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城乡一体完全消融范式研究:基于全域都市化的视角
- 姜卫韬
- 1512字
- 2021-03-26 05:55:33
2.2 相关理论
2.2.1 全域都市化理论
一、空间扩散理论
瑞典地理学家哈格斯特朗(T.Hagerstrand)在其1953年的著作《作为空间过程的创新扩散》中,系统地提出了空间扩散理论。他认为:城市核心区域一方面从边缘区吸收经济要素,产生大量的创新元素和成果(技术、商品、价值观、社会体制等);另一方面,这些创新元素和成果源源不断向外扩散,促进周边区域的社会文化结构、权力组织、经济活动和聚落类型等的转换,从而实现整个空间系统的发展。目前,经过众多学者不断地研究拓展,总结出社会经济活动空间扩散方式大体有领域扩散、等级式扩散、点轴式扩散、跳跃式扩散、反磁力式扩散等。
二、核心——边缘理论
美国区域规划专家弗里德曼在其1966年的著作《区域发展政策》中,首次提出核心——边缘理论。1969年,他在《极化发展理论》一书中将这一理论归结为解释区域或者城乡间非均衡发展过程的理论模式。弗里德曼认为,核心和边缘是区域经济体系的两种基本要素,核心区是区域起源发展的中心,边缘区是核心区周围的地域,它的发展依赖于核心区。创新从核心区开始,通过在核心——边缘间不断进行的知识、信息、交易等的交流传播到边缘,以此促进边缘区和整个地域空间系统的发展。随着扩散作用加强,边缘区进一步发展,有可能形成次级核心。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将从离散向聚集,再向扩散,最终向均衡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经济一体化这个词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沿用的一个词,最初主要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出现,大体指的是区域集团利益共同体。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ela A.Balassa)在其名著《经济一体化理论》中提出,区域一体化旨在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的差别待遇。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内容的广泛深入,各国学者们在不同尺度、不同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总的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区域内相邻各区域依托自身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特点进行产业的分工、调整、转换和升级。在此过程中,为了解决区域间的差距和障碍问题,通过管理和制度创新消除彼此间的差别待遇,减少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交易成本,增强区域竞争力。后区域一体化的内容进一步扩展,涵盖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制度等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的一体化,强调的是打破区域内资源整合流通的制度和管理障碍。
四、大都市区理论
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是一个大的城市人口核心以及与其有着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地域的组合,它是国际上进行城市统计和研究的基本地域单元。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科技进步和城市化飞速发展,原本集中在中心城市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开始不断向郊区扩散,城市高收入阶层外迁,随之而来的是工业、服务业也开始向郊区化发展。城市在集聚和扩散的双向推动中迅速扩张,并和周围的小城镇连成一体,形成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边缘城市相互连通,共同发展的地域综合体,即大都市区。
五、都市圈理论
都市圈又称城市带、城市圈,是以区域内功能较强的大城市为核心,以发达的交通网络为依托,吸引和辐射周边一系列规模、等级、功能不同的中小城市,实现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体系共同参与经济、产业、文化、社会发展的分工合作,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一体化的城市组织形式。该理论最早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于1957年首次提出,用以概括一些国家出现的大城市群现象。这些大城市群往往具有以下特征(高汝熹、罗守贵,2015):第一,有强有力的中心城市和城市体系;第二,市场化;第三,产业融合;第四,合理配置资源;第五,竞争合作机制。
综上所述,空间扩散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是全域都市化的理论基础,区域一体化理论、大都市区理论和都市圈理论虽然在空间范围和具体应用上与全域都市化理论有所出入,但是对全域都市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上述理论都对全域都市化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