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她对于亲情的渴望,任何人都理解不了,也不需要理解,她只需要好好的守护。

“我告诉你,人所有的微表情都是通过眼睛来表达!你紧缩瞳孔是因为我毫不犹豫的说出了京城,你害怕惊诧。你想要装作我说错了便释放了紧张,可惜已经晚了。”

“你更大的一个破绽在于,当我说你受命与人的时候。你紧张的手都攥紧了,更不要提闪躲的视线,齐齐往左下角撇去,根本就不敢看我。”

“综合以上,你如何让我相信一个怀揣着不明药物的会武男子说在房顶喝酒?”

房间里死寂无声,五六道视线皆落在她的身上。

震撼,吃惊,疑惑,好奇,自豪,骄傲,统统都被她背在了背上。

贼人已经被神庭穴的银针,给折磨的痛苦不堪。额头全是细密的冷汗,可想而知,姬臣下手绝对不手软。

虚晃的视线,像是无法聚焦的看着姬臣,“呵呵呵..就算你知道我为何而来...又有什么用?呵呵呵...还不是不知道...谁派我来的?”

贼人虚弱的依靠在柴堆上,像是认命的破罐子破摔的低低狂笑。他不能说出大人,不然京城的一家老小怕是一个都别想活命。

姬臣冷森的面上,嚣张的荡然一笑,英气的眉尾张扬的一挑,驱赶了阴冷的郁气,朗声道:“对不住了!人,我已经心中有数。”

贼人脸色一白,强撑着抬头,惊疑不信的想要去印证。

姬臣邪邪一笑,无声的动了红唇,贼人霍然睁大眼睛,咬着牙想要颤抖的举起手来,可是最终都失败告终。

姬臣背对所有人,没人能看清她说了什么。

只看到贼人如看到什么令他恐惧至极的东西,全身抖如筛糠,满眼的惊恐。

姬臣站起身转过正面对上璃苏,眼神闪动,语气清冷:“能劳驾璃将军出去一会吗?我与我爹有要事相商!”

她意有所指的望着他,明白白的像是在说,你都看了这么久的热闹了,该有点眼力劲了,难道别人家的笑话就这么好看?

她能放纵璃苏一直站在这里,也是出于一种算计。当时她还想着贼人是不是奔着来杀璃苏的,想着看看能不能也知晓点他的事情。不曾想祸从天降,竟然是冲着父亲来的。

当时她有过一刹那想让璃苏离开的想法,可是转念思虑,父亲从未得罪过人,为何会有人想要将他除之后快?

接下来往边关去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从安全上来讲,当然是跟着璃苏更合适。虽然这家伙也不见得就没有人暗算,可总比他们三个手无缚鸡之力要强上许多。

既然打定主意要利用他,就只能将一些事情放到明面上来,瞒着反而引人怀疑。敞开门扉让人看,这就是诚意。

她甚至脑子里闪现他从房间离开时说的那句:既然都往边关,不如同行?你父亲会同意的。

她就觉得牙根痒痒很想咬人,奶奶个熊,他是不是早就有所预谋了?灵光一闪,突觉自己怀疑贼人是冲着他来的,简直是脑子被门挤了。

一个赫赫有名的大将军,抓到不明身份的人,哪里会好心的让她和她爹跟着审问?这不是明摆着早就排除了贼人此次前来跟他无关,顺便给他呆在自己房间里找了一个可以让父亲出口恶气的理由,真是好算计。

越想越气,看着璃苏清冷的视线越来越沉,像是能掐出水来的阴霾。

璃苏散漫撩拨眼帘,漫不经心的奇怪她怎么突然变了脸?女人还真是变幻无常,让他离开就离开吧,怎还一副要吃了他的神情?

不过,事情的来龙去脉也清楚了,至于最后她说的幕后之人是谁,他也不肖赖着在听下去。反正多是跟京城有关,毕竟姬士学突然改道去曲兰县本就有点蹊跷。

眸深如渊揭了一室的昏暗,脚步一转,悠然涟漪的衣摆在白色鞋面上绽如花开,扫了屋外的冷霜。

杨集与莫夜齐齐上前,立于他身后。

姬臣多走两步到了门前,撇了三人一眼,将视线落在陶诗宁的身上,微微冲她点头,示意她马上出来。

门不出意外的被她关上,莫夜微恼,哎哎两声,用左手来回指了两下:“这是防着谁呢?好歹是我们抓到的人。”

璃苏一如既往的淡漠,负手而立仰望凄凉的月,挂在中稍,不知不觉过了一个时辰了。真是奇特,他竟然一点都不无聊的看了一场跟自己无关的事情,是因为她吗?

经过这件事,他多多少少有点清楚,为何一个名不转经传的小县令会突然接到口谕,掉转方向的去边关,许是也发现了她的不同之处了吧?

若不是怕打草惊蛇,倒是可以密信一封问问父亲,而眼下.....

他侧转身体,微眯凤眸,月华之下无人看见的愉悦在眸子里绽了辉芒。二十年不出行,出行竟就遇到了有趣的事情,有意思。

姬士学心里无限感慨,阖张了两次口,想要说话,可又不知该如何表达。

姬臣见他对自己一副小心谨慎的模样,心里一暖,轻松的开口道:“爹,有些事情,您以后会慢慢了解的,只是眼下不是说话的地方,毕竟....”

她突然压低声音,靠近姬士学微微踮起脚趴在他的耳侧,眼神示意的瞟向了门口,“毕竟隔墙有耳。”

姬士学顺着她的视线也看向了被关紧的木门,没有出声,点了几下头。

姬臣浅笑盼兮的柔和了脸上的冷凝,看的被头痛折磨虚弱的贼人心中惶恐,这还是刚才那个眼露杀意的恶魔吗?

大人千算万算还是棋差一招了,他怎么也不想想,拿着万民书的人为何突然改道去了曲兰县?姬士学如果没点能耐,还能在大人的打压下出头?大人待在京城六年,怕是早就被安于世事的心态给磨平了对事态严重性的考量。

若是没有皇上或是李丞相,谁敢调动官员的官职?可事实上李丞相到现在都不知道有姬士学这号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