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在这里实现……

我在美国常春藤的学习

受访人:张靓

就读学校: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就读专业:英语教学

出国动因:1.想通过就读世界名校改变自己较为尴尬的本科背景。2.因为我本科是英语教育专业的,所以想去英文为母语的国家体验当地的文化、生活、教育体制,从而改进我的英语教学理念,提升英语教育水平。3. 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最发达、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

我的牛事:在宾大的家属课堂任教,教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英语,学生的年龄普遍比我大。

目前状态:研究生第二年。

留学感悟:研究生的学习更强调你对所学专业的热情,老师很多时候只是起到一个基本的引导作用,更有效的学习来自你自己对知识的探索以及通过实习所获得的技能与感悟。美国的教育氛围非常灵活,文化多元,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合理规划时间、劳逸结合非常重要。在美国留学的经历让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开阔了眼界,锻炼了生活和学习的能力。到了美国,很多最基础的英语都要重新学起来,比如如何点菜、如何去银行取钱存钱、如何打电话、如何听车站的广播,这些事情看似很小很简单,其实非常不容易。中国的英语教学侧重语法、阅读、写作和书面用语,到了美国之后,我渐渐发现语言更重要的作用是用于日常交流和沟通,这使我开始反思中国的英语教育,我们需要更实用、更鲜活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素材。

我本科是在国内某普通大学读的,读的是英语教育,属于中外合作项目。我的背景没有抢眼的地方,但我在申请研究生时突出了我特别热衷于英语教学,所以我最后申请到了常春藤盟校之一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Tesol课程,也就是国际认证的英语教学。

提问:能跟我们讲讲你当时选择常春藤的一些情况吗?

张靓: 常春藤联盟听起来就非常美丽,我在申请时都抱着敬仰的心情。进入常春藤盟校毫无例外是给你的未来戴上了一个光环,对就业有非常大的帮助。你可以凭着你的学历进入一个单位,当然更重要的是要靠你的能力去留下来。

包括宾大在内的常春藤盟校,它不仅能给学生一个美丽的光环,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宽广的平台去培养能力。

首先,这些常春藤的名校都有非常强大的师资。以我这个学期修的两门课为例,一门是二语习得。我的老师在这个领域,甚至在整个语言学领域是世界最著名、最权威的大师。上这样一位大师的课,你自然能在他那里学到很多最新的理论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你在课后的office hour里可以预约这位老师,去跟老师探讨你所关心的话题。

第二门课我选了语言评估。这门课的老师是系主任,也是美国ETS(出托福、GRE考题的机构)非常重要的成员之一。这位老师会在课堂上和我们探讨托福命题的思路、优缺点、托福评分的方式,以及托福未来改革的方向。

我在平时的课堂中通过和这些名师接触可以得到最新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是在书本里找不到的。

我们学院还会定期举办一些学术会议,邀请世界各地教育学领域、语言学领域的大师过来和同学进行学术交流。比如说平时拜读大师的论文,只闻其名,但是在学术交流会上你就可以看到他们真人。面对面交流非常难得,从中也能学到有用的知识。

其次,就是强大的同学。不夸张地说,美国的常春藤盟校以及最顶级的学校其实也是云集了世界上最优秀的一批学生。你跟这批比你优秀的人在一起,自然而然会有压力、会有竞争,但是更重要的是你通过跟这一批优秀的人接触,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第三,就是强大的校友资源。不管是从历史上看,还是从当代来看,宾大都云集了一批非常杰出的校友,包括巴菲特、郎咸平等。最近我们教育学院有毕业的学姐回来做讲座。她们一群宾大的毕业生在北京开了一个教学机构,她们重新回到学校来宣传她们的机构同时招募人才。在这样的校友交流过程中,可以看到她们是怎么样从一名毕业生一步一步地走上创业的道路。校友资源是美国很强大,也是很被看重的一种社交网络资源。它也是常春藤盟校特有的资源。

最后,我觉得常春藤盟校给大家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视野。作为常春藤的盟校自然而然可以吸引到全世界各地的名人来举办讲座、观光。近期来过我们学校开讲座、招募人才的中国名人有新东方的俞敏洪、韦小亮,再远一些有任志强、方舟子。在中国要看到这些名人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就是因为常春藤的平台,他们可以跟你有一个近距离的交流。

美国的名人就更是宾大的常客。2012年总统大选投票的前一天,克林顿带着他的团队来我们学校为奥巴马拉票。我排了半个小时的队才进入现场,只能坐在比较靠后的位置。参加这个拉票活动对我来说冲击非常大。以前我对美国政治、美国大选的了解仅限于书本或听别人讲。这是我第一次能够进入现场,身临其境地去感受美国的政治、拉票及美国文化,这就是一场全民娱乐,所有的人拿着支持奥巴马的牌子有节奏地喊着口号,整个场地都是震耳欲聋的呐喊声。这也是常春藤给我的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

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你现在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未来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我想常春藤就是提供了一个非常宽广的平台,让我们去接触世界上最优秀的一批人,跟这些人交流、学习,这对于未来是非常宝贵的经历。

提问:能给我们讲讲在常春藤你是怎么学习的吗?

张靓:我所读的研究生课程一共两年的时间,共有12门课程,包括3门必修课、5门专业选修课、2门实习课、1门学院内选修课、1门校内公选课。这门公选课你可以选全校范围内的研究生课程,如果你对商科有兴趣,你可以上沃顿商学院的课。确实有很多留学生在上沃顿商学院的课程。这都要归功于学校,是它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可以上到世界第一商学院的课程。

我要特别说一说美国文科类研究生上课的模式与国内教育模式的不同。国内上课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做笔记的做笔记,睡觉的睡觉,走神的走神。中国式上课强调的是一个课堂。而美国的教育模式是真正地把课前、课堂、课后这三个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非常良性的循环。

课前

开学之初,每一门课的老师会提供一个非常详细的教学大纲。大纲上清晰地列出每一节课要探讨一个什么话题,每一节课课前你要阅读哪些文章。

理论上要在课前把所有老师布置的文章全部都读一遍,但实际上不大可能做到。因为一门课上课前至少有3篇文章,每篇文章至少有20页,那如果一个星期有3门课,就有9篇文章要读。同时,还有其他课的作业要做,也有其他的生活。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就非常考验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阅读技巧。

我觉得阅读技巧非常重要。阅读一篇长文章,没有必要逐字读过来,一碰到不认识的单词就查词典,应该通过多阅读去提高你的阅读效率。

光读还不行,读得多了都忘记了,都白读了。所以老师通常会让我们读完文章之后写一个阅读报告。最开始我写这些报告会写成一个单纯的总结。我会写第一篇文章讲了什么,第二篇文章讲了什么,第三篇文章讲了什么。这样的报告达不到美国老师的标准。因为从这份报告中看不到学生自己的想法,是一种同意的重复,没有创造性。

那么怎么样才是美国老师心目中合格的阅读报告呢?老师跟我讲过两个思路。第一个思路是去寻找阅读材料的内在关系。老师给的多篇阅读材料肯定是有关系的,学生读完文章后,要把文章的关系理顺。比如A文章是同意B文章的观点,但是反对C文章的观点。第二个思路就是结合自己的经历。比如说你作为学生的学习经历,你作为教师的教育经历,将你的经历和阅读的理论结合起来得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反思。

这样的作业,它其实是没有对、错的标准,没有标准答案,它强调的是你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特的思维。

其实一个阅读报告只要求写1页纸。一开始抓不到写作的感觉,就要花很多时间,但写多了也就能顺手起来。这样的课前作业在美国非常常见,每节课都会碰到。

课堂

不同的老师当然会有不同的上课模式。在研究生的课堂里,比较主流的还是讲座的形式,就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中间也会穿插一些讨论。

还有一种模式Seminar(研讨会),这个比较高端,是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模式。老师给一个话题,同学自己讨论,随便讨论什么都可以。老师在旁边就是起到观察作用,给出一些适当的引导。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了整个课堂的主角。

课后

课后会有一些作业,是写自己的反思和思考。因为课前我已经做了一个报告,有了自己的一套想法。经过一节课后,想法可能会有一些改变,或者对自己的想法有了更进一步、更深一层的理解。

总而言之,我觉得中美教育最根本不同的地方是,我们中国的教育有既定的标准答案,所以大家要抄答案、买教参;而美国是没有的,只要你有自己的想法,你言之有理都是可以的。

实习

我有两门实习课,放在研究生第二年,我还没开始上。不过我在第一学年进行了一些实习工作。第一个学期,我是在宾大旁边的公立小学进行实习,做一些比较基础的助教工作,类似家教辅导。我辅导的是美国三年级小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

第二学期,我在学校内部组织的宾大家属课堂任教,教宾大留学生、访问学者家属的英语。

这次实习对我来说也是新的挑战,因为以前在国内实习,我只有教初中生英语的教学经验。我的学生都是中国学生,而且年纪都比我小。而在宾大家属课堂里,我碰到的学生是来自全世界各地的,说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工作。所以这对我来说也是全新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他们向我学习,也是我向他们学习的过程。

家属课堂教书的内容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语法、阅读。我们教的是日常英语交流。我们会教他们怎么去银行开账户,怎么去银行存钱、取钱,怎么看医生、买药,怎么和房东交流之类的话题。

宾大家属课堂上课是没有课本的,所有的资料都得自己找,所有的老师都是集体备课。最开始有一个资格比较老的学长带我,最开始几节课他会写好一个完整的课堂计划,我只是执行并且模仿。接着,我开始设计最简单的对话。慢慢地,由2个人一组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最后到三个人一组设计整一堂课。

我最后做了一个很难的话题—法律。刚拿到话题,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给一个法庭的图,告诉学生法官、律师怎么用英文来说,其他我就想不出来了。但老师跟我说,在现实生活中,我的学生很少有机会上法庭,而且就算上了法庭他们也不用说话,律师会帮他们说话。他们不需要知道这些东西。这第一步就卡壳了。后来我和组里的美国同学探讨了好久,最后我们的课程是教学生怎么停车。在美国停不好车是违法的,要罚款。

而且美国停车的方式也和国内不同,连我自己也学到了不少。我还教了学生在美国如何行使权利,碰到警察,警察让停车怎么办,等等。

在每一次教学结束后,我们团队都会开一次会。总结我们这堂课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够好,下次我们要改正什么。

这次实习,我从一开始不被学生接受,到和学生成为好朋友;从什么也不会,到可以独立设计课程。我的教学经验在增长,我的生活知识也在丰富。

留学专家点评:

张靓是一个非常脚踏实地的孩子。有了目标,就会一步一个脚印不懈努力,直到完成目标为止。她从大学开始就对英语教育领域非常热爱,很早就定下要往英语教育专业深造的目标。她非常珍惜留学的机会,并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后,她惊喜地收到了包括宾大、范德堡大学、匹兹堡大学和纽约大学在内的名校OFFER。后期还参与了新通组织的分享活动,她非常乐于把自己在美国课堂不同的学习经验和学生、家长分享,反响特别的好。

新通美国留学规划专家
罗丹青

Tips

留学小贴士:

留学对一个孩子的改变是巨大的。不仅仅是接受不一样的知识灌输,更是思维方式的改变。只要你有理想、有追求,进常春藤名校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当然,即使你不能进入所谓的排名顶尖的名校,只要你心存热爱,也会收获颇丰的。

@新通罗丹青

Introduction of School

学校介绍

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the State of Pennsylvania)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是美国一所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8所常春藤盟校之一。学校创建于1740年,是美国第四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也是美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独立宣言》的9位签字者和《美国宪法》的11位签字者与该校有关。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学校的创建人。

宾夕法尼亚大学是许多教育创新的发源地:北美洲第一个医学院(1765年)、第一个大学商学院(沃顿商学院,1881年),以及第一个学生会组织(1896年)都诞生于宾大。1779年,宾大改名为宾州大学(University of the State of Pennsylvania),成为美国第一所以“大学”(University)命名的高校;1791年,宾大正式更名为宾夕法尼亚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在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建筑与工程教育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中最为知名的学科是商学、法学与医学。

更多关于美国的留学信息参见http://www.igo.cn/country/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