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腹前外侧壁的层次结构

腹前外侧壁的全厚由软组织组成,软组织中,对腹前外侧壁强度关系最大的,是肌结构,其次为筋膜。可以认为,只要腹前外侧壁肌的结构与功能完整正常,此壁的正常强度便有了保证。在这个意义上,凡涉及腹前外侧壁的手术方案,都应最大限度地保持肌层有完整的结构和功能,以使腹前外侧壁的正常屏障作用和多种功能得以存在。以腹壁肌为中心,在它们的内面和外面各附加上深筋膜层、脂肪结缔组织层和具有上皮的表面层,这样,就组成了腹前外侧壁的全部层次,从浅入深分别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和壁腹膜(图2-1)。腹前外侧壁不同部位的层次结构有较大的差别,这就造成不同部位的手术切口层次也不尽相同。

图2-1 腹前外侧壁的层次

一、皮肤

腹前外侧壁皮肤(skin)薄而柔软,血供丰富,借浅筋膜层疏松连于深筋膜层,有很大的可移动性,因而少量皮肤缺损无碍于创口的缝合,故在临床上用来切取皮瓣、修复缺损。腹前外侧壁皮肤富有弹性,当腹腔内容增大时(如妊娠、肿瘤、腹水等),能够适应,腹前外侧壁可变得膨隆。在腹股沟区,因皮肤与深部层次联结较紧,故移动性也较差。脐部皮肤皱褶内陷,同深部层次借瘢痕组织紧连,因而无移动性。

皮肤真皮层中胶原纤维按张力方向排列形成的平行束,为皮肤张力线(tension line),亦称Langer皮肤分裂线。腹前外侧壁的皮肤张力线多为横行,皮肤切口时,若切口方向同皮肤张力线行向一致,切开后皮肤不致裂开,缝合中可准确对合,愈合后瘢痕也较纤细美观。反之,与皮肤张力线行向相交叉的切口,因切断了甚多的结缔组织束,既不利于对齐缝合,愈合后的瘢痕亦将粗厚显眼,有碍美观。随着年龄的增加,真皮内弹力纤维萎缩,皮肤失去了弹性,并形成许多皱纹。腹部高度膨隆时,腹前外侧壁皮肤出现浅红色斜向条纹,称红纹,红纹为瘢痕所取代后,变为白色条纹。此种现象常见于经产妇下腹部皮肤,故称妊娠纹,肥胖者腹部有时也能见到。

腹前外侧壁皮肤由第7~11胸神经前支(肋间神经)的前皮神经和外侧皮神经,以及第12胸神经前支(肋下神经)和第1腰神经前支的前皮神经支配。各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呈斜条形,依顺序排列,成为一系列皮肤节段。上述七对神经中,居中间位的一对,即第10胸神经前支,支配包含脐在内的皮肤节段。第7~9胸神经前支的走向较趋横向,其中第7、8对且略转行向上。第11、12胸神经前支和第1腰神经前支则行向更为倾斜。结果是,第7对胸神经前支支配剑突平面皮节,第10对胸神经前支支配脐皮肤节段,第1腰神经前支支配耻骨联合上方一横掌范围的皮肤区;其他各对胸神经前支所支配的皮节可据之推算(图2-2)。临床常按此测定椎管内麻醉平面的高低;或根据感觉障碍带而确定脊髓疾患损害的节段。

图2-2 腹前外侧壁皮神经的支配区域

神经对皮肤的支配,除了具有节段性特征外,还有着重叠现象,指的是某一皮肤节段在接受一特定神经为主支配的同时,还为邻位神经所兼管。如脐皮肤节段的主要支配神经是第10胸神经前支,可是,第9、第11胸神经前支的分支,也司理这一皮节。正因为这样,单支神经损伤或断离后,检查时不易发觉浅感觉障碍;而若有一个皮肤节段呈现痛觉和温度觉障碍,则至少主要支配神经及其上、下位各一支神经,共三支神经已经受累。有触觉丧失者,罹患神经的数目还要更多一些,这是因为传递触觉冲动的神经纤维,较痛觉、温度觉冲动传导纤维分布得更为广泛。

二、浅筋膜

腹前外侧壁的浅筋膜(superficial fascia)即皮下组织,在脐平面以上和以下各有不同。脐平面以上的浅筋膜层结构单一,与胸部浅筋膜层连续。脐平面以下的浅筋膜层分浅、深层,胖者尤其明显;两层间有浅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通行,腹股沟浅淋巴结的上群也在此两层之间(图2-3)。

图2-3 腹前外侧壁的浅筋膜

浅筋膜的浅层是脂肪层,又名Camper筋膜,厚而疏松,含大量脂肪(皮下脂肪),是人体仅次于臀区和躯干侧部的第三大脂肪储库,肥胖者可厚达数厘米。脂肪量男性以脐上区较多,女性主要在脐周和腹下部;中线处脂肪量略少,脐处则全无脂肪。脂肪层同深层组织疏松相连,与之易于分离;用手指捏持腹前外侧壁时,脂肪层可随同皮肤被捏在手指之间,由此可估计皮下脂肪的厚度。脂肪层向上方、向两侧方与胸部和腹后壁的浅筋膜层移行,向下与股部和会阴部的浅筋膜层及坐骨肛门窝脂体相延续。在男性,延续至阴茎、阴囊的脂肪层逐渐变薄,缺乏脂肪组织,并略带红色;在女性,脂肪层续向大阴唇及会阴的其余部分。

浅筋膜的深层呈膜状,称膜性层,又名Scarpa筋膜,薄而含弹力纤维,借疏松组织连于深筋膜层,有支持腹内脏器的作用。膜性层在腹壁正中线紧附于腹白线和耻骨联合,并且延伸至阴茎背,参加形成阴茎袢状韧带;膜性层的两侧部附于髂嵴;腹股沟区的膜性层越腹股沟韧带前方向下,在韧带下约一横指止于阔筋膜,附着线与腹股沟韧带平行;腹下区的膜性层在耻骨结节之间不附着,而是越过耻骨联合继续向下移行为会阴浅筋膜(Colles筋膜),在男性移行于阴囊肉膜和阴茎浅筋膜(图2-4)。于是,由膜性层深面向下,可循阴茎浅筋膜和会阴浅筋膜的深面,通向会阴浅筋膜与尿生殖膈下筋膜(会阴深筋膜)之间的会阴浅隙。当会阴浅隙内的尿道海绵体段破裂时(见于骑跨伤或金属导尿管使用意外等),外溢的尿液漏入会阴浅间隙以后,可向上蔓延至腹前外侧壁浅筋膜膜性层与深筋膜之间(图2-4),但不致越过中线向对侧发展,也不能渗达腹股沟韧带下一横指以下的股部范围,而使腹前壁皮肤和浅筋膜肿胀,但在中线处反凹陷成一沟。

图2-4 Scarpa筋膜与会阴筋膜

浅筋膜膜性层能支持缝扎,脂肪层则不能承受。缝合浅筋膜时,只要缝线贯穿了膜性层,就能获得浅筋膜层的稳妥闭合。

三、深筋膜

与其他部位的深筋膜不同,腹前外侧壁的深筋膜(deep fascia)是一层结缔组织薄膜,相当疏松,且不完整,紧附于腹外斜肌、腹直肌鞘前壁和腹白线的浅面。腹股沟区的深筋膜大部分越腹股沟韧带向下约一横指,与阔筋膜移行;小部分自腹股沟管浅环起,与腹外斜肌深面的筋膜共同构成精索和睾丸的外层被膜,即精索外筋膜。

一般说来,这一深筋膜层非常单薄,在医疗实践中没有特殊重要性。

四、肌

腹前外侧壁的肌由三对阔肌和一对直肌构成。肌层是腹壁的基础,除参与运动脊柱、呼吸功能外,腹壁肌层的正常张力和收缩,对形成和维持正常腹内压有重要作用,协助进行呕吐、排便、分娩等生理活动。腹壁肌层变薄弱松弛,或有缺陷,将有可能导致腹内某些器官脱出而形成疝。

(一)腹外斜肌

腹外斜肌(obliquue externus abdominis)在三层扁肌中最为浅表,也最宽阔,由肌性和腱膜部两部构成(图2-5)。

肌性部:以8个肌齿起始于第5~12肋的外表面和下缘。上位4~5个肌齿位置居前,附着处接近肋软骨,与前锯肌肌齿交错;下位肌齿的肋附着部位逐渐后移,同背阔肌的肌齿交错;最下位肌齿附着在第12肋软骨尖。于肌发育良好者,这些肌齿易于显示,并在体表见到。

图2-5 腹外斜肌

各肌齿发起后,肌纤维束立即联合,构成薄板状的腹外斜肌。腹外斜肌的肌纤维绝大部分斜行向前下方,约在半月线和脐-髂前上棘线处、或髂前上棘平面处移行为腱膜,移行线低于脐-髂前上棘线者少见。起始于第11、12肋的下份腹外斜肌较厚,肌纤维几乎垂直下行,形成肌的游离后缘,向下止于髂嵴外唇的前1/2~2/3段;下份纤维的上部为背阔肌所覆盖。

腱膜部:约自半月线和脐-髂前上棘线起始,腱膜纤维行向下内侧方,达腹白线和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在腹前壁(左、右半月线之间),左、右侧腹外斜肌腱膜经过腹直肌的前方,其脐平面以上的部分与腹内斜肌腱膜前叶合并,构成腹直肌鞘前壁(或称前鞘),脐平面以下的腹外斜肌腱膜,则大部分与腹内斜肌腱膜前叶之间有疏松结缔组织分隔,只是当接近腹白线时两者才开始融合。然而,无论脐平面以上或以下的腹外斜肌腱膜纤维,最后都编织入腹白线,并同对侧的腱膜纤维连续。

腹外斜肌腱膜除构成腹直肌鞘外,在腹下部还形成如下重要结构。

1.腹股沟韧带(inguinal ligament)

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张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并附着于阔筋膜,成为腹股沟韧带(图2-6)。成人此弓长12~14cm,与水平面成角约35°~40°。腹股沟韧带的外侧半段较斜,其后面与髂腰筋膜附着,致韧带与骨盆缘之间除髂腰肌鞘及其内容物之外,别无其他通过。腹股沟韧带的内侧半段逐渐加宽并趋于水平位,同时形成向上开放的凹槽,承托着精索及其中层、内层被膜,成为它们的下方毗邻,即构成腹股沟管下壁。腹股沟韧带内侧端的一小部分纤维向后下方,并向外侧反转,形成腔隙韧带或陷窝韧带;腔隙韧带向外侧延续附于耻骨梳的部分,称耻骨梳韧带。

图2-6 腹股沟韧带与反转韧带

2.腹股沟管浅环或皮下环(superficial inguinal ring)

为腹外斜肌腱膜在腹股沟韧带内侧端上方形成的裂隙,略呈三角形,但是,只是在清除了精索外筋膜以后,浅环才成为一明确的开口。浅环内侧和外侧分别有腱膜构成的内侧脚和外侧脚,前者附于耻骨联合,后者附于耻骨结节;内、外侧脚之间有斜行的弓状纤维,横跨浅环的外上方,称脚间纤维,有防止两脚分开,增强浅环的作用;浅环的底为耻骨嵴,内下方尚有反转韧带参与构成。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由浅环穿过,因此男性浅环比女性大,成人男性可容纳示指尖。

3.精索外筋膜(external spermatic fascia)

腹外斜肌腱膜浅面的薄层深筋膜在浅环处向下延续包被于精索的外膜,构成精索外筋膜。

(二)腹内斜肌

腹内斜肌(obliquue internus abdominis)位于腹外斜肌深面,是在三层扁肌中最薄者,也分肌性部和腱膜部(图2-7)。

图2-7 腹内斜肌

肌性部:下方起于腹股沟韧带外2/3和髂嵴,后部纤维起于胸腰筋膜,后上部肌纤维向内上行(与外斜肌纤维呈交叉方向),附于胸廓外面(第10~12肋),中下部纤维横行,如同腹外斜肌一样,在腹直肌外缘之外侧移行为腱膜,向内并分成前、后两层,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后层和腹白线。腹内斜肌由于自胸腰筋膜起始,故不存在游离后缘,从而与腹外斜肌有别。

腱膜部:腹内斜肌腱膜自半月线向腹白线方向展开,大约在髂前上棘间平面以上、腹直肌外侧缘处分成前叶和后叶,前叶同腹外斜肌腱膜融合,构成腹直肌鞘前壁,后叶同腹横肌腱膜合并,形成腹直肌鞘后壁,上方附着于第7、8、9肋软骨。在髂前上棘平面以下,腹内斜肌腱膜不分前、后叶,而是全层横过腹直肌下份前方到达近腹白线处,与腹外斜肌腱膜融合;在此以前,它同腹外斜肌腱膜之间仍为疏松结缔组织所隔开(图2-8)。由于这一解剖特征,临床上可利用腹外斜肌腱膜或腹直肌鞘前壁进行腹股沟疝的修补术,或在腹外斜肌腱膜作松解切口。

除构成腹直肌鞘外,腹内斜肌腱膜及肌纤维形成如下结构:

图2-8 弓状线下方的腹壁结构

图2-9 腹股沟镰

1.腹股沟镰(inguinal falx)

或称联合腱(conjoined tendon)。腹内斜肌自髂筋膜(或腹股沟韧带)起始的下份纤维具有弯弓状的游离下缘(弓状下缘),桥跨精索及其内层被膜(精索内筋膜),移行为腱膜,和腹横肌的相应部分合并成腹股沟镰,向下附着于耻骨嵴和耻骨梳的内侧份(图2-9)。联合腱位居腹股沟管浅环后方,它加强了腹壁这一弱点的后壁,在腹股沟疝修补手术中有重要意义。

2.提睾肌(cremaster)

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下缘的部分肌纤维束构成。二肌下缘的纤维束呈袢状附于精索内筋膜的表面,肌束稀疏,并不完全成一层。此肌收缩可使睾丸上提。提睾肌由第1腰神经发出的生殖股神经生殖支支配。此肌虽为横纹肌,但不完全受意志支配。划大腿内侧皮肤,可引起睾丸上提(提睾反射)。提睾肌附于精索内筋膜之表面,是修补腹股沟斜疝显露疝囊时,切开精索内筋膜的标志。

(三)腹横肌

腹横肌(transversus abdominis)在三层扁肌中居最深层,功能上也最重要,仍由肌性部和腱膜部构成(图2-10)。

肌性部:起始于第7~12肋软骨内面、第12肋与髂嵴之间的胸腰筋膜、髂嵴前2/3段的内唇和腹股沟韧带的外侧1/3段。肌性部的纤维大部分呈横向行走。上份肌纤维行过半月线,在腹直肌和腹内斜肌腱膜后叶的后方、距腹白线2~ 3cm处移行为腱膜。中份肌纤维较早移行为腱膜,移行线在半月线的外侧方。下份肌纤维的走行方向,和腹内斜肌下份纤维的行向相同,也是向前下方;其最下份纤维在行经精索及精索内筋膜上方以后,渐移行为腱膜,同腹内斜肌的相应腱膜合并成联合腱,即腹股沟镰(图2-9),附至耻骨嵴和耻骨梳,或延伸向耻骨梳韧带,至联合腱外侧缘,达到股环的内侧缘。因此,腹横肌的下缘也呈弓状,不过,这一弓状下缘的位置较腹内斜肌的弓状下缘为高。

图2-10 腹横肌

腱膜部:腹横肌腱膜的上份和下份较窄而中份较宽,自肌、腱膜移行线横向腹白线,移行线有相当一部分仍在腹直肌的后方。在髂前上棘平面以上,腹横肌腱膜同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叶合并,构成腹直肌鞘后壁;于髂前上棘平面以下,腹横肌的腱膜折向腹直肌前方,同腹内斜肌腱膜合并成腹直肌鞘前壁,并为腹外斜肌腱膜所覆盖。无论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前壁或后壁,腹横肌腱膜纤维最后都到达腹白线。

(四)腹直肌及腹直肌鞘

1.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

是腹前外侧壁唯一的扁带状纵肌,位于中线两旁,腹白线与半月线之间,它的大部分为腹直肌鞘所包蔽(图2-11)。腹直肌的起始段较窄而厚,向上逐渐加宽变薄,其上、下端宽度之比约为3∶1,平脐处平均宽5~8cm。左、右侧腹直肌的起始段较为接近,相距约0.1~0.3cm,向上两肌渐趋分离,左、右腹直肌上部间距为1~2cm。

腹直肌以外侧腱和内侧腱起始。外侧腱较大,附着于耻骨嵴,可延伸至耻骨梳;内侧腱与耻骨联合前韧带相连,并同对侧腱纤维交织,小部分纤维也可起自腹白线下份。自两腱起始后,肌纤维纵行向上,终止在第5~7肋软骨和剑突的前面。

图2-11 腹直肌

腹直肌一般有3~4个横行的腱划(tendinous intersection),腱划处的纤维结缔组织与腹直肌鞘的前层紧密愈着。最上一条腱划在剑突稍下方,下方一条平对脐,中间一条在前二者之间,有时在脐平面以下尚有一条或半条腱划。腱划的存在将腹直肌肌腹分为4段,以增加腹直肌的收缩力量。肌肉发达者在腹壁表面可见腱划处显出浅沟状。临床作腹部触诊时应注意最上一条腱划与肝下缘的鉴别。

腱划同腹直肌鞘前壁粘着紧密,惟切割方能使之分离。这种紧密粘着有防止腹直肌在强力收缩时发生断裂的作用。当作腹前壁横切口横断腹直肌时,与肌鞘前壁紧密粘着的腱划可阻止肌断端过于回缩,从而有利于已断离肌的缝合。横断的腹直肌纤维经缝合后,将愈合形成一新的腱划,整个肌的收缩力则并无降低。腱划内多有血管,在切割分离腱划与腹直肌鞘前壁的粘着时,要避免因切断了粘着部位中的小血管而导致出血,故正确的步骤应该是边钳夹、边切断,然后分别结扎。

2.腹直肌鞘(sheath of rectus abdominis)

在以上腹前外侧壁肌的分层叙述的基础上,可完整地认识腹直肌鞘(图2-12)。

腹直肌鞘由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及腹横肌腱膜所构成,分前、后两层,在外侧缘两者相互融合。左、右侧腹直肌鞘的内侧缘在中线处编织形成腹白线,将左、右腹直肌鞘完全隔开,故两鞘不能互通。腹直肌同腹直肌鞘后壁无粘着,两者间有疏松组织间隙,这使得整个腹直肌易于向外侧牵开,从而暴露腹直肌鞘后壁。然而,也因为这一特点,易使血和脓等可以在后壁前间隙内上、下蔓延。

图2-12 腹直肌鞘

然而,腹直肌鞘既非完整,其前、后壁的构成也不是各平面均相同。为了方面描述,通常将腹直肌鞘分为三个水平(图2-13)。

(1)肋弓以上平面:

因为腹横肌横过肋缘后面,腹内斜肌在肋缘止,腹直肌则是直接附着于胸廓前面,因而腹直肌后方没有腹直肌鞘后壁,而是直接与胸壁的第5~7肋软骨及其间隙相邻。腹直肌鞘的前壁仅由腹外斜肌腱膜单独形成,浅面由胸大肌所覆盖。

图2-13 腹直肌鞘的三个横断面

(2)肋弓至髂前上棘之间平面:

图2-14 弓状线(腹下部前壁内面观)

腹直肌鞘前壁由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叶合并形成,后壁由腹内斜肌腱膜后叶及腹横肌腱膜融合构成,其游离下缘即弓状线(图2-14)。在肋缘下3~4cm范围内的腹直肌鞘后壁不是纯粹的腱膜性结构,而是由腹横肌和腹内斜肌腱膜后叶共同形成肌-腱膜性结构。

(3)髂前上棘至耻骨之间平面:

所有三层肌的腱膜均构成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鞘后层缺如,致腹直肌后面与腹横筋膜直接相贴,并且十分邻近腹膜。这一段腹直肌有出血或感染时,病损可刺激腹膜,出现如同腹腔内脏病患时的症状和体征,诊断中宜注意鉴别。

3.腹白线

张于剑胸结合和耻骨联合之间,是腹前外侧壁三层扁肌的腱膜纤维在左、右侧腹直肌之间互相穿插、交错编织形成的腱性条带,其中点稍下方处有脐。脐以上白线薄而较宽,可达1~2cm;脐以下白线厚而窄;故两侧腹直肌上半相距较远,而下半则相距较近。在白线脐以上部分处,左右交错的腱膜纤维束之间常有小的椭圆形小孔或裂隙,有神经、血管穿过。通过此类小孔或裂隙腹膜外疏松结缔组织(包含脂肪组织,亦即腹膜外脂肪)有时可以突出于皮下,并可能伴有该处壁腹膜的囊状突出,形成白线疝(hernia of linea alba)(图2-15)。

图2-15 白线疝、脐疝和半月线疝的横切面(示疝表面层次)

白线为致密结缔组织,血管极少。临床常经腹白线作部正中切口,此切口层次少,操作简便,不损伤肌和神经血管。但是,此切口张力大,血供差,愈合慢,如果切口愈合不良,可形成切口疝(incional hernia)。脐处腹白线的腱膜组织构成脐的主要结构基础,称脐环(umbilical ring),若环发育不良或在脐上缘处残留有小间隙而发生疝,称脐疝(umbilical hernia)(图2-15),最常发生于25~40岁之间,妇女(75%)较男子多见,最重要的原因是反复妊娠和肥胖。

4.半月线

是腹壁三层扁肌的腱膜在腹直肌外缘外侧融合之处,呈向外侧凸的弧形线,自第9肋前端向下达耻骨结节。半月线约在脐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处与该连线相交。有些文献把半月线就作为腹直肌鞘之外缘(在体表是腹直肌旁沟),其实后者还偏内侧,特别是在半月线中部,两者并不完全一致。半月线疝(hernia of linea semilunaris)是最常见的腹外疝,可能发生于该线之任何部位,但最常见于脐以下(图2-15)。疝是在从半月线处腹横、腹内斜肌腱膜形成的裂隙处(二肌腱膜在此变薄而后形成)突出,位于腹外斜肌腱膜与腹横筋膜之间,由于腹外斜肌腱膜较厚且有较强的张力,而使疝外形变扁平,故在体检时特别在胖人常难于辨认。

5.锥状肌(pyramidalis)

位于腹直肌鞘内,为腹直肌下部前面的三角形小肌。下宽上尖,附于白线,可达弓状线平面下方。该肌大小不一,可一侧或双侧缺如。

五、腹横筋膜

腹横筋膜(transverse fascia)是腹内筋膜的一部分,腹内筋膜还包括:贴于膈下面的膈下筋膜,被于腹后壁腰方肌、腰大肌、髂肌的筋膜。腹横筋膜与上述各筋膜互相移行,并经小骨盆上口与盆筋膜相移行。腹横筋膜与腹横肌结合比较疏松,与腹直肌鞘结合紧密。腹横筋膜各处厚薄不一。腹前壁下部腹股沟区的腹横筋膜比较致密,并与腹股沟韧带后缘融合;在腹股沟韧带外侧,腹横筋膜与髂腰筋膜结合;在腹股沟韧带内侧,腹横筋膜经过股血管的前面向下伸延形成股鞘的前层(详见腹股沟区解剖)。腹横筋膜还形成以下结构:

1.腹股沟管深环(deep inguinal ring) 又名腹股沟管腹环(abdominal inguinal ring),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cm处。是由睾丸自腹后壁下降至腹前壁,腹横筋膜包裹精索各结构和睾丸、附睾等而形成的鞘状的、突出达阴囊的盲囊(即精索内筋膜)的口,其内侧有腹壁下动脉经过。

2.窝间韧带(interfoveolar ligament) 由腹横筋膜增厚而形成,其纤维束从腹横肌下缘绕输精管内侧而连于耻骨上支,该韧带位于腹壁下动脉之前方(图2-9),加强了腹股沟管之后壁,向外可达腹股沟管深环内缘处,向内侧移行于腹股沟镰。此韧带之发育情况个体差异很大。有的可以完全没有;有时尚有腹横肌纤维参与,有增强深环的作用。

3.精索内筋膜(internal spermatic fascia) 在腹横筋膜于腹股沟管腹环处起始,延伸呈鞘状包裹精索及睾丸、附睾等直达阴囊。筋膜表面有提睾肌附着,在疝修补术中,切开精索内筋膜,即可显露疝囊。

六、腹膜外筋膜

腹膜外筋膜(extraperitoneal fascia)又称腹膜下筋膜,因通常含较多的脂肪组织(如腹前壁下部),又称腹膜外脂肪。腹膜外筋膜是位于腹横筋膜与腹膜壁层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向后于腹膜后隙的疏松结缔组织相连续。其厚薄、疏密及含脂肪组织的量,在不同部位、不同个体也不同。在耻区(耻骨联合以上)由于通常含脂肪组织较多,故腹横筋膜与腹膜壁层易分离,这是临床常经耻骨上腹膜外进行膀胱切开术、腹膜外剖宫产手术的解剖基础之一。

腹膜外筋膜内有肝圆韧带、输精管、腹壁下血管等,睾丸也在此层内下降入阴囊。

七、壁腹膜

壁腹膜(parietal peritoneum)亦称腹膜壁层,是腹前外侧壁的最内层。壁腹膜被覆于腹壁内表面,向上移行于膈下筋膜,向下延续为盆腔的筋膜(图2-16)。壁腹膜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与脏腹膜同有分泌、吸收和修复等功能。壁腹膜内有躯体感觉神经分布,在某些病理状态下,壁腹膜受刺激可产生剧烈腹痛。

在脐以下,壁腹膜形成5条纵行的腹膜皱襞,并将腹股沟以上的腹前壁内面分为3对陷凹(图2-17)。

图2-16 腹前壁腹膜外面观

(一)皱襞

包括一条脐正中襞、一对脐内侧襞和一对脐外侧襞。

1.脐正中襞(median umbilical fold)

位于腹前壁下部正中线,由脐连至膀胱尖,是腹膜壁层被覆脐正中韧带所形成,该襞下段较高而明显。脐正中韧带是胚胎时期脐尿管的遗迹。

2.脐内侧襞(medial umbilical fold)

左右各一条,位于脐正中襞稍外侧,是腹膜壁层被覆脐内侧韧带所形成,内含脐动脉索。脐动脉索是胚胎时期动脉闭锁的遗迹。

3.脐外侧襞(lateral umbilical fold)

左右各一条,位于脐内侧襞的外侧,是腹膜壁层被覆腹壁下血管所形成,内含腹壁下动脉和腹壁下静脉。

图2-17 腹前壁腹膜内面观

(二)陷凹

上述五条腹膜襞在腹前壁下部、耻骨联合和腹股沟韧带内侧段上方形成三对凹窝。

1.膀胱上窝(supravesical fossa)

位于脐正中襞与脐内侧襞之间,膀胱上方。耻骨上横切口经过此窝。

2.腹股沟内侧窝(medial inguinal fossa)

位于脐内侧襞与脐外侧襞之间,腹股沟韧带内侧段上方,也就是腹膜遮覆腹股沟三角而形成的凹窝。腹内器官经此窝向外突出,即为腹股沟直疝。

3.腹股沟外侧窝(lateral inguinal fossa)

位于脐外侧襞与腹股沟韧带的夹角处,其尖端指向腹股沟管深环。如腹内器官经此窝向外经腹股沟管深环脱出,即为腹股沟斜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