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婆婆来了,你该乖乖地说

婆媳是天然的公敌

婆媳关系占据了电视剧的大半壁江山,什么《麻辣婆媳》《婆婆来了》《婆家娘家》《双面胶》《媳妇的眼泪》等等。

为什么婆媳关系有这么多的文章可做?让编剧导演们百拍不厌?

我以一部美国黑白片《青山翠谷》中的情节来说事。影片中的儿子找到心爱的女人,建立起自己的小家,他打电话给父亲,表示想要搬来与父母同住。

老父笑着问儿子:“你爱你的妻子吗?”

“当然爱!”儿子不解地回答。

“我也爱你的妈妈,一个家里不能有两个女主人,因为我们爱她们!”

是啊,一山不容二虎,一个家里不能有两个女主人,因为她们是天敌。

“喂,谁谁家的婆媳关系处得可好呢!”抱歉!至今为止,我还没亲耳听说过,更别提亲眼见到过。是这两个女人不想好好相处吗?当然不是!而是这种“相处得很好”的可能性几乎就没有。我用“几乎”,就是没排除那凤毛麟角的少许,先恭喜个,呵呵!

身边的已婚女性朋友、同事,无一例外都与婆婆“疙疙瘩瘩”,交恶的就不用提了,最好的相处也就是勉强维持个“相敬如宾”。注意!这可是真正的“如宾”,丝毫没有亲人的感觉。整日和这个“宾”近距离,该有多别扭,相信只有过来人才能体会。

去年春天去日本看了趟樱花,刚好走之前婆婆在我家住着呢,因为赏樱的行程安排得很紧,光顾赏樱呢,临走的时候到机场才发现忘记给婆婆买礼物了,要是亲妈,就根本不会有心理负担,可这是婆婆啊,于是我硬挤出时间跑得气喘吁吁在机场免税店给婆婆买了个包。

那么,这场家庭内战中有胜利者吗?答案是:永远没有!只有一个可怜受“夹板气”的人。

各位不要以为我的看法偏激,我们可以静下心来分析一下。大多数的女人都天生细腻、敏感,这不分年老与年少,而硬要把两个都容易对小节耿耿于怀的女人拴在一起,结果只能是“互相伤害”。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吗?人与人为什么会组合在一起?有的因情,有的因谊,有的为恩,有的为利,或为某种合作所需。那你说,婆媳的组合是为的什么?很显然,以上种种,通通都搭不上边儿。实际的情况是,她们本来素不相识,却又不容思考,无从选择,被动地走在一起。这其中,有多少的不得已与无奈,甚至是无尽的压抑与痛苦,外人又怎么能看得清呢?这也是为什么局外人的简单说理与劝导永远解决不了问题的原因。

试想想,两个彼此不了解,互相也没有爱的“标准”女人,突然出现在对方的视线里,彼此不方寸大乱才怪呢!可那又能怎么样呢?她们挚爱的可是同一个人啊!对方的出现都让自己产生了一份“爱被剥夺”的焦虑,却又不得不因了所挚爱的这个人而接纳对方的介入。这种无法避免的内心冲突从那一刻起就存在了,并将终生存续着,最可怕的是还进入潜意识,形成极其微妙的“亲情加敌意”的感情复合物。而这种潜隐的敌意会在生活中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表达也会随着婆媳冲突的频率而愈趋强烈。小到生活习惯,鸡毛蒜皮;大到价值取向,儿孙教育……没完没了地上演着主角轮换但情节雷同的戏剧。我们身边,这样的剧情还少吗?你敢说没经历过或没见过吗?

婆媳关系被喻为“天敌”,婆媳相处难被视为“定理”,这既是历史也是现实。这也根本谈不上是什么“是与非”的冲突,而是源于心理的排斥。它的存在是再自然与正常不过的了,那些深刻而复杂的成因,稍有头脑的人都可以看清。这也是为什么婆媳分居越来越被现代人所接受的原因,因为唯有这样,才能给这两个可爱女人更多的自由空间与爱护。既然如此,为什么一定要把没有爱的两个人硬栓在同一屋檐下?

“妈妈”两个字是婚姻创可贴

妈妈两个字是婚姻“创可贴”,这是我十年媳妇的经验总结。

在结婚之前,我采访很多当婆婆的,其中就包括我自己的亲妈,她们喜欢什么样的儿媳妇,她们众口一词地认为:嘴巴要甜,爸爸妈妈挂嘴边!我老妈更绝,背地里和我数落嫂子的时候唠叨:你说我们当老人的图她们啥?不就是图她能甜甜蜜蜜地叫声妈嘛!

那时候,我并不信这个邪。我不是个甜言蜜语会讨巧的姑娘,人实诚,我觉得凭咱这一腔热血满腹柔肠的,什么样的婆婆能对咱不满意呢?可是事实证明,我错了。

虽然我倾尽善良,把老公照顾得很好,处处顾全大局,为婆家人考虑,但是依然讨不得婆婆的喜欢。虽然婆婆对我不能说坏,但我能感觉出,她并不是真心喜欢我。而相反,她的女婿,什么都不做,只会动嘴皮子,就把他丈母娘哄得很开心。婆婆看见他就满心欢喜,什么事都为他做,他感冒发烧,婆婆恨不得24小时陪护,端茶倒水,比对自己亲儿子都疼。而我但凡有点感冒,老太太脱口而出这句话:“孩子,你身体素质怎么这么不好呢?”虽然前面也加了个“孩子”,但我听得还是心里拔凉拔凉的,同样的关系,同样的情况,怎么又有这差别待遇呢?

摊上这不平事,心里还真是有点不舒服,我狠狠地深入地检讨了自己的言行,从行为上我可以给自己打一百分,该尽的礼节和义务咱一个不落,婆婆大人病了我跑得比谁都快,当着她的面咱也是叫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后来我深入“敌人”内部,发现,她的宝贝女婿除了“妈妈”两个字比我叫得多叫得甜以外,什么都不行。

哎,妈妈两个字就这么有神效吗?我死活也想不通这个道理,自己的路线行不通,我只好又回到俺娘的身边咨询。俺娘说:根本没有道理可讲,同样的媳妇,嘴巴甜的肯定讨人喜欢,一碗水不可能完全端平。谁不爱听好话?

我对老妈的这个解释还是不满意,还是怀疑她这是妇人之见,于是又去问老爸,老爸啥都没说,只是打开了他的博客,让我看。

爸爸在他的家长里短那一栏里写了一篇名为“聪明的媳妇嘴要甜”的文章。

媳妇和儿子还谈着恋爱时,第一次来家就亲热地叫我们“爸”、“妈”,把老伴喜欢得不知该做什么好。一直说媳妇机灵、懂事,知礼数,有教养。

他们两人结婚后就更不用说了,只要开口讲话总先叫“爸”、“妈”,因此,老伴和媳妇格外亲,在她眼里,我们的媳妇就是一朵花,她还说过:“好儿子不如好媳妇。”

媳妇在外地工作,每逢双休日都要打电话回来,电话里也总是先叫“爸”、“妈”才说话,孙子1岁多了,虽然口齿还不清楚,每次媳妇把他叫到电话前,他就会在电话里叫“爷爷、奶奶”,老伴每每听到他们娘俩的叫声,总会高兴好几天,总会说:“过些时候,我们坐上火车去看你们。”

我们也很清楚,我们都是70岁的人了,能享点儿子、媳妇的福也就够了,听到孙子几声亲亲热热的呼唤就很是心满意足。儿媳妇好像猜透了我们的心思,所以,她平常就很注意这些,因为这些亲亲热热的呼唤声,让我们感到一种浓浓的温情。老伴就总夸儿媳妇“聪明”、“会关心老人”。其实,老人需要的不过如此,但这看似简单,可就有许多年轻的人们很吝惜或者根本不想做。

听了父亲的心声,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妈妈”两个字在老人的心里意味深长啊。其实我在婆家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自己家也一样有。我有两个哥哥,这就意味着,我老爸老妈有两个儿媳妇。爸妈特别喜欢大嫂,对二嫂却感觉不好。其实一开始的时候爸妈对两个嫂子都一视同仁,连我买礼物都要交代人人有份,为什么到最后实行“一边倒政策”了呢?我原来不明白,现在明白了。

做媳妇,漂亮的脸蛋不一定产大米,但会说的嘴巴一定见效益,甚至可以这样说,相对于甜言蜜语,通情达理、心地善良、孝敬老人这些素质貌似微不足道。而假如你凑巧遇到一个爱听好话的婆婆,那你可以什么都不用做,只要你会热情洋溢地追着婆婆叫妈妈,让她听起来心里舒服。你不仅赢得了她的娘心,还赢得了一个铁杆儿粉丝,谁欺负你,她都会向着你。

其实,嘴“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人的智慧,不管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家里,它体现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教养,也是一种很好的处世哲学。在家里,它就是浓浓亲情的一种外在表现,给人的是一种很美好的感受,有人说:“聪明的女孩嘴‘甜’”,这话说得的确有道理。

和婆婆说话,怕直不怕弯

现在,多数媳妇也越来越能认识到婆婆在家庭幸福中掌控生杀大权。为了讨婆婆欢心,她们绞尽脑汁,有的干脆豁出去了,既然人心都是肉长的,那我就拿真善美把婆婆大人服侍得好好的,像亲妈一样孝敬她老人家,这总该行了吧?

错!俗话说:“闺女娘,心连肠。”你可千万别拿婆婆当亲妈,因为你不是她亲闺女,你们不可能像血亲之间那样亲密无间。尤其是说话,你和老妈说话可以直来直去,但和婆婆说话就得曲路拐弯。

为什么社会上只有“女婿是丈母娘半个儿子”,而没有“媳妇是婆婆半个女儿”的说法?俗语说:“隔层肚皮隔座山。”那些母女之间本不是事情的事情,到了婆媳那里常常变成了事情。

做媳妇的都有体会,要是自己的母亲骂自己,不管骂得怎么重,当时自己怎么委屈,怎么闹情绪,过后都不会记恨在心;但要是被婆婆说一顿,不管说得怎么轻,心里都觉得委屈,于是就想着去抵抗、去冲撞,有的甚至会“一辈子都忘不了”。

而婆婆也有同感,要是和自己的女儿生气,过几天就会淡忘;但要是和媳妇生气,心里那个结就很难解开,甚至会渐渐变成死结。

由此可见,婆婆和媳妇缺少与生俱来的亲近感,且双方同为女性,本身就存在着相斥性。我坚信,世间所谓“只要婆婆把媳妇当做亲生女儿,媳妇把婆婆看做亲生母亲,就能处好婆媳关系”的主流论调,只是一种善良、美好的愿景,并不现实。可是我的好朋友阿玲却并不信我这个“邪”,她说她的婆婆比亲妈都疼她,这一点我也承认,阿玲的婆婆确实好,给买房,给做饭,还给零花钱,给看孩子,对阿玲很是体贴,每当阿玲和老公吵架,婆婆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地袒护阿玲。

“这样的婆婆不赛亲妈?”阿玲总拿自己的例子反驳我的观点,可我总是对她摇头。

终于有一天,阿玲服了我的观点。

去年夏天,阿玲和老公工作都忙,婆婆就把孩子带回河北老家了,国庆节的时候阿玲和老公回老家看孩子,年迈的婆婆在灯下做针线,阿玲倚在床上哄孩子入睡。

婆婆说:“××家三岁的孙儿发生意外事故,从楼上摔下死了,儿媳整天斥骂婆婆。”

阿玲说:“那个儿媳也太不讲理了。”

婆婆说:“老太太气得寻死觅活的。”

阿玲说:“人死了又活不过来,吵架有啥用?”

阿玲这样说她觉得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你大概也觉得没什么不妥吧?可是你看看婆婆接下来这句话你就知道不妥在哪里了。

婆婆说:“就是呀,要是老的一死能换回小的,老的也只能去死了!”阿玲愕然。

其实,若是阿玲和亲妈讨论这个问题一点没错儿,可是毕竟是婆婆啊,就多心了。

瞧,这是多么糟糕的一次对话!如果改成另外一种交谈方式,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婆婆说:“××家三岁的孙儿摔死了,儿媳整天斥骂婆婆。”

媳妇说:“真的吗?太不应该了!不过孩子死了已不能活,大家都够伤心的,不该互相埋怨了。再说意外的事情总是有的,就是孩子他妈自己带着孩子,也保不定不出个什么事故呀。一个是儿子,一个是孙子,都是心头上的肉,谁还会是故意的。”

婆婆释然,说:“是呀,我也是这么说嘛。”

看,这样说才能让婆婆开心呢。可见,和婆婆说话,可得多动脑子,怎么也得在心里琢磨两遍才能出口。

个性十足的80后,还有马上就要长大成人的90后新人们,恐怕受不了这个,连说个话都要琢磨半天,这日子还怎么过?麻烦是麻烦,但这婆媳关系还是得维护,除非你连老公也不要了。

针对老人“爱多心”的特点,和婆婆大人说话时,要注意以下细节的把握:

1.要特别注意说话的时间、地点、场合和双方的心境

有一对婆媳在饭桌上吃饭。儿媳拨拉着碗里的菜说:“通货膨胀了,连青菜都疯涨了!”婆婆放下饭碗:“我饱了。”婆婆心里想的是,刚拿上饭碗就说钱,是嫌我白吃了。同样的交谈方式,换一个时间地点谈为宜。晚上闲聊时,婆婆说:“哎呀,好久不上街了,好几样东西都调价了。”媳妇说:“是呀,鲜肉也调价了,都×元×角一斤了。”婆婆说:“是吗?挣得多,花销也大呀。”同样传递一个“肉调价了”的信息,后者不但没有引起误解,还得到了婆婆的体谅。所以说成功的交际是不能忽视时间和地点的因素的。

同样,媳妇在和婆婆的语言交际中,要适当把握场合,试想儿媳要是当着客人的面指出婆婆的疏忽,结果会怎么样呢?无疑会给婆媳间和谐关系带来不稳定因素。

再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有生理、心理方面的疲乏与不快。如果意识到自己的心境不佳,就应立即调整,以免感染对方。同时,这时说话尽量要慢些,婉转些。老年人因为健康等各种原因,比较容易多疑、抑郁等,我们要善于从婆婆的言行中体谅她的心情,随时调整我们的语言行为。

2.和婆婆说话要学会“打官腔”

和婆婆说话,一定要注意打官腔,尽量说漂亮的官话。哪怕虚伪点,也不能来个赤裸裸的大实话,起码,不能首先使用大实话。和婆婆说话,怕直不怕弯,怕实不怕虚。只要她听起来高兴,就万岁万岁万万岁。

只要认清了婆媳关系的本质,掌握了交流方式的细节,接下来再动动脑筋,找到婆媳相处的小窍门,和婆婆同在的日子不会是梅雨天。

“哄”出来的好婆婆

都说婆媳难处,尤其是北方媳妇遇到南方精明婆婆的时候,更难处。北京女孩莫莫就遇到了这样一个杭州婆婆。

80后的莫莫大学毕业好几年了,北京女孩嘛,神经比较大条,生性豪爽,从小娇生惯养,洗衣服做饭都不会,周末或假日一般都睡到中午11点,吃完中饭继续睡觉。

男朋友是她同事,比她大两岁,杭州人,人很聪明。最大的特点是很孝顺(很怕他妈妈)。

再来说莫莫的准婆婆,那是相当精明。传说是资本家的小女儿,50多岁的人,看起来还是一副40岁妇女的模样(据说这种婆婆一般都很厉害)。而且,做了一辈子的会计工作。

如此巨大的地域差异、性格差异背景下,这样的三人组合,到底能不能好好相处呢?

一开始想到这些,莫莫也从心底打怯,南方女人本来就精明,再加上做了一辈子的会计工作,呵呵,她的未来婆婆还不得精明到天上去?自己大大咧咧的性格能被挑剔的南方婆婆所接受吗?

个性诚可贵,尊严价更高,若为爱情故,二者皆可抛,想到英俊潇洒又温柔体贴的男朋友,莫莫就决定锻炼锻炼自己的情商,走进婆婆的心里,将来不让老公为难。

从见到婆婆的第一眼起,莫莫就针对南方婆婆的特点,确定了她讨好婆婆的方针路线,本着一个“哄”字,突出一个“诚”字,坚守一个“夸”字。

第一招:哄(写信送花送蛋糕,给婆婆一个惊喜)

男友虽然是南方人,但性格有点接近北方男人,生活情趣少得可怜。对他妈也是如此,从来不会主动给家里打电话,更别说逢年过节给家里带礼物。莫莫觉得,如此精明的婆婆肯定是希望生活有点浪漫因素的。

从男友嘴里打听到未来婆婆的生日后,她通过网络预订了一大束鲜花和一个蛋糕,然后写了一封感人至深的信(她写好,让男友亲笔抄写的),传真给了花店老板,随花和蛋糕一起送到婆婆家。

莫莫让花店老板到婆婆小区门口的时候给她打电话,接着让男友给婆婆打电话,闲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那边电话打着打着,有人来敲门了,接到花的时候,婆婆停顿了很长时间。

婆婆不用问就知道是莫莫的主意,在电话里特别交代儿子:“替我谢谢莫莫。”

那次送花起到了历史性作用。男友以前要从工资里拿出几千块汇给婆婆保管,那次以后,婆婆说,有女朋友了,钱就不用妈妈保管了,让女朋友保管吧。

从那以后,莫莫每次逢年过节都会给婆婆浪漫一下,并且强制要求老公每周向家里打电话。

第二招:诚(聊天拉手按摩,体现女儿般的贴心)

生活中莫莫是个很腼腆、硬朗的女孩,一般情况下,很少说肉麻话、干肉麻事,但为了哄婆婆,她是豁出去了,不仅要哄,还实心实意地哄。

适当的时候,她会陪婆婆聊聊QQ或者煲煲电话,告诉她,她儿子很爱她,很想他们,他有时候会觉得自己不够孝顺,自己一个人来到北京,把爸妈留在那边,那么大年纪了。老人家很喜欢听这些。

莫莫还告诉婆婆,等他们在外面闯够了,就回去陪老人家。但同时也不经意地表现出对北京的留恋。最后的结果是,婆婆掏钱在北京买了一套房子,等退休后,来北京定居。

除此之外,莫莫还用肢体语言表达对婆婆的亲近。因为现在一家一般只有一个孩子,适当的肢体语言,可以让婆婆感受到女儿般的贴心。比如走路拉个手啦,拍照搭个肩啦。婆婆回家要是明显表现出累了,就主动献殷勤,帮她按摩。

第三招:夸(拉拢婆婆的朋友,侧面赢得夸奖)

莫莫在一家婆媳关系网上看到这样的信息:貌似很多女人,年轻时喜欢相互比老公,中年时比孩子,年纪再大点就开始比儿媳。所以,她决定一定要给足婆婆面子。

过年时,莫莫和老公一起去拜访婆婆的一个朋友。那个阿姨的儿子和莫莫老公是同学,但是工作不好,谈了个女朋友还很不懂事。莫莫他们去的时候,带了一些北方的特产。到人家家里,老公和他同学聊天,莫莫就帮着阿姨做饭,不停地说婆婆的好话。阿姨则在一边埋怨自己儿子没莫莫老公好,儿子女朋友又不懂事。后来,这位阿姨跟婆婆通电话,一个劲地夸莫莫,并且把莫莫夸婆婆的话也全部传达,婆婆别提有多开心了。

听了关于莫莫的叙述,可能有人说她太会装了,活得太累了。我倒觉得,和婆婆相处,怎么用心都不为过,把婆婆哄好就是真本事。

所以我很赞同莫莫与婆婆的相处之道。再说了,咱们将来都有做婆婆的那一天,到那时候,你难道就不希望冒出一个特能哄自己开心的儿媳妇?

用撒娇的方式公然忤逆她

做女人,不一定将爱情进行到底,但一定要把撒娇进行到底。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同样,会撒娇的女人有人爱。女人对老公撒娇,可以赢得老公的欢心,对婆婆撒娇,可以赢得婆婆的爱心。

在我们小区我认识一个阿姨,去年当她儿子第一次把准媳妇儿(以下简称A)领进家门拜访的时候,阿姨和她老公被雷得外焦里嫩,她怎么也想不通自己辛苦培养的海归儿子找了个这样的媳妇儿,长相不能用一般来形容,简值就是难看!

无论阿姨怎么反对,固执的儿子最终和A结为了合法夫妻。刚刚结婚不久,为了赚钱买房毅然选择出国工作两年,这样阿姨就不得不和A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了。

A的嘴很甜,整天“爸爸”、“妈妈”叫个不停,超级会撒娇,从不做家务,不爱吃饭菜就撅起小嘴对阿姨说“妈妈我不爱吃”;不舒服的时候会对公公婆婆说“来例假了肚子好疼”;例假弄脏了裤子床单会撒娇说“妈妈帮我洗吧”;A还会拍着公公的肩膀说“爸爸要减肥了,咱们去游泳吧”……

总之阿姨是彻底被收服,天天心甘情愿地为她洗衣做饭,对外人说就当多了个女儿。

据说很多漂亮的、不受婆婆待见的女明星也都是靠撒娇为豪门所接受的。人见人爱的小S在嫁给许雅钧时公开坦言:“结婚做人家的老婆不一定会幸福,除非你能找到一个很棒的老公跟很棒的公公婆婆。”足见她与婆家的相处十分融洽。婚后的小S虽然不改其麻辣做派,但言行都比过去沉稳了许多,凡事都尊重长辈的意见,生活上也完全听从婆家的安排。如此乖巧当然更讨婆家人欢心。婆婆买下价值4100万的豪宅送给儿子媳妇,还特别请来知名设计师设计装潢。

金喜善嫁入朴家之前,婆婆对这位话题不断的美女儿媳也颇有微词,认为其演艺圈工作太复杂。但仅仅两年不到,婆婆就对迅速产女的金喜善改变了成见,在韩国媒体面前大赞儿媳体贴乖巧。这一切都源于金喜善的悉心经营,不仅照顾女儿事事亲力亲为,最重要是她懂得如何讨好婆婆,放下身段跟婆婆学烧菜,给足婆婆面子。如此乖巧懂事又好学的媳妇,再挑剔的婆婆也无话可说了。

为什么撒娇会让婆婆服软呢?一是撒娇的时候会勾起老人那种天然的护犊子心理,拉近了心理距离,作为过来人,婆婆也知道,人只有在对某个人感情深亲近的时候才撒娇,对自己不喜欢信不过的人很难撒起娇来。所以,这等于向她传递一个信号:我的媳妇喜欢我。任何人都渴望被别人喜欢,一旦认定你喜欢她,婆婆是不会不讲理的。第二,人都有一种同情弱者的心理,尤其是婆婆,本来就对媳妇有一种天然的敌意,一看自己的敌人这么可怜兮兮,敌意自动消减不说,取而代之的是我见尤怜的好感。

也许上面的事例和我的分析能帮助深受婆媳关系折磨的女人寻找一条化解婆媳矛盾、讨得婆婆欢心的道路。

处处请教,“弱弱地”赢定她

长篇家庭伦理小说《双面胶》广受读者欢迎,作者用洋洋洒洒数十万字写出了让女性心有戚戚的婆媳关系:

媳妇丽鹃感觉,这个家里,自己像个客人,在老公亚平和婆婆中间,自己犹如隔着一层玻璃,虽然看得清楚,却水泼不进。当然,如果自己愿意,绕过那层玻璃,是可以将水泼进去的,其结果更有可能是他们家包括自己都全身湿答答。就这样远观挺好,既不远又不近,既不亲又不疏,既不冷又不热。

一对卿卿我我的恩爱夫妻反目为仇,成为不再有一丝亲情的陌路者,甚至还走向血腥悲剧,原因只为两代人生活理念和方式的不同。

或许正如作者在书里最想传达的:即使没有第三者、没有重大误会、没有病痛折磨,也可能因为双方各自家庭的介入,生活琐事的一点点累积,导致严重问题。

这样的难题,普遍存在于现实家庭生活中。我们从大量案例中研究发现,婆媳关系难处的关键之一,是如何处理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差异。

婆说婆有理,媳妇说媳妇有理,小到炒菜,大到育儿方式,再到投资理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何况是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婆媳之间呢?

如果能处理好来自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差异,婆媳之间就安静多了。

我觉得,无论是婆婆住在媳妇家,还是媳妇来到婆婆家,谁也别想着控制谁,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生活中很多细节,包括花钱方式、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在婆媳之间不仅会有代沟,还可能存在地域差异。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判断谁的方式对,谁的方式错,也不是力图抹平那些差别,而是在保留自己边界的前提下,追求生活方式的多样性。每个人都有自主表达对某个东西判断的权利。我们的社会提倡多样化,过于苛求别人和自己一样,反而很危险。

但在传统的婆媳关系中,无论是婆婆、儿媳还是儿子,都只强调了家庭意识,希望能尽量融入对方生活,因此,很多人都在无意中试图改变别人的生活方式。或者总觉得对方在否定自己,让自己很不舒服。

如果你不幸摊上一个固执己见很强势的婆婆,处理这对矛盾,出路有二,一是媳妇装弱,处处请示;二是耍小滑头,阳奉阴违。

1.主动示弱,主动请示

阿妹下面还有两个弟弟,自然从小就得帮妈妈干活,因此做起家务事来是个顶呱呱的好手。结婚后,她这个家务能手虽然包揽了大部分家务,却突然不那么“能”了,动不动就要请教婆婆:“妈,我听说煮海鲜都要放姜,我觉得煎蟹也要,您说呢?”“妈,您看小明这件衣服上染上颜料了,怎么办?您老最有经验,快来救命!”“妈,您是‘铁嘴’,快告诉我,这天气阴阴的,会不会下雨呀?”婆婆虽然叹着气说:“你们这些孩子啊!工作样样行,怎么这点小事就不懂了呢?”可到底还是很乐意解答她的问题。而每年公婆生日,阿妹更会主动把掌勺权出让,向所有的亲朋宣布:“看我妈的!”然后心甘情愿地给婆婆打下手。

其实老人最希望得到晚辈,特别是媳妇的尊重。现在多数家庭是媳妇“执政”,因而在解决婆媳矛盾中,媳妇负有首要的责任。做媳妇的要注意尊重、关心婆婆,遇事多和老人商量,不要只顾自己显山露水,不听婆婆的“老人言”,把婆婆晾在一边。老话不是说了嘛:“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婆媳之间更要互相尊重。

2.耍小滑头,阳奉阴违

丽云的婆婆刚从内蒙老家过来,婆家人口味普遍偏重,但谁都知道,吃盐太多对身体不好,丽云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总算把老公的口味调淡了,可是婆婆来了,再次面临考验。一次,婆婆见丽云炒菜都是快出锅时才放盐,连忙纠正她,说这样做不容易入味。丽云心里很不服,因为书上网上可是明明白白写着她这样做是对的,真想跟婆婆争论一番,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何必呢?婆婆做了一辈子的饭,自是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做菜理论,咱跟“古论”较劲,还有个赢啊?所以丽云嘴上连连答应着婆婆的指示,趁她不注意,还是我行我素。

这样既给了婆婆面子,又保留了自己的原则,婆婆乐了,自己也美了。

是啊,没必要和婆婆死磕,干嘛惹得她不高兴,她说啥咱听啥,至于从还是不从,还是自己说了算,或者小改良一下也无妨嘛。

有人说,有些非常重要的问题上,明明知道婆婆做得不对,那又怎么办呢?比如婆婆的育儿方式不对,按照她的说法会对孩子造成健康影响。这时候你可以本着谦虚谨慎的态度,细声慢气地和婆婆讲道理,大不了让事实说话嘛,请看袁小姐的做法。

袁小姐生了个女儿,婆婆从厦门赶过来看孩子,袁小姐非常感动。但是在育儿方法上,产生了严重分歧,婆婆主张给孩子打“蜡烛包”,说这样能保护宝宝不受细菌感染,可是袁小姐从书上了解,“蜡烛包”根本不科学,危害多多。可是说了好几次,婆婆就是不改。给孩子打了个严严实实的“蜡烛包”,捂得孩子全身长满了痱子。袁小姐心疼孩子,脸色当即就变了,婆婆也不高兴地走开了。过后袁小姐想想觉得很是后悔,主动找婆婆搭讪:“妈,其实老厦门的方法也有好的,比如您天天用淘米水给孩子洗脸,洗得孩子眉清目秀;摘草药给孩子熬汤,喝得孩子黄疸一下子就退了。可是打‘蜡烛包’真的不太好,这不是我说的,是专家说的。”婆婆这才转怒为喜。其实婆婆也是通情达理的人,给孩子洗澡的时候已经发现错误了,只不过找不到台阶下而已。袁小姐这么一说,她赶快借势给孩子“松了绑”。

其实人老了,要改掉几十年形成的习惯很难,做媳妇的懂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只要不是什么原则问题,不妨尽可能地使自己的举动适合老人心意。必要时,甚至迫使自己迁就老人。等得到婆婆的欢心,再将老人的一部分旧习惯用巧妙的办法改变过来。我自己当年也是这样做的。

在生活方式出现矛盾的时候,不少女人选择让丈夫当传话筒或代言人,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做法,因为长时间这样间接沟通,婆媳之间容易出现更大误会。所以,婆媳的事还是婆媳自己坐下来解决吧,尽量别让“中立国”参加。

婆婆面前媳妇不能做的和不能说的

婆媳关系的处理涉及到婆婆,儿子和儿媳三方,而且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婆媳是否和谐是三方共同的责任,每一方都有自已值得注意的事项,现在我要说的是,在婆婆面前,媳妇不要做的几件事。

1.在婆婆面前少臭美

同行是冤家,但天下所有的女人都是同行,包括你和婆婆。虽然婆婆是你的长辈,不会因为你长得好看而像你的同龄人那样嫉妒你。不过,看到你漂亮,或者比她的女儿漂亮,还是多多少少会有些醋意。

所以在婆婆面前不要浓妆艳抹,最好少谈“外表”、“整容”等名词,或者“我老了,满脸皱纹,一定很丑,怎么办?”这类不得体的话,容易引起婆婆多余的感慨与不悦。

这个错误我刚刚犯过。大年初三,我和婆婆一起去香港购物,那几天相处得还非常自然,住在一起也没有感到拘束和不适。我于是就放松了“警备”。初六那天我们一起逛新光百货,我又把和老妈逛商场时的经典路线搬出来了:先化妆品,后内衣,再然后是鞋子。结果到了化妆品那里我就把婆婆给惹着了。我在买美白的面膜,婆婆说:“你这么白了,还增白啊?”我说“那也要保持啊,现在不注意等老了就丑死了。”这话说出去我马上后悔了,因为婆婆的肤色偏黑。

到了内衣区,我在塑身内衣那里转来转去,婆婆显然不悦,给我打了个招呼自行先回了。

2.在婆婆面前不要数落老公的不是

千万不要说她儿子的坏话,这是我血的教训。我的老公也是一身毛病,当我把这些毛病说给婆婆听时,她没有马上给我脸色看,只是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的儿子我知道。当时年轻嘛,对这些婆媳大法并不懂,只知道有一说一。后来我再给婆婆告老公的状时,婆婆就对我不客气了,人家毫不容情地说:都是你惯的,我儿子以前很听话的。一句话把我噎死了。

老公是你的老公,也是婆婆的儿子,是婆婆身上掉下来的肉,即使她的儿子再坏再做得不好,作为母亲总是会偏心地爱,而且是没原则的爱,这是母爱使然。你老公做得不好,婆婆也许会故意在你面前数落你老公的种种不是,但千万不要跟着一起数落。你要么可以选择故意夸夸老公,要么选择倾听,因为没有哪个母亲愿意听到有人说她儿子的不是,你说她儿子不好,其实就相当于说她不好,因为儿子是她教养的嘛。

3.在婆婆面前不要跟老公太亲热

要知道,你老公是婆婆的儿子,是一把屎一把尿亲手拉大的,谁愿意把自己用心血带大的儿子拱手送人?婆婆把儿子给你,其实潜意识里是不甘心的,也是不愿意的,但又没办法,儿子总是要娶媳妇的。所以你当着婆婆的面跟老公亲热势必引起婆婆醋意和嫉妒,但她又不好说出来,只能闷在心里,可能行动中就会不知不觉对你有所作难。这是女人的心理,是母亲的心理,做媳妇的不可不知。

4.在婆婆面前不要随意使唤老公

也许一向都是你老公做这做那甚至家务事全包了,也许平时你做事很少,但在婆婆面前至少你得有所表现,婆婆总有点偏心,做母亲的哪个愿意看着自己的儿子被人使唤,她自己还舍不得使唤呢,婆婆的这种偏心是可以理解的,做媳妇的更要理解。而且你动不动就使唤老公,婆婆就会觉得自已的儿子在家作不了主,是妻管严,为了帮儿子拉回尊严或地位,婆婆就可能站在你的对立面,关系当然就可能难处。

所以不管你平时是如何如何的使唤你老公,也不管你老公是如何如何的愿意被你使唤,你可以在婆婆不在跟前的时候去这样做,那是你们夫妻的事,但千万不要做的就是当着婆婆的面随意使唤你老公,这是技巧也是细节,媳妇不可不注意。

家和万事兴,家庭和谐首要的当然是处理好夫妻关系,但婆媳关系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处理不好肯定会影响夫妻关系从而影响家庭和谐。处理婆媳关系既要坚持基本的原则,也要注意具体的细节,始终要贯穿的就是“爱”这根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