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商场大亨的闲情雅致
除了在商场上的叱咤风云,曾外叔公王禹卿在人文艺术方面同样有着很高的造诣。
王禹卿小时候读书不多,只是在老家的私塾里学过几年,放在如今顶多也就是个小学毕业文化水平。但这并不能掩盖他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天资,同样也不妨碍他对高雅艺术文化的追求之心。甚至可以说,相较于商场上雷厉风行的“霸气”,数十年来在绘画、书法等领域熏陶出的“文气”在曾外叔公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曾外叔公王禹卿
在上海经商期间,曾外叔公对古玩字画等艺术品钟爱有加,家中藏品颇丰。而且与普通附庸风雅之徒不同,他的收藏大多具备很高的艺术价值,即便在现今的藏品市场上,依然留存着很多由他上款的名家书画。足见他在艺术领域的眼光之独到、品味之高雅。
曾外叔公喜欢收藏书画,更喜欢结交书画名家。他与张大千等许多后世的国画大师都有着十分密切的交往。在那个时候,这些艺术大师还只是初出茅庐的“青年才俊”,远不像现在这般名声显赫,但曾外叔公依旧将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张大千视作自己最欣赏的画家之一,两人结为至交。
在那段时间里,张大千时不时地会把自己的画作赠予王禹卿,而在这其中,有一幅《醉翁亭记》堪称是他的最爱。后来,当王禹卿打算举家迁往香港时,他苦于无法将自己的所有藏品一同带走,百般割舍之下,终于还是将这幅《醉翁亭记》随身带了过去。
新中国成立后,张大千移居南美,与住在香港的曾外叔公就此断了联系。直到后来,张大千在日本偶遇我的曾外叔公,才得知挚友过世的消息。唏嘘之余,大师再次将自己的一幅山水画作送给我的曾外叔公,以表追思之情。
除了与张大千等大师的交往,在苏州蠡湖畔建蠡园也是曾外叔公王禹卿在追求高品位文化艺术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在经历了整整30年的商海打拼之后,曾外叔公在上海积累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许是中国商人传统的“衣锦还乡”心理,又许是看中了家乡青祁村的秀美风光,1927年,他决定在家乡蠡湖北岸“青祁八景”的基础上“凿池亩水,叠石为峰,植梅建阜,种莲成沼”,建蠡园以“慨慕范大夫蠡之为人”。
蠡园的建造前后总共历经近10年的时间,花费金额超过20万元。而在同一时期,同样在上海做生意致富的无锡人陈梅芳也在蠡园的边上造了一个“赛蠡园”。在新中国成立后,无锡市政府将两所园林合并在一起,改建成了现在无锡著名的风景名胜—蠡园。
而除了蠡园以外,位于无锡市中心的君来梁溪饭店同样也是曾外叔公王禹卿名下的产业。在那之前,王家的祖屋位于无锡郊县,交通很不方便,于是曾外祖父便请来著名的风水师在无锡市中心“择地”,又买来大量古木怪石,建造了一个私家花园供妻儿居住。整个私家花园由三幢小楼组成—一幢英式风格、一幢法式风格、一幢美式风格,都是十分典型的民国时期的花园洋房—而这,也就是现今无锡有名的君来梁溪饭店的前身。
梁溪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