀着的。你有没有注意过,隧道里的电灯大都是橙黄色的,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对于在隧道里行车的司机来说,能够看清前方的汽车和路边的行人是至关重要的,那可是性命攸关的大问题。那么,选择什么颜色的灯光才最适合呢?让各种颜色的灯光都来隧道里进行一场大比拼吧。

由于有颜色的光比白色的光所照出的影子更清楚,所以,白光首先惨遭淘汰。在隧道里使用的电灯,最好能发出带有颜色的光。

研究还发现,在有雾或烟霭的时候,波长较长的光能照得更远。将不同颜色的光按照波长顺序从短到长排列,依次为:紫、蓝、黄、橙、红。从这个排列顺序可以清楚地发现,黄色、橙色、红色显然比紫色和蓝色更适合在隧道里使用,于是紫色、蓝色遗憾地离开了赛场。

但是,红色会造成司机精神过于紧张,于是,它也出局啦。

最后,橙、黄色在竞赛中胜出,它们能够让隧道里的景物被清晰地照亮,看起来不至于太幽暗,又不至于太刺眼。下次穿过隧道的时候,你可以注意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我看》

在我们朗读诗歌时,可以运用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停连等手段来传达诗作的情感。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应该怎样来利用好这些方法。

一、说的比唱的好听——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停连

语气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对语气的解释是:①说话的口气;②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分别的语法范畴。

我们可以把语气简单地理解为说话时的情感态度,比如平静、反问、疑问、惊讶、激动、沉稳、坚定、肯定、含蓄、讽刺、得意、激动、感叹、赞美、劝阻、提醒、赞同、商量、猜测、请求等。

语气是朗读活动的中心,语气把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气息状态都包含在内,使顿歇、重音、节奏都依赖着一定的语法形式,把感情传达出来。

语调

狭义的语调指一句话的音高的高低变化,句子的音高逐步呈上升趋势,声音往上“爬楼梯”的句调称为“升调”;句子的音高逐步呈下降趋势,声音往下“下楼梯”的称为“降调”。

抑扬顿挫的语调变化,关系到句子的整体声音节律和语义表达,比如,外国友人在说汉语的词汇、句子时,常常把握不好语调的变化,我们听起来就会觉得有点儿怪怪的。

语速

语速,顾名思义,指的是朗读时的快慢缓急。

一般来说,表现热烈、激动、紧张、兴奋的感情时,语速要快;传达悲痛、忧伤、沉重、悼念的感情时,语速要慢;而表达心情平静,情绪波动不大时,则用中速即可。

在朗读诗歌时,因为诗歌的语言含蓄精练、情韵丰富,所以语速要慢一些。

重音

重音指的是用加重读音的方式,突出句子中的关键字词。

重音分为语法重音(根据语法结构特点而读出的重音)和逻辑重音(根据说话人的主观意愿而突出某些词语的意义或特殊感情)两种。

句子中的谓语、状语、补语、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一般都是我们需要重读的部分。

停连

停连中的“停”指停顿,“连”指连接。有停顿、有连接才能更好地传情达意。

标点符号是停连的指示牌,朗读时,不同标点符号的停顿时长也不同,给它们排个队的话,应该是这样的: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叹号。

语法成分是停连的小助手,如果遇到长句子,我们也可以在主语和谓语、谓语和宾语、修饰成分和中心语之间停顿。

思想情感是停连的指挥棒,为了突出激动、沉痛、怀念、思考、犹豫不决等感情,我们可以在本来没有停顿的地方停顿,在朗读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时,为了表达等待时激动忐忑的感情,我们可以这样读: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这些朗读的技巧,你学会了吗?

二、鸟儿为什么不长牙?

飞鸟飞入晴空的动感又停滞的一瞬间,被诗人穆旦抓住了——飞鸟平展着翅翼,静静飞入深远的晴空里。

同样的飞鸟,也被生物学家们看中,他们看到了鸟类过着逍遥自在的飞行生活,想到这种生活需要耗费巨大的能量,还发现了鸟类“无齿”的现象。

没有牙齿的鸟儿

鸟类不断寻找食物,并尽快吞食消化,它们各自进化出不同形状的喙,也就是或长或短或扁或凸的嘴巴,通过不同的喙取食。19世纪中叶,达尔文在随“贝格尔号”进行环球航行时,注意到了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不同岛屿上的雀,进化出具有不同形态的喙,不同的喙能帮助它们适应不同的食性,并且占据不同的生态位。

除了能够帮助鸟类取食的喙以外,鸟类们也有自己独特的进食方式:它们用嘴啄食,将整粒(或整块)食物快速吞下,将食物贮藏在发达的嗉囊中,嗉囊会软化、磨碎食物,让身体吸收食物的营养。

可是,生物学家们发现,所有现生的鸟类都没有牙齿。虽然有的鸟类看起来好像长了锋利的齿状物,比如灰雁的上下喙的外部边缘是锯齿状的,可那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牙齿,它的学名叫做齿状喙;还有的鸟类口中有一些高低不平的倒刺,这些倒刺的作用是确保吃下去的东西不会吐出来,也不能算是牙齿;除了几维鸟以外的所有鸟类都在颅部前端有一个凸起的卵齿,这是小鸟用来划破蛋壳用的,但此“齿”非彼“齿”,这个构造只能算是角或者骨刺。

不过,有化石记录表明,鸟类并非天生“无齿”。

鸟儿的牙齿丢了?

这里的化石是恐龙的化石,咦,生物学家是不是走错了片场?

不是的,因为目前的证据普遍支持兽脚类恐龙就是鸟类的祖先,所以生物学家们要研究鸟类祖先发生了什么,就要研究恐龙的化石。

化石记录表明,早期鸟类和它们的祖先兽脚类恐龙一样,嘴里都是长满牙齿的,只不过这些牙齿长得不是很整齐。

那么,鸟类的祖先们到底经历了什么,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丢掉了自己的牙齿呢?

说法一:用进废退说

最早发现鸟类在进化过程中丢失牙齿的人是荷兰古生物学家海尔曼,他在《鸟类起源》中提到:“最早的鸟类有牙齿,但是后来鸟类长出了角质喙,因为角质喙代替了牙齿的功能,牙齿不再使用,所以就掉光了。”

说法二:小行星撞击说

科学家们猜测现代鸟类的共同祖先是一种无齿有喙、以种子为食的鸟类。而现代鸟类的祖先之所以丢掉了牙齿,是因为在白垩纪末期,小行星撞击地球后,可能会暂时性改变地球气候。因撞击产生的巨量尘埃遮天蔽日,植被因此得不到充足的阳光,连续死去。随着植被的大规模死亡,许多素食动物的食物来源被切断,接踵而至的,是以这些素食动物为食物的大型捕食者的灭亡。不过,幸好坚硬的种子可为小型无齿鸟的生存提供食物,直到地球再次恢复生机。

说法三:减轻体重说

20世纪50年代,有人提出鸟类牙齿丢失是为了减轻体重,从而更利于飞行。这样的解释看起来非常合理,可是,有人提出了质疑,正如王烁博士所言:“为了获得一个功能而失去或得到一个器官,在演化上是很难实现的,这好比人类想飞上天,但从来不会长出翅膀。”

说法四:异时发育说

科学家们通过形态学、演化发育生物学、大数据分析等分析手段,发现牙齿异时发育退化可能是解释鸟类牙齿丢失问题的答案。所谓异时发育,指的是“祖征在个体发育中出现时间,或发育速率的改变”,也就是后裔在发育中形态特征的出现时间、发育速率与祖先不同的现象。比如,雄狮长有鬃毛,雌狮则没有,这是因为在这个特征上雄狮比雌狮多走了一步。对于鸟类的牙齿丢失而言,相对鸟类的祖先兽脚类恐龙来说,和狮子的情况正好相反,是少走了一步。

三、飞升的床单——说说浪漫的想象力

读穆旦的《我看》,你一定为诗人的浪漫想象力所折服。人人都有想象力,如果你想召唤出自己的想象力,不妨试一试以下的办法。

第一种召唤想象力的方法是观察生活。作家马尔克斯在创作《百年孤独》时,想要让俏姑娘雷梅苔丝飞上天空,他想啊想啊,就是不知道如何才能把俏姑娘雷梅苔丝送上天空。他一面苦苦思索,一面走进院子里去。恰好当时的风很大,一个来他们家洗衣服的高大漂亮的黑女人在绳子上晾床单,可是,风实在太大了,她怎么也晾不成,床单干脆让风给刮跑了。黑女人叫苦不迭,马尔克斯却茅塞顿开,受到了启发。他在《百年孤独》中写道:

俏姑娘雷梅苔丝开始向上飞升。……床单令人目眩地扑扇着和她一起飞升,同她一起渐渐离开了布满金龟子和大丽花的天空,穿过了刚过下午四点钟的空间,和她一起离开了,连人们记忆所及的飞得最高的鸟儿也赶不上。

第二种召唤想象力的方法是把生命赋予描写的对象。我国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有一次去钴鉧潭游览,看到潭边的石头特别有趣,有的是重叠着的,有的是高耸着的。

他在游记《钴鉧潭西小丘记》中写道:

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重叠着、堆垒着趋下的石头,好像是俯身在小溪里喝水的牛马;那些高耸突出、如兽角斜列往上冲的石头,好像是在山上攀登的棕熊。

牛、马喝水的时候,不就是俯身向下的吗?棕熊攀登的时候,那露出的熊耳朵,不是很像那些尖而高耸的石头吗?

这样一来,那些冷冰冰的、没有人情味的石头,就变成了活生生的、姿态各异的动态牛、马、熊。用牛、马、熊来比喻石头,这就是想象力。

石头真的变成了喝水的牛马、攀登的棕熊了吗?当然没有。可是,作者却把生命赋予了这些石头,给了石头们理解和关照。如果你想要召唤出自己的想象力,就一定要和柳宗元一样,赋予你的对象生命力。

余光中先生说,你写树就要变成树;写知了就要变成树头的、树梢的一只小知了。艺术家一定要能身临其境地进入万物,与他们同在。

现在,看看你身边的万事万物,试着赋予它们生命力吧。比如,让被你压在床下的臭袜子出来喘口气,或者赋予你的日记本一种预知未来的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