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教发展评论(第六辑)
- 邹晓东
- 9175字
- 2020-06-28 08:02:43
工程教育
For the Needs of Industry: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应产业而生,因产业而长,随产业而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工程教育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夏建国,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魏晓艳,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
【摘要】产业发展与变革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具有直接推动作用,我国必须举办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依托产业办学成为我国举办高等工程教育的必然选择。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我国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依托产业举办高等工程教育的实践探索呈现出了从“应产业而生”“因产业而长”到“随产业而兴”的整体实践逻辑与阶段性特征。这一因缘和合的过程,也内隐地反映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顺应产业发展的关系嬗变以及服务产业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
【关键词】产业;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应用型大学
近年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呼声渐起,要求转变高等工程教育的理念向路与实践范式,强调产业在高等工程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为梳理产业与办学关系,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本文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举办高等工程教育的实践探索为基础,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嬗变和阶段性特征做一回顾总结和实践反思,对我国工程应用型大学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依托产业办学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必然选择
21世纪以来,以美国工程教育服务制造业回归为代表,各国相继掀起了高等工程教育回归产业的热潮。国内方面,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一批地方本科院校为代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也积极探寻举办现代工程教育的先进理念、范式与经验,在此过程中,依托产业办学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高等院校办学的高度共识与必然选择。
(一)亲产业性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天然属性
产业历来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的重要概念,作为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产业是一个动态概念并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1]可以说,亲产业性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天然属性。首先,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与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和教育结构之间具有最为密切的相互制约关系,高等工程教育作为为制造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开拓型人才的专业教育,直接反映着工业化社会经济结构状况与发展水平的需要。[2]其次,产业是高等工程教育职能的实现载体。工程应用型大学是根据产业需求分化出来的办学类型,其教育职能也必须依托产业才能得以完整实现,主要包括依托产业培养工程应用人才,依托产业进行科学研究与科技研发和依托产业服务社会。以服务社会职能为例,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要求出现一批服务于地方和当地产业的高等教育机构,为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技术知识和人才支持。于是,在科研、教学之后,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随之出现。美国威斯康星思想和英国一批红砖大学应运而生,提出高等教育服务社会与地方的办学理念并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第三大职能,标志着大学超越象牙塔、走向社会并逐渐成为社会的知识中心。这是高等教育应产业而生的早期典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分类与职能分工,我国工程应用型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项职能也是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而广泛展开的。充分履行各项教育职能,显然有助于建立起和谐开放的“大学—产业”关系。相应地,产业的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也推动着这类大学的适应性发展。最后,从内涵要义看,高等工程教育是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教育类型。内涵决定路径,高等工程教育的内涵与要义也决定了亲产业性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天然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高等工程教育的办学基因是产业,服务面向是行业企业,发展面向是适应并推动产业向前发展,依托产业办学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必然选择。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反映产业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高等工程教育职能的实现也需要企业的参与,必须通过产学合作、校企合作才能得以实现。
(二)产教融合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基本模式
从世界各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长期办学经验来看,产教融合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基本模式,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史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但是,关系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充满变化的历史性概念。从世界和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高等工程教育与产业的历史关系并不一直是严丝合缝的,高等工程教育的亲产业性质也不是天然稳固的。在“科学范式”占据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主导范式的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亲产业属性一度式微,高校热衷于跟风传统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取向,工程教育脱离产业需求办学、人才培养不接地气等弊病相继浮现。20世纪90年代,产业人才需求倒逼工程教育转变发展范式,麻省理工学院率先提出“回归工程”理论,美国工程教育从“科学范式”走向“工程范式”,即面向全球化时代的工程实践,将科学与技术、技术与非技术融为一体,强调工程教育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以“卓越计划”为标志,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范式也经历了从“科学范式”到“工程范式”的回归。高等工程教育从“科学范式”向“工程范式”的转变,要求工程应用型大学依托产业办学,强化高等工程教育的亲产业属性,以产教融合为基本模式,服务产业发展需要,举办与区域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高等工程教育在自身发展历程中,历史性地确立了将产教融合作为高等工程教育之基本模式的地位。现今,美国工业互联网、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各国以新工业革命为背景展开了新的较量。新的发展背景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也面临并倡导三个回归,即回归教学、回归工程和回归产业。这要求工程应用型大学在具体办学过程中将“服务产业发展”的理念嵌入工程教育的整个过程,将产业与专业、课程、教师和教学过程紧密关联,深度融合。
(三)产业发展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
产业发展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承担者。以主导产业群为载体、以经济长波为形式,产业发展过程是一个内生提高的过程。[3]产业发展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直接推动作用。总体来说,我国工程教育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是相适应的[4],与产业发展变革互动共变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基本逻辑,也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与现实诉求。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经历了颠覆性调整,产业发展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提高国家产业科技竞争力,我国适时提出新型工业化战略,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成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直接动力。当前,产业转型升级进入关键阶段,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在一些领域非常迫切,也是我国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重大战略机遇期。[5]依托产业办学、服务经济发展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只有与产业共生、共长和共兴,才是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工程教育的必然选择。高等工程教育只有与产业建立起产学合作的生命共同体,才能真正实现产业与工程教育的利益共生、情感共鸣、价值共识、发展共赢和责任共担。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遵循工程教育适应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主动将办学实践融入上海、长三角与国家的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高等工程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以“依托产业办学,服务经济发展”为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确立了科学合理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观,探索并不断升级“三协同”工程教育模式,走出了一条“应产业而生,因产业而长,随产业而兴”的产教深度融合办学道路。
二、因缘和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工程教育实践探索
产业变革与发展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变革具有直接推动作用。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深化调整,高等工程教育模式也几经更迭。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以工程技术为主,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多学科相互渗透,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我国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依托产业发展举办高等工程教育的实践探索,呈现出了从“应产业而生”“因产业而长”到“随产业而兴”的整体实践逻辑与阶段性特征。这一因缘和合的过程,也内隐地反映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顺应产业发展的关系嬗变以及服务产业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
(一)应产业而生——产业需求是兴办高等工程教育的事实基础
产业需求是我国兴办高等工程教育的事实基础,也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兴办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的事实基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前身是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和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本科教育”的高起点和“出身名门”的高站位,并没有模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工科传统”和“行业面向”的办学定位。1985年,学校以产业需要为办学前提,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了“依托工业办学”的工程教育理念以及产学合作工程教育模式,采取高等院校、工业局、地区三结合联合办学的模式,创造“产学合作、工学交替”的真实育人环境,成为我国第一所实施产学合作的高校。201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三结合”兴办工程教育的办学历史,也受到我国高等教育学创始人、著名高等教育家潘懋元先生的高度赞扬与肯定。
具体看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应产业而生”具有以下内涵实质:第一,产业需求“生”办学定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定位于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定性在工程,定向在行业,定格在复合,定点在实践,坚定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道路。第二,产业结构“生”办学面向。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依托上海现代产业,面向上海辐射全国,走出校园促发展,主动服务地区产业经济建设。第三,产学合作“生”办学模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根据自身办学实践得出结论,只有依靠产业办学才是工程类高校的主要模式与出路。由此,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走“产教融合”之路,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进行产学合作教育试点,奠定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与基础。在工程类院校办学地位弱、筹措资源有限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造就了“依托产业办学,服务产业发展”的工程教育精神。这一工程教育精神与模式,与工程教育培养实用性人才和亲产业人才的教育规律相辅相成,加强并稳固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属性和产教互动关系。
(二)因产业而长——产业发展与高等工程教育的互动与共变
伴随着产业发展带动工程教育在理念和实践模式方面的不断更新,工程教育逐渐适应了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互动共变的办学模式,开始进一步关注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的需求,依托产业办学的定位也从“应对产业需求”逐渐转变为“积极引导产业发展与变革”。同时,为了满足产业对科学技术迅速膨胀的需要,服务于行业企业对科技研发和技术转化的需求,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也逐渐上移。20世纪90年代,面对产业发展新形势,围绕国家和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又一次大胆提出以学科群和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和技术链,并进一步对接创新链和技术链。不断完善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生态,打造制造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学科集群。与行业企业共建行业特色鲜明的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探索实施工程教育模式改革,更新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这一时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因产业而长”的主要任务是:第一,扩展办学规模与层次;第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第三,丰富学科专业组织架构。学校在本科教育的办学主体上,先后获得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85个本专科专业,初步建立起了“高职—本科—硕士”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完成了学科群与产业链对接的学科专业组织架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因产业而长”的过程,完整而生动地折射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寻求与产业发展变革互动与共变的过程。
(三)随产业而兴——以“三协同”模式持续深化产学合作育人理念
21世纪以来,全球产业形势瞬息万变。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使学科专业结构更加紧密地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长期探索产学合作、共同育人的办学基础上,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探索形成并提出了“三协同”工程教育模式,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2009年,我国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工程教育逐步转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系统实践与工程背景环境素质。[6]2010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成为“卓越计划”首批试点高校,探索培养符合现代和新型产业需求的工程师和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同时,为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关系,激发整体办学活力,学校依托大企业集团合作共建学院和专业,形成了一批对接现代交通运输等产业链的重点学科专业群和特色学科专业群,逐步实现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接轨上海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战略目标。此外,为了满足未来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校设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在地方应用型本科中亦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一时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精准对接产业对人才的需要,着力于培养产业目前急需和未来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初步建成了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学校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学科专业布局更加紧密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学科专业结构更加合理,产学研战略联盟进一步拓展,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在国内同类高校中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力。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随产业而兴”的办学过程也体现出新时期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依托产业办学、服务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
应产业而生,因产业而长,随产业而兴。上海工程大学以自身服务产业发展的工程教育实践,历史性地述写了依托产业办学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必须遵循的理念取向与实践范式。今天,新工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需求与未来趋势。作为新工科建设地方高校组的牵头院校之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亦将勇立潮头,走在举办中国特色高等工程教育的前列,承担起地方高校更新工程教育理念、创新工程教育模式、深化产学合作关系和引领我国地方一流工程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历史责任与使命,将自身依托产业举办现代应用型特色高等工程教育的办学实践化为我国现代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流。
三、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与启示
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工程教育实践探索历程为典型案例,我国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依托产业发展的实践表明,卓越的工程教育应该具有以下几点共同特征:
(一)以“中国特色”为价值取向,形塑现代工程教育理念
如何把握“中国特色”与“国际水平”是当下高等工程教育的一大难题。两者又分别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两个发展洼地,无论中国特色还是国际水平都是未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重要的发展目标。因此,如何平衡与调和两者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议题,也是工程类院校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战略导向问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始终以“中国特色”为最重要的办学价值取向,在办学过程中秉持“八个坚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着力举办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和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高等工程教育;坚持“依托产业办学,服务经济发展”的办学宗旨;坚持“学科群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和“产学合作,工学交替”的办学特色;坚持“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的“三协同”办学模式;坚持“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育人理念;坚持“把学校发展主动纳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大格局之中,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辐射海外,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和特色发展”的发展理念;坚持“只争朝夕、敢为人先、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坚持“勤业惟诚,厚学致用”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学校以“国际水平”为人才培养标准,以国际工程专业认证为抓手,不断更新现代工程教育理念和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等;通过国际合作,引进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培养熟悉国际规则、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2016年,学校以“兴办服务产业发展需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为理念,进一步明确了自身办学定位——以高水平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为建设目标,坚持科学发展和特色发展,培养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工程技术人才。回顾工程教育的办学历史,领会工程教育的变革趋势,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将与时俱进,顺应产业发展趋势,更新办学定位与思路,创新现代工程教育理念,推动学校建设不断发展。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完善多方协同育人机制
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在紧密契合产业转型发展需求的同时,为产业链的结构优化、层次升级提供知识、技术和人才支持。[7]对照普通高等学校分科学生数的发展趋势我们发现,与产业发展演变相适应,工科学生在培养数量和培养层次上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8]工程教育呈现出注重培养工程伦理价值观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创新性复合型工程人才等多重特征,产业结构调整与改革发展也对工程类人才培养提出了三点要求:首先是注重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其次是注重培养其工程伦理、工程人才人文修养和思想政治水平;再次是注重培养跨学科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通过与政府、行业、企业协同办学,构筑起了灵活多元的工程教育共同体。以协同育人为目标,构筑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借助产学研战略联盟深化校企合作,产学合作教育逐步实现由“工学交替”向“工学交融”转变,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以协同创新为手段,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与行业企业、事业等单位共同建设了10余个服务和研究开发中心或基地,积极衔接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导向,搭建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通过协同办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都在同类高校中处于较高水平。此外,还通过积极推进课程认证、创新课程体系、加强工程伦理教育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措施,不断寻求人才培养层次、类型、规模和规格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
(三)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办学导向,深化行业企业合作关系
工程应用型大学是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知识生产和知识利用的综合载体,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把战略新兴产业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和关键技术难题作为科技攻关任务,围绕产业科技需求和人才需求,建立起了产学合作的新机制。近年来,陆续建立的国家工程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也成为提升产业科技服务能力、促进科学研究向生产力转化的有效载体。内涵式发展背景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除了重视高校与产业合作的广度深度与力度之外,亦更加注重学校与产业合作的契合度。在产学合作过程中以“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合作原则,选择区域行业和产业内有影响力的大中型企业进行多年深入合作,磨合建立起了一套互动共赢、互惠共生的产学合作机制,产业合作具有稳定、深入和全面的特征。实践证明,工程应用型高校只有将自身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职能与区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度融合,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导向,深化行业企业合作,探索双向融通的工程教育新机制,才能真正促进工程教育与社会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四)以学科建设为强学基础,强化工程教育发展生命力
依托产业发展与强化学科建设并不相悖。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本源,学科水平则是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最主要体现,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则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支撑。[9]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瓶颈之一是学科意识相当单薄,学科思维还未真正发挥指导全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功用,也由此带来许多负面问题。因此,强化学科意识,按照学科意识和学科思想深化办学是地方工程类高校的紧迫任务之一。地方工程类本科院校必须意识到学科是决定教学、科研等办学水平的长远基础,学科水平是培育工程教育发展生命力的关键;打好学科基础是孵化调整专业、以不变应产业之万变的根本能力;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培育工程教育发展生命力;以科学研究为技术孵化摇篮,培育产业合作能力,重视工程类学科建设。在依托产业办学、服务产业发展的同时,不忘蓄积力量建设完整的学科体系,完善工程教育体系,夯实人才培养基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将传承国家重点大学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继承依托工业企业办学的优良传统化为双重优势,在依托产业办学之外,重视加强学科建设,坚持以学科养育专业,以学科服务产业。主要包括:鼓励学科之间的竞争、协同、交叉、融合,促进“工科协同”“艺工交融”和“文理渗透”;优化学科学位点布局,着力打造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与有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共建专业硕士学位点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不断完善学科生态,学科群对接产业链,打造制造工程学科群、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群、管理与经济学科群和信息智能工程学科群等八大学科群。从实践效果来看,以学科优势促进产教融合的整体进展非常显著。
(五)以模式创新为兴学手段,更新工程教育实践理念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工业革命席卷并不断推倒重塑我国高等工程类院校的办学观念。新时期要求工程技术大学以现代性、特色性和应用性“三性”为关键词,重新提炼办学理念与定位,革新工程教育模式,引领工程教育变革。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观念指导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率先一步与行业、企业共建应用型本科专业,探索实施CDIO工程教育模式,以国内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更新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用自身工程教育办学经验孵化升级探索出“产教深度融合教育”理念与实践,探索工程教育新模式。在“中国制造2025”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也将坚定致力于契合我国社会经济深化转型发展需求,以兴办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工程教育为目标,整合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本土经验,融合现代化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方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现代化高等工程教育理念与模式,为推动我国兴办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高等工程教育做出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上的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胡建绩.产业发展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1-2.
[2]张海英.试论中国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中的高等工程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4):42-47.
[3]胡建绩.产业发展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1-2.
[4]李志义.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2(20):30-34.
[5]吴爱华.建设工程教育强国 服务产业转型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3):17-20.
[6]朱泓,李志义.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6):68-71.
[7]秦虹.职业教育专业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对接的探索——以天津职业院校与产业发展为例[J].教育科学,2013,29(5):76-81.
[8]金晓红,王孙禺,孙宏芳.工程教育与产业结构——关于中国工程教育适应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的探讨[A].朱高峰,沈士团主编.21世纪的工程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48.
[9]杨林,陈书全,韩科技.新常态下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协调性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5(21):45-51.
For the Needs of Industry: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Xia Jianguo, Wei Xiaoyan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and revolution of industry plays a direc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China must be dedicated to modern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ed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It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Chinese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to rely on industry.Taki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as an example, the practice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lying on industry in high-level local applied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s presented the overall practical logic.and stage characteristics, i.e.emerging and growing from and flourishing with the industry.This process reflects the chang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industry and the historical evolulion of strategy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serv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Key Words:Industry;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Engineering Applied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