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 述

一、基本概念

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是一组治疗方法的总称,在这种治疗中,由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员根据自己的理论定向,与患者建立某种特殊职业关系,向患者灌输某种理论和生活态度,同时采用某些特殊心理学技术或程序,帮助患者解决某些心理障碍,达到消除和减轻症状或防止症状进一步发展,调节紊乱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促进正性人格成长或发展。

这个定义包含六个要素:①心理治疗是一组治疗,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各种治疗技术达到800余种;②心理治疗的主体是接受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包括临床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婚姻和家庭治疗师、精神科护士和临床社会工作者;③采用治疗手段是心理学的,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而且必须是临床实验验证有效的技术;④心理治疗的客体是符合某个诊断系统的患者,处理的是患者的心理问题或由心理因素所致的躯体问题;⑤心理治疗只能在某种特殊职业关系基础上才能生效,这是一种新型的、特殊的、亲密的人际关系;⑥心理治疗的目标有不同的层次,不同学派的目标有所不同,近期目标是消除或减轻症状、或防止症状进一步发展,中期目标是调节紊乱的认知和行为模式,最终目标是促进正性人格成长或发展。

二、发展简史

非正式心理治疗或许在几个世纪前就已存在,我国的中医就隐含许多心理学思想和技术。早在9世纪,Baghdad精神病院Rhazes就发展了以理论为基础的目标定向的心理治疗,然而西方国家直到18世纪还是把精神疾病看作魔鬼附体或躯体疾病,实施驱魔治疗或物理治疗。18世纪,奥地利医生Mesmer开始使用催眠术,后来被法国神经病学家Charcot用于治疗心理障碍。

19世纪末,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发现许多心理障碍患者并没有躯体或脑器质性改变,认为可能与童年期创伤经历和潜意识冲突有关,发展了自由联想、移情解释、梦的分析和心理结构分析等心理治疗技术,创建了精神分析学派,这是第一个科学的心理治疗技术。后来,弗洛伊德的弟子们对他的基本理论加以发展,并提出一些新概念和理论,形成了各自的心理治疗系统,这些治疗系统被统称为精神动力治疗。

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行为主义,并成为以后30年的主要流派,他们基于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和社会学习理论创建了许多行为矫正技术,对某些情绪和行为障碍取得较好的效果,J. Wolpe、H. Eysenck和BF. Skinner等是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20世纪50年代,在欧州出现了存在-人本主义治疗,存在主义哲学关注个人能力发展,强调人生的目的和意义,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试图发展一些对生命危机有效的治疗方法,最有影响的治疗体系当属C. Rogers创建的当事人中心治疗,其他还有Fritz和Perls创建的格式塔治疗、Rosenberg创建的非暴力交流和Berne创建的交流分析。这些人本主义治疗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支持、真诚和共情性治疗关系促进个体正性整体改变,体检人生意义和自我价值,达到自我实现。

20世纪70年代,在认知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美国心理学家A. Ellis创建了理性情绪治疗(1995年改称为理性情绪行为治疗),随后AT. Beck创建了认知治疗,在20世纪80年代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联合产生了认知行为治疗。这种治疗不同于精神动力治疗和人本主义治疗,他们是相对短程的、结构式的和当前定向的,采用积极指导性策略建立协作式的治疗关系,评估和矫正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和功能失调图式。认知和行为治疗“第三浪潮”发展的心理治疗技术还包括接受和承诺治疗和辨证行为治疗。

此外,近30年还出现了叙述治疗和依从治疗等后现代心理治疗、系统治疗、人际治疗、女权治疗、短程治疗和表达治疗等。

三、主要体系

心理治疗虽然很多,历史上也出现过许多治疗流派,但目前许多治疗流派趋向于整合,目前国内临床上开展的心理治疗可以大致归为五个主要体系。

1.精神动力治疗

精神动力治疗的具体方法很多,但都起源于精神分析。尽管各种动力治疗的理论基础不尽相同,但都认为潜意识心理冲突和童年期创伤体验是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不过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动力治疗基本是短程的,以缓解或消除症状为主要目的,不再过度强调人格改变。在技术上,除引用弗洛伊德的传统技术外,不同理论定向的动力治疗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同时也采用其他学派的技术。

2.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组以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为基础,通过目标定向的系统程序,以改变认知、情绪和行为功能障碍为目标的心理治疗方法。该治疗有几个基本假设:①人的情绪和行为是受认知调节的,不合理的信念、错误的思维和非真实的评价是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②不合理的信念、错误的思维和非真实的评价是通过不良学习获得的,而且被病理的情绪和行为不断强化;③不合理的信念、错误的思维和非真实的评价通过再学习、去学习和现实检验是可以改变的。在治疗上以识别和矫正不合理信念的认知技术为主,同时也采用情绪和行为技术。

3.人本主义治疗

代表性治疗技术是Rogers的当事人中心治疗,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和动机,治疗目的就是创造一个有利于来访者发展的人文环境,否认决定论、强调主观意义和正性成长,通过无条件接受、积极关怀和设身处地理解等技术构建和谐的治疗关系,激发来访者的内在潜能,达成自我实现的目标。

4.系统治疗

临床上实施的家庭治疗和婚姻咨询属于系统治疗,是以系统为理论基础的治疗方法,认为人不能独善其身,与周围环境和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说人是在特定的关系中成长的。人的心理问题也是个体与特定关系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要治疗个体的心理问题,首先必须改变系统的关系模式和动力学特征。

5.综合治疗

综合治疗是目前心理治疗的发展趋势,许多资深的心理治疗师都有自己的综合治疗方法。综合治疗不是简单的技术杂合,而是不同学派理论和技术的融合和发展所产生的新型治疗系统。

四、基本技术

心理治疗技术的内容很多,每种治疗都有自己专门的技术,同时也有一些共同的基本技术。每种治疗的专门技术在相应的治疗中介绍,这里只介绍一些基本技术。

1.建立治疗关系

心理治疗关系是一种不批评、不包办代替、不偏奇的新型人际关系;无条件接受、信任、尊重、理解、共情的亲密的人际关系;促进来访者自我理解、增进自信自尊和独立自主、增强责任感、有利于潜能发挥的建设性人际关系。要发展有效的治疗关系,治疗者必须做到:无条件地接受来访者;积极地关心和尊重来访者;设身处地地理解来访者;专注和投情地听来访者的倾诉;准确地表达来访者的内心感受。

2.询问和观察

询问和观察是获取信息和澄清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询问还可以促使来访者自我检查和自我理解。在探索问题时用开放式提问,在澄清问题时用封闭式提问,所有询问要保持中立态度,不带任何批评和指责语气,一切以弄清问题、促进来访者自我理解为宗旨,观察要全面、不能有任何偏见。询问和观察的内容很广,重点观察来访者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谈话方式和行为方式,询问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内心感受、采用的应对策略和对问题成因的解释。

3.用“心”倾听

倾听是治疗者的基本功和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无论在诊断性或治疗性会谈中都是重要的,耐心的倾听能增强来访者的信心,激发来访者的求助动机,共情性倾听有助于建立有效的咨询关系。重点倾听来访者的人生故事、内心感受、心声和期望以及谈话的弦外之音。

4.接受和理解

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接受和理解,接受和理解不仅能提高来访者的自信、自尊和价值感,而且能激发来访者的内在潜能。要使来访者感到被接受和理解,治疗者要做到无条件地接受、积极地关怀、设身处地地理解和共情性表达。

5.构建工作假说

在治疗开始前,治疗者构建对来访者问题性质和前因后果的工作假说,在治疗过程中可以不断修正,在治疗结束前,治疗者必须明确如下问题:来访者主要问题是什么,来访者的问题是怎样产生的,使问题持续存在的因素是什么,来访者自己做过哪些努力,问题与来访者的人格有什么关系?

6.促进自我理解

心理治疗目的是帮助来访者自我理解,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帮助来访者做到如下几点:了解自己的需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满足它;了解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做力所能及的事;了解自己的人格特点,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了解问题产生的根源,在现实生活中去克服它。

五、基本过程

1.初次晤谈

初次晤谈对来访者和治疗者而言都是关键性的,初次晤谈不仅是收集资料,更重要的是引导来访者进入治疗过程,建立起相互依存的治疗关系,要让来访者知道你有能力和愿意帮助他,使来访者知道谈自己的内心感受是适当和重要的,要让来访者知道治疗者只能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不能代替来访者解决问题。在初次晤谈中,治疗者的主要工作包括:①建立治疗关系,让来访者放心谈话;②探索问题的性质和引发事件;③了解来访者的期望和治疗动机;④做出处理决定和建立病历档案。

2.评估与诊断

将晤谈、测验和观察所获得的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和归纳,对来访者的人格特征、主要问题、接受心理治疗的可能性,提出一个整体看法,这便是诊断工作。如是否面临紧急状况,是否存在重性精神病,自我强度如何,有无改变的动机,是否适合做心理治疗等。

3.解决问题

(1)使来访者了解问题的根源,如用技巧性提问使来访者了解问题的前因后果,检验自己的反应模式和内心感受;通过假设和比喻来加深来访者对问题的认识;通过现实检验使来访者分清期盼、想象、幻想和现实;用“面质”技术让来访者直接面对事实,进而了解自己的行为后果;用解释来联结来访者未能觉察到两组现象之间的关系。

(2)将过去与现在加以联结,如初次晤谈中,要仔细评估来访者的生活经历;从情绪发展角度评估来访者困惑内容和行为模式;从家庭和社会文化背景考察来访者的早期经历;从过去的生活来看来访者目前的问题;找出过去经历与目前问题的联系,并解释给来访者听。

(3)采用支持、鼓励和教育等技术提升来访者的自尊、自信和自立。

(4)采用接受、探索和解释等技术克服阻抗。

(5)处理治疗过程中的一些特殊问题。

4.结束治疗

(1)结束的时机和标准:症状消失、主要问题或冲突已解决,能独立地处理问题,能认同自己和享受生活。

(2)处理结束期反应:失望、愤怒、失落感、被遗弃感、分离焦虑。

(3)再见和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