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  病

【原文】《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经言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余锡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要道必行,桴鼓相应,犹拔刺雪污,工巧神圣,可得闻乎?岐伯曰: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此之谓也。

【释义】疾病的发生,总的说来,不外风寒暑湿燥火天之六气的变化所引起。人们置身在气交中,无时无地不受客观环境气候变化的影响。六气的太过或不及,都是因超越人体的一般适应能力而致病。一岁之中,外界某一种气候发生了变化,就影响机体发生某一类性质的疾病,也是有一定规律的。故前人追溯致病之原在于六气,而论发病的机制,则必须分属于五脏。盖五脏为人身之根本,无论外界任何邪气中人,结果都必须由外至内,经过五脏而分属于六经。治疗法则,经文指出,邪气盛用泻法、正气虚用补法,即是通过先攻邪以存正,或先扶正以除邪的途径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照理论上来说,这是完全合理的,应当收到桴鼓之效。但在临床运用起来,还不能达到十全。所以黄帝再向岐伯问,因之岐伯归纳疾病发生的机要,共得一十九条,为后世分析和认识五脏六淫疾病的范例。谆谆叮嘱,临证时必详细审察疾病机制,同时在治疗方面更要明确六气的太过或不及。

本篇讨论病机凡十九条,主要内容是根据六淫发病的临床主要见证,按其性质部位,分别归属于五脏六气上下各方面,这样对于辨证治疗,更有系统的概念,并且可以按病分脏,循求病因。即是随风寒暑湿燥火的不同致病因素,而予以适当运用方药,这是最切当的治疗法则。

各条均冠有诸字,此不过是言较为众多的意思,并非一诸字即是以概括所有一切的病因。同时,各条中虽见证相同,而发病的原因,又有差别,因此,我们对病机的学习研究,必须全面深入,反复分析,不要将自己眼光印定在十九条中,或某一字句下,必须要辨证明确,丝丝入扣,才能用之十全。

【原文】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释义】风主动,善行而数变,故风又以木动为其征象。风气通于肝,肝气旺则风动,故风病属于肝脏的疾患。肝主筋,开窍于目,其经脉又与督脉会于颠顶,故风邪内扰,可见头目眩晕,摇动旋转。凡属此类疾患,总缘木气太过,或因阳旺而肝气上逆,或因阴虚而致肝阳偏亢等,病情不一,皆不离乎肝木。

【原文】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释义】寒性凛冽而主凝固,水性润下而性寒冷,故以寒为水之气。肾为水脏,故寒水之气为病皆归于肾。寒证的特征表现收缩牵引,是由于血脉受寒,则血液凝滞不通,经脉因之收缩。凡寒邪为病,发为肢体拘挛者,应归于肾。

【原文】诸气img郁,皆属于肺。

【释义】肺位于胸腔上部,主诸气而司呼吸。若气机条达,则升降自如,各脏之气,亦得趋于协调。反之,邪气犯肺,肺失却清肃的作用,则周身之气皆为之不利,因此出现喘息上逆、胸膈痞塞不舒等。故气病者皆属于肺。

【原文】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释义】湿为阴邪,最喜伤脾。湿气大盛,则易从寒化,寒凝湿滞,脾阳被困,中焦气机为之壅塞,而运化无权,邪踞腹中,遂为中满。由于脾湿太盛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水气不得正常排除于体外,故溢于皮下而为肿。故凡肿满之属于湿者,其根源皆由于脾土受病所致。

【原文】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释义】凡热病而出现昏闷抽掣,其原因皆由于火邪为患。由于火热上炎,灼伤神明,故神志为之昏扰而瞀乱。阴液受灼而筋脉失养,故致肝风内动,出现瘛疭的症象。

【原文】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释义】心主血脉而为火脏,心气有余,怫郁而不得散,则血分热结。脾为心子而主肌肉,母病及子,故发为疮疡,即所谓气有余便是火。而心火之盛,多源于外界客热的影响,如心气盛而客热亦重,则血流薄疾,熏肤灼肉,必多疼痛红肿。如心气弱而客热较轻者,则血流较缓,不致腐烂肌肤,虽发疮疡,亦是痒多于痛。此虽同为心火所致,其间亦有虚实轻重之不同。

【原文】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释义】厥是气逆,固是二便不通,泄是二便不禁,下是指肾肝而言。厥逆固泄,寒热俱有。厥之属于寒者,由于阳衰于下,阳衰则阴盛,故阴气逼阳而上逆,有升无降,发为眴仆。属于热者,由于阴衰于下,阳气独盛于上,故下气上逆,逆则气乱,致使神明失守,昏仆不知人。肾司二便,肝主疏泄,肝肾阳虚,则阴寒内盛,下焦阳气不能运化疏泄,故水液蓄于膀胱而为癃闭,大肠失其传运而大便秘结。肝肾热则火盛水亏,阴枯液竭,故大小便均为之不利。又肾居五脏之下,为先天元阴元阳之本,与膀胱为表里。肾阳衰微,不能温暖膀胱,则膀胱不约而为小便失禁。不能熏蒸脾土,脾失健运,水谷不化,而成泄泻。总的说来,以上症状多发自下焦,但根据致病原因的不同,又当分别论治。

【原文】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释义】痿有筋痿、肉痿、脉痿、骨痿之分,故曰诸痿。肢体痿弱,多在下部,但其病机主要由于心火太盛,伤及肺金。金受火灼,不能生水,肾水枯涸,肝木燥强,木火交炽,更伤及肾,遂令筋脉遭其燔灼,发为痿躄。喘出于肺,呕出于胃。肺为金脏,位处上焦,胃属阳明燥金,而与肺相接近,炎热迫灼,火旺刑金,逆气上冲,故为喘为呕。这类痿躄喘呕等证,都是由于火旺刑金,肺失清肃之故。其为病之因,均来源于心肺,心肺俱属于上焦,故谓皆属于上。

【原文】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释义】口噤及战栗,一般均发生于阴盛阳虚的患者,而此独言属于火,此乃重阳必阴、热极似寒之变证,热病中偶可见到此种情况。因心火亢盛,伤及肾水,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水伤则齿髓枯,故齿为之噤。阳不内守而外越,出现战栗鼓颔的假寒症状,但由于热气内扰,神明为之不宁,同时出现谵妄、如丧神守的症状。凡此种种,均属火邪为病,必须详细加以辨识,不应误认为寒证。

【原文】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释义】痉是指身体强直而不柔和。太阳经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颠,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故太阳病令人头项强直。又太阳膀胱为寒水之腑,而足太阴脾为湿土之脏,太阳如伤于外湿,湿土复制其寒水,致使肝木不得其养,而为母复仇,遂出现木横强直之痉象。此为湿甚而兼风化,故称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原文】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释义】炎上是火的特征,设使三焦之气太盛,则相火不安其位而妄动,肾水不能制其燔灼,肺金必首当其冲。肺为热伤,子以母虚,因而涸及肾水。如此大势燎原,遍及各脏,种种火热上逆之症得以出现。以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火邪伤水,亦复燥血,肾水枯则耳不聪,肝血虚则目不明。火旺则木胜,木侮土而火上炎,胃土为肝木所乘,故上逆而呕吐。肺受火刑,则气不降,而见喘急咳逆。肝木为子所实,则木火上升而为目赤,或为颠疾。凡此等等,皆属火热上逆之症。

【原文】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释义】由于热气内淫,刑及肺金,肺主周身之气,又是制节所出,肺气失调,则周身气机不得舒畅,郁热变为胀满。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实则大肠之气不通,故令腹满而胀大。

【原文】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释义】躁是动扰不安,急切不宁之象。其所以为躁,是因相火太盛而水不能制约,火入于肾,肾水受其侵害。水性静而火性躁,阳邪入于阴分,故水不能静而出现躁动。《五常政大论》又说“从革之纪……其用躁切。”从革是金气不及之岁,肺金不足,无以生水而火自旺,母令子虚,更伤肾阴,故其用躁切。因之无论相火有余或金水不足,其为躁也,皆是火之为患。

狂是狂言失志,越是超越常规,都是言行失常之象。由于热邪入于阳分,人身之气为阳,血为阴,阳气太盛,则血液沸腾,脉流疾迫。心为神脏,其合血脉,阳热甚而气有余,神志受火热所熏灼,不能自主,故发为狂乱之疾。《素问·阳明脉解》说:阳明“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数日不食,踰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这是说明狂越之病,由于阳明胃为火热所灼,而阳明又是多血多气之腑,四肢为诸阳之本而禀气于胃,邪热聚于阳明,气并于阳而为狂,阳盛则身热,故狂乱无定,甚至弃衣而走,登高而歌。究其狂越的原因,在于君相二火太过,盛于心则谵妄,盛于阳明则发为狂越。

【原文】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释义】木气条达,而风性主动。木气太过,则失其条达之性而反现刚强之象。风势太急,则失其轻飘之姿而反现劲疾之状。肝主筋,而风之变最速,故肝气横逆,最易使肢体猝然强直而不能屈伸。此种病理最易见于平素肝气偏盛的体质,偶遭其他因素的牵引,遂不能控制风火的煽动,而骤然筋劲体强,木硬不柔。因肝旺之躯,常多火盛,肝胆相为表里,而木为火母,子令母实,火旺金囚,于是木无所制,风火相煽,遂妄行其慓悍之气。然对这种猝然暴发的病,虽称之为风病,其实并非外感风邪,多因肝气自旺或血虚不能营润于筋脉,故证属于肝风内动。

【原文】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释义】诸病有声是指肠鸣,叩之如鼓乃腹部胀满绷急之状,是因火热太甚,阳气怫郁不得舒张。由于邪热郁结不散,气机不能调畅,故时有肠鸣之声。气阻于中,则为腹部胀满,故叩之其声如鼓。

【原文】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释义】胕肿是足胕忽然红肿,其原因多由热邪下注,熏灼肌肤所致。疼酸是指筋骨酸疼,凡阳热内盛,则阴液受灼。液者,所以溢脑髓、濡筋骨。液为火灼,则凡筋脉所到之处皆作酸痛。即《灵枢·决气》所谓“液脱者胫酸”之意。惊骇之为病,多发自肝经,因肝藏血,火热太甚,气血受伤,肝木燥强,如猝然有意外触动,即为惊骇。

【原文】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释义】由于邪火用事,热气大行,液枯不能荣润,故肝急而筋转,出现软短拘挛、转扭乖戾之状。水液指小便,水清火浊,物性之常,故火郁在内,清化不及,则小便必短而浑浊。

【原文】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释义】凡吐利为水及小便皆包括在水液内。脾伤则泄,胃伤则吐,乃中阳失其健运,至脾气无权,胃气不降。故《六元正纪大论》说“太阴所出为吐下”,是太阴脾土喜燥而恶湿。太阴所至即湿气太盛之时,土气伤而寒水侮其所不胜,水气太过,土不能防堵其泛滥之势,水盛土虚,脾胃衰弱,而为吐下之病。总之无论由于土虚不能制水,或水盛而反侮土,以致为吐为利。如水液清澈而无温暖之气者,都是属于寒之为患。此因里虚,阳气不足以温化,此与小便混浊之属于热者大有差别,故由小便可以查知其为寒。

【原文】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释义】由于心火盛而令母实,则肝气旺而侮土。酸为木味,火性炎上,故肝木犯胃,则气逆上冲,因而呕吐酸液。又火性疾速,乘虚而往,如肝木克脾,则突然大泻下。火盛液泻,郁热之气不化,以致气往下迫,里急后重,时欲大便而不通畅,这都是由于内有郁热而致传化失常之象。

【原文】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释义】病机是发生疾病的机制,以上所述一十九条,便是它的纲要。疾病的发生,在外总不能离开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侵袭,在内总不能离开喜怒思忧恐五志的扰动,而受病的部位,总不离乎人身的五脏六腑、上下四肢。医生必须以谨慎的态度,随时掌握疾病发生的主要机制,详细分析它所属的类型,是由五志所致,或六淫所伤,病的部位在脏或在腑,病证的性质属寒或属热、属虚或属实。无论其临床症状之明显或不明显,必须寻求其所导致的原因。有病而发生应有的症状者,有病而不发生应有症状者,必须进一步追求其何以有此症状,再进一步辨别其为虚为实,而病情的虚实,又必有它所以形成的条件。凡是有关的各个方面,都应详加考虑。在治疗上,必须本着五行相胜的理论,把外界气候的变化和人体脏气紧密结合起来,人身最重要的就是血与气,气血在人身是昼夜循行,无时无息的,万一有了阻滞,便郁结不通,而呈现出病状。某一脏器发生病变,必影响及于其所胜之脏,次第相移,遍及整体。因之必须疏通其血气,使之调畅通达,无壅滞之患,气血通调,则阴阳调达,可以保持健康无病。

【原文】《灵枢·百病始生》: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释义】此言风雨寒热等邪气之伤人,必须正气先虚者始能受邪。如身形无虚,虽遇疾风暴雨,亦不致病。即《素问·评热病论》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意。

【原文】《灵枢·百病始生》: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痛之时息,大经乃代。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腧,在腧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糜。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膜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

【词解】①淅然:皮肤怯冷之状。

②大经:经隧,五脏六腑之大络也。

③伏冲之脉:张景岳曰:“伏冲之脉,即冲脉之在脊者,以其最深,故曰伏冲。”

④膜原:张隐庵曰:“膜原者,肠胃外之膏膜。”

【释义】此节论邪之传变,多是由浅入深,因受病之深浅既不同,故各有其相应之见症。邪之中人,常是始于皮毛,故凡外邪之由皮毛入腠理者,必有淅然恶寒及皮肤痛之见症。如邪气传舍于络脉者,因络脉多见于皮肉之间,较皮毛稍深,故疼痛在于肌肉。若肌肉之痛渐止,则是邪已深入,经隧受病。邪气自络入经,未及脏腑,故犹有洒淅恶寒之表症存在。但因经气连脏,故又喜惊。此时如病邪留而不去,即可传舍于经腧,经腧为经气聚会之处,如邪气留止,则六经之道不通,症见肢节痛、腰脊强。邪至经腧再传,即入于伏冲,症见体重身痛。邪由伏冲再传,即入于肠胃,可见肠鸣、腹胀、腹泻等症。但应注意其寒热之分,如多寒者,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者则浊垢不清,其溏如糜。如邪气留止于肠胃外之膏膜之间者,阻滞血脉之运行,即可成为积聚。

(此处缺失18页)

【原文】《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黄帝曰:邪之中人脏奈何?岐伯曰:愁忧恐惧则伤心,形寒饮冷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

黄帝曰:五脏之中风奈何?岐伯曰:阴阳俱感,邪乃得往。黄帝曰:善哉。

【词解】①恶血:即瘀血。

②阴阳俱感:此处阴阳指内因及外因。

【释义】邪气伤人内脏,一般说来,是人体先虚,然后邪气得以侵入发病,如愁忧恐惧等类的情志刺激,都能妨碍精神的正常活动,使心脏受到损害。皮毛内应于肺,肺与胃最相接近而关系密切,所以感寒或饮冷,都能影响肺气的敷布流通,使肺脏受到损害。肺气失去清肃下降的正常活动,则上逆而为喘咳呕逆等病。若因坠落跌伤,瘀血瘀滞,或因大怒,气上逆不能下降,郁结胁部,均是阻碍气血的流行,使肝脏受到伤害。这是因为肝藏血,所伤又在肝经经脉所分布之处的缘故。因受打击跌仆,肌肉受伤,或醉酒行房,汗出当风,均能伤及脾脏,以脾主肌肉,肌肉过伤,则其精气亦与之俱衰了,又或酒食太过,色情失制,汗出而肌肉弛缓,风气乘虚侵入,均足影响脾的正常功能,消耗其精气。至于用力举重,或色情过度,或汗出浴水,亦足以损伤肾脏,以肾主骨,藏精,寒水之邪,易伤本脏。总的说来,五脏之中于风邪,必由内外俱有感受,然后邪气始得进入内脏。

【原文】《灵枢·刺节真邪》:黄帝曰:有一脉生数十病者,或痛或痈,或热或寒,或痒或瘅,或不仁,变化无穷,其故何也?岐伯曰:此皆邪气之所生也。

【释义】一脉犹言一经,经脉为气血循行的途径,又与其他经脉相贯通,故邪气进入以后,可以引起各种各样的疾患,或为痛证,或为痈肿,或为寒证,或为热证,或为疮疡,或为痹证,或肌肤麻痹不仁等各种不同的病变。

【原文】黄帝曰:余闻气者,有真气,有正气,有邪气。何谓真气?岐伯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又非虚风也。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

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内抟于骨,则为骨痹。抟于筋,则为筋挛。抟于脉中,则为血闭。不通则为痈。抟于肉,与卫气相抟,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抟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留而不去则痹;卫气不行,则为不仁。

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其邪气浅者,脉偏痛。

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抟,久留而内着,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有所疾前筋,筋屈不能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瘤。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瘤,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溜,以手按之坚。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瘤。有所结,中于肉,宗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为脓,无热则为肉瘤。凡此数气者,其发无常处,而有常名也。

【释义】气之所指,各有其不同的含义(在人体或以功能言,在宇宙或以物质言)。凡是没有一定形态而能发生作用的,古人通称之为气。在人体有真气,在宇宙有正气和邪气。真气的来源是呼吸的空气和摄入的水谷精微之气组合而成的。通过脾的转输和肺的散布,使它充实全身。正气是符合季节的正风,有固定的风向,如春之东风、夏之南风等是。由于风向是正确的,气候就没有突如其来的异常变化。人体也易于适应,它不同于足以使人致病的实风或虚风。这种正常气候,即使在人体引起病变也影响不大,只是侵及皮毛,不用服药,凭人体的抵抗能力也可以使它消失。邪气则是足以贼伤人体的邪风,往往侵入肌肉筋骨等深部,不能自行消失。因它属于非正常气候的虚风,对机体的伤害力较大,所引起的病变,有如以下所述:当虚邪初袭人体,往往有恶寒战栗(皮肤收缩,汗孔开泄)的症状。假如病邪再进一步发展,侵犯入骨,则成为骨痹;侵及筋膜,则引起拘挛;侵入血脉,则血流阻塞,成为痈肿。侵害肌肉时,邪气与卫气相抗的结果是:阳气胜则为热,阴气胜则为寒,寒伤真气则虚,因而寒邪盘踞皮肤之间,阻碍营卫的运行,或为疮疡,或为痹症,或为肌肉麻痹不仁的疾患。虚邪侵害身体的半侧以后,深入到营卫部位,因而营卫气衰,不能维持正常的运行,邪气独自停留于此,成为半身不遂的偏枯症。如果邪气侵犯人体的浅表,仅是血脉有疼痛的感觉,深入后由于邪自外入属寒,气留于内为热,寒热结聚一起,长久停留体内,如果寒邪胜于热邪,则阳衰而骨痛肉枯;热邪胜于寒邪,则阴伤而肌肉溃烂化脓。进而伤骨,成为骨蚀。伤筋则筋屈不伸,如邪气日久不去,停留其内,则发为筋瘤,即结聚于筋之息肉也。邪气结聚之处,足以阻碍卫气的正常运行,津随气布,气不利则津液与之俱留,相结一起,如在肠部位发生这样的病变,日久遂成肠瘤。有经过几年后渐致形成,当起初时,按之虽柔软,但是邪气已有所结聚,气、津、邪三者结合一起,日益有所发展,后来就形成了昔瘤。有的初起按之即见坚硬,这是邪气深结于骨部,骨与邪相结在一起,日益扩大,就成为骨疽。邪气久结于肌肉,阻碍宗气的运行,宗气即大气也,指阳明之气而言,阳明之气与邪气结合一起,热则使肌肉溃腐,化而为脓。无热则血气聚而不散,成为肉疽。以上病变,发生的部位无固定,但是有一定的病名。

【原文】《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

【释义】阳气在人体有如天体的太阳一样。天之光明,全赖阳光,而人身之阳气,根源于下焦,生成于中焦,出自于上焦。随经脉而运行全身。自表至里,自上至下,皆赖此阳气以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如果阳气衰失,将使寿命短折。所以人体能够健康无病,首先是因为阳气有卫外作用,使人体保持充分的适应和抗病能力。

如果阳气不能固密于外,四时之邪,皆得乘虚侵袭,发生疾患。如因于伤寒者,应该使阳气转运自如,始不至于深入为害。如果起居不节,多受惊恐,则神气不能内守而浮于外。如因于伤暑者,则多汗、心烦、气急喘、大声呼喝。此因热邪伤于肺胃。肺胃为热所迫,故有此。若暑邪偏重于心,则邪深入心营,引起精神内乱,故若令其安静,亦必哭多、言多,甚至语无伦次。暑邪外盛,阳气不能外泄,致使肌肤大热,此时若能得汗,则阳热之气方能透出,而热势可解散。如病因于湿者,伤于上则清阳受其蒙蔽,故头昏重,有如被物包裹之状。湿邪郁久化热,耗伤阴液,不能柔润于筋,因而出现大筋拘而不伸、小筋弛而无力的症状。

气在人体有很大的调节作用,故气虚或气滞,均能引起肿病。四肢为诸阳之本,清阳之气常得充实其间,故阳气虚四肢交替浮肿,或上或下,或偏在一侧,乃阳气虚弱之候,在肿病之虚证者,后期常有此种症状出现。

阳气宜固密而不宜于外泄,若烦劳过度,则阳气弛张,阴精耗损,阴不与阳相济,故称精绝。日积月累,日以益甚,至夏季阳热偏盛时,则既损之阴不能耐受内外之热的煎迫,因而亢阳乘虚气上逆,神机因突然受袭而停顿,故致目不得见,耳不得闻,疾势之严重,有如防水的都堤破坏后,水势汹涌而不可制止一样,称之为煎厥。

【原文】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痱。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

【释义】人体一切活动,均赖阳气为之主宰,故阳气应以冲和为贵。若大怒伤肝,则气上逆而不下,气不下行,则形气互相离决,血亦随气郁结于上,经脉阻滞,神明失守,发为薄厥(即因怒气相迫致使气往上逆的意思)。怒气甚则伤肝,肝伤则筋失所养,因筋弛缓不收,致手足无力,不能随心所欲地去支配他的动作。如因出汗偏在身体左右部位的一侧者,久之则卫气不固,营气失守,该侧之营卫俱伤,致使人发生半身不遂的偏枯疾患。如当汗出时受到湿气,此时汗孔开泄,湿邪最易侵袭,湿邪留于肌腠,郁久化热,因此发生痤痱等疾患。在饮食方面,凡是过食肥甘厚味,皆令人产生内热,热邪深入血脉,则最易发生大疔之类的毒疮。当劳动出汗之际,遇到吹风,冷气最易侵入皮肤腠理,使血液凝滞,发生粉刺或痤疮之类的疾患。

【原文】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留恋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荣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

【释义】阳气在人体,内以养神,外以养筋,故生机活泼,是阳气精明充足的表现,运动自如,是阳气柔和的表现。阳气在人体外表的职能,是司汗孔的开阖,以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如因不得其气,则寒气侵入,阳气受伤,致使筋无所养,而失去柔和的作用,遂发生严重的身形佝偻。如寒邪深陷,入于脉中,留连于肌肉之间,日久不散,则发生鼠疮之类的疾患。如果俞气虚薄,寒气自脉中流入经俞,侵及脏腑,而脏所藏之神气被扰动后则表现出恐畏惊骇的症状。若营气受寒而流行不利,气血凝结于肌肉腠理之间,日久转化为热,于是形成痈肿。

【原文】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释义】如汗出未止,卫气未固,又为风暑之气所烁,穴俞闭塞,邪气留止,于是形成风疟。

【原文】《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img,其传为索泽,其传为img疝。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

【释义】二阳,指阳明胃也,以阳明介于太阳和少阳之间,故称为二阳。二阳之病发自心脾。因心藏神,脾藏意。两脏与情志思虑活动最相关切。同时位居中焦,有受气取汁化血的作用。如果有难以告人的隐患,不得解决,终日抑郁不乐,就会使心气不舒,营气不能畅达,营气交通于心脾,脾病则运化失职,故胃中水谷失去正常的消化与吸收,而气血生成之来源渐至断绝,故引起女子月经闭止,进而肌肉失养,全身瘦消,土虚之极,则肺失所养,所以病情再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呼吸迫促。因为精气衰竭,脾肾衰败,生命无以维持,故称为不治之死症。

太阳膀胱主表,病邪初入,正气抗邪于外,故有恶寒发热之表症出现。若邪气深入血脉,壅结于肌腠之间,久郁化热,则发为痈肿,足太阳之脉,从头下背,贯臀入腘,沿腨到达足部。故邪伤其经脉,则腨部酸痛,软弱无力。若病久则液伤气败,故皮肤失去润泽,表现出干燥枯槁的情况。如因湿热下注,则易使睾丸偏肿而痛,成为img疝。

少阳为相火寄藏之所,虚则阳气式微,故病少气,实则上乘肺金或中犯阳明,肺胃为热所伤,故善病咳与腹泻。如相火过旺,上乘于心,心为热伤,则跳动过速,若有所掣引,或木火乘土,致脾胃阴液枯竭,受纳运化失职,发生饮食不下、隔塞不通之隔症。

二阳一阴,指阳明与厥阴而言。厥阴病主惊骇,阳明热盛,亦能引起惊骇,阳明之筋夹脊,邪伤其筋,故主背痛。风邪内扰,则易发生噫气与呵欠,肝胃因风发病,引起以上气逆症状,称为风厥。

二阴一阳,指少阴与少阳而言。少阴为心与肾,心气实则外见胀满,心气虚故善太息。少阳为胆与三焦,三焦病则气化不利,故见胀满。

三阳三阴,指太阳与太阴而言。太阳统营卫,其经脉分别引于头身四肢,故太阳发病,可使营卫运行障碍,成为偏枯。太阴肺为热所伤,津液枯竭,筋脉失养,故发为痿易,太阴脾主四肢,脾病则多致四肢不举。

【原文】《素问·阴阳别论》: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肺之肾谓之重阴,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

【释义】脏气相传,有死生的不同。沿五行相克而传的,谓之死阴。沿五行相生而传的,谓之生阳。死阴不过三日,以三日是脏真之气受克殆尽,始传之脏,不能得到生气相助的缘故。生阳不过四日死,死系已字之误,当从新校本作“四日而已”为是。以四日是始传之邪为所胜之脏气所胜得缘故。例如肝木传心火,谓之生阳。脏气五日一复,一日传一脏,肝木顺传至肺金,为期四日,木邪为金气所胜,故病当愈。又如心火传肺金,谓之死阴,心火传至肝木,为期三日,木气受到金伤之后,缺乏生气以助心火,故病当死。此外,肺传之肾,为二阴相并,阴不得阳之助,故病当沉重,谓之重阴。肾传至脾,为土不制水,水反侮土,这叫作辟阴无畏之阴,故死不治。

【原文】《素问·阴阳别论》:结阳者,肿四肢。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二阳结谓之消,三阳结谓之隔,三阴结谓之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释义】阳主气,阴主血。四肢为诸阳之本。若邪气结滞于阳经,阳气闭塞不行,则四肢发肿;邪气结于阴经,则内在之血脉被伤,血液外渗,故见便血。但血脉受伤的程度,又须视邪气的轻重而有所差别,故邪结较重者,便血二升,更重者便血三升。这是以便血的多少来判断病情的轻重。

如水邪结聚下焦,下焦当膀胱及肾之部位,故称阴阳结邪,多阴少阳是证偏于里。肾为水脏,而司开阖,开阖司职,则水邪潴留膀胱,故少腹肿而坚满。称为石水(即《金匮要略》所说的石水其脉自沉,外症腹满不喘是也)。

二阳指胃与大肠,热邪结于阳明,消烁津液。阴津伤极,则燥热愈甚,二者相互影响,于是形成消谷善饥,食入虽多而更加消瘦的消瘅病。

三阳指膀胱与小肠,膀胱为水府,小肠为火府。邪气结于三阳,则阳气不化,津液不利,上下不通,故致隔塞闭绝。

三阴指肺与脾,邪气结于脾肺,脾病则不能行水,肺病则不能通调水道,以致水液凝聚,发生水肿。

一阴是肝与心包络,一阳是胆与三焦,四经俱属木火,皆从热化。其经脉并络于喉,故热邪内结,发为喉痹。

【原文】《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释义】人体脏腑与经脉,是相互关联的。所以许多脏腑病变的产生,常由经脉传来,而脏腑发生病变以后,又通过经脉而表现出各经应有的症状。病在经脉或在脏腑,自应有所划分。但彼此的联系和影响,决不能割裂看待。经脉篇所论十二经脉,即是很好的例证。至于言“是动”,所生病者,不外就发病的主次关系而说,非别有他义。由于经脉发病,影响所发者,即为“是动”,病由脏腑先病,影响经脉者,即为“所生病”。

肺手太阴经脉发生病变时,出现肺部膨膨胀满,喘气,作咳,缺盆部疼痛,甚至因咳喘过剧,两手交叉胸部,视觉模糊,这叫作臂厥。因为肺主气,肺病则气道不利,故发生以上病症。本经肺部发生的病变,为咳嗽、气上逆而喘急、心烦不安、胸部痞闷、臑臂部内侧前缘作痛、或厥冷、或掌心发热。前症先叙肺病,后及经症。以太阴之别脉直入掌中。故见证如此。本经气盛有余的实证,为肩背疼痛,以手太阴筋结于肩,又附连于背,故邪气盛则肩背痛。肺主皮毛,风寒在表,故汗出中风。肺为水之上源,邪伤其气,故小便频数而量少。本经气虚的见证,为肩背痛、畏寒、气短、呼吸气促,因上焦阳气衰微,不能主持其气机之正常运行也。肺为诸气之本,肺气虚则下焦之阳气不举,故溺色变而黄赤,以上病症,属实用泻法,属虚用补法,属热者针刺用疾出针法,属寒者针刺用留针法。虚寒而脉现下陷者用灸法。病不因于气血的虚实,人迎与寸口大小相同者,视其某经发病,即从某经去医治。按照一般治疗常规处理。凡是本经的实证,寸口脉比人迎脉象大三倍,因寸口属手太阴肺经所主,肺气盛故脉大。虚证则寸口脉反小于人迎,人迎为足阳明之动脉,在喉结旁一寸五分,乃三阳脉气所过之处,故病型的虚实,两者可相对比较而得结论。

【原文】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释义】大肠阳明经脉发生病变时,多为牙齿疼痛、颈间肿大等症。因阳明的支脉是从缺盆上颈贯颊下,入下齿中之故。大肠主传导水谷,与津液的关系至为密切,故凡本经由津液发生的病变,为目发黄、口作干、鼻酸或鼻出血、喉中肿痛闭塞、肩前与臑内作痛、大指与次指不能随意动作,其发生病变的部位,都是为本经经脉所及之处(手阳明之别络合于宗脉,故病可以目发黄)。如本经经气有余的实证,在本经经脉通过的部位,发现热与肿。本经经气不足的虚证,往往发寒战,不易转温暖,在治法上与前义相同。凡是本经实证,人迎比寸口大三倍,虚证见人迎反小于寸口。

【原文】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img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夹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夹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髌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释义】胃足阳明经脉发生病变时,常见畏寒、呻吟、喜呵欠、额部黯黑,病发时,厌见人与火,闻木声则惊惕,心中跳动不安,因此总想关闭门窗,独居于房屋之中,从以上症状来看,大都属于阳明相属而阴欲胜阳的表现。如果阳热极盛,则患者不欲静处,常欲攀登高处歌唱,脱掉衣服乱跑,腹胀而鸣响,这叫作骭厥,骭指足胫,为阳明经脉所过之处。阳明位居中焦,受纳水谷,为血液资生之化源,故以血为主。当发生病变时,为发高热、神昏的症状和热甚的温病,自汗出,鼻塞或鼻出血,口角歪斜,口唇生疮,胫肿,喉痹,腹因水停而肿大,膝盖部肿痛,沿侧胸乳部、气街、伏兔、胫外廉、足背上等处发痛。足中指不能屈伸。本经气盛的实证,身前胸腹部都发热,胃热有余而消烁水谷,容易饥饿,小便黄色。本经气虚的虚证,身前胸腹部都觉寒战,胃中有寒则胀满。以上病症,凡是实证就用泻法,虚证就用补法。热证针刺用急出针法,寒证针刺用留针法,经气下陷的就用灸法。不实不虚的,按照一般治疗常规进行处理。凡是实证人迎的脉象比寸口的脉象大三倍,虚证人迎的脉象比寸口的脉象较小。

【原文】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夹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为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释义】足太阴脾经发生病变,因为脾脉连舌本,故病则舌根强硬。脾主运化,脾病则运化失司,故食即作呕,胃脘疼痛,腹内作胀,嗳气,如得大便或矢气通利,则脾气可通,故暂觉轻快。脾病则易为湿困,故身体常感重滞而不轻快。本经由脾所发生的病症,为舌根疼痛、身体不能动摇、饮食不化,又太阴脉支者上膈,注心中,故易见心内烦扰,心下掣引作痛,大便稀薄,或消化不好。腹满溏泻或面目一身尽黄,不能安睡,勉强站立,膝股内侧发肿,或厥冷,足大趾不能活动。以上病症治法与上述相同,脉象方面,实证是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三倍,虚证时寸口脉比人迎较小。

【原文】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夹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是动则病咽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反小于人迎也。

【释义】心手少阴经脉发生病变,为咽喉食道上部干燥,心痛,口渴欲饮水,并有臂痛的现象,两手交叉于胸前。本经从心脏发生的病变,为眼目发黄、胁肋疼痛、臑臂内侧后缘疼痛或厥逆、掌心热痛。治法与前同。凡是本经的实证,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两倍,虚证是寸口脉比人迎脉小。

【原文】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img抵鼻,至目锐眦,斜络于颧。是动则病咽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反小于寸口也。

【释义】小肠手太阳经脉发生病变,为咽喉痛,颔肿,头难以转侧,肩痛像被人拉拔。臑痛像被折断相似。小肠主泌别清浊,专司消化水谷,故主液所生病,其症为耳聋、眼目发黄,颊部肿,颈、下颌及肩臑肘臂等部位的外侧后缘疼痛,治法仍根据病情的虚实寒热分别进行处理。本经病脉表现,实证是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两倍,虚证是人迎脉比寸口脉较小。

【原文】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腘踹脚皆痛,小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释义】膀胱足太阳经脉发生病变,为气上冲头痛,甚则目珠有如脱出的感觉,颈项像抽拔,脊柱疼痛,腰痛如折,股关节不能屈伸,膝腘部如被结扎,腓肌痛如破裂,这叫踝厥。因外踝之后为太阳经脉所出,而其筋又结于外踝,故以此命为病名。人身筋脉,惟足太阳为多为巨,故以筋为主。病时症有痔核、疟疾、癫狂,头囟项部疼痛,目黄,流泪,鼻塞或鼻出血,项背腰尻腘腨等部均疼痛,足小指不能活动。上述病症治法与前相同。脉象表现实证是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二倍,虚证是人迎脉比寸口脉较小。

【原文】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imgimg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灸则强食生肉,缓带披发,大杖重履而步。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释义】肾足少阴经脉发生病变,为感觉饥饿而不欲食,面色黯黑无光,咳唾带血,喘息有声,不能平卧,生而欲起,心情不能安静,目视昏花不清,心中动荡不宁,犹如饥饿的感觉。气虚的易于发生恐惧,心惕惕跳动,若有人将捕捉之的感觉。这叫作骨厥。因肾主骨,故以此代表肾病也。本经从肾脏发生的病变,为口热舌干,咽部肿,气向上逆,喉咙作干而痛,心内烦扰,心痛,黄疸,痢疾,脊股内部后缘疼痛,痿废厥冷,好睡,足心热痛,其治法与上述同。此症使用灸法可以增进食欲,促进肌肉生长,生活起居方面应当多加静养,使心情旷达,故宜松带披发,大杖重履而步。本经见症属实者,是寸口脉大于人迎脉两倍,虚则寸口脉较小于人迎。

【原文】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下循臑内,引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释义】手厥阴心包经脉发生病变,为手心发热,臂肘部拘挛,腋下肿,甚则胸胁部胀满,心中动荡不安,面色赤,目色黄,喜笑不止。心主血脉,故言脉所生病。其症为心内烦扰、心痛、掌心发热之病。治法与上述同。本经实证是寸口脉比人迎大一倍,虚证脉象是寸口小于人迎。

【原文】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img,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释义】手少阳三焦经脉发生病变,为听觉不聪、喉咙肿痛而闭塞,三焦主气化行水,水病必由于气病,故以气为主。三焦发病为自汗出,眼外角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部的外缘皆痛,无名指不能活动等。治法与上述同。本经实证脉象是人迎大寸口一倍,虚证是人迎脉小于寸口。

【原文】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img,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痛,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释义】胆足少阳经脉发生病变,为口苦,时常叹气,胸胁部作痛,身体不能转动,痛重者,面色黯如微蒙有尘土。全身肌肤失去脂润,足外侧发热,这叫作阳厥,阳是热的意思。因本病多从火化的缘故。少阳主半表半里,其气行于筋骨,故主骨所生病。其症头痛,下颔痛,眼外角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疮名,即瘰疬之类),自汗出而振寒,疟疾,胸、胁、肋、髀、膝等部的外侧直至胫骨绝骨、外踝前,以及各关节皆痛。足四趾不能运用等。上述病症,治法如前述。本经实证是人迎比寸口大一倍,虚证是人迎比寸口较小。

【原文】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颠。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是动则病为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img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反小于人迎也。

【释义】肝足厥阴经脉发生病变,为腰痛不能俯仰,男子患img疝,妇人小腹肿,病重的咽喉作干,面上如蒙受尘土而脱色。本经从肝发生的病变,为胸中闷,呕吐气逆,水泻完谷不化,狐疝,遗尿,或小便不通。治法仍按上述处理。本经实证是寸口大人迎一倍,虚证是寸口小于人迎。

【原文】《素问·五脏生成》: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是以头痛颠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徇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腹满img胀,支膈胠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心烦头痛,病在膈中,过在手巨阳、少阴。

【释义】在开始诊病时,应先审察患者五脏之气的虚实。因为五脏之气是构成整个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因素。所以此处强调诊病当以五脏之脉为主。五脏之气,都是禀受于胃,故胃气为脉之本,如在临床时,诊得某一脏脉的胃气不足,即系某一脏病之所在(当先建立某一脏胃气,以维持其生理功能而抑制病邪的深入)。

凡属头痛一类的颠顶疾患,大多由于下部之正气虚,上部之邪气实。下虚是致病之本,上实是已病之标,故上实由于下虚。其病发在肾与膀胱二经。因肾与膀胱相为表里,足太阳膀胱之脉,上额,交颠,络脑,本经受病,故症见头痛,甚则伤肾。徇蒙招尤(目动为徇,目半合为蒙,招尤为动摇之甚),均系发生眩晕时所伴有的症状。严重的甚至影响到视觉与听觉,故目冥不能视,耳聋不能闻。此病总由肝胆之气偏盛,阴精不能上注清窍,属于上虚下实之候。因足少阳与足厥阴相为表里,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入耳中,足厥阴之脉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颠顶,所以易见此类病变。腹部胀满和胸膈膨胀,以及两胁膈寒疼痛,下肢厥冷,头目昏闷,这是脾胃气逆的病变。咳嗽、呼吸迫促,均是肺气上逆的表现。肺在胸中,其经脉起自中焦,上膈属肺。手阳明大肠与手太阴相为表里,其脉下入缺盆,络肺,故二经之气均能上逆胸中,发为咳嗽喘急之病。心烦头痛的症状,病变多在膈中,膈中是手少阴心的所在部位,其经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其支脉上夹咽,系目系。手太阳小肠与手少阴相为表里,其脉入缺盆络心,其支脉循颈上颊,至目锐眦。二经多从火邪发病,故见证如此。

【原文】《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释义】邪气主要指六淫病因,精气是人体之阴精阳气,即正气是也。凡是邪气旺盛的病叫作实。精气受到剥夺以后叫作虚。疾病的形成,两者起着决定的因素。所以任何疾病在临床上均有或虚或实的表现,应辨证施治,亦应根据虚实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比如邪气盛是属于实证,实则当泻;正气虚是属于虚证,虚则当补。邪气实而正气虚的,又当视病势的缓急决定补泻。病势急的,一般是采取祛邪以存正的方法;病势缓的,一般是采取扶正以除邪的方法。攻补俱不适宜于当时单独使用的,可采攻补并进,扶正祛邪。总之以适合病情为原则,不可拘泥。

【原文】《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imgimg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

【释义】肝脉布胁肋,抵少腹,肝病则经脉之气阻滞,故症见两胁下痛引少腹。肝志为怒,肝气郁而不舒,故使人多怒。目为肝窍,肝虚则精气不能上荣,故视觉模糊而无所见。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虚则胆亦虚,胆脉从耳后入耳中,故听觉减退而无所闻。胆气怯而善恐惧,如有人将捕之(由于肝胆两经相为表里,彼此可以相互影响,故在治疗时可以两经并取,即是采用取厥阴治肝、取少阳治胆的方法)。厥阴之脉与督脉会于颠,故肝气上逆,则见头痛。胆脉入耳中,下颊车,胆受肝病的影响,故症见耳聋颊肿(此证多属实,故治时当刺其经以泻实)。

【原文】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其变病刺郄中血者。

【释义】手少阴心脉起于心中,其正脉又从心系到肺,出腋下,沿臑内后侧,下行手中,从臂内后侧到小指末端。手太阳小肠经脉上手臂,上沿臑外后侧,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二经相为表里,病则经气受阻,故见胸膺肩背、肩胛两臂等处疼痛。少阴之支脉分布两胁,故病则见胁下痛满。心虚则阳气不宣,浊阴上逆,故胸腹大部营气不通,故胁下与腰部相牵引作痛。病变现在少阴和太阳两经,故可在两经之经脉进行针刺,因心主舌,故治实邪可刺舌下出血以泻其实,如病变不因于以上见证,是邪不在经络,当刺取少阴的郄中穴。

【原文】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瘛,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

【释义】脾主肌肉与四肢,脾病故见身重,肌肉痿弱无力,足不能正常行走。以及手足发生抽掣和脚下痛。脾虚则健运的作用减退,故气滞而见腹满,食物不可消化而出现肠鸣飧泄的症状。脾与胃相表里,故可并取太阴阳明两经进行针刺,脾主湿,肾主水,水能助湿伤脾,故可同时刺取少阴经脉以泄其实。

【原文】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

【释义】肺主气,肺病则气道不利而发生喘咳气逆,肺俞在肩背,故肺病可以影响肩背作痛。肺主皮毛,肺病而使皮毛疏泄,则易出汗。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皆是足少阴经脉所通行之处。由于肾脉上连于肺,肺病可以及肾,而发生以上诸处皆痛。(故下文有兼取足少阴的治法)。肺虚则气衰,故呼吸气短不能接续,手太阴之络会于耳中,循喉咙,肺气虚故见耳聋。气不能化液故见嗌干。肺病当刺取本经经脉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在足太阳之外侧、厥阴之内侧的少阴肾所在的部位,针刺出血,以泻其实。按:《甲乙经》在“厥阴”之后,有“少阴”二字,今从之。

【原文】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

【释义】足少阴之脉上腨内,夹脐上行入肺中,肾病则气上逆,故腹大胫肿而喘咳。肾阳衰微,则作强之力减退,故感身重而动作不便,阳虚则导致太阳卫外之阳气不固,故睡时汗出恶风。足少阴脉从肺出,络心,注胸中,循腹里,虚则经气不能畅行,故见胸腹痛。阳气不能达于四肢,故四肢清冷。阳衰则阴气盛,故表现意志不乐。少阴与太阳相表里,治之当在两经进行针刺。

【原文】《素问·调经论》:帝曰: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善忘。

【释义】发生虚实的病理主要是气血的逆乱与偏盛的结果。气为阳,血为阴,而两者必须相互协调,始能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如果邪气侵入人体与一方面并合。于是这种协调的平衡状况就会破坏,阴阳遂互相倾轧,气不能捍卫于体表,血不能流畅于经脉。血气不能协调,于是形成某一方面的偏虚偏实的病变。血并于阴则阴盛,气并于阳则阳盛。阴盛则影响神脏则发为炅,阳盛而影响神脏,则发为狂。血并于阳就是血实于表,气并于阴就是气盛于里。血并于表则阴气在表之阳气内盛。气盛于里,则阳热内甚,故皆为热中之病。血并于上,是血液壅于膈上,故致心气内郁而发生烦惋;气并于下,是气机郁滞膈下,故肝气不舒而善怒。血并于下,则阴气下行而不上交于阳,则血液留蓄下焦。气并于上是阳气偏盛于膈上,故神明受其阻扰,症见心乱而健忘。

【原文】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

【释义】血并于阴,气并于阳,血气失去固有的协调状态,于是虚实的病理形成。岐伯就此做出以下分析和说明:血气是喜温暖而恶寒冷的,因为寒足以使血气凝滞而不畅利,温暖则血气便能消散而畅通无阻。所以气并于阳,则阳气偏盛而血虚。血并于阴,则阴偏盛而气虚。

【原文】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释义】人的生命活动是依靠血和气来维持,而血气两者的性质是处在对立的方面。而作用又是统一的。所以气偏盛则血不足,血偏盛则气不足。血气不能相互维持平衡,因此就有虚的病理产生。孙脉小于络脉,络脉与孙脉都是通向经脉的,如果血与气相并,即是说血与气偏盛于人体的某一部位,就会形成实的病理改变。例如血与气偏盛于人体的上部,使上部的血气过多集中,下部的血气相对大量减少,上下不能维持这种平衡的协调状态,于是成为下厥上竭的大厥痛。大厥能使人突然死去。如果气血能够复反下行,恢复原有的协调状态,那么就可以复生,如果不能复反,便会就此死去。

【原文】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则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帝曰:喜,阴之生实奈何?岐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帝曰:阴之生虚奈何?岐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

【释义】岐伯就黄帝的质问,对虚实病变的产生及临床见证,做如下的分析和阐述:人体的经脉,主要分为阴经和阳经两个部分,即三阴经和三阳经。而阴经和阳经均有输入和会合的经穴。气血循经脉运行于全身,内而脏腑,外而皮肤,无所不至。当气血由体外到达内脏时,则内脏血气充满,复将血气输转到外体去。这样阴阳平衡,形体才会得到血气的充养,九候部位的脉搏也才一致。故叫作正常无病的人。凡是病邪伤人,有发生于体内或体外的不同,发生于外的,大都由于风雨寒暑的侵袭;发生于内的,大都由于饮食起居,阴阳喜怒失于调节。

风雨为外来之邪,故先侵犯皮肤,然后再传入孙脉,孙脉邪盛以后,再传入络脉,络脉邪盛以后,则邪气便进入大经脉。因此血气与病邪相并一起,停留肌肉腠理之间,其脉就变得坚硬而大,这叫作实。实证的表现,就是外部坚硬充实不可按,如按之则痛愈甚,因病邪与血气阻滞于内的缘故。

寒温为阴邪,如侵犯了人体,则使皮肤失去卫外的作用,肌肉坚硬紧张,荣血凝涩,卫气散失,所以成为虚证。虚证是因为气不足,故皮肤松弛而出现叠皱的纹理,如果用手按之以帮助气血的循行,使阳气恢复温通的作用,则阴邪不至于阻碍血脉的流行,故感到愉快而不痛了。

阳主外而阴主内,病因于内而产生实证是由于喜怒没有节制,情志的刺激,使在下之阴气逆而上行,阴气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相乘,故成为实证。

病因于内而产生虚证,有由于过悲、过喜所引起,因为过喜则气下陷,过悲使气消散,气消散则血脉空虚,若再加之食入生冷,便使寒气充满,阳气受伤,故血液凝涩,阳气消失而成为虚证。

【原文】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

【释义】阳虚生外寒的道理,是因为阳是受三焦之气而产生的,其有温养皮肤分肉的作用,即所谓卫气是也。假如寒气侵袭肌表,则腠理闭塞,卫外之阳气不能宣发,故致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卫阳便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温养作用,故寒气独留于肌肤而发生寒战的症状。

阴虚生内热的道理,是由于人体过度疲劳,伤及形气,以致饮食减少,上焦之气不利,下脘不通,胃气郁而生热。热气熏蒸胸中,于是形成内热的现象。按:此处所说阴虚,当指脾阴而言,所述病因亦是伤脾所致,与损伤肾阴所致的阴虚内热,应有所区别。

阳盛生外热的道理,是由于阳气不能宣发于外,致使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汗孔不开,卫气不能扩散而郁遏肤表,所以产生外热的现象。此即伤寒病热之表实证是也。

阴盛生内寒的道理,是由于某些受寒因素引起阴寒之气过盛,进而上犯中焦之阳气,故致寒气积于胸中不去,阳气不能发挥温通的作用,引起血液凝涩,脉道不通,故脉有盛大而涩滞的现象,称为中寒之证。

【原文】《素问·刺志论》:黄帝曰:愿闻虚实之要,岐伯对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帝曰:如何而反?岐伯曰:气盛身寒,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谷入多而气少,此谓反也。谷不入而气多,此谓反也。脉盛血少,此谓反也。脉小血多,此谓反也。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也。脉小血多者,饮中热也。脉大血少者,脉有风气,水浆不入,此之谓也。

【释义】形体依赖气以充实,气又必须依附于形体。形与气两者是统一的。故气实则形实,气虚则形虚,方为正常现象。如果与此相反,说明形与气在生理上已失去了统一的状态,于是形成形气偏虚偏实的反常现象。气血化生于水谷,故水谷摄入多则气实,摄入少则气虚,这是正常现象。如果与此相反,则属于反常的病态。脉为通行和容纳血液的营道,血量之多少同脉搏之虚实应当是一致的,如果与此相反,则属于反常的病态。岐伯就上述问题再做进一步的分析说,气虚则卫外之阳气不足以温养肌肤,现在反而身热,这便属于反常现象。又如饮食多则气血相应充沛,现在反而气少,这也属于反常现象。饮食少者则生气之来源减少,今反而气多,也属于反常现象。脉盛应当血多,今反而血少,以及脉小应当血少,而血反多,均属于反常现象。

寒为阴邪,伤人形体,伤寒之后,寒邪束于肌表,卫外之阳气不得宣发,所以有气盛、身热的症状。暑为阳邪,伤人气分,伤暑之后,热灼于外,气随汗泄,所以有气虚身热的见症。谷入多而气反少,大都见于脱血或水湿停留下焦的患者。因为脱血必致阴津亏损,下湿能致阳气阻遏中焦,两者均足以导致胃气偏燥,善饥消谷,但谷食摄入虽多,徒为燥气所耗,故气不能生化而反见衰少。谷入少而气反多,大都由肺胃受病,因为邪在胃则不能食,故谷入少;邪在肺则气道阻滞,故气反多。脉小血应少,今反血多,其人必因饮酒中热,血为酒之热力所激动而扩散于外所致。脉大者血应多,今反血少,是由于感受风邪,脉因风气之外感而变大,水浆不入,无以生血而血少。

【原文】《素问·玉机真脏论》:黄帝曰:余闻虚实以决死生,愿闻其情。岐伯曰:五实死,五虚死。帝曰:愿闻五实五虚。岐伯曰: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帝曰:其时有生者何也?岐伯曰: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此其候也。

【释义】五虚五实,系指五脏之虚实(五脏俱有如下的虚证或实证,皆属于不治之证)。实为邪气有余之证,脉盛为心实,皮热为肺实,腹胀为脾实,前后二便不通为肾实,胸闷而目无所视为肝实(此谓五脏之实证,以上发病部位均属各脏所主,而表现的症状,又都属于实证)。如果各脏实证毕具,说明邪气过盛,正气无力支持,故当死。虚为正气不足之证,脉细为心虚,皮寒为肺虚,气少为肝虚,泄利前后为肾虚,饮食不入为脾虚(此之谓五脏之虚证)。如果各脏虚证必具,说明正气衰败至极,故属于不治之证。但是其中亦有得生者,即五虚证如能渐进饮食,腹泻停止,这是脾气渐复、肾气渐固的象征。脾肾为人体先后天的根本,只要根本未尽丧失,还有生存的希望。五实证如能有汗出与大便泄下,则表里之邪气可以缓解,邪气去则正气可复,故五实证也有存活的希望。

【原文】《素问·宣明五气》曰: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为五入。

【释义】五味入胃以后,通过脾气的转输,分别进入各自所合之脏(这是物质同气相求的关系)。酸为木味,肝属木,故酸味入肝;辛为金味,肺属金,故辛味入肺;苦为火味,心属火,故苦味入心;咸为水味,肾属水,故咸味入肾;甘为土味,脾属土,故甘味入脾。这叫作五入。

【原文】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为五病。

【释义】五脏之气受病后的主要表现,在心发为噫气,此因心气不舒所致也。在肺则因肺气不利而发为咳嗽。在肝则因气郁生烦而多语。在脾则气不运化,食滞以致吞酸嗳腐。在肾则因阴盛于火为呵欠,阳气扰于上而为喷嚏。在胃则气不行而上逆,故为哕。水为土所克故为恐。大肠主传送糟粕,小肠主分化水谷,病则功能失职,故发为泄泻。下焦专司化气行水,病则气不能化,而为癃闭,虚则不能约束而为遗溺。胆附于肝,相为表里,故胆病亦能影响肝气上逆而为怒。此即五脏之气失调以后所发生的病变,故称为五病。

【原文】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释义】五脏是主藏精气之脏,故五脏各有所藏的精气。如果五脏之精气乘虚并入某一脏器,反致该脏之气过盛发而为病。故精气并入于心,则心气有余为喜;并入于肺,则肺气有余为悲;并入于肝,则肝气有余,肝有余则乘脾而发为忧;并入于脾,脾有余则克肾而为畏;气并于肾,肾气有余而为恐。喜悲忧畏恐,皆各脏所主之志也。以上谓之五并。

【原文】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

【释义】五脏配属五行,五行各自具有特性。五脏之气又与外界气候变化息息相关。故心属火而恶热,肺属金而恶寒,肝属木而恶风,脾属土而恶湿,肾属水而恶燥。其所以恶,是因属于相同之气,最易引起本脏之气太盛,不利于发挥正常生理活动的缘故。其中肺恶寒、肾恶燥似与五行的属性配合不符,但从事实体验,前者更能与实际切合。因为肺主气而外应皮毛,过寒则病,以寒邪最易伤阳也。肾主藏精而常嫌不足,过燥则病,以燥邪最易伤精也。以上谓之五恶。

【原文】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释义】五脏从水谷精微之中化生的液体,在心叫作汗,因心主血,汗出于血,故汗为心液。鼻涕出于鼻,鼻为肺窍,故涕为肺液。泪出于目,目为肝窍,故泪为肝液。涎出于口,口为脾窍,故涎为脾液。唾出于舌下,肾脉上连舌本,故唾为肾液,这叫作五液。

【原文】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毋令多食。

【释义】五味虽能养人,但各有偏弊。特别是人在患病期间,五味中有与病情不相适宜的,多食则更为不利(故经文指出下列禁忌,是以引人注意)。因辛味多入气分,辛能散气,故气病无多食辛。咸味多入血分,能影响血液的流行,故血病毋多食咸。苦味沉降,能坚阴入骨,故骨病毋多食苦。甘味性滞,虽能使肌肉充实,但易生腹满,故肉病毋多食甘。酸味善入筋,性多收敛,故筋病毋多食酸。这称为五禁。

【原文】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为五发。

【释义】五脏发生疾病,有它一般规律,如肾为阴脏,主骨,故阴病多发生于骨髓;心为阳脏,主血,故阳病多发生于血脉;脾为阴脏主肉,故阴病多发生于肌肉。这就是其发病部位而言。肝为阳脏主春,然肝病多发源于冬;肺为阴脏,主秋,然肺病多发源于夏,这是就其发病时令而言。总称为五发。

【原文】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颠疾,搏阴则为喑。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是为五乱。

【释义】病邪在人体引起的病变,由于所侵犯的部位不同临床见证也就各异。一般说来,邪气侵入阳分,则阳气盛而为热,热盛则神明受扰,故发为狂。邪气侵入阴分,则阴气盛而发为寒,寒盛则血脉凝涩,故病发为痹。如邪搏于阳,阳气被伤,则神明无所主而为颠疾。邪搏于阴,阴气被伤,则阴精不能上奉而为病哑。阳入于阴,则阳气敛藏于内,故表现为静。阴出于阳,则阴气发泄于外,故表现为怒。这是五乱(邪)所致的病理变化。

【原文】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喜怒,不治。是为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释义】五邪指克胜脏气之邪气。脏气受到这种邪气的严重损害,因而从脉象反映出来,如春季得见秋季的毛脉,这是肝被肺克的表现。夏季得见冬季的沉脉,这是心被肾克的表现。长夏得见春季的弦脉,这是脾被肝克的表现。秋季得见夏季的洪脉,这是肺被心克的表现。冬季得见长夏的濡脉,这是肾被脾克的表现。以上五脏之真脏脉出现在胃气将绝时的表现,故叫作阴出之阳。此时阴阳近于离决,阳气有上越之势,故气逆而病善怒。属于不治之症。

【原文】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

【释义】五脏又为藏神之脏,古人根据临床实际观察,将人们的精神意识活动分别配属有关的脏器,故后来有五神脏之称。心为阳气之主宰,阳气之精华为神,故神藏于心。肺为诸气之本,气具有足以产生一切活动的能力,故魄藏于肺。肝主谋虑,魂乃人之精神意识,故魂藏于肝。脾藏营,营气通于心以养神,故脾为一切思念之动机而藏意。肾主作强,使意志坚定,有所转移,故志藏于肾。这叫作五脏所藏之神。

【原文】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为五主。

【释义】五脏功能与人体某一部分直接发生关系而起主导作用,如心主宰人体的阳气而推动血液循行全身,故心主血脉。肺为诸气之本而护卫皮毛,故肺主皮。肝调节气血的流行以维持关节的活动,故肝主筋。脾运化水谷之精微以营养肌肉,故脾主肉。肾为藏精之脏,其精气足以充养骨髓,故肾主骨。这叫作五脏所主。

【原文】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释义】五脏之气过用则有所损害。久视则劳神而伤血,久卧则阳气不伸而伤气,久坐则血脉滞于四体而伤肉,久立则过度支持而伤骨,久行则过度运动而伤筋。这叫作五劳所伤。

【原文】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为五脏之脉。

【释义】五脏因于功能的不同,故脉也相应而有不同的体象。肝脉端直以长而象弦,心脉来盛去衰而象钩,脾脉随四时脉象而更代,肺脉上浮虚轻而象毛,肾脉下沉有力而象石。这叫作五脏之脉。

【原文】《素问·举痛论》:帝曰:善。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下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释义】气的意义,在这里是代表着人体各部分的生理活动。由于一切疾病的发生都需要通过某些器官或组织的生理活动而表现出来,所以说百病皆生于气。而气又受情志的支配,故不同的情志刺激,就可以引起不同的病变。怒能使肝气上逆,气逆则血亦随之上行,故甚则迫血外出而为呕血,同时又因气逆而脾可受克,影响消化,故发为飧泄。喜为心志,心藏神而主血脉,故喜则脉气调和,神志畅达,使荣卫通利无阻,如过于喜,则气因之弛缓而为病态了。悲为肺志而发生于心,过悲则使心系急,肺叶扩张,呼吸不利,影响上焦之气不通,营卫之气不得散布,热气闭郁于中,热伤气,故气渐至消损了。恐为肾志,肾为藏精之脏,故恐则精气衰退而不能上升,上下之气不相接应通调,故上焦之气闭塞,下焦之气胀满而不行,所谓恐则气下也。寒邪束于肤表,则腠理闭塞,阳气 不能宣发,故致气内收而不得散也。热则使人腠理开放,营卫疏通,汗大出,故气亦随汗而外泄了。卒然受惊,甚者能致神志散失。心藏神,神乱则心气无以主持,心神无所集中,思虑也无所决定,神志为气之帅,故神乱则气亦乱矣。疲劳过度则阳气扰动过甚。阴精同时受到亏损,阴不能恋阳,故阳气上浮而为喘急,不固于外而为汗出,而气亦愈加耗损了。凡考虑事情,必然专心致志,精神集中,若过于持久,则神志不能畅达,影响气机的流行,故气因而聚结了。

【原文】《素问·金匮真言论》: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故冬不按img,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

【释义】八风是来自东南西北四隅的八方之风。风向是随着时令气候的转变而转变的。如果风来不符合正常的气候,就会大大影响人体的适应能力而产生疾病,成为一种外界致病因素,因此把它叫作邪气。这种邪气侵害人体,最先受在经脉。进而内犯五脏,故有五脏受风的症状出现。(按:四时之胜一段,与本文前后意义不一致,在此暂不作解释)东风来自春天,在本季的气候,对肝脏影响最大,如果肝不能适应,则邪气由俞入经,侵犯肝脏而发生疾病。肝之俞穴,在颈项部位。南风来自夏天,在本季的气候,对心脏影响很大,如果心不能适应,则邪气由俞入经,侵及心脏而发病。心之俞与本脏邻近,在胸胁部位。西风来自秋天,在本季的气候,对肺脏影响很大,如果肺不能适应,则邪气由俞入经,侵及肺脏而发生疾病。肺居上焦,其俞穴在肩背部位。北风来自冬天,冬天的气候对肾脏影响很大,如果肾不能适应,则邪气由俞入经,侵及肾而发生疾病。肾居腰下,与股接近,故俞穴在腰股部位。中央属土,主长夏多湿季节,对脾脏影响很大,如果脾不能适应,则邪气由俞入经,内侵脾脏,脾居于中,故俞穴在脊柱部位。俞邪与脏气相通,故春季的病变多应于头部。心为诸脏之主,心病势必影响多脏,故夏季的病变应于内脏。肩背系肺之俞穴所在,故秋季的病变多应于肩背。四肢为诸阳之本,冬寒之气最伤阳气,故冬季的病变应于四肢。以上是举四时发病部位而言。至于各季节的多发病,亦以各脏最受本季节气候变化影响较大者为多见。春季多风,人体阳气向外发泄,易于感冒,故病多流涕。风邪最易化热,风热伤络,故病多鼻血。仲夏多热,心火独盛,故病多见于胸胁。长夏多湿,脾胃易伤,脾阳为湿所困,故病多为洞泄寒中。秋当暑后,暑邪为寒凉之气所遏,故病多变见风疟。冬季多寒,寒邪伤阳,故血气不得温通而成瘅,阳气不达四末而成厥。由于人体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密切,彼此影响很大,一脏受病,往往致使另外一脏器的精气受到亏损,减低它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所以冬天最好不要做按摩导引去扰动阳气,阳气能闭藏于内,阴精始不致发泄被伤,这样才能适应下一季节的气候变化。不发生鼻涕和鼻血。春季病多见于头项部,春不病则仲夏不因热盛而病胸胁,长夏不因湿盛而病洞泄寒中,秋不因暑为寒束而病风疟,冬不因寒盛而病瘅厥与飧泄汗出之疾。由此可见,人体的精气是极为重要的物质,所以说它是身体的根本。人们在冬天能保持足够的精气,至春季则不会因为阴虚阳盛而病湿热。夏季炎热,人多受暑,暑邪往往随汗出而解,若不汗出,则暑邪内伏,至秋凉季节发为风疟。

【原文】《素问·风论》: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腑,不知其解,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怢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

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眦,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img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

【释义】风邪伤人可以引起寒热、热中、寒中、疠风、偏枯等病变。由于见症不同,而名称也就各异。风邪所侵袭的部位,外在肤表经络,内至五脏六腑,以下分别讨论:风为阳邪,又往往与各气相兼为病,如为风寒,则侵入皮肤分肉之间,即腠理所在之处,使汗孔闭塞,内气不能外达,邪气不能外泄,以为外感风寒初起之病变也。风性动而引起的病变又是最多的,如果风伤于卫,则阳气不能外固,故腠理开泄,有洒洒然的寒冷感觉,若寒胜则腠理闭塞,阳气内郁不得发泄,故使人发热而烦闷,若其人患病以后,病偏于寒的,则胃阳不振而饮食衰减;病偏于热的,则阴精被伤而肌肉消瘦。若寒热均盛,则邪气交争而使人战栗不食,病名寒热。

风气侵入阳明经脉,与之并合而入于胃,风邪即沿着胃脉上达目内眦,如果患者的体质肥胖,因其腠理致密,则风邪不得外泄,内郁化热,热气循经脉上蒸于目,则引起目黄,这谓之热中。如果患者体质瘦弱,因其腠理疏松,阳气易于外泄,故风气因阳虚而化寒,寒气循经脉上行于目则引起流泪,这谓之寒中。

风邪侵入太阳经脉,与之并合而通行于各俞穴,散布在皮肤分肉之间,分肉系卫气通行之处,风邪稽留于此,同卫气互相干扰,因而引起卫气通行的道路不利,致使肌肉突然发生肿胀而成疮疡。或因卫气为风邪所阻而不能运行全身温养肌肤,故肌肉有麻痹不知痛痒的情况。

【原文】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溃疡,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

【释义】疠风是由于风寒侵入血脉,日久化热,致使营血为热邪腐败,而营气不清,热为阳邪,发病部位多在上在外,热毒上乘,故鼻柱坏而颜色毁败。热毒外发,故皮肤溃烂而为疮疡,这叫作疠风,或因其起初伴发有寒热症状而叫作寒热。

【原文】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者为脾风,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

【释义】脏气活动与外界气候变化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五脏与四时相应,春为甲乙属木,与肝气相应,此时伤于风者,称作肝风。夏为丙丁属火,与心气相应,此时伤于风者,称作心风。季夏为戊己属土,与脾气相应,此时伤于风者,称作脾风。秋为庚辛属金,于肺气相应,此时伤于风者,称作肺风。冬为壬癸属水,与肾气相应,此时伤于风者,称作肾风,这是根据受病的季节推测发病部位为其病名。

【原文】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入头系,则为目风眼寒。饮酒中风,则为漏风。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外在腠理,则为泄风。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释义】风邪侵入俞穴,俞穴内通脏腑,故风邪得从俞穴而进犯内脏,发为脏腑之风。如果风邪偏中或左或右的俞穴,这叫作偏风。风府属督脉穴位,如风邪从风府而上入脑户穴,发作脑痛症状,这叫作脑风。风从脑户侵犯头部,伤及足太阳经脉,则发生或痛或痒,或眼寒而畏风羞涩的目风症状。因为足太阳经脉起于目内眦,故有此见证。酒性温散,通行营卫,易致腠理不固,所以风邪乘虚侵袭人体,汗出不止,得之酒后中风,这叫作漏风。房事过度,致使阴精伤耗,影响阳气不能外固,腠理开泄汗出,风邪乘虚内侵,这叫作内风。当沐洗头面时,皮肤得温而汗孔开泄,风邪乘虚侵袭,这叫作首风。风邪久留于经脉,必乘虚而进犯肠胃,从热化则经络伤而为肠风下血,从寒化则胃阳衰而为完谷下利。风邪在外体腠理部分,则汗孔开泄,汗出不止,故称为泄风。所以风为许多疾病最大因素,它所引起的病变是多种多样的,当其变化的时候,更没有一定的规律,但是致病的因素,主要是风气引起。

【原文】帝曰:五脏风之形状不同者何?愿闻其诊及其病能。岐伯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嚇赤色,病甚则言可不快,诊在口,其色赤。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痝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隐曲不利,诊在颐上,其色黑。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膈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img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息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泄风之状,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干,上渍其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则寒。

【释义】五脏受风,各有不同的症状表现。以下分别提示,供临床辨证参考。肺风的症状,是因风邪伤肺,伤肺即是伤卫气,卫气不固,故汗出恶风;卫阳虚故面色淡白,风邪干肺,肺气不利,故时咳短气;昼则阳气盛而有利于卫气之虚,故感觉病减轻,暮则阴气盛而不利于卫气之虚,故感觉病之加重。对于此病的诊断,以眉上有白色出现为准,因眉上乃阙庭之间,是肺的外候部位也。

心风的症状,亦为多汗恶风。风气入心,邪从火化,故致唇舌焦,燥津液枯竭;风火内扰,神志不宁,故或为喜怒,或为惊吓;风火上乘于面则呈赤色,甚则阴液耗伤,不能上荣于脉,故言本强而言不快。舌为心窍,故心之外候部位在口,心风之病,舌色多赤。

肝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肝病则肺气乘之,故善悲;风木之气偏盛,故色见微苍;肝脉循喉咙之后,故病则嗌干;怒为肝志,故病则善怒;肝脉环阴器入少腹,关系性的活动,故病则有讨厌女性的情感。肝开窍于目,故目下为肝之外候部位,病则当见青色。

脾风的症状,多汗恶风。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以营养四肢百骸,脾病则气不足以充养,故使人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色泽薄而微见黄色;运化功能减退,故不嗜食。鼻为脾之外候,病则色见黄色。

肾风的症状,多汗恶风。风邪入肾,则夹水气上行,故面部庞然浮肿;肾脉贯脊属肾,肾病则脊痛不能正立,肌色如烟炲之黑。隐曲是指前后二阴,系肾之窍,肾病则二便不利;肌肉为脾所主,水气上乘于脾,故肌肉出现黑色。

胃风的症状,颈部多汗,同时有恶风的感觉。因胃脉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风邪上侵阳明经脉,故头颈多汗。邪居于胃,故饮食不下,升降受阻,故致膈塞不通,腹多胀满;若失衣则内风为外寒所束,郁而化热,故腹部愈见胀满,饮食生冷食物则胃气更加伤,难于消化,故致发生腹泻。脾胃主肌肉,故胃病则形体消瘦而腹见胀满。

风犯头部,则为首风。首风的症状是头面多汗恶风,当其风气将发作的前一日,则症状加剧。因为风邪上攻,故头痛甚而恶风,不敢走出室内,必寻待至风气已发,病势渐缓的时候,则症状可以减轻。

饮酒中风,则为漏风。漏风的症状,有时多汗,常有恶风的感觉,故不能穿衣单薄。阳不卫外,腠理空虚,故食则汗出;风为阳邪,酒性从阳而化热,风热上迫于肺,故多汗喘息,恶风,衣常为汗所湿;汗出津伤,加之内热消灼,故口干善渴;津伤则气虚,故不耐劳动作事。

汗多津泄,名为泄风。泄风的症状是,汗出甚多,衣服皆被汗所湿;身半以上,有如水渍一样。津伤则口干,气伤则不耐劳作。津液伤竭,经脉失养,故身体尽皆酸痛,同时卫外阳衰,故又见身寒。

【原文】《素问·玉机真脏论》: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当此之时,可灸可药。弗治,满十日,法当死。肾因传之心,心即复反传而行之肺,发寒热,法当三岁死,此病之次也。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

【释义】六淫之邪,皆兼风气,故风为百病之主要因素。风寒侵袭人体,开始是在肤表,致人汗孔闭塞,汗毛直立,风寒外束,阳气不能疏泄,内郁为热,此时可发其汗,使邪从外解而愈。如风寒之邪不从外解而进犯经络,致营卫不能畅行,则发生麻痹不仁或肿痛的病变,此时可用汤慰火灸的治法,温通气血,去经络之邪而愈。如果治不及时,病邪由表入里,进犯肺脏,则引起肺气阻滞,呼吸不利而发生咳嗽喘急的病变,这叫作肺痹。如果在肺治不及时,则肺金乘木,病邪传于肝,致使肝脏发生阻滞的病变,这叫作肝痹。由于肝病之后,往往引起肝气上逆,所以又叫作厥,肝脉布胁肋络胃,故气滞而发生胁痛,气逆于胃而为呕吐食物,此时可用按摩或针刺的治法以调达肝气,病即可以痊愈。如果在肝治不及时,则肝木乘土,病邪传之于脾,这叫作脾风,风邪化热,与湿相合,发为瘅症,故症见腹中热,湿热内郁,发为心烦,小便黄色,此时可用按摩、药物和洗浴的方法进行治疗。如果在脾治不及时,则土邪乘肾,邪热结于下焦,症见少腹部位有难受的热感和疼痛,以及小便白浊,由于邪热久结,肾阴亏损,相火妄动,心多惑乱,所以又叫作蛊病,此时可用按摩或药物治疗。如果治不及时,则水乘火位,病即由肾传之于心,心病则营气伤而血不足养筋,筋脉为热所伤,故发生掣引拘挛,此病名曰瘛,可用艾灸或药物治疗。如果治不及时,满十脏气已尽,必致不救。若肾邪传心,心不受邪,反传至肺,病邪由阴出阳,故发寒热,病当在三岁死去。这是病传所胜的次序。

病有突然发生的,因其病邪所犯部位较为固定,所以不必按照移传的次序来治疗。另外有的病邪虽然移传,但却没有一定次序,如像忧恐悲喜怒等情志刺激所引起的疾病就是这样,随其所伤的脏器而发病,故病势发作比较急剧。

喜为心志,过喜则气散而心虚,心虚则肾气乘之,此因不足而被乘也。怒为肝志,过怒则气逆而乘脾。悲为肺志,过悲则气下而乘肝,此以有余而乘彼也。恐为肾志,过恐则伤肾,肾虚则脾气乘之。忧为肺志,过忧则伤肺,肺虚则心气乘之,其理与肾乘心相同。总的说来,乘所不胜,就是它的规律。所以上面的五种病情,直接影响五脏,五脏病情的传变,又能遍及五脏,这样就有五五二十五种病变,或者是以此传彼,或者是倚强凌弱,因其情况的不同而异名。

【原文】《素问·评热病论》:帝曰:有病身热,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此为何病?岐伯曰: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巨阳主气,故先受邪,少阴与其为表里也。得热则上从之,从之则厥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表里刺之,饮之服汤。

【释义】汗出而身热是由于风,汗出而烦满不解是由于气之逆,气逆叫作厥,故病名曰风厥。原因是由于太阳主气,阳气卫外于皮毛,故太阳先受其邪,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太阳受邪而热,影响少阴之气逆于心胸。故发为烦满,治法应泄太阳之热,补少阴之气,表里并治,采用针刺与服汤药的办法。

【原文】帝曰:劳风为病何如?岐伯曰:劳风法在肺下,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此为劳风之病。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救俯仰,巨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

【释义】劳风是因过劳后复感受风邪所引起的疾患。劳风指一切损伤精气的劳动,当精气骤伤,尚未恢复之际,风邪乘虚侵袭内脏,肺部首当其冲,故说劳风当在肺下。精气伤而经脉失养,复为风邪所干,故令人上部的项背强直,而目瞑视。风邪干肺,肺中津液为风阳所伤,故唾出若涕。肺主皮毛,故症见恶风而振寒。治疗的方法,首先当养液柔筋,使项背的俯仰恢复正常。太阳气盛、精气足以上济的患者,病在三日可愈。若中年患者,精气渐衰,病的愈期较前者稍迟,故应在五日,若年老而精气不足以上济的,愈期更迟,故在七日。当患者从口或鼻内排出脓样如弹丸大之青黄涕时,这是邪去而病将愈的征象。否则邪留于肺,就有伤肺致死的危险。

【原文】帝曰:有病肾风者,面胕痝然壅,害于言,可刺不?岐伯曰:虚不当刺。不当刺而刺,后五日其气必至。帝曰:其至何如?岐伯曰:至必少气时热,时热从胸背上至头,汗出手热,口干苦渴,小便黄,目下肿,腹中鸣,身重难以行,月事不来,烦而不能食,不能正偃,正偃则咳甚,病名曰风水,论在《刺法》中。

【释义】胕是指脚部,痝然是形容肿大,壅是语言重而不清。肾脉循喉咙,夹舌本,病风则肾脉不利,故言语壅塞不清。必病由于肾之精气先虚,风邪复乘虚而伤肾,故不可因其肿而以针刺泻之。否则五日后脏气循遍五脏而到达肾时,邪气更加深入,病必加剧。发现少气时热,时热从胸背上至头部,并有汗出,手热,口甚渴,小便色黄,目下肿,腹中鸣,身重难以行动,月经不来,心烦不能食,不能正卧,正卧则咳,病名为风水。

【原文】帝曰:愿闻其说。岐伯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小便黄者,少腹中有热也。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正偃则咳甚,上迫肺也。

【释义】凡是邪气侵袭人体,必因人体的正气先有虚弱的内因存在。正气不能抵抗邪气,邪气始得乘虚而入。现在因伤肾而致阴虚,风为阳邪,势必乘大虚而侵扰阴分,阴受扰而愈虚,阳气无所归宿,故少气时热而汗出。小便色黄,为下焦阳盛化热之象,不能正卧,是因为胃气不和,气失下降,故正卧则水气上迫于肺而致咳甚。

【原文】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帝曰:何以言?岐伯曰: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卧不能正偃,正偃则咳出清水也。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则惊,惊则咳甚也。腹中鸣者,病本于胃也,薄脾则烦不能食,食不下者,胃脘隔也。身重难以行者,胃脉在足也。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

【释义】凡病水气的患者,先见目下微肿,这是因为水属阴,目下亦属阴之部位,腹腔又是至阴之所在,水在腹中,阴气过盛而相互影响,故使目下浮肿也。水留于下,则阳气浮动于上,故气逆而口苦舌干。水气犯胃,则卧不能正仰,正仰则水气迫肺,咳吐清水。所以凡是病有水气的患者,大都不能仰卧,仰卧则突然阴气不安而咳甚。若水气停留于胃,胃气不和,则腹中作鸣;侵扰于脾,脾气不运,故烦满而不能食,其所以食不下,是胃脘有水气阻隔。身重难以行动,是因为胃脉循行于足,水邪蕴滞于肌肉也。在妇女则有月经不来的见症,原因是由于胞脉闭阻所引起。胞即子宫,胞脉属心而络胞中,藉心血之资养以通月事,令水气停留腹内,上迫于肺,肺气不降,亦影响心气不得下通,胞脉的资源于是断绝,故月经不来了。

【原文】《素问·奇病论》:帝曰:有病痝然,如有水状,切其脉大紧,身无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少,名为何病?岐伯曰:病生在肾,名为肾风。肾风而不能食,善惊,惊已心气痿者死。

【释义】症见庬然浮肿,如有水状,根据下文的意义来看,可知其为风肿,而非属实之水肿矣。脉见大紧之象,脉与症综合分析,脉大为虚象,脉紧为寒象,身无疼痛,是邪不在表。形不瘦,是由于浮肿可知,不能食或食少,总缘脾胃受伤,肾邪为病也。此痛发生在肾,亦有感受外风的因素在内,故又名肾风。肾为水脏,与心脾关系密切,肾邪乘脾,脾受侮,则不能食;肾邪犯心,则神气虚而善惊,若惊后而心气痿弱不能恢复者,为心肾皆病,水火俱困,所以主死。

【原文】《素问·病能论》:帝曰:有病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酒风。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泽泻、术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

【释义】此论酒后中风之见症及其治法。酒性辛热,过饮致病,故令身热。湿热伤筋故懈堕。湿热熏于肌肤,故汗出如浴。汗多则卫虚,故恶风。卫虚则气泄,故少气。因酒后为风邪所伤而病,故名酒风。亦即前篇所说之漏风也。主治酒风的处方:泽泻十分,白术十分,麋衔五分,用三指撮合以约计其数量,作煎剂饭后服用。方中之泽泻,味甘淡,性微寒,能渗利湿热,白术味甘苦气温,能健脾燥湿,固表止汗,麋衔即薇衔,味苦平微寒,主治风湿,所以对酒风有一定疗效。

【原文】《素问·厥论》:黄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岐伯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帝曰:热厥之为热也,必起于足下者,何也?岐伯曰: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阳气盛则足下热也。帝曰: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于膝者何也?岐伯曰:阴气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

【释义】厥是气逆也。凡因气逆而突然眩晕倒仆,不知人事的病,叫作厥。厥病有由寒与热所引起的,如果在下的阳气衰微,则阴气偏盛,阴气起而上逆,则为寒厥。在下的阴气衰微,则阳气偏盛,阳气起而上逆,则为热厥。热为阳邪,其所以必起于足下,是因三阳经脉是终止于足五趾末端的外侧,人身之气不能有降无升,故阳气循经脉下降至足后,必返而上升,此为阳气起于足趾之义。同时足下足心又为三阴经聚合之处,阴阳经脉相互并行,故阳气盛则伤阴气,阴虚就生内热,发为热厥。由于三阴经脉集于足心,故热厥从足下始。

寒厥在发生寒时,又为什么反从阳分而上呢?因为三阴经脉起于五趾末端的内侧,从足上行交会三阴交穴。复从三阴交分别上行到膝部,故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若阴气盛,则阳气伤,阳虚则生寒,发为寒厥,故寒厥亦起于五趾而上至于膝。但是寒厥的寒,是由本身阴气过盛所致,所以不是从外侵入而是从内发生的。

【原文】帝曰:寒厥何失而然也?岐伯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此人者质壮,以秋冬夺于所用。下气上争不能复,精气溢下,邪气因从之而上也,气因于中,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

【释义】寒厥为病,是因人体失去了怎样的正常生理而引起呢?因为前阴属肾,是宗筋所聚会的部位,如足三阴、阳明、少阳以及冲任、督、跷经脉皆聚会于此。特别是输运精气的太阴、阳明经脉也在这里会合。所以与整个人体的关系非常重要。再说人身的阴阳与自然气候的阴阳是相一致的,春夏是阳气多,阴气少;秋冬是阴气盛,阳气衰。人的生活应该使本身与自然条件相适应,但有人却违反这种养生的原则,自己仗恃体质健壮,在秋冬阳气闭藏的季节不节制情欲,过多发泄,损伤了肾中精气,精虚于下,势必夺取在上之精气以补偿其不足,故下气上争也。由于精气的耗伤太过,所生之精气不足以补偿,故所伤者不能得到恢复,因而肾气虚惫,摄纳无权,精气随之下泄,精伤则气无所归宿,气虚之甚,即是阳虚,阳虚则阴偏盛而生寒邪,寒邪上逆于脾胃,影响中焦精气的生化,故中焦之阳虚不能运化水谷之精微以渗灌经络,人体四脏,受气于肾,由于阳气日益受损削,阴气日益偏肾,所以手足不得阳气的温煦而寒冷。

【原文】帝曰:热厥何如而然也?岐伯曰: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于四肢也。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薄,热盛于中,故热偏于身,内热而溺赤也。夫酒气盛而慓悍,肾气日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

帝曰: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岐伯曰:阴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腹胀满;阳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也。

【释义】热厥的病变,是因醉饱入房,以致脾肾受伤而发生。酒性悍热,入胃以后,使血液充满于体表的络脉,在内的经脉中的血液,反而空虚。同时脾的主要功能是为胃行津液的,酒性悍热伤阴,最先入于脾胃,脾胃阴伤,则阳气独盛,阳盛于胃则胃气不和,胃不和则水谷化生之精气减少,精气缺少则不能灌诸经脉以营养四肢。此均为导致阳盛阴虚的两个主要方面。若再加之生活上失去节制,在酒醉饱食后入房性交,既伤其脾,又伤其肾,故酒食之热,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合,热盛中焦,中焦脾胃行气于四旁,故热遍全身,小便亦因内热而色赤也。再者因酒之气味刺激,能通行脏腑经络,其乘肾气之虚,而伤阴之力愈大,阴虚则阳气独盛,故手足为之发热。

厥病发作时,使人腹满,或使人骤然不知人事,失去知觉,而有的至半天或一天才恢复知觉。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阴气盛于上部,则下焦之气失守,下焦之气虚,则气无所归宿,故腹见胀满。若阳气盛于上,则在下之气起而上逆,与在上之气相并合,因而导致阳气内乱,神明失守,故发为猝然昏仆,不省人事。

【原文】帝曰:愿闻六经脉之厥状病能也。岐伯曰: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胁痛胻不可以运。太阴之厥,则腹满img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少阴之厥,则口干溺赤,腹满心痛。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胻内热,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太阴厥逆,胻急挛,心痛引腹,治主病者。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治主病者。厥阴厥逆,挛,腰痛,虚满,前闭,谵语,治主病者,三阴俱逆,不得前后,使人手足寒,三日死。太阳厥逆,僵仆,呕血,善衄,治主病者。少阳厥逆,机关不利,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发肠痈,不可治,惊者死。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

手太阴厥逆,虚满而咳,善呕沫,治主病者。手心主少阴厥逆,心痛引喉,身热,死不可治。手太阳厥逆,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俯仰,治主病者。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痉,治主病者。

【释义】六经指三阴三阳而言,凡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气逆而上,均可导致各经厥病。足太阳经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颠,入脑,故其气逆发病为头肿,头重,目眩乱而猝然倒仆,其下行之支脉贯腨内,故为足不能行。

足阳明本属燥热,气逆于胃,最易导致阳明邪热内结,扰乱神明,故发作癫狂为走呼的症状。其脉循腹里,气为所阻,故见腹满,胃气不和,故不能卧,其脉上行于面,邪热上乘,故面赤而热,热扰神明,故妄见妄言。

足少阳系相火用事,其经脉起于目锐眦,从耳后,入耳中,下颊车,下腋,循胃过季肋,下出膝外廉,循足跗,故病厥则耳暴聋,面颊肿而热,胁痛,足胫不能运行。

足太阴经脉,入腹属脾络胃,故病厥则气不运行而腹满img胀,脾病则阳明之气失其和降,故症见大便不利,不欲食,食则吐,不得卧。

足少阴经脉循喉咙,挟舌本,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故病厥症见口干、溺赤、腹满、心烦等阴虚内热之症。

足厥阴经脉抵少腹,夹胃属肝络胆,经气逆而不行,故少腹肿痛腹胀,其脉环阴器,肝失疏泄,故小便不利,阴器缩肿。肝主筋,而司运动,肝病则筋失所养,故好卧屈膝。肝脉又下行足胫内侧,肝血虚,故胻内热。

以上六经厥病,根据所见症状与病情来看,有属虚属实以及不关虚实而仅逆气在经的不同,故虽病因相同,而治法也得各异。凡是经气旺盛者,采用泻法;经气虚者,采用补法;不实不虚者,调其本经之气就行了。

【按】本节又重复提到六经的厥逆,而症状与前不同者,皆互相发明之意。

以下六经,皆系指足经发病,足太阴经脉上腨内,循胫骨之后,故经气逆则腨间之筋挛急,其脉入腹注心中,气逆于经,故心痛而牵引腹部,治之当取本经发病的主要穴位,进行针刺,故治取主病之穴。

足少阴肾为胃之关,如因寒而厥逆,则阳气衰微,水谷不化,故为虚满呕吐及下泄清冷的病变,治之当取其主病的穴位进行针刺。

足厥阴肝之经络诸筋,故经气逆则筋为之挛急,腰为肝脉影响所及,故又主腰痛,肝脉夹胃,木邪侮土,故虚满。肝脉环阴器,气逆则小便闭而不通,木火同气,病使心神受扰,故作谵语。治疗时当刺取本经主病的穴位。

如三阴同病厥逆,则脏气绝而阴气失守于下,故大小便闭结不通,阴气绝则阳无所附,故使人手足寒冷,此种情况比一般厥病较为严重,故三日死。

足太阳经脉起于目内眦,从颠入络脑,夹脊循膂,下腘中,贯腨内,为诸阳之主,故病厥则发为僵仆,血随气上逆,故呕血善衄,当取其主病之穴进行针刺。

足少阳主骨主枢,其气在筋骨间,故病厥逆则筋骨会合之处不利,腰不可以行动,项不可以转顾,少阳相火所寄,其气内通于脏,外通于腑,气逆火郁,毒结于肠,则发为肠痈,由于病情严重,故治疗不易。如伤内脏而发生惊骇者,属死证不治。

阳明经脉循喉咙,入缺盆,下肺,厥逆病热,阳邪上盛,故发生喘咳;阳明主肌肉,故身热;胃络通于心,热伤阴津,神明失养,故善惊;热伤阳络,故为鼻衄或呕血。

手太阴经脉起于中焦,循胃口,上膈属肺,故病厥逆则肺气失降,而虚满咳嗽,津液不得输布而呕沫,当取其主病之穴位进行针刺。

手厥阴经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手少阴心脉,从心系上夹嗌,二经之气厥逆,故心痛引喉;二经属火,阳热外盛,故见身热,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故病则死而不可治。

手太阳经脉之支脉,溢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故病厥逆则耳聋泣出,项不能转顾,手太阳之阳气受病,影响足太阳之经气不能畅行,以足太阳之脉夹脊抵腰中,故腰不能俯仰,应取主病之穴进行针刺。

手阳明大肠与手少阳三焦经脉,均从缺盆上项,故病厥逆则发为喉痹、嗌肿、项背强直等症状,治之当取主病之穴进行针刺。

【原文】《素问·奇病论》:帝曰: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此安得之?名为何病?岐伯曰: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曰厥逆。

【释义】头痛数年不愈,足见受病之深,推其原因,系外来之大寒,内侵骨髓,骨髓上通于脑,而脑是髓之海,寒邪上逆于脑,故使头痛,齿为骨之余,髓为骨之充,故齿亦因寒邪之影响而作痛,此病名厥逆。

【原文】帝曰: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太阴脉微细如发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为何病?岐伯曰:病在太阴,其盛在胃,颇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

【释义】癃是小便不利,一日小便数十次,是欲解而小便又很少的情况,这是一种正虚的现象。其病在太阴,由于太阴脾气虚弱,中运无权,影响膀胱之气化,故尿液不能正常排泄而为癃闭。身热如炭火,颈部胃膺如有所格拒而上下不通,喉结两旁的人迎脉搏动急大,呼吸急促,气上逆,这是邪实的现象。邪气盛在何部呢?根据上述症状的分析,身热如炭,是因胃主肌肉,明明热甚的见证。胃脉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喉之两旁又为人迎脉所过之处,故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均系胃气极盛,气上而不下的表现,由于胃气上逆,肺当其冲,故又关系于肺而发生喘息气逆。太阴脾脉,细微如发,这是一种不足的虚象。以上有余的阳证有五,不足的阴证有二,可见人身之阴阳,已各有极端,不相顺接,因其阴不入阳,故阳气独盛,阳不入阴故阴气独在,病名曰厥。正是言其阴阳相逆之意。阴阳相失,故属死证不治。

【原文】《素问·腹中论》:帝曰: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何以得之?岐伯曰:名厥逆。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灸之则喑,石之则狂,须其气并,乃可治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阳气重上,有余于上,灸之则阳气入阴,入则喑,石之则阳气虚,虚则狂,须其气并而治之,可使全也。

【释义】膺指胸部的两侧高处。病而膺肿、颈痛胸满、腹胀是在下之阴气上逆,阻碍中焦之阳气不能运行,上焦之阳气不能布化的见症,故名厥逆。此时在治疗上不能采用火灸和砭刺法。因为阳气本来位居上部,现又正值阴气上逆,使在上之阳气不能下行而壅阻于上,势已大减。若再灸之,则迫使阳热过盛而伤阴,阴伤不能注养舌本,故发生失音而为喑。如果用砭石去刺,此时因阴气下虚,而失恋之阳气就会随刺泄而大虚,阴阳两虚,神明内乱,故发为狂。此痛必须在阴阳之气交并以后再行调治,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若果在阴阳两者快要失去相互依存的情况下去强治某一方面,必然就会产生偏绝之弊。

【原文】《素问·热论篇》: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生,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释义】热病是指因外感引起的一切,具有发热症状的疾病。一般说来,外寒侵袭人体肤表,往往使汗孔闭塞,因此在内的阳气不能宣发于外,郁遏肤表而发热,故热病多属伤寒之类(但是这里所说的伤寒,应从广义的伤寒来看,如《金匮要略》中所说的“伤寒有五”义即指此)。至于愈期与死期的推论,主要是从邪正双方胜负的转归去看,难于用日数加以固定。巨阳即是太阳,太阳为诸阳之长,统摄阳分,故诸阳皆其所属。太阳经脉上连风府穴,与督脉相通,而督脉总督全身阳气,故太阳为诸阳主气。人体伤于寒而症见发热,足见其阳气不虚,正气犹能抗邪于外,故热虽盛,不致于死。若表里脏腑两感于寒而病者,说明内脏先虚,病邪深入,正气难于抗邪,故难免于死亡。

【原文】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

【释义】巨阳指足太阳也。太阳为三阳之表,寒邪先从表入,故先伤太阳而见太阳的表症,足太阳经脉从头项下肩膊,夹脊抵腰中,寒邪伤太阳经脉,故头项疼痛,腰脊强硬。阳明居太阳之次,太阳之邪不从外解,进而传于阳明,故二日阳明受病。阳明主肌肉,其经脉夹鼻络于目,阳明经病,故身热、目疼、鼻干,阳明热盛,故不得卧。少阳居阳明之次,阳明之邪,不从外解,进而传入少阳,故三日少阳受病,少阳经脉属胆,其经脉起于目锐眦,绕耳前后,下循胸胁,少阳经病,故为胁痛、耳聋等症。三阳为表属腑,邪在表而未入三阴之脏,皆可使邪从汗解而愈。如果在三阳的表邪,失于汗解,就会进犯三阴。三阴的太阴,居于少阳之次,故至四日,少阳之邪传于太阴,足太阴经脉布胃中,络于嗌。脾病则运化不及,升降失司,故浊阴居留而腹满,水精不能上布而嗌干。少阴居太阴之次,故至五日,邪由太阴而传入少阴,足少阴经脉,贯肾络肺,系舌本,如果其人阴分素虚,则邪从热化,而伤竭肾阴,热盛阴亏,故口燥舌干而渴。伤寒六日,病邪由少阴传入厥阴,足厥阴经脉循阴器而络肝,肝阴为邪热所伤,故烦满而囊缩。以上六经传变的先后顺序,仅是一般的规律,并非绝对如此。如三阳证只可因正气不足而直接传入三阴。三阴证亦不必从太阴开始,而有直中少阴的。或因正复邪衰而又由里达表的,疾病的传变本无固定,主要是根据病邪的轻重、正气的强弱、治疗的适当与否来决定。伤寒之邪在经不解,渐入于腑,入腑不去,又及于五脏,故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说明这是由于邪气盛,正气虚,正不胜邪,邪气渐次深入,病邪传遍六经而不退,正气已无存在的余地。故致营卫不行于外,五脏不通于内,又怎能免于死亡呢?

【原文】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矣。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释义】若其人正气并不太虚,外而营卫,内而脏腑,不为寒邪损伤至极,一般说来,太阳病到第七日,正气渐复,邪气渐退,头痛就稍好了。阳明病到第八日,病势当衰,身热稍退。少阳病到第九日,病势当衰,听力稍有恢复。十日太阴病衰,腹满减退而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口渴止,腹满消,舌不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阴囊不再收缩,少腹已不拘急,邪气消退,病也渐至痊愈了。同时又指出,伤寒病的治疗原则,应根据受病的脏腑经脉,分别论治,使邪气去而正气恢复,则病可愈。总的说来,病未满三日,是邪在三阳,三阳主表,故用汗法解邪;已满三日,是邪入三阴,三阴主里,故用下法解邪。不过这是古人为我们揭示的大法,邪在三阳三阴,当以见症为据,不能拘泥日数,或汗或下,更当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仲景《伤寒论》已为我们讲得详尽了。这里不再赘述。

【原文】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释义】表里皆病,谓之两感。两感于寒之义,应从广义理解,凡属内伤而兼外感的疾患,均应作如是看待。人体的脏与腑相为表里,特别是通过经脉的络属,彼此发生密切的联系,故腑病可以影响及脏,脏病可以影响及腑,腑病后,如果缺乏脏气的支持,病邪就会乘虚深入,造成严重的局面。按伤寒的六经辨证规律来看,伤寒的第一日,如果是太阳与少阴同病,则症见太阳伤寒的头痛、少阴热灼津伤之口干与烦满。二日见阳明与太阴同病,则症见阳明热盛之身热谵语、太阴寒盛之腹满不欲食。三日少阳与厥阴同病,则症见少阳经病之耳聋、厥阴病之囊缩与厥逆。至此三阴三阳俱病,生机已临绝天,故胃气竭而水浆不入,神识去而昏不知人,将在六日内死去。

【原文】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释义】人若在感受病邪后即时发病,这谓之新感。若受邪不即发病,到一定时间内开始发作,此后世所谓的伏邪。故说凡是先伤寒邪不即发病者,寒毒深藏体内,日久化热,迨至春令气候转温,阳气向外发的时候,发为温病。由于发病的时令季节不同,带给人体的影响也不一致,故有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的区别。但春温与暑温的治法不同,暑病见于高热时间,往往使人自汗,这种自汗可以使暑邪随汗而去,故治暑不得用药止汗。

【原文】《素问·评热病论》: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帝曰:愿闻其说。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令邪气交争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令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且夫《热论》曰: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

【释义】在病温热过程中,汗出后复见身热、脉躁疾、狂言、不能食,此谓之阴阳交。交是交替之意。言战汗之后,阴精大泄而阳邪不解,阳邪深入阴分,阴气失其内守,故指为阴阳交之死症。因汗为水谷化生的精气,排汗又为邪气外解的途径之一,所以出汗的机转,就意味着邪正相争,正气借后天资源的支持,以战胜邪气,使邪从汗解,故汗后又往往出现精神困乏、呼吸微弱、暂时昏睡、脉静身凉这种邪去正衰的现象。这完全是正常的情况,如汗后又复身热,脉来疾躁,不能饮食或狂言乱语,这是属于不可救药的死候。因为汗后身热,说明汗后而邪气未解,脉躁疾是阴竭而阳气外越,狂言乃神志失常,不能食是精气已见绝于胃也。故断言必死。

【原文】《素问·刺热》: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

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刺手少阴、太阳。

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气逆则甲乙死。刺足太阴、阳明。

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气逆则丙丁死。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

肾热病者,先腰痛胻酸,苦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胻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其逆则项痛员员澹澹然。戊己甚,壬癸大汗,气逆则戊己死。刺足少阴、太阳。诸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出也。

【释义】员员是自感旋转之意。肝脉环阴器,抵少腹,肝有热,故小便色黄而腹痛;肝主筋而司运动,肝病则筋不耐劳而多卧;肝热外见,故身热;热入于脏,邪正相争,故神魂不宁而为狂言狂骇;肝脉布胁肋,病则经气不利而胁满痛;肝病热而筋失润养,故手足躁扰;血不舍魂,故不得安卧;如果肝气上逆,则头痛而晕运,因肝脉能上达颠顶也。

心志为喜,心病热,必然伤及神志,故先有不乐之感;热为阳邪,盛则势必向外,故数日后,乃见身热;热邪与蒸汽相争,血脉不利,故骤然发作心痛;心热则气郁而烦闷,上逆于胃,则善呕;手少阴之脉上出于面,热邪随经脉而上,故头痛面赤;汗为心液,液为热所伤,故无汗。

脾与胃同主水谷,相依为用,故脾病必影响及胃。阳明胃脉循颊车,上耳前,至额颅,故热病先见头痛颊赤;脾脉注心中,故烦心;脾病则肝木相乘,故颜面色青;胃气不降而上呕;太阴阳明主肌肉,故邪盛则身热。

肺主皮毛,肺热病则气伤而不卫外,故有恶风寒及皮肤收缩的现象;肺脉起自中焦,上循胃口,肺热入胃,故见舌苔黄而身热;热争于肺,则肺气不利而喘咳;胸背与肺相邻近,影响所及,故胸背部走痛,不得太息;肺气上逆而热邪上壅,故头痛不堪;热伤肺气,皮毛不固,故汗出而寒。

足少阴之络贯腰脊,其脉循内踝之后以上臑内,肾热病,故先腰痛,胻酸;少阴经脉之直行者,循喉咙,夹舌本,肾阴为邪热所伤,故苦渴数饮、身热;热邪与正气相争而伤及太阳,致太阳经脉失去濡养,则见项痛而强;热争于里,致少阴经脉为邪热所伤,故胻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若其气逆于上,则项痛而头眩晕,精神短少。

【原文】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

【释义】热为阳邪,故见于病色为赤;左颊乃肝之外候,故肝热病而左颊先赤;颜指额部,属心之外候,故心热病者颜先赤;鼻为脾之外候,故脾热病者鼻先赤;右颊为肺之外候,故肺热病右颊先赤;两颐为肾之外候,故肾热病者颐先赤。

【原文】《素问·逆调论》:黄帝问曰: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岐伯对曰: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岐伯曰: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帝曰:人有四肢热,逢风寒如炙如火者,何也?岐伯曰:是人者,阴气虚,阳气盛。四肢者,阳也。两阳相得,而阴气虚少,少水不能灭盛火,而阳独治。独治者,不能生长也,独盛而止耳。逢风而如炙如火者,是人当肉烁也。

【释义】人身不是因于常受外热,也不是本身固有之热,为什么产生热而见烦满。这是由于自身的阴阳失去平衡,阴气虚少,不能制约阳气,故阳气偏胜,产生热而见烦渴。人身不是因为衣薄而受寒,或体内素有寒气的关系,但却寒从中生,其原因安在呢?岐伯指出,(此处原稿有缺漏)

【原文】《素问·气厥论》:黄帝问曰: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者何?岐伯曰:肾移寒于脾,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膈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

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痉。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又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胆移热于脑,则辛img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蔑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释义】本篇所论述的五脏六腑的寒热病变,主要是以气厥为它的重要致病因素。故本篇亦以气厥命名。篇末又以“故得之气厥也”句为结语。气厥即是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的意思。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则阳气聚而为热,阴气聚而为寒,寒热随其所伤的脏腑而发病。故表现的症状,也各有不同,有病在血,有病在气,有内留于脏腑,有外发于肌肉,有彼此相互影响,或脏先病而后及腑,或腑先病而后及脏,足见寒热之邪随气机之出入升降而无所不至,此即本篇所说五脏六腑寒热相移的道理。肾病寒而移寒于脾(按:肝字诸注家皆作脾,今从之),脾主肌肉,脾之络脉得寒则气血凝聚而不行,故日久发为痈肿,肾病寒则下焦阳虚不能化气,故令人少气。脾病寒而移寒及肝,肝之经脉为寒邪所伤,气血壅阻,故日久发为痈肿,肝主筋,筋为寒气所伤而收引,故拘挛不舒。肝病寒而影响及心,心火为寒气所郁,故神志内乱而为狂,寒气客于中焦,故阳气不通而病膈塞。心病寒而移寒及肺,则为肺消而溲倍于饮,因心火衰微,不能温养肺金,肺气失温,则不能敷布津液,使津液悉归膀胱而排出体外,肺气亦因之消矣。肺主气,人以气为本,故肺气衰竭,属于难治的死候。肺病寒而影响及肾,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则水上泛而客于大肠,如囊裹浆水之状,按之腹不坚硬,其人在疾行时,可能听到肠中水动的濯濯响声,这便是此病的征候。

脾病热而移热于肝,肝藏魂,为热所扰而不安,故作惊骇。肝热则气血最易上逆,故症见鼻血。肝病热而移热于心,凡木与心火相并,为祸最烈,致使心脏受邪,故为死候。心病热而影响及肺,肺中津液为热所伤,津液愈伤则燥热愈甚,故渐致发展为膈消,膈消是膈上之病,饮水多而善消,亦即肺消也。肺病热而移热于肾,金水俱伤,气液不足以濡养筋脉,故发展为柔痉。痉与痉同,是身体强直之意。柔痉是与刚痉相对而言,根据《伤寒论》太阳病篇的条文来看,刚痉与柔痉的辨别,主要是在有汗和无汗,但是皆以强直为其特征也。肾病热而影响及脾,日久阴伤,脾肾俱败,成为下利脓血之肠澼,故死不治。胞之义有二,在男子则为精室,在女子则为血室。胞病热而移热于膀胱,热伤膀胱气分,则热气闭阻,故小便不通而为癃,热伤膀胱血分,则血内溢为精室,在女子则为血室,胞病热而移热于膀胱,热伤膀胱气分,则热气闭阻,故小便不通而为癃,热伤膀胱血分,则血内溢而为溺血。膀胱病热而移热于小肠,小肠之脉,循咽下膈,抵胃,其支者,循颈上颊,故热邪隔阻于下,则便溲不通,熏蒸于上,则口内为之糜烂,小肠病热而移热于大肠,热邪与肠间之气血涎沫结而不散,则形成深藏于腹内的瘕块,或为沉重难治之病,虙与伏同,是病邪隐伏深处之意。大肠病热而移热于胃,胃热则消谷多,但饮食之精微,亦随热邪而消损,不足以营养肌肉,故善食而瘦。所以叫作食亦病。食亦是食多而亦不能得养之意。胃病热而移热于胆,胆为少阳相火所居,故热火相并而胃益热,亦必成为善食而瘦之食亦。胆病热而移热于脑,脑与img通,img为鼻茎,今为热邪所伤,故img中感觉辛辣,成为常流浊涕的鼻渊,久之热伤其络而鼻流污血,旁及于目而令目瞑,瞑即闭目也。由于羞明之故。故“得之气厥也”句,是总结全篇的意义,言以上疾患,均是由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所引起。

【原文】《素问·通评虚实论》:帝曰:乳子儿病热,脉悬小者,何如?岐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帝曰:乳子中风病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岐伯曰: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

【释义】乳子即哺乳之婴儿也。热病属阳,脉息小乃是阴象,阳证阴脉,是一种险恶的证候,但又须察其手足是否温暖,手足为诸阳之本,若尚保持一定温度,说明阳气还未尽失,故言可生。若手足厥冷,是邪胜正败,元阳已竭的表现,故为不治的死候。婴儿伤于风热,风热皆为阳邪,故令肺气壅阻,喘息摇肩,热壮气盛,故脉来实大。若实大而兼缓象,是阴气未竭,尚不致死。相反脉实大而兼急象,是阳热极盛,阴气消亡的表现,故属死候。

【原文】《素问·疟论》:黄帝问曰:夫痎疟皆生于风,其蓄作有时者,何也?岐伯对曰: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饮。帝曰:何气使然?愿闻其道。岐伯曰: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阳明虚则寒栗鼓颔也;巨阳虚则腰背头项痛;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饮也。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荣气之所舍也。此令人汗空疏,腠理开,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以浴,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外相薄,是以日作。

帝曰:其间日而作者,何也?岐伯曰:其气之舍深,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着,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也。

【释义】痎疟是疟疾之通称。疟疾皆起于感受外邪,故经言疟疾皆生于风。畜是病邪潜伏之意,因为疟疾的发作,有比较固定的时间,在未发之时,症状不见于外,故邪气在这时尚处于潜伏状态。疟疾开始发作,往往先使人有恶寒的感觉,故肌肤收缩而毫毛竖立,继而伸张手足、打呵欠、发寒战、振动牙齿、腰脊疼痛,然后继之以高热、头痛如破、口渴欲饮冷水,以上都是一般患疟疾者所具有的症状。推其原因,主要是病邪引起人体阴阳发生短暂的失调,阴阳在这里是指营卫,上下指表里,虚实是正气(营卫)与邪气相对而言,邪气所在为实,相对的一面为虚。疟疾之邪,藏留人体肌腠的营分,肌腠属半表半里,为少阳所主,故当邪气由阴出阳,与卫气相并之时,则阳气盛而阴气虚,阳气盛则为热。邪气由阳入阴,与卫气相离之时,则阴气盛而阳气虚,阳气虚则为寒。由于邪气出入阴阳,故使营卫之气不和于表里,偏虚偏实,而形成阴阳相移、寒热交替的现象。

阳分之邪并入于阴,则阴气盛而阳气虚,阴盛于内,阳虚于外,故三阳俱见病矣。阳明胃气所出,外主肌肉,其经脉交于颔下,虚则阴气乘之,故寒战而鼓颔。巨阳为太阳,其脉别下项,循肩骨内,夹背,抵腰中,故太阳之气虚,则经脉不利,为腰背头项疼痛。以上仅举太阳阳明而不言少阳,因为太阳主枢,太阳阳明之气既虚,少阳也随之失去正常作用。三阳之气俱虚,则阴气必然太胜,阴盛于内,故骨寒而痛,如果阴分之邪并入于阳,则阳盛而阴虚,阳气主外,故阳盛则外热。阴气主内,故阴虚则内热。内外皆热,故喘渴而欲冷饮。

前言痎疟皆生于风,是泛指四时之风气也。这里称之得之伤暑,因暑亦概括在广义的风气中也。皮肤之内,肠胃之外,即是指的经脉,故接着说明是营气所居之处,以营行脉中,经脉又分布肌腠是也。人受暑热之邪,而不及时发病,因为暑热能使人的汗孔疏通,腠理开泄,得以分消其病势,但邪已侵入营分,延至秋凉季节,邪气更有所发展,故多发为疟疾。在发作之先,往往有汗出遇风、沐浴受凉的诱因,因为这种寒凉的气候入皮肤,引动内藏的伏邪,于是邪气由阴出阳,与卫气相合而表现出症状。由于卫气是白天运行于阳分,夜间运行于阴分,所以邪气便得随着卫气从阳而外出,从阴而内入,内外相薄,即阴阳表里之气交争相迫,故一日发作一次。如果邪气深入营分,内及五脏,不能随卫气而外出,仍然留着阴分,阴与阳争而不得出,所以间日发作一次。

【原文】帝曰:疟先寒而后热者何也?岐伯曰:夏伤于大暑,其汗大出,腠理开发,因遇夏气凄沧之水寒,藏于腠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则病成矣。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帝曰:先热而后寒者何也?岐伯曰: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其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

【释义】疟有寒疟、温疟、瘅疟之分,先寒而后热者为寒疟,先热而后寒者为温疟,但热而不寒者为瘅疟,瘅是热甚之意。由于疟有偏寒偏热的不同,故表现的寒热症状也不一致,故古人推其原因,寒疟是夏伤于暑,复感寒凉之水气,至秋再伤于风,寒为阴邪,风为阳邪,所以发病也先寒而后热。温疟是先伤于风,后伤于寒,故发病便是先热而后寒,同时亦在固定的时间发作。瘅疟因其人阳热素盛,及至发病则阴气更虚而不能济阳,故阳气独自旺盛。阳热独盛于上焦,故胸中少气而烦冤,弥漫于四肢,故手足热,热气上迫,故又欲呕,此即本篇所说:“瘅疟者……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逆上冲是也。”

【原文】夫疟气者,并于阳则阳胜,并于阴则阴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病极则复至。病之发也,如火之热,如风雨不可当也。故经言曰:方其盛时,勿敢毁伤,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谓也。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发,为其气逆也。

【释义】疟气指疟邪也。疟气并入于阳,则阳盛而发热,并入于阴,则阴盛而为寒,这是疟疾发作的缘故,其中有偏寒偏热不相一致者,是因感受风寒的先后等情况有所不同,但是先寒者而后必热,先热者而后必寒,寒热总是到了极端而又转变为它的反面。如火之热,如风雨之不可挡者,正是形容疟疾突然发作之时,病势极为猛烈。所以当此邪气正盛、真气正衰的时刻,如果进行针刺,不但不能挫败邪气,反而对正气造成无谓的损伤,故须等待邪气衰退而后取之,才是安全有效的办法。或者在疟疾未发作前治之,因此时邪气未发,营卫阴阳未乱,更有利于扶助正气,消灭邪气,达到预期的疗效,前者是治其已衰,后者是治其未发,均为临床治疟之要术。

【原文】《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火热,复恶寒发热,有如疟状,或一日发,或间数日发,其故何也?岐伯曰:胜复之气,会遇之时有多少也,阴气多而阳气少,则其发日远;阳气多而阴气少,则其发日近。此胜复相薄,盛衰之节,疟亦同法。

【释义】恶寒发热,大都见于外感风寒之症,今因火热相加,症状有如疟疾发作,是阴阳胜复之气不相协调的关系。胜是偏盛,复是极复,这是六气变化的规律,例如金气太胜,则木气不足,而木之子气,必来为母复仇。人身三阴三阳,相应天之六气,故亦存在着胜复的机制。胜气复气具有相对的阴阳属性,当胜复之气相遇会时,如果阴气多而阳气少,则其行迟缓,发作的时间较远。若阳气多而阴气少,则其行疾速,发作的时间就较近,所以寒热有如疟疾的症状。

【原文】《素问·奇病论》:帝曰:人生而有病颠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颠疾也。

【释义】颠与癫,古皆通用。颠疾即癫疾也。颠疾又称胎病。因为得自母腹中。属于一种先天疾患。颠疾的起因,由于其母在妊娠时期受了大惊。肝主惊,故致肝气上逆而不降,精气受到逆气的干扰,必然影响其正常的活动,因此使胎儿感受了这种异常的精气,在出生后就发为颠疾。

【原文】《素问·举痛论》:帝曰:愿闻人之五脏卒痛,何气使然?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或喘动应手者,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积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间而复生者,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凡此诸痛,各不同形,别之奈何?岐伯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之。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寒气客于夹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释义】卒痛,卒与猝同。是突然而至的意思。本篇所列举各卒痛证。凡十四种,其中属寒气引起的十三,热气引起者一。病变部位和症状表现均各有不同,故必须加以辨别。有因寒气客于经脉之外的,则经脉亦寒,脉受寒则缩蜷,蜷是不伸之意。由于经脉收缩不伸,进而使脉弯曲和牵引更甚,外引小脉,使卫气不得流通,故突然发作疼痛,偶得热则寒气缓解,卫气得行于外,故疼痛停止。如果一病再病,重中于寒,则经脉愈加收缩牵引,卫气更不易流通,故疼痛必然持久而不止。有因寒气客于经脉之中,外来寒气与脉中热气相争,因而使经脉之气壅阻不行,故脉满而发作疼痛,当有拒按的表现。有因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者,是因寒气使血气稽留不行,小络紧急而牵引,所以发生疼痛,按之则血气流通,络脉缓解,故痛可止。有因寒气客于夹脊之脉,夹脊是脊中督脉而行之足太阳经脉也。特别是在伏冲伏膂之脉为最深,故按之不能及而无效也。有因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关元穴在脐下三寸,即胞宫所在之处也。冲脉即起于此。其脉并足少阴肾经,夹脐而行,随腹直上,会于咽喉,肾脉又上连于肺,故寒气客于冲脉则脉不通而气上逆,气上逆势必影响肺气之下降,所以有喘息和应手而动的现象。有因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使脉流涩滞背俞。五脏俞穴也,背俞之脉指心俞足太阳脉,俞穴皆内通于脏,故言其俞注于心,血虚则气滞,故背与心相引而痛,按之则阳热之气流通而疼痛可止。有因寒气客于厥阴之脉,足厥阴肝脉循阴股,络阴器,抵少腹,布胁肋,寒气客于经脉,则血流滞涩而上下牵引,所以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有因厥气客于阴股,厥气即寒逆之气,言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其血凝涩,不能流注大经之脉,稽留日久,于是形成积聚。有因寒气客于五脏,致使五脏之气厥逆上泄,脏气不行于下,故在下之阴气大虚,阴虚则阳气无所归宿,故阳气不能入荣于阴。而寒气骤然阻塞,发作剧烈疼痛,丧失知觉,必得脏气复反,阴气和阳气两者相得以后,便恢复生机了。有因寒气客于肠胃致使肠胃之气不下降而上逆,故发为痛为呕。有因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为火府,今为寒气所伤,故受盛之水谷不能久留于小肠而充分加以消化,直趋大肠中而发生腹泻,寒盛则阳气不通,故又症见腹痛。有因热气留于小肠,而致肠中作痛,热盛津伤,故见唇焦口渴,所入之水谷为内甚之热所煎熬,故大便坚硬干燥,不易排出,燥实内结,腑气不通,故腹痛而便闭。据以上所论卒痛,皆不出寒热,而病变又不离乎气血,正因于寒热伤人,在人体引起气血失调,或为厥逆,或为闭阻,所以有卒痛的见症,但必须根据具体的病情进行具体分析,或病在经脉,或病在经脉之外,或病在脏,或病在腑,或病在脏腑之外(膜原),各有其辨别要点,临床应用时,最宜切实掌握。

【原文】《素问·痹论》: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释义】痹有闭阻的意思,痹症的产生,为风寒湿三气侵袭人体所引起,其中风气太胜者为行痹,行痹在病变上有移动的特点,如走注历节疼痛之类皆属于此。寒气太盛者为痛痹,痛痹在症状上以疼痛为特点,如痛风之属,这是因寒气太胜,阳气不行所致。湿气太胜者,为著痹,著痹有肢体重着不移,或顽木不仁的特点,因为湿邪最易伤脾,故病多发于肌肉。

【原文】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帝曰:内舍五脏六腑,何气使然?岐伯曰: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释义】前以风寒湿三气论痹,本节以春夏秋冬长夏五时论痹,前者为发病之因素,后者为发病之季节与部位,并非另有所指也。冬气通于肾,肾主骨,故冬患此为骨痹,以冬令之风寒湿气易伤肾也。春气通于肝,肝主筋,故春患此为筋痹,以春令之风寒湿气易伤肝也。夏气通于心,心主血脉,故夏患此者为脉痹,以夏令之风寒湿气易伤心也。长夏六月为至阴,至阴之气通于脾,脾主肌肉,故至阴患此者为肌痹,以六月之风寒湿气易伤肺也。皮、肉、筋、骨、脉,皆与五脏有密切关联,故久病不愈,邪气即由浅入深,进犯内脏,或复感邪气,邪盛正虚,而在皮、肉、筋、骨、脉之邪,亦有可能内入脏腑,引起一系列的病变。

【原文】凡痹之客五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脾痹者,四支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急,时发飧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淫气乏竭,痹聚在肝;淫气肌绝,痹聚在脾。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

【释义】风寒湿邪内侵脏腑,均各有其不同的症状表现。肺痹者,见烦心、胸满、喘息而呕,因肺主气而司呼吸,其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故痹闭则肺气不利,郁于中而为烦渴,逆于上而为喘呕。心痹者,因心主脉,故心气闭阻而血脉不通,气内扰而见烦闷,甚至引起心下鼓动。肺居心上,心脉又上迫于肺,故邪气上逆,则影响肺气之下降,突然上气而喘息、嗌干善噫,心气既逆于上,则不能下交于肾,故肾志衰而见恐惧。肝痹者,血不足以养神,故魂不安而夜卧多惊。肝气闭阻则木火郁而化热,故上则多饮,下则小便频数,上引少腹痛,有如怀孕的情况。肾痹者,肾为胃之关,关门不利,故影响及胃而为胀,脊椎尽处为尻,肾主骨,骨痿而不能行,故尻以代踵;身偻而不能直伸,故脊以代头。脾痹者,因脾主四肢,脾气不能运行于足,故四肢解堕无力,脾脉属于脾络胃,上膈夹咽,脾气痹闭不行,则升降失司,故影响及肺而为咳,影响及胃而呕汁,在上焦则清阳不司旋运,故胸膈痞塞不通。

肠痹指大小肠而言,肠病痹则下焦之气不化,故气津不升而口渴,饮水频数,津液潴留而小便不利,化物和传导之功能失职,势必使中焦升降之气失其和顺,故有喘鸣相争、时发飧泄的情况出现。胞痹,膀胱之痹病也。膀胱位于少腹,今为邪气所伤,故按之内痛;水闭不行,则蓄而为热,故若沃以汤,而小便短涩;太阳之气痹闭于下,不能循经而上,故在上之阳虚而清涕自出。五脏之痹,多得自内伤,脏气先伤,邪气得以乘其不足而为病,文中所谓之阴气,即是指脏气,五脏属阴,故其精气必须内守,精气内守,则五脏之生机旺盛而邪不能伤。若躁扰妄动,则精神耗散,便给外邪留下可乘之隙了。六腑之痹,与饮食之关系颇大,若饮食过用不节,则损伤肠胃,肠胃伤则营卫之气不足,所以风寒湿邪入侵六腑而为病。以上说明脏腑痹病的发生,皆由一定的虚弱原因所导致,此内因之所以能决定外因也。

【原文】《素问·痿论》:黄帝问曰:五脏使人痿何也?岐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躄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帝曰:何以得之?岐伯曰: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故曰: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此之谓也。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故《本病》曰: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故《下经》曰: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故《下经》曰:肉痿者,得之湿地也。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故《下经》曰:骨痿者,生于大热也。

【释义】痿是痿弱,四肢无力运动为本病所具有的特点,故名曰痿病。凡五种,病发于五脏,五脏各有所主,故症状分别表现于筋、脉、骨、肉、皮毛,病因虽各不同,要皆不离乎热,热则阴液耗伤,筋脉失养,故全身四肢痿废不用,无力举动也。痿躄即肺痿,肺主皮毛,肺热则阴伤而肺叶焦枯,精气不能外荣,故皮毛虚弱急薄,若热气久留不去,则肺愈燥而气液愈伤。肺不能行气于脏腑,则筋脉骨肉皆失所养,因之发为痿躄。躄,足不能行动也。脉痿即心痿,心主血脉,心气热则阳气独盛于上,故在下之阴气起而上逆,于是下部之脉空虚,而发生脉痿,经脉可以行血气、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故脉痿则症见膝腕诸关节如折脱而不相提挈,足胫之筋骨纵缓而不能任地。任地即在地步立之意。筋痿即肝痿,胆附于肝,肝气热则胆亦热,故胆汁外泄而口苦,肝主筋,肝热则阴液伤,故筋膜失于润养而作挛急,发为筋痿之候。肉痿即脾痿,脾与胃以膜相连而开窍于口,故脾气热则令胃中干燥而见口渴,脾胃主肌肉,阳明之津液不生,则太阴之气不至,故肌肉不仁而发为肉痿。骨痿即肾痿,腰为肾之府,肾主骨髓,其脉贯脊,肾气热则精液燥竭,髓减骨枯而精气不至,故腰脊不举,发为骨痿。痿病的成因皆与肺有密切关系,因肺位至高,居他脏之上,故为诸脏之长,为心之盖。当情志不遂,而致肺气郁阻的时候,则发为喘息有声之疾,故谓之肺鸣。肺因气郁而火热内生,阴液受灼,肺叶焦枯,五脏不能受气,气不至则液无以养,故筋骨病而为痿躄,这是痿躄皆生于肺、诸痿总皆谓之痿躄的道理。再论脉痿的成因是由于悲哀太甚,致使心伤而营气不能下达于胞中,胞脉属心,故胞宫络脉闭阻,则心之阳气郁而不伸,阳盛则内扰营血,故心下若崩、数见溲血,溲血即前阴下血也。本病即本经第七十三篇之本病论。大经指的胞宫之大经脉也。冲脉起于胞中,为十二经脉之海,从冲脉而上行胸背之血,半行于脉中,半行于皮腠。若因血失过多,大经空虚,无以充养肌肉,灌诸血脉,故肌肉顽痹,并进而引起脉痿。

筋痿是由于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故肝气为之抑郁,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则欲火内迫,阴精大量耗泄,宗筋聚于前阴,足厥阴经脉所主,精气大伤,故宗筋弛纵,发为阴痿。阴亏火炽,疏泄过甚,故为白淫。白淫即带浊液。《下经》,上古之经名,今已亡失。肝主筋,故使内之筋痿皆生于肝也。

肉痿因于长期感受湿气所生,或其人以水为职业,致湿邪久留筋肉,或居处卑湿之地,长时间使肌肉与水湿接触,湿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卫外之阳气既伤,则卫气营血之运行闭阻,故肌肉麻痹不仁,发为肉痿。不仁即无所感觉也。

骨痿由于运行劳倦,致肾之精气先伤,加之暑暍大热伤阴,乘虚袭肾,肾水不足以制胜阳热,故真阴受灼,以致骨枯而髓虚,足痿无力,不能为身体所用,故发为骨痿。

【原文】帝曰:何以别之?岐伯曰: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肝热者,色苍而爪枯。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肾热者,色黑而齿槁。

【释义】此辨五痿之色证。五脏之痿,总缘热伤阴液,筋脉骨肉失于润养所致。故肺热者,色白而皮毛憔悴。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溢是血向外渗出之意,如上文溲血是也。肝热者,色苍而爪甲不荣。脾热者,色黄而肌肉蠕动。蠕动有如虫行之微动。肾热者,色黑而齿槁。五色应于五脏,毛、脉、肌肉、爪、齿,亦属五脏所主,故脏病可以诊之于形色也。

【原文】帝曰:如夫子言可矣。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用,则病已矣。

【释义】阳明受纳水谷以化生气血,五脏六腑之精气皆取资于此,故为五脏六腑之海。宗筋乃诸筋会集在前阴部位之筋束,而诸筋皆连属于关节,故宗筋得主束骨而利机关,机关指骨之关节也。筋赖阳明之液以充养,故阳明虚则宗筋不能得其柔润,势必招致痿弱的形成。对于这种柔润筋节的作用,冲脉亦参与其间。因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主渗灌溪谷,溪谷即大小分肉之间也。这里亦有筋之分布,同时又与阳明相会于宗筋,故关联多密切,不过冲脉是隶属于阳明之脉,血之盛衰,仍然取决于阳明,故治痿也以治阳明为主要。又前阴部位为足之三阴、阳明、少阳及冲、任、督、跷九脉所会之处,故谓阴阳皆大会于宗筋。诸经循腹上行而复会于气街,气街在冲脉与脐左右之动脉间,乃阳明经脉所主,故阳明为之长。带脉起于季肋,环周一身,约束上下循行之经脉,而督脉起于会阴,分三岐为任、冲而上行腹背,故诸经皆络属带脉而又络于督脉。因此,如果阳明虚,气液不足以润养宗筋,则宗筋弛纵,带脉不能收引,所以足痿不用。在针刺方面,治痿又当兼取所受病之经,分别补其荥穴,以助五脏之真气,通其俞穴,以泄五脏之邪热,如筋痿则取阳明之荥穴内庭、俞穴陷谷;肝之荥穴行间、俞穴太冲。气虚则补之,热盛则泻之,故言调其虚实,补则逆取,泻则顺取,以此和其往来之气。筋脉骨肉内会五脏,五脏之气,外应四时,故当根据各脏在四时受气之月,随其浅深而取之。按《诊要经终论》曰:正月二月,人气在肝,三月四月,人气在脾,五月六月,人气在头,七月八月,人气在肺,九月十月,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肾,故春刺散俞,夏刺络俞,秋刺皮肤,冬刺俞窍。春夏秋冬,各有所别。

【原文】《素问·通评虚实论》:帝曰:肠澼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热则死,寒则生。帝曰:肠澼下白沫何如?岐伯曰:脉沉则生,脉浮则死。帝曰:肠澼下脓血何如?岐伯曰: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帝曰:肠澼之属,身不热,脉不悬绝何如?岐伯曰:滑大者曰生,悬涩者曰死,以脏期之。

【释义】肠澼即痢下也,是痢而不利之意。肠澼有便血者、有下白沫者、有下脓血者,脉证各有不同,故对预后的诊断亦未可一概论也。便血而见身热,说明营气虚极,阳气独盛,阴败而阳盛,则阴阳不至,离绝不已,故主死。若身不热而寒,说明阴血虽伤,犹能制伏胜己之阳热,阴阳相得而不相失,故主生。肠澼下白沫,病在阴也。阴证见阴脉为顺,故脉沉则生,阴证见阳脉则逆,故脉浮则死。这是从脏气与经脉的关系中得知人身阴阳的离合,故吉凶可以于此判别。肠澼下脓血,是气血兼病也。脉悬绝是脉来坚而搏指,毫无冲和之象,此属无胃气之真脏脉,故主死。右脉滑大者,是气血充盈之象,气血充则伤者易于恢复,故主生。又凡肠澼一类的病,如不见上述身热、脉悬绝情况者,总以人身血气旺盛为主要,故脉滑大者曰生,悬绝者曰死。其死者可以根据五脏生克相应的时候进行死亡日期的推测。如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肺见丙丁死,脾见甲乙死,肾见戊己死。

【原文】《素问·腹中论》: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可治不?岐伯曰:病名曰伏梁。帝曰:伏梁因何而得之?岐伯曰: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下则因阴,必下脓血,上则迫胃脘,出膈夹胃脘内痈,此久病也。难治。居脐上为逆,居脐下为从,勿动亟夺,论在《刺法》中。帝曰:人有身体髀股?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涩之病。

【释义】伏梁即积聚疾患之类,如本论所指,一则为内痈之属,状如裹物,内有脓血,居胃肠之外,上下左右,皆有根蒂,积在下,则脓血见于二阴;积在上,则痈留膈胃之间。又凡积在脐上者为逆,因其病势相逼也;在下为从,以其行泄较易也。治之不宜切按,恐致邪毒扩散而内攻也。勿动亟夺,是不可妄行攻下,病不去而徒伤胃气也。按:本病的刺法,现已亡失,诸注皆主以泻,亦于义不背。另为结于脐腹者,围绕脐周疼痛,使人身体髀股img皆肿,此属于风寒邪气留于脐腹之间,充斥大肠之外,内外无从泄。故邪气留着于脐下肓原,肓原即脐下肠间之空隙处也,所以有上述症情的产生,治之亦不宜妄行攻下,致使正气受损而邪气不去,以至气壅于下,小便为之不利也。

【原文】《素问·奇病论》:帝曰: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

【释义】息积是有阻碍呼吸之积也。其症见胁下满,气逆。经二三年,病犹不去,又不影响饮食,可见病在肺而不在肝胃也。因其病在肺,故邪气结于胁下,日久不去,以致有积块形成,积踞其间,肺气受阻,故气上逆而见喘促,此当通过长期的治疗,导引与服药并重,使气机流行,积聚渐消,而病自有痊愈之日。不可专恃药力,损伤胃气,更不可用灸以助火邪,耗伤肺之津气,针刺以伤正气,使病更为加重也。

【原文】《素问·奇病论》:人有尺脉数甚,筋急而见,此为何病?岐伯曰:此所谓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见,则病甚。

【释义】尺脉数甚,而又见筋脉拘急,腹中疼痛甚剧。这是阴邪伤阴,筋脉失养所引起,病名疹筋。寓有病在筋之意。若其人形色表现白色或黑色,此阴邪之色见于阳证,与病情相反,故病更为严重也。

【原文】《素问·脉要精微论》:帝曰:病成而变,何谓?岐伯曰:风成为寒热,瘅成为消中,厥成为颠疾,久风为飧泄,脉风成为疠,病之变化,不可胜数。

【释义】成是指发病的因素,变是指引起的病变。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先具有一定的因素。当病因在人体内引起应有的反应以后,便表现出一定的证候。所以一般说来,伤于风,则病在表而症见寒热。瘅,热也。热积于内,则中焦水谷之气耗伤,故症见消中。消中,即善食易饥也。气逆曰厥,气逆于上,则为头痛眩仆。故病厥成颠顶疾患。风邪久留,则肝气过盛而侮土,土受木克,故水谷不化而为飧泄。风寒入于血脉,日久不去,则从热化,热灼血枯,故为疠风。举此足见病之变化是复杂而繁多,难以计数。

【原文】《素问·咳论》: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

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帝曰:何以异之?岐伯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矢。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

【释义】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嗽。但是咳嗽与肺的关系更大。肺主气,外应皮毛,皮毛风寒之邪气故能影响及内而致肺气不宣,这是一种风寒伤肺导致咳嗽的外因。其次是饮食生冷,致使肺胃之阳气失宣,而寒从内生,内寒与外寒相合,故使肺气不利而为咳嗽。这是饮食之伤导致咳嗽的内因。《难经·四十九难》说“形寒饮冷则伤肺”,正是此节之谓。外界气候的变化,足以影响脏气的活动,故五脏之气必须与之相适应,于是五脏各有所主的时令,如春肝、夏心、秋肺、冬肾等。如果五脏之气不能适应所主气候的变化,必然发生病变,故云五脏各以其时受病。但非其时,五脏之病亦可相互影响而发病,如春病在肝,肝病亦可传之于肺,而引起咳嗽。由于人与自然的气候变化是相适应的,故五脏各以治时受病,治时即所主的时令也。五脏感受寒邪,轻者则上乘于肺而为咳,重则下入于里而为泄泻、疼痛之症。五脏受病以恰当时令之脏为最先,故乘秋则肺先受邪,以肺气相应于秋也;乘夏则心先受邪,以心气相应于夏也。其余以此类推。

五脏之咳,怎样区别呢?岐伯做如下答复:肺咳的症状是咳而喘息有音,因肺伤于邪,故气逆不利也。甚者更伤肺络而见唾血。心病影响及肺之咳,因心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其支别上夹咽喉,病则经脉之气不利,故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有梗塞之状。甚者因心火亢盛,肺阴受灼,故症见咽痛、喉痹。肝病影响及肺之咳,是咳则两胁下痛,因肝脉布胁肋,经脉被邪气所阻,并进而可以使人不能转侧,转侧则两胁下胀满。肾病影响及肺之咳,是咳则腰背相牵引而痛,因肾脉贯脊,而腰为肾之府故也。肾主五液,咳甚则涎液随之排出。五脏久咳不愈,其病又进而影响六腑,脏病传腑,往往是通过经脉关系而进行的。若脾之咳病久不愈,则移病于胃。胃咳的症状,是咳而干呕,因胃受邪,则胃气不能和降,咳呕过甚,则胃气大虚,故蛔虫不安而上出。肝之咳久不愈,则移病于胆。胆咳之状,是因气逆而咳呕胆汁。肺之咳久不愈,则移病于大肠,大肠咳之症状,是因气虚不固而使大便失禁,因肺与大肠相表里,久咳肺气受损,所以大肠之气亦因之而虚矣。心之咳久不愈,则移病于小肠,小肠咳之症状,是咳时使气下奔而为矢气,故“气与咳俱失”。肾之咳久不愈则移病于膀胱,膀胱失去其约束之力,故咳而遗溺。久咳不愈,则三焦之气俱伤,三焦气化失司,于是出纳升降皆不协调矣。故咳而腹部胀满,不欲饮食,以上诸咳,大都与胃肺有关。因为咳病的由来,往往来源于肺胃,正如前文所指出的一样,除上述见症而外,同时因为咳嗽亦使人多有涕唾而面部浮肿、呼吸不利的现象,治疗的总原则,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病在五脏,治其俞穴;病在六腑,治其合穴;病浮肿者,治其脏腑之经穴。五脏俞穴,即肺俞太渊、脾俞太白、心俞神门、肾俞太溪、肝俞太冲是也。六腑合穴,即大肠合曲池、胃合三里、小肠合少海、膀胱合委中、三焦合天井、胆合阳陵泉是也。若脏腑之咳而症浮肿,则根据脏腑之经穴而分别治之。肺之经穴经渠、大肠之经穴阳溪、胃之经穴解溪、脾之经穴商丘、心之经穴灵道、小肠之经穴阳谷、膀胱之经穴至阴、膀胱之经穴昆仑、肾之经穴复溜、心包络之经穴间使、三焦之经穴支沟、胆之经穴阳辅、肝之经穴中封是也。

【原文】《素问·腹中论》: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对曰:名为鼓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虽然其病且已,时故当病气聚于腹也。

【释义】鼓胀是腹部膨胀如鼓的意思,胀连胸腹,故云心腹满。脾胃有所阻滞,故一日不能再食。治以鸡矢醴者,取其能消积下气、通利二便也。按:此方为鼓胀之实证而设,用于饮食失节,脾胃受伤,清浊相干,湿热壅滞而引起者,当有一定效果。鸡矢醴的制方及服法,据《医鉴》记载,用干褐鸡矢八合,炒微焦,入无灰好酒三碗,共煎至一半许,用布滤取汁,五更热饮,则腹鸣,辰巳时行二三次,皆里水液,次日觉脚面渐有皱纹,又饮一次,则渐皱至膝上而疾愈矣。胀病之所以反复发作,与饮食的关系最大,因为饮食不节,脾胃最易受伤,当病新愈,中气尚未恢复之时,若再伤之,则脾胃运化无力,升降失司,因而气机阻滞,经络壅塞,故病又重新聚留腹中了。

【原文】《灵枢·胀论》: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肺胀者,盛满而喘咳。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脾胀者,善哕,四肢烦悗,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六腑胀: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飧泄不化。小肠胀者,少腹img胀,引腰而痛。膀胱胀者,少腹满而气癃。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

【释义】胀,气病也。凡胸腹胀满,皮肤浮肿,皆谓之胀。胀病多兼见脏、腑见证。故本篇以五脏六腑症状作为辨证论治的依据。心胀见烦心短气,卧不安,是心气郁而营气不伸也。肺胀见虚满喘咳,是肺气不利而上逆也。肝胀见胁下满而痛引小腹,是肝脉之气有所阻滞也。脾胀症见善哕,四肢烦悗,体重不胜衣,卧不安者,是脾病而胃失和降,中土之气不能运达四肢与肌肉也。肾胀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央央是困若貌,腹背腰髀皆足少阴之脉所引行处。经气阻滞,故有以上见症。胃之脉循腹里,又起于鼻之交img中,主纳谷化食,胃气不行,故腹满、胃痛、鼻闻焦臭、食阻、大便难。大肠传化水谷糟粕,气滞则肠鸣而痛,濯濯乃肠鸣之水声,若再受寒,则更不能维持其传化作用,故为完谷不化之飧泄。小肠受盛胃中水谷,分别清浊,使水液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糟粕归大肠而排出体外。小肠气滞,则上述功能失职,影响所及,故少腹img胀、牵引腰部作痛。膀胱位居下焦,为津液之府,故病胀则少腹满而小便闭阻。皮肤腠理,乃三焦之气出入之所在,三焦胀则气满于皮肤中,因其气胀,故轻轻然而不坚硬。胆脉循胁里,故气病则胁下痛胀,气郁则木从火化,故胆热而见口苦;气滞于中,升降不利,故善太息。

【原文】《灵枢·水胀》:黄帝问于岐伯曰:水与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石水,何以别之?岐伯答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

黄帝曰:肤胀何以候之?岐伯曰: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澹澹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气不变,此其候也。

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

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抟,气不得营,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

石瘕何如?岐伯曰: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

【释义】此论水胀、肤胀、鼓胀、肠覃、石瘕之鉴别诊法。六者皆水与寒气为病,但所伤部位及其病变各有不同,故表现的症状也各有特征。水胀初起,目窠上微有水肿,如新卧起之状。窠,目下也,乃太阳经脉所至之处,此太阳水气循经上溢为病,故目下浮肿。伤及于脉,故颈脉搏动明显,水气上乘于肺,故时咳。寒水之气下流,故阴股冷而胫肿。水泛土虚,故腹大而有水,水在皮下,故按之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为水胀的特征。肤胀是寒气侵袭皮肤之间,故阳气不行,充斥于内,扣之有声,如鼓而不坚硬,渐至腹大,身尽肿,皮厚而不泽,按其腹部而不起。窅,深也,是压之有凹陷之意。肤色不变,乃皮厚之故,此为肤胀之表现。鼓胀,全身皆见肿大,与肤胀相同。但其色苍黄,腹壁有青筋怒张为辨,此寒水为病,肝强脾弱之候,但见症如此。肠覃,覃与菌通。谓肠外所生息肉,有如菌也。肠覃由于寒气客于肠外,与循行于脏腑之卫气相抟,气相抟而不散,则血脉为之阻滞,于是形成内在有形之积块,病邪得以为依附而日益有所发展,故经言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恶气指病邪也,息肉即赘生之积块也。初起大如鸡卵,及其成长,有如怀孕之状,久则经历年岁,仍留据腹中,按之则坚,推之可动,困在于肠外而不在胞中,故月经仍能按时而至,这是肠覃的症状。石瘕生于胞中,胞中即子宫也,子门即子宫口也。由于寒气侵袭,阳气不通,子宫络脉闭阻,以致月事不能按时而下,衃血凝留,衃血,即凝败之血也。血瘀于内,则寒水之气,不得宣化,日积月累,故状如怀孕。此病皆患在妇女,治疗可采用导法,以使瘀血积水从下部排出体外。导,即是生导药的意思。是直接作用于局部的一种治法,可避免药物使胃气遭受无谓的损害,较之口服为好。

【原文】《素问·奇病论》: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释义】瘅,热病也。口甘属脾热也,故为脾瘅之见证。推其原因,由于食用肉食厚味太过,肉食助热,味甘缓中,热积中焦,脾胃受病,脾气上溢,故令人口甘,津液为热所伤,故日久转为消渴。治之以兰草,以其味甘寒,气清香,生津止渴,除陈久之郁热滞气也。

【原文】《素问·腹中论》: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燥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帝曰:治之奈何?复以何术?岐伯曰:以四乌鲗骨一藘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

【释义】此论血枯的见证、病因及其治法。病有胸胁支满,支,撑也,言胸胁有所扩张而为胀满之意。肝脉布于胸胁,血枯所伤在肝,故肝虚气滞而为胀满。木不荣则土不达,故妨害于食。肺臭腥,肝臭臊,血虚火动,故病至则先闻腥臊气臭。气逆于上,故流清涕而先唾血,血枯则气不能周布,故四肢清冷,肝开窍于目,血不养肝,故目眩。血愈虚则火愈易动,故血不宁而外溢,往往前阴后阴出现下血的情况。血虚致病的原因有二:一为年少时有所大脱血,如崩漏多产之类;一为醉后行房,阴精过度耗损,精伤则无以化气,故中气因之衰竭。肝肾惟精血所养,故肾伤亦必及于肝,肝伤则血不足,故月经短少而不来。恢复其血气的治法,惟用乌鲗骨四,藘茹一,二物并合,以雀卵为丸,大如小豆,每用五丸,饭前服用,并且饮以鲍鱼汁,以利肠道,而后恢复肝之损害也。乌鲗骨亦名海螵蛸,味咸气温,主治女子赤白带下及血闭血枯之病。藘茹又名茜草,气味甘寒,无毒,能止血治崩,活血通利经脉,雀卵气味甘温,能补益精血,主男子阴痿、女子带下、便溺不利。鲍鱼即淡干鱼,煮汁服,能协同诸药通血脉、益阴气。本方由以上四味组成,可补益肝肾,通调血脉,治女子月事断绝以及赤白带下等疾患,今在妇科中犹多常用之。

【原文】《素问·病能论》: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曰:生于阳也。帝曰:阳何以使人狂?岐伯曰: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帝曰:何以治之?岐伯曰:阳明者常动,巨阳少阳不动,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夺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则已。使之服以生铁落为饮。夫生铁落者,下气疾也。

【释义】怒狂,多怒而狂也。怒狂发生于阳气之厥逆。因阳气突然受到挫折而不能正常流行,于是压抑的阳气起而上逆,故名曰阳厥。阳气既逆,而刚强之肝气不能不动,故又善于发怒。关于阳厥的证候,必须从三阳经脉搏动的微甚来进行诊断。在正常情况下,阳旺之脉是动而无有休止。如冲阳、地仓、大迎、下关、人迎、气冲等处皆可扪候。而太阳和少阳之脉皆不动,不动是动而不显著的意思。如天窗、委中、昆仑、天容、悬钟、听会等处,皆不比阳明搏动明显,现在不动的经脉,反而大动且急,而常动的必然更甚,这说明人身阳气正处于一种微动状态,所以有怒狂的症状出现。治法是减少其饮食,同时使之服生铁落饮,因为饮食物质可以转化为人身之阴精,而阴精又可化生人身之阳气,所以减去其饮食,即可以衰其气,气衰则前症皆自消逝,再饮以生铁落,取其下气降逆之力较为迅速也。前者衰气以治本,后者下气以治标,故为阳厥有效之治法。

【原文】《素问·通评虚实论》:帝曰:癫疾何如?岐伯曰:脉搏大滑,久自已;脉小坚急,死不治。帝曰:癫疾之脉,虚实何如?岐伯曰:虚则可治,实则死。

【释义】脉大而滑,是正气充沛的表现,正气胜则邪气衰,衰微之邪,势必不能久持,故日久将自愈。若脉小坚而急,是邪气胜而正气已败的表现,所以全无冲和之胃气,属真脏脉之数也。故死不治。大凡癫疾之脉虚则可治,实则死。脉虚虽属正气不足,但亦足见邪气之轻微;实为邪气太盛,已濒临危境,故脉虚反而可治,而脉实则多死。

【原文】《素问·热论》: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帝曰:善。治遗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帝曰:病热当何禁之?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释义】热病愈后往往出现一定的后遗症。主要是由于饮食起居方面不善调摄,当气血尚虚,余热未净的时候,如果饮食不慎,过食热食厚味,皆足以助长热邪,使病复发,所以仲景《伤寒论》有食复劳复的记载。治疗的方法,应当根据病情的虚实来处理,或生津益气,或清热邪,或以汗法解之,或以下法夺之。总之,虚者宜正治,实者宜反治。这样去调其逆从,病即可以痊愈。同时又提出病热的患者,应禁忌肉食,因肉食多滋腻,妨碍消化,助长热邪,故足以使病复发,病邪缠绵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