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玉堂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讲稿
- 单玉堂
- 6244字
- 2021-03-31 03:30:04
上篇 子午流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子午流注源流
子午流注针法,是根据人体脏腑经脉气血运行的盛衰开阖,以井、荥、输、经、合五输穴作为基本取穴,按照阴阳五行生克规律,结合天干地支时间周期而按时取穴的一种针灸疗法。灵龟八法,则是根据洛书九宫数配合文王八卦,联系人体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相交会的八个经穴,按照日、时干支推算变化而形成的按时取穴的针刺疗法。它与子午流注针法是相辅相成的。这里先重点讲一讲子午流注源流。
考子午流注这门学说,形成当在宋代以后,但其学术渊源,至少可追溯到《易经》《尚书》《内经》《难经》等汉代以前的文化和医学典籍。据现存能够查找到的文献分析,可以初步认为,子午流注的来源,可从产生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内经》中找到很多依据,从而为子午流注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医学基础。据此梳理出如下几个方面。
1.明确了人体疾病有年周期与日周期昼夜节律
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云:“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岐伯曰:四时之气使然。”并解释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2.明确了五输穴与十二经脏腑的关系
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又云:“人有五脏,五脏有五变,五变有五输,故五五二十五输,以应五时。”至于各阳经的原穴,与五时不相应,而以所属的本经来配合,所谓“原独不应五时,以经合之,以应其数,故六六三十六输”。
3.明确了脏腑经脉与季节日干的相互关系与时空指向
《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甚而《内经》的作者还根据季节日干来判断疾病的预后:“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根据天干与五脏对应的属性,用五行生克推算,预测疾病的转归与预后。
4.古人把人体气血在体内的周流不息,比作自然界的十二条河流,由此阐明人体气血流注如环无端、无有终时之理
如《灵枢·经水》篇云:“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脏六腑之高下、大小、受谷之多少亦不等。”十二经水是指地面上十二条较大的河流受水而行于各处,川流不息,以此比喻人体经脉受血而周流于全身各处。继而指出:“凡此五脏六腑十二经水者,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人经亦然。”
5.明确了人体营卫之气的生成、循行与会合
《灵枢·五乱》篇云:“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营卫相随,阴阳已和,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表明人体十二经脉是随着四时气候的不同而变化,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营气和卫气内外相随,循环运转。关于这一点,《灵枢·营卫生会》篇明确指出:“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是为人体十二经脉营卫循环的日周期节律现象。
6.明确了人体经脉中气血的周流出入皆有定时
如《素问·八正神明论》云:“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可见,按时取穴,就是注重时间的条件与自然界的周期现象,结合人体经脉气血周流的情况来“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亦即“得天时而调之”。
7.明确指出六经开、阖、枢与足井穴的关系
如《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至于足三阴,其云:“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厥(尽)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此外,在《灵枢·根结》篇同样讨论了经络腧穴尤其是三阴三阳经根穴与结穴的部位名称,根即经气相合而始生;结是经气相将而归结。由于人体内脏与季节气候相应,各经所具有的开、阖、枢的不同作用及其所主病症就不同。它的重要性如其所云:“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阖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
8.明确了干支与日月及人体经脉的配属关系
如《灵枢·阴阳系日月》篇云:“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申者,七月之生阴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这就是足(分左右)之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的缘起。(见表5)
表5 十二经配合十二月示意表
附注:根据古人的经验,在十二月中,都不宜针刺与它配合的经脉,例如:正月忌刺左足的少阳胆经穴位,余则以此类推。这是因为针刺与月建相应的经脉,是会损伤正气的。(本表引自《灵枢经白话解》卷之七·阴阳系日月)
该篇同样把十天干分别与左右两手的十经相配,曰:“甲主左手之少阳,己主右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阳,戊主右手之太阳;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庚主右手之少阴,癸主左手之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壬主左手之太阴。”(见表6)
表6 十干与手之十经相应示意表
附注:根据古人的经验,在十干日不宜针刺与它相配的经脉。(本表引自《灵枢经白话解》卷之七·阴阳系日月)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将手足细分为左右,并配合日干月支,体现了自然现象中日月相移、阴阳消长的规律,内涵深刻。
综上可以看出,早在《内经》时代,已经初步确立了子午流注的理论基础及五输穴临床运用的基本框架。
此外,《灵枢经》中的“九针十二原”和“本输”,虽记载井、荥、输、经、合五输穴很详明,唯其配属五行,仅有阴井木、阳井金,其余均无配属,亦未说明所以然之理。迨至《难经·六十四难》,始对井、荥、输、经、合五输穴配属五行和十干的运用,有了进一步的明确。
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五十二病方》,真实确凿地反映出汉代以前的医药状况。如残简中记录道:“以月晦日之丘井有水者……以月晦日日下餔(晡)时,取由(塊)大如鸡卵者,男子七,女子二七。”“以朔日葵茎靡(磨)又(疣)二七……除日已望。”“祝尤(疣),以月晦日之室北,男子七,女子二七,曰:‘今日月晦,靡(磨)宥(疣)室北。’不出一月宥(疣)已。”这是古人按照日月时辰来治疗疾病的真实记录。
首次提出‘纳甲’概念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西汉易学家京房,《京房易传》三卷,下卷主要涉及纳甲筮法占卦一类。至东汉·魏伯阳撰《周易参同契》,详述‘纳甲’之用,所创‘月体纳甲’,明确了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央戊己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是为子午流注纳甲法产生的雏形。
晋人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曰:“随日之长短,各以为纪,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病在于阳分,必先候其气之加在于阳分而刺之;病在于阴分,必先候其气之加在于阴分而刺之。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百病不除。”凡此皆与子午流注有密切关系。
到了宋金元时期,子午流注才真正有了大的发展。宋代理学的兴盛,象数、运气学说受到官方的重视,这是子午流注学说能够有大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金·何若愚撰、常山阎明广注《子午流注针经》是历史上第一部子午流注专著,《普济方》载序曰:“近有南唐何公,务法上古,撰指微论三卷,探经络之源,顺针刺之理,明荣卫之清浊,别孔穴之部分……非得《难》《素》不传之妙,孰能至此哉。”书中的《流注指微针赋》《流注经络井荥说》《针经井荥歌诀》(“贾氏井荥六十首”)等,将子午流注的学理、应用和方法,做了精妙的表述和说明,实为流注精品,对后世影响深远;书中《流注指微赋》篇还提到“养子时克注穴”的内容,乃以时干旺气注脏腑井荥之法也。阎明广注:“每一时辰,相生养子五度,各注井荥输经合五穴。昼夜十二时,气血行过六十腧穴也……”可见养子法是在一个时辰内完成五穴流注(小流注),具有适应证多、开穴多的特点。与子午流注于一日(十二个时辰)内完成五穴流注(大流注)是不同的。
元·窦汉卿撰《针经指南》,更将针灸流注学术的理论原则和施治的具体方法做了诸多创造性的发挥,如书中篇首《针经标幽赋》写道:“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幽微;一时取一十二经之原,始知要妙……推于十干十变,知孔穴之开阖;论其五行五脏,查日时之旺衰。”可见子午流注针法到了元代,已发展为一种独特的针刺方法。
明朝是针灸学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针灸名医代不乏人,论著很多,因而子午流注针法趋于细化,并向前跨越了一大步。由于宋明理学的昌盛,带动了中医五运六气理论的普及和发展,以运气学说阐释子午流注原理,客观上促进了子午流注学说的完善。
刘纯在《医经小学》中首次明确了子午流注纳甲法的内容,即《十二经纳甲一首》:“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此外尚有《经脉流注一首》:“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初步完善了干支、时辰与脏腑经脉的定位。
其后徐凤在《针灸大全》中对刘纯的“纳甲法”做了补充并推而广之,他编撰的“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诀”(《针灸大全·五卷》),在子午流注发展史上可谓影响深远。徐氏定穴歌诀是在《子午流注针经》中“贾氏井荥六十首”(实际是66首)基础上加以变化补充,形成徐氏独特的“纳甲法”体系,使学习者便于习诵和运用。需要指出的是,查看徐凤《针灸大全》线装古籍,徐凤氏在歌诀后有一段自注说:“右子午流注之法无以考焉,虽《针灸四书》所载尤且不全,还原化本之理、气并所纳之穴俱隐而不具。今将流注按时定穴编成歌括一十首,使后之学者易为记诵,临用之时,不待思忖,且后图乃先贤所缀,故不敢废,载于后,庶有所证耳,原图十二今分十耳。”由此表明,徐凤当时并未见到《子午流注针经》中关于“还原化本之理”“气并所纳之穴”等内容。所以徐氏对“贾氏井荥六十首”的变化补充可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从临证效果看,仍不失为有价值的另一条流注思路。初步归纳可以认为,徐氏子午流注纳甲法与“贾氏井荥六十首”有以下三点不同:
首先,贾氏将“手少阳三焦之经”五输(原)穴与“手厥阴心主包络之经”的五输穴单独列出,依次置于壬日壬子时足太阳膀胱经值日后、癸日癸亥时足少阴肾经值日前的十个时辰;而徐氏则认为“三焦乃阳气之父,包络乃阴血之母,此二经虽寄于壬癸,亦分派于十干”,故将此两经五输穴分寄于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日,无须把三焦、心包两经五输穴完全独立于其他十经之外。徐氏此论符合《子午流注针经·卷中》所言:三焦与包络二经“主受纳十经血气养育,故只言十经阴阳二脉,逐日各注井、荥、输、经、合各五时辰毕,则归其本。此二经亦各注井、荥、输、经、合五穴,方知十二经遍行也”。
其次,由于贾氏将三焦与心包络五输穴单独列出,值“气纳三焦”则三焦经五输(原)穴全开,值“血纳包络”则心包络五输穴全开;而徐氏值“气纳三焦”,则按照“他生我”的原则,取与值日本经(我)所属五行的三焦经母穴,值“血纳包络”,则按照“我生他”的原则,取与值日本经(我)所属五行的心包经子穴。
再次,贾氏的“还原化本”只限于阳经,开输穴时,过该值日本经的原穴;而徐氏认为,“经中有返本还原者,乃十二经出入之门也。阳经有原,遇输穴并过之;阴经无原,以输穴即代之”。因三焦与心包寄于壬癸,故除膀胱与肾本经值日时返本还原外,同时加开三焦经与心包经的原穴。
明·高武的《针灸聚英》也是一本有特色的针灸著作。名“聚英”者,“凡诸书与《素问》《难经》异同者,取其同而论其异,故以聚英名书,其所搜采,惟铜人明堂子午及窦氏流注等书,余皆不录”(《四库全书总目》卷一零五·子部·医家类存目)。书中保留了前代大量有价值的子午流注内容,为后世研究此道提供了良好的范本。此外,《针灸聚英·卷二》载有“脏腑井荥输经合主治”一节,诚如作者所言:“此五脏六腑井荥输经合刺法,深得《素》《难》之旨,学者不可不知。”可以认为,此节内容非常实在,于临床诸多脏腑病候,每每按此配穴用针规律运用五输穴时,深感得心应手。只是个人觉得,脏腑之序当按照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故对“脏腑井荥输(原)经合主治”重加编排,同时补入心包与三焦两经五输穴的运用,庶几严谨而完整。
其后医家李梴著《医学入门》八卷,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刘氏纳甲法内容,并对纳子法的补母泻子提出独到见解:“如甲日胆经主气,脉弦者,本经自病也,当窍阴为主。乙日肝行间,余仿此。本经自病者,不中他邪,非因子母虚实,乃本经自生病也。当自取其经,故以窍阴井为主,而配之以井,或心井胃井。或输穴为主,亦配以心胃输穴。荥经合主应皆然。”此外,在禁针与时间的关系上,李梴明确指出:“阳生阴死,阴生阳死,如甲木死于午生于亥,乙木死于亥生于午。丙火生于寅死于酉,丁火生于酉死于寅。戊土生于寅死于酉,己土生于酉死于寅。庚金生于巳死于子,辛金生于子死于巳。壬水生于申死于卯,癸水生于卯死于申。凡值生我、我生及相合者,乃气血生旺之时,故可辨虚实刺之;克我、我克及阖闭时穴,气血正值衰绝,非气行未至,则气行已过,误刺妄引邪气,坏乱真气,实实虚虚其祸非小。”此说表明,子午流注确有“生长毁灭、质量互变”的含义。据此,前人用针,遇午时则不直刺甲木胆经之瞳子髎穴(刺易失明),卯时则不直刺壬水膀胱经之起止穴等。他如《秘传杨敬斋针灸全书》、杨继洲《针灸大成》等,所记载的子午流注内容与《针灸大全》基本相同,未见特别发挥。尤其是《针灸大成》(十卷),可谓集明以前子午流注文献之“大成”。好在此书以临床实用为主,经验之谈甚多,足资参考。
清代总的来看,崇古、考据之风盛行,中医学看重唐宋以前的著述,形成于金元时期的子午流注自然不被重视。且这一时期“重药轻针”的现象日趋严重,于是针灸学明显衰落,子午流注主要是在民间流传。即使有针灸著述涉及子午流注,也是对前代子午流注内容的引录,绝少发挥。如李学川的《针灸逢源》即是。众所周知,清代吴谦等人奉敕编撰的医学教科书《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对子午流注涉及甚少,仅存“天干十二经表里歌”“地支十二经流注歌”。
至清末及民国时期,国力大衰,加上西学东进,传统国学屡遭非议,处在这一社会背景下的中医学倍受排挤,子午流注命运更是可想而知。这种局面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根本扭转。
客观地讲,子午流注针法由来已久,是针灸学术中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一种高级的针灸疗法。临床治病先开时穴,使得人体气血与天时协调,为机体创造一个好病的内环境,继而再辨证配穴,即时穴加病穴,效果理想,病人恢复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