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疑难病医案

一、湿温

1.肝郁乘脾,兼夹湿热证(胆囊炎)

陈某,男,68岁,退休职工。1975年11月7日初诊。患者于一月前即病胁痛腹胀,胸闷不思饮食,四肢乏力,头痛身重,午后低热,小便色黄,大便溏薄。经某医院检查,诊断为胆囊炎。经治疗未见效果,病情更有发展。目前更加少气乏力,面色蒌黄不泽,两足已不能任地,进食则呕吐,大便不爽。诊得脉弦细而濡数,舌白腻微黄。吴鞠通《温病条辨》说:“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其表现之主症,与此颇相类似,故本案应属湿温范畴。

究其病机,胁痛、脉弦为肝郁;肝郁乘脾则出现不思饮食,甚至进食即吐,以及腹胀、大便不爽等脾滞现象;脾不健运,则湿从内生,故身体沉重,面色萎黄;湿郁化热、故有午后低热、大便溏薄、小便色黄、脉象濡数、舌腻微黄等湿热见证;脾主四肢,脾为湿热所困则四肢乏力,且《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故有两足不能任地之症;湿热之邪壅于上则见头痛、阻于胸中则见胸闷。

综合以上病机分析,本例应属肝郁乘脾兼夹湿热之候。治法当以疏肝运脾,清利湿热为主,用三仁汤加减化裁。疏肝解郁用柴胡、郁金,运脾止呕用厚朴、枳实、白蔻仁、法半夏,清利湿热用枯黄芩、冬瓜仁、木通、滑石,加竹叶以清上、瓜蒌以宽胸。处方如下:

柴胡6g 枯黄芩9g 滑石12g 厚朴9g 白蔻仁3g 法半夏9g 冬瓜仁12g 瓜萎20g 木通6g 竹叶9g 郁金9g 枳实9g

11月13日二诊:患者服上方4剂后,呕吐已止,能稍进饮食,大便稍爽,头身疼痛大减,精神亦有好转,但睡眠欠稳,胁间仍疼痛如故。因考虑湿热久羁,最易劫阴,故去柴胡、枯黄芩,加入刺蒺藜、丹皮、白芍疏肝调气而不损阴分,以茯苓易木通;因其大便稍爽,故以枳壳易枳实、瓜壳易瓜蒌,加重疏理胸胁滞气。处方如下:

刺蒺藜12g 丹皮9g 白芍21g 厚朴9g 法半夏9g 郁金9g 白蔻仁3g 冬瓜仁12g 茯苓9g 瓜壳9g 枳壳9g 竹叶9g 滑石12g 4剂

12月7日三诊:服上方已得显效,即续服十余剂。目前诸症大减,饮食增进,二便正常,精神更加好转,胸闷、低热现象均已消除。目前两足已能任地,但尚有腿软感觉,舌上腻苔已退,微觉口中干燥,肋间犹觉不适,多食则胃脘不舒。看来湿热虽基本消退,但肝脾尚不调和。再予疏肝运脾,健胃兼顾阴分之法。

刺蒺藜12g 丹皮9g 白芍12g 郁金9g 沙参12g 天花粉9g 山药12g 枳壳9g 神曲9g 茯苓9g 生谷芽15g 甘草3g

12月24日四诊:续服上方8剂后,诸症已基本痊愈。只微觉口渴,行走不如昔日之矫健,脉尚微数。此为久患湿热伤阴,津液不足,筋脉失养之故。拟益胃汤、二至丸加味以调理之。

沙参12g 山药12g 石斛9g 芡实12g 生谷芽15g 白芍9g 桑枝30g 牛膝9g 女贞子12g 旱莲草12g 麦冬9g 天花粉12g 甘草3g 4剂

患者服上方后,即全身恢复健康。经随访数月,情况一直良好。

2.湿热酿痰,蒙蔽清窍证

魏某,男,59岁,居民。1946年8月初诊。患者冒雨发病,身热起伏,目眩欲吐,二日后竟卧床不起。前医按少阳病论治,连用小柴胡汤3剂,汗出而热不解,且愈觉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医者遂以为里有积滞,再进大柴胡汤2剂。药后不惟发热未退,且汗多尿少,神识昏蒙,喉间痰鸣。其家人见病势危笃,一面准备后事,一面请吾前往急诊,以希万一。余询知其发病情况及冶疗经过,诊得脉象濡缓,舌苔黄而不燥,知所患为湿温病;其苔黄而润,脉象濡缓,且身热起伏,不为汗解,知其病湿热留连,仍在气分。叶天士《外感温热篇》说:“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即指此等湿温病而言,以湿性黏滞故也。其神识昏聩、喉间痰鸣等症,皆由湿热酿成浊痰,蒙蔽清窍所致。虽见神昏,亦不可作热入营血论治。乃选用黄芩滑石汤,加郁金、石菖蒲。此方辛开苦泄,淡渗利湿,使气化则湿化,小便利而热自退矣。

石菖蒲3g 白蔻仁3g 郁金9g 大腹皮9g 黄芩9g 滑石9g 茯苓皮9g 猪苓9g 通草3g

二诊:服上方1剂后,其家属来告,虽仍发热汗出,但神志稍清,喉间未闻痰鸣,且小便增多,思饮热水。乃令其按原方再服1剂。两日后患者家属又来相告,喜形于色,说病人发热已退,神志清楚,渐能进食,仅觉肢体困倦乏力,特来邀请再诊一次。见其脉静、身凉,惟小便尚微黄,乃改用三加减正气散调脾胃,清余热而善其后。

(本案根据胞兄克光供稿整理)

3.湿热内蕴证

袁某,女,70岁,居民。1975年8月11日初诊。患者旬前忽患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食少等症,求医以表证论治,予辛温发散药,不但前症未解,反致头部昏蒙胀痛,高热不解,频频咳嗽,鼻孔红烂,食思全无,已8天未进米饭,身体极度衰弱,且时见神昏谵语,势甚危急。因系街邻,求登门抢救。诊得脉象濡细而弱、根气尚存,舌质淡红、满布白腻苔。

按:此病发自长夏,湿中生热,湿热之邪袭于表卫,故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等症;湿为土之气,湿伤脾土,脾失健运,故见食少。前医未予详审,贸投发表之剂,正如吴鞠通所说:“世医不知其为湿温,见其头痛、恶寒、身重疼痛也,以为伤寒而汗之。汗伤心阳,湿随辛温发表之药蒸腾上逆,内蒙心窍则神昏。”湿热蒸腾上蒙颠顶,故头部反见昏蒙胀痛;湿热熏蒸肺系,故频频咳嗽,鼻孔红烂;湿热本已困脾,再加蒸腾上逆,胃气不降,故饮食难入;生化无源,故虚羸少气;湿性黏滞,得热郁蒸于肌表,故高热难解。本例虽见神昏谵语,应为汗伤心阳,湿热之邪乘虚内蒙心窍而致。观其舌腻、脉濡及种种见症,病邪主要尚在气分,如妄用营分药反有引邪深入之弊。薛生白说:“湿热相合,其病重而速。”“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故治湿热之法,全在分解湿热。然湿为有形之邪,热为无形之邪,治湿温应以除湿为主,使湿去热无所依附,其势必孤矣。幸其人根气尚存,故急以法半夏、厚朴、神曲理气健脾以运中焦之水湿,使能达归于肺;用竹叶、瓜壳、枇杷叶宣降肺气,以治水湿之上源,使能下输膀胱;用茯苓、冬瓜仁、木通、芦根、滑石、甘草渗利膀胱,以通下焦沟渎,使湿从小便去,即古人所说“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其中竹叶兼能清心涤热,茯苓、甘草兼能补气健脾,冬瓜仁、芦根、滑石兼能祛热护阴。处方如下:

竹叶9g 冬瓜仁12g 瓜蒌壳12g 法半夏9g 木通6g 滑石12g 厚朴9g 茯苓9g 枇杷叶(去毛)9g 神曲9g 甘草3g 芦根9g 3剂

8月16日二诊:上方1剂未尽,神志即转清醒,服完3剂后,平时体温已转正常,只在午后还有低热、骨蒸现象,白腻苔已退大半,显出舌质嫩红,腹中颇感饥饿,近一二日饮食颇佳,身痛大减,精神转好,已能步行前来就诊;头尚微痛,口微渴,鼻中热气减轻,仍咳,脉弦而濡。此虽湿热大减,但有伤阴之象。观其骨蒸、舌红、口渴,不得谓午后发热纯为湿热所致;其头尚微痛、身痛未除、咳嗽脉弦等,显系表邪未尽,又不得尽谓湿热熏蒸所致。故用青蒿、白薇、知母养阴撤热、除蒸;竹叶、银花辛凉透表;瓜壳、桔梗、枇杷叶宣肺止咳;仍用冬瓜仁、茯苓、芦根、甘草清热除湿,兼顾气阴。处方如下:

竹叶9g 瓜壳12g 枇杷叶(去毛)9g 冬瓜仁12g 银花9g 白薇9g 茯苓9g 桔梗6g 芦根6g 甘草3g 青蒿9g 知母9g

患者服上方2剂后,诸症退减。后以饮食调理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