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对冲基金”

相比于竞争对手,阳光私募向对冲基金转型的步子太慢了。

2011年5月

前有狼,后有虎。中国的阳光私募基金在未来的几年中,如果不能成功地变形为“对冲基金”,将没有太大的行业成长空间。要从严格的金融管制中完成涅槃,需要创新的勇气和智慧。

前两天在上海的一个基金峰会上,碰到了全球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富达基金(Fidelity)亚太区CEO仑德民(Arne Lindman)先生,我们聊起中国的私募基金行业。我很自豪地提到中国对冲基金发展很快,已经接近3000亿元人民币了。不料,Arne很好奇地问了我一句,中国已经有对冲基金了吗?我一时语塞,干咳了几声,只能改称“阳光私募基金”,用英语说出来后似乎更别扭:“Sunshine Private Security Fund”。这种尴尬的局面其实已经遭遇过好几次,我承认,平时喜欢用“对冲基金”来代替“阳光私募”,多少有些抬高这个行业的虚荣心。

正本清源,从全球来看,根本就没有“阳光私募”这个行业,只有“对冲基金”,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实现盈利模式上的重大区别。对冲基金的英文名为HedgeFund,意为“风险对冲过的基金”,以追求绝对回报为目的,不管熊市牛市都要赚钱,所以经常会利用到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以及相关联的证券进行风险对冲。而阳光私募则是充满中国特色的产物,虽然同样以绝对回报为理念,但在投资策略和工具运用上极为单调,大部分阳光私募都以“单向做多”为主,持有股票然后套现盈利,与真正的对冲还相去甚远。

中国的阳光私募行业借助信托平台,从无到有,不借助任何对冲工具,一路发展到现在的700多只产品,管理市值接近3000亿元,简直是个奇迹。这首先要归功于A股市场这几年的巨幅波动。乱世出英雄,在动荡的市场中,私募基金“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此外,“明星效应”推波助澜,根据好买的统计,中国24位满10年从业经验的基金经理中有21位从公募跳槽到了私募,从而吸引了一大批高端投资人的跟随。不过,基金毕竟不是奢侈品,投资者买来之后最终还是要看持续的业绩,不好的,投资者会用“脚”投票,弃之而去。

从相对回报的竞争产品线来看,公募基金具有强大的价格优势。现在的阳光私募在操作层面上,除了仓位择时和股票数量比较灵活之外,其他与公募基金并无太大的差异。但公募基金收费低廉,阳光私募则要收取超额业绩报酬。长期来看,如果中国市场持续走强或逐渐趋稳成熟,阳光私募的性价比显然较差。这就像你会心甘情愿地为一只凤凰付出高价,但绝对不愿意为一只乌鸦付出凤凰的价钱。再从绝对回报的市场来看,阳光私募、券商集合理财与公募“一对多”三分天下,但股指期货推出之后,后两者借助制度的优势已经在对冲策略上抢先起跑。2010年12月,国投瑞银基金公司成立了第一只主打期指套利策略的专户产品,该产品在严格控制下行风险的基础上,每年瞄准10%~15%的预期收益率。2011年2月底,国泰君安发行了第一只使用对冲方法的券商集合产品,采取市场中性策略,通过股票多空组合来对冲市场系统性风险。这两个产品,虽然设计上还略显粗糙,但已是严格意义上的对冲基金。

相比于竞争对手,阳光私募向对冲基金转型的步子太慢了。这固然有客观制度的制约,也有基金经理固有的操作习惯和小富即安心态的影响。

在制度方面,目前的阳光私募主要以信托结构为主,信托产品享有税收的优惠,但被禁止投资股指期货而无法实现对冲。相反,去年兴起的有限合伙制可以开立证券和股指期货账户,但手续繁琐并需要承担更多的税收成本。因此,以信托计划募集资金,然后通过有限合伙LP的“搭积木”方式投资,是目前业界探索出的一种创新模式。2011年3月,深圳民森即通过信托嵌入有限合伙的方式发行了以市场中性、宏观对冲策略为主的三只对冲基金,代表阳光私募业跨出了惊喜的一步。

此外,在操作习惯方面,主动做空违反人的常性,所以大部分私募对操作股指期货、融券卖空方面很不适应。殊不知,成功的对冲基金,往往对做空能运用自如。美国最牛的对冲基金经理保尔森2008年金融危机时,大肆做空,旗下基金大赚150亿美元,成为“空头之王”。保尔森有段话非常值得思考:要判断一个企业成功的要素太多,策略、营销、渠道等,但任何一个因素都可以导致企业失败,所以做空比做多更容易。

我一直相信,创新是对冲基金与生俱来的灵魂。而中国主流的阳光私募,管理资产早已超过20亿元,过上了年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幸福生活。是选择小富即安,还是秉承对冲基金的创新基因,我们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