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灭火救援效能评估原则、程序和内容

灭火救援效能评估作为系统整体机制的“反馈装置”,组织实施必须周密细致,评出成效。明确效能评估的原则,掌握科学的评估方法,建立健全必要的组织形式与工作制度,是保证效能评估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一、灭火救援效能评估的原则

1.系统整体性原则

灭火救援效能分析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这是它的存在价值,其重要使命在于完成预定的目标和使命。系统的目的决定着系统的基本作用和功能,系统的功能一般是通过同时或依次完成一系列任务来反映的,而这些任务的完成结果就标志着系统达到的目的。

在灭火救援活动中,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如控制火势、人员搜救、工艺处置和消灭火灾等。在评估系统效能时,就要根据相应的作战使命,确定相应的效能准则,从而对对象进行评估。

系统的有效性和性能评价,往往要从系统战术、技术性能可靠程度和本身安全保护等多方面去考虑,还存在着相互制约和随时变化的情况。因此,应该把灭火救援效能作为一个综合指标和系统概念来解决。系统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只存在于组成其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而各组成部分的单独特征的总和不能反映整体的特征。

由于客观世界的层次结构,某个系统本身即为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分,而该系统本身无论在系统结构和功能方面均有层次。系统作为一个相互作用要素的总体,它有着一定的层次结构。所以当研究的系统是复杂系统时,把它看作一个整体。

2.动态相关性原则

系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动态相关性,系统内部各个部分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赖。任何系统的要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在灭火救援效能分析中考虑到各种因素,应将效能分析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是随着灭火作战对象和科学技术的推动而发展的。

灭火救援效能是一个综合指标,没有系统总体的优化,没有各系统的均衡配套发展和各自的优良性能,就不可能获得整个系统的优良效果。

3.控制反馈性原则

控制的基础是信息,一切信息传递都是为了控制,而任何控制又都需要反馈来实现。没有反馈,就无法实现控制,反馈与控制密不可分,控制反馈是系统实现目标的手段。

例如,在灭火救援战斗模拟仿真的初始阶段,根据预定的战术技术指标,利用效能模型来评价并对各种可能的战术方案进行效能预测;在仿真阶段,则需将获得的试验数据反馈到效能模型中,通过分析计算找出战术方案中的薄弱环节以便修正改进。

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有机结合。每一要素对于效能分析者、决策者来说都是有用的。分析者的任务就是要充分发挥各个要素的作用。但实际中,在数量上要考虑全部因素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为此,对灭火救援效能进行定量分析时,在预先分析所有参数的重要性以后,应排除掉次要的参数,排除掉彼此差别不大的一些指标,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简化模型进行分析。对灭火救援效能进行评估,也要既有科学的量化指标,又有严格的质的要求。现阶段应以定性为主,但要积极探索与研究定量的可行性新方法。能定量的工作内容,尽量实行量化评估,提高评估工作的可操作性。对个别不易定量的考评项目,也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进行衡量、比较,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定的程度和规模的要求,尽可能地把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结合起来。

二、灭火救援效能评估的程序

灭火救援效能评估的基本思路是分解、综合、比较。

(1)分解 从效能的角度对系统进行分解,找出各组成部分的性能和彼此之间的联系,确定各部分的性能与灭火救援效能的关系。

(2)综合 对影响灭火救援效能的各因素进行综合,简化系统模型,建立灭火救援系统效能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计算。

(3)比较 评估、比较系统各方案对给定任务的满足程度,提出改进设计的建议,选择最佳方案。

灭火救援效能评估的基本流程如图1.1所示。

图1.1 灭火救援效能评估的基本流程 

1.明确灭火救援效能评估任务

明确灭火救援效能评估的具体任务是灭火救援效能评估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最基本的阶段。为了进行科学的评估,必须把所要评估的对象(如灭火救援作战、灭火救援指挥等)当成系统看待,反复调查、了解建立这个评估系统的目标以及为完成系统目标所考虑的具体事项,熟悉灭火救援评估方案,进一步分析和讨论已经考虑到的各个因素。在这一阶段中,要依据研究的目的与方向,列出所要研究的所有问题清单,并对最重要的内容进行描述。

在给定灭火救援任务的时候,要制订一个详细的影响因素清单,并详细解释各因素的含义及其影响程度,以及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与计算。其中,对于那些不变化的参数来讲,应给出不变化所对应的条件;对于那些可变化的参数来讲,应给出这些可变化参数的数量、变化的范围、变化的最终结果、系统所要求的精度、描述变化参数解析模型的复杂程度以及进行定量计算的方法等。

总之,在第一阶段中,考虑的因素越齐全,各因素的说明、解释、描述得越科学、合理,后面进行的灭火救援效能评估就越容易开展,评估所获得的结论就越可信。

2.给出灭火救援效能评估指标

根据评估的目标,集中收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对灭火救援活动的各个要素及系统的性能特征进行全面分析,了解灭火救援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指标是衡量灭火救援总体目标的具体标志。对于灭火救援活动这一系统,必须建立能对照和衡量各个评估方案的统一手段,即灭火救援评估指标体系,这一评估指标体系必须是科学的、客观的、尽可能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包括组成灭火救援评估主体的主要因素及有关影响因素、成本、效果等方面,这样就可以明确地对各个方案进行对比和评估,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当的对策,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几种可能采取的方案将会选择不同数量的资源,并将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需要选用不同指标进行灭火救援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在大量的资料、调查、分析等基础上得到,它是由若干个评估指标组成的整体,应反映出所要解决灭火救援问题的各项目标要求。

3.选择灭火救援效能评估方法

评估方法根据评估对象的具体要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要按照评估目标与系统分析结果的测定方法以及灭火救援评估准则等来选取。灭火救援效能评估方法有很多种,根据数据来源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试验法;第二类是模拟法。在相应条件下,或利用能反映效能的经验数据,用试验样本进行专门效能试验的方法称为试验法。试验法的优点是灭火救援效能评估的结论可信度高,缺点是组织非常复杂,物资、材料的浪费非常巨大等。即使不用样本,而利用日常和灭火救援战斗使用中的经验数据,也需要进行长时间认真仔细的原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而这些数据又很难全面反映时间、地点、条件、技术状态等的变化情况。有时经过处理后的数据,有可能是一个错误的结果。

4.构建灭火救援效能评估数学模型

数学建模是效能评估的核心部分,依据大系统的概念,可以把灭火救援效能评估的数学模型看成是一个考虑到内外影响因素关系、描述灭火救援活动过程的系统模型。在具体描述过程中,所有规律都可以用数学公式、各种方程等解析形式来表达,而各种逻辑关系与条件则可以用不等式来表达。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影响其完成给定任务的因素有很多,因此,灭火救援效能评估的模型是非常复杂的。这就要求人们在具体描述灭火救援活动效能时,首先应从大量影响因素中选出那些对于建立模型非常重要的因素,然后再进行模型的建立。通常,所选择的对建立模型来讲非常重要的因素越少,则进行模拟就越简单,实现起来就越容易。所建模型描述的详细程度通常与研究的目的、模型的复杂程度以及所规定的精度有关系。一般情况下,描述精细的模型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因此,能够给出比较精确的结果。而对于复杂大系统或在复杂环境下救援过程的模拟来讲,通常都采用通用化或简单化准则,以便使模型的建立不至于过分复杂。当然,在具体简化过程中,必须格外小心谨慎,绝对不能将那些复杂但对效能评估影响比较大的因素简化掉,在进行每一次简化时,都应事先预计到该简化对最终评估结果的影响程度。

在建立模型时,进行必要的假设和简化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情况下,在模拟复杂环境下的使用时,必须将总模型分解成若干个独立的子模型,每一个子模型都具体描述某一独立的系统或该系统的具体使用条件。通过划分子模型,将使通用模型简单化,以便在具体模拟运行中节省时间。此外,由于子模型所考虑的因素毕竟有限,这就为灵活改变各种研究算法提供了方便和可能,从而为验证子模型的可能替换奠定了基础。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具体建立和划分子模型时,应该尽量将子模型归结为已知的和已经研究过的模型,以便利用过去已获得的研究成果。

5.进行灭火救援效能评估计算

在灭火救援数学模型建立以后,基于灭火救援效能参数的具体算法和程序,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运算,给出模拟运算结果。在这一步骤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确认运算结果的正确性。为了更好地确认结果的正确性,有时应对某些中间运算值或某些结果值进行人工手算,以便验证其可靠性。在具体计算机模拟运算过程中,通过比较各种数据,有时还会发现某些错误,应及时予以纠正,并找出程序、容量、原始数据特征等各个项目进行微调的具体原因。

6.给出灭火救援效能评估结论

对于运算所获得的结果,需要做进一步的加工处理,以便获得灭火救援评估结论或其他某些未知的效能参数。二次加工处理通常应以图表等形式来进行。事实上,经过二次加工处理之后,还要对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最后要给出对灭火救援活动有价值的新建议,实践表明,提出新建议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三、灭火救援效能评估的内容

灭火救援效能评估结果主要应用于如下方面:对灭火救援作战方案进行评价,宏观衡量灭火救援实力,进行作战模拟或战术分析。灭火救援效能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作战效能评估、指挥效能评估、决策效能评估、保障效能评估、训练效能评估、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等。

1.作战效能评估

灭火救援作战效能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运用灭火救援系统的作战力量执行灭火救援作战任务所能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

(1)作战目标评估 作战目标是作战行动意图的具体化,是对救援行动应完成的任务及其预期的结果提出的要求。通过灭火救援作战目标的评估考察灭火救援作战总体意图、阶段性目标制定的正确性和达成的程度。

(2)作战过程评估 灭火救援行动的组成非常复杂,包含了一系列涉及灭火救援的环节。根据承担的具体任务把反映灭火救援作战过程的指标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反映灭火救援完成作战目的能力的数值,进行灭火救援作战过程的综合评价。

(3)作战效益评估 分析灭火战斗的成果和付出的代价对灭火救援作战共同作用的效果进行处理和综合,完成灭火救援的作战效益评估。

2.指挥效能评估

灭火救援指挥效能评估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灭火救援指挥实践活动作出客观的、正确的评估,检验灭火救援指挥效能发挥的程度,总结经验教训,以便科学地规范灭火救援指挥实践活动,提高作战指挥效能。指挥效能评估包括指挥组织机构评估、指挥效率评估等。

指挥组织机构评估涉及指挥机构的组织结构、人员组成、器材性能和指挥机构所处的火场环境。在影响指挥机构效能的因素中,指挥机构的组织结构效能又制约着指挥信息的有效传递和整体效能的发挥。

(1)指挥机构的组织结构评估 指挥机构的组织结构是由机构设置形式、相互关系等方面决定的。组织结构的效能与形成组织结构的拓扑结构相关。为了反映指挥机构的组织结构的综合效能,可以将指挥关系抽象为交流信息、使用信息的一种信息流的运动关系,将指挥机构的组织结构看作是物质的,并将指挥机构的组织结构图抽象为拓扑结构图。然后,从指挥机构的组织结构对应的拓扑结构出发,研究其时效性和准确性,讨论信息流在组织结构中流通的有序度,以反映组织结构的连通性、稳定性和指挥机构的组织结构效能。有关指挥机构的组织结构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可参考相关著作。

(2)指挥机关工作效能评估 指挥机关的基本职能有两项,即辅助首长定下决心和实现首长决心。指挥机关评估应围绕职能发挥的效能确定,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估。

一是指挥机关工作效率。包括指挥机关人员构成的合理性、指挥机关编组的优化度、指挥机关功能的完善度和指挥器材性能的保证度。精干有序、高效运转的指挥机关,其人员成分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必须是合理的,必须针对不同的作战任务合理编组、优化配置,必须具有决策功能、组织功能、监控功能、反馈功能,指挥器材性能必须能满足指挥需求。评估中,要围绕以上内容制订评估指标。

二是指挥机关综合判断力。包括综合判断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火场情况瞬息万变,计划要紧跟变化了的情况,以变应变,为指挥员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建议。综合判断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应贯穿于灭火救援指挥的始终。应围绕指挥机关对情况把握的综合分析和实时判断的准确度;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手段,掌握情况的及时度;抓住关键要素,统筹全局,形成正确建议的可靠度;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等方面制订评估指标。

三是指挥机关控制协调力。包括对首长意图领会的准确性,贯彻首长决心的创造性,协调灭火救援作战行动的科学性和完成任务的效率性。

四是指挥作业自动化率。指挥作业自动化率即能够通过指挥信息系统处理的指挥作业种类数量占所有指挥作业种类数量的比例。指挥作业的主要任务是生成各类火场文书。指挥作业的自动化程度对缩短指挥控制周期,增强指挥决策的系统性、连续性,提高灭火救援作战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3)指挥效率评估 现代管理科学创始人之一,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赫·西蒙提出了“管理就是决策”的观念,认为目标决策比工作效率更重要,因为只有在目标正确的前提下,工作效率才有意义。这样,就在效率概念中引进了质的要素。在这个意义下,定义的“效率”是质与量的综合,“效率”不等同为速率(“速率”表示量的概念)。指挥效率是指挥系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有效程度或指挥资源(指挥人员和指挥工具)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指挥活动的效果。

“完成任务的有效程度”或“进行指挥活动的有效性”是指挥效率最本质、最深刻的内涵。如果某种指挥活动没有效果和收益,就谈不上指挥效率。如果指挥活动有效成果多,指挥资源效用大,说明指挥效率高,反之,则表明指挥效率低。因而,指挥活动的目标方向是否正确及指挥资源在指挥活动中功能发挥的有效性决定着指挥效率。指挥效率评估的是指挥系统进行指挥活动的有效性或对情况变化迅速作出反应的能力以及对战斗进程施加影响的效用。指挥效率是衡量指挥效能的重要指标。要评估指挥系统指挥活动的有效性,就需要考察指挥员对指挥组织管理的有效性、指挥工具在指挥活动中功能释放的效用以及指挥活动目标确定的有效性。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即指挥效率。

指挥组织管理的有效性是指由于管理措施得当、落实有力带来的管理收益率。它是衡量指挥者指挥实践有效性的指标。指挥者进行指挥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取得一定的指挥效果,而指挥效果应是能给整个作战行动带来好处,能够使灭火救援战斗力得到充分发挥。所以,指挥活动本质上所追求的不是指挥活动的指挥效能,而是指挥活动的结果给作战行动带来的益处。“指挥组织管理的有效性”是指在规定的指挥周期内,指挥职能发挥带来的收益与按照规定(指令性、额定的)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之比。

指挥工具功能发挥的有效性是指挥人员在使用指挥工具过程中,由于指挥工具功能的发挥带来的收益率,是衡量指挥工具功能有效性的指标。在指挥工具功能发挥过程中,有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在此情况下,指挥工具功能发挥的最大化是保证整个指挥活动实现的关键条件之一。“指挥工具功能发挥的有效性”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指挥工具持续发挥功能对指挥结果带来的收益与按照规定(指令性、额定的)最大限度发挥功能时的收益之比。

指挥活动目标确定的有效性是指在指挥活动的目标方向正确的情况下对指挥活动结果产生的收益率。它是检验指挥活动效用的重要指标。只有在目标正确的前提下,指挥效率才有意义。如果某种指挥活动没有效用,就谈不上指挥效率。指挥活动目标成果的有效性应根据对指挥活动目标的具体分析给出针对性的标准。

(4)指挥人员知识、能力、素质评估 指挥人员包括指挥员及参谋人员。指挥人员是构成指挥系统的基本要素。

指挥员有两项职责:一是制订策略和实施指挥,二是定下决心和指挥部属实现决心。

参谋人员的职责:一是搜集、掌握有关情况和资料,按照规定或者首长指示提供使用;二是分析判断情况并提出建议;三是拟制机关公文和作战文书;四是传达首长命令、指示,检查贯彻执行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五是参加值班;六是上级赋予的其他职责。

要考察指挥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就必须将能对指挥活动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概括和整理出来,保证评估指标的“广度”和“精度”。在指挥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中,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素质是前提条件。根据指挥人员的职责,对知识、能力、素质涉及的主要因素加以细化,形成共性的评估指标。

①知识结构评估。指挥人员的知识结构,即个人掌握或储备的知识在量和质上的分布及其彼此间的配置状态。主要包括指挥人员的文化知识结构和军事专业知识结构。

②能力结构评估。指挥人员的能力是指在其本职工作岗位上,凭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的基本条件。对指挥人员能力方面的要求是:具有一定的政治鉴别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较高的统筹全局能力,较强的组织训练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心理调控能力、管理队伍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谋划决策和计划控制能力。

③素质结构评估。指挥人员的基本素质,主要是指政治素质、军事素质、身心素质和任职经历。政治素质是指挥人员从事政治活动和指挥实践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身心素质是指挥人员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完成工作任务所必备的精神素质和身体素质,主要包括精神、修养、信心、意志、勇气、心理、身体。任职经历是界定指挥员合理任职资格和工作经验的必要条件。

(5)指挥过程效能评估 灭火救援指挥过程效能评估包括掌握判断现场情况评估、定下灭火救援行动决心评估、组织灭火救援实施评估、协调控制灭火救援行动评估四个内容。

在灭火救援战斗中,由于灾害现场的情况总是在不断变化,所以对获取灾害现场的情况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存在着新的需求。当灾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时,灭火救援战斗力量本身也要寻求变化,以符合灾害发展变化的需要,不同阶段的灭火救援战斗行动需要以不同的灾害现场情报为依据,评估是否收集到了足够的灾害现场情报,为灭火救援行动提供决策依据。

定下灭火救援战斗决心是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在收集处理灾害现场信息的基础上,对本级如何完成作战任务进行筹划和作出决定的活动。灭火救援战斗决心是对作战目的和行动作出的决定,它是组织指挥灭火救援战斗的依据。评估决心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灭火救援战斗行动的成败和灾害现场局面的调和与否。定下灭火救援战斗决心的评估是灭火救援指挥评估过程的核心环节。

组织实施灭火救援是消防指挥员和指挥机关依据灭火救援决心(计划),对所属力量的实施灭火救援所进行的具体筹划和指导落实,是实施灭火救援指挥过程的重要阶段。评估组织实施灭火救援的目的是对所属力量担负的任务及需要采取的措施进行评价。

协调控制灭火救援行动,是指挥员和指挥机关通过掌握灾害现场情况,调控灭火救援行动的活动,其目的是保障灭火救援顺利进行。协调控制灭火救援行动评估是对指挥员和指挥机关指挥落实灭火救援计划,实现灭火救援战斗决心的活动采取的评价。其作用是评估灭火救援战斗决心(计划)能否有效地协调控制灭火救援行动。

3.决策效能评估

灭火救援决策是消防指挥员分析判断、权衡利弊、评估优劣等一系列认识过程的体现。在灭火救援决策中,要求指挥员和指挥机关要有很强的分析能力,掌握科学决策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灭火救援决策评估,主要是评估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情况,判断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决策目标能否达成预期的结果,行动方案是否合理,能否较好地实现作战目的,计划组织是否周密。灭火救援决策评估主要包括决策目标评估、救援现场态势评估、决心方案评估。灭火救援效率评估是从时效性的角度看灭火救援效能的发挥,而灭火救援决策评估是从准确性的角度看灭火救援效能的发挥。提高灭火救援决策质量的四条标准是:决策的效益高,决策的选择性大,决策的应变力强,决策的易理解性好。

(1)决策目标评估 决策目标评估主要考核决策目标的正确性。决策目标是评价决策优劣的宏观标准。指挥员应根据作战目标(战役企图)、救援现场主要方面和火场态势的情况确定决策目标。一个决策问题往往有多个目标,而且各目标之间存在矛盾。处理不好,就可能顾此失彼,什么目标也达不到。为此,必须通盘考虑,协调分析,选择重要性程度高的目标作为决策目标。

(2)救援现场态势评估 评估救援现场态势是准确把握行动决心的基础。救援现场态势评估主要考核对态势判断的准确性。它针对熟悉预想态势、掌握现实态势、比较评估偏差和预测态势发展四项主要内容的实现程度进行指标细化,采用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判估测。态势判断的过程是对掌握信息再加工、再提炼的过程,指挥员要对态势作出准确的预测评估,必须充分了解任务,掌握上级为本级规定的行动目的,在充分掌握情报信息的基础上得出判断结论。

(3)决心方案评估 对决心方案的考核主要是评价决心方案是否合理,能否较好地实现作战目的。作战决心是指挥员的创造性劳动成果,最终的作战方案和决心仍然需要指挥员依靠经验、智慧和责任感来选择。指挥员应根据情况预想,制订多套备选决策方案,以便应对各种变化。决心方案的内容应能反映作战目的,包含作战目标(战役企图)、救援现场主要方面、救援现场态势、作战任务区分、主要战术方法及主要战勤保障。目前的灭火救援作战方案设计一般仅仅针对预定的性能指标进行优化,这并不能保证该方案的效能达到优化,更不用说整个作战体系发挥的作战能力达到优化。在制订灭火救援方案时,要建立关键技术性能指标到体系能力指标的连续的、渐近的、层次化的映射,针对系统效能指标甚至作战能力指标进行优化。

4.保障效能评估

灭火救援指挥保障是以保障灭火救援战斗行动的圆满实现为目的的,其中有些活动既属于灭火救援战斗行动本身,又起到了为整个灭火救援战斗服务的作用。只有通过灭火救援指挥保障创造有利条件,才能达到预期的灭火救援指挥和灭火救援战斗目的。周密组织和正确实施灭火救援指挥保障,对于取得灭火救援战斗的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灭火救援保障进行效能的评估,一般是以灭火救援作战和备战为背景,评估后勤保障、通信、警戒、联勤及辅助决策在实际保障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灭火救援保障效能评估,具有体系效能评估的基本特征,如:通过研究完成保障任务的效果,可以考察不同类型的灭火救援保障资源对整个保障效能的贡献,可以考察不同保障方案在保障过程中发挥的效果,可以考察人员装备保障力量、资源配置布局是否合理等。

灭火救援保障通过指挥机构对资源的分配、补充及对所属保障力量的使用部署,实现战场保障。同时,预测、决策、计划及控制等活动的运作包含在整个保障体系的运作中,其主要是在指挥部门的统一指挥下,对保障力量、保障资源的使用、部署及其所从事的保障活动进行统一规划、组织、决策和控制,保障作战行动的胜利。

(1)后勤保障评估 后勤保障是指对灭火救援战斗、训练、生活等所采取的各专业勤务保障。它是灭火救援战斗保障的一个重要方面。后勤保障效能评估通过评价资源的合理优化、快速分配,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

(2)通信保障评估 通信联络是双方或多方之间运用通信手段实施的信息传输。它是保障指挥的基本手段,是灭火救援行动的重要保障措施。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是集火警受理、通信调度、指挥决策、信息管理、模拟训练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通过对灭火救援通信方案、器材及人员的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灭火救援保障效能。

(3)警戒保障效能评估 警戒措施通过警戒区域的划定和现场秩序安全的维护,确定评价措施采取的合理性、时效性和安全性,以此保障灭火救援效能发挥到最佳程度。

(4)联勤保障效能评估 在多种力量参战时,实施灭火救援所需要的人力、物资、经费、技术、信息和时间等进行有机结合,妥善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提高联勤效率,发挥灭火救援最大效能。

5. 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

消防指挥信息系统作为消防指挥系统的神经中枢,它把指挥员、灭火救援力量和灭火救援指挥等各要素组合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在灭火救援行动中起着“兵力倍增器”的作用。通过评估可精确地反映出灭火救援指挥信息系统的这种间接转化成战斗力的能力,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它对消防战斗力的倍增作用。

在设计开发期,系统效能评估可用于总体方案论证、技术指标论证,是决定系统设计开发的依据。通过对消防指挥信息系统的各种指标进行效能分析,找出利用现有条件能够满足任务需要的最优方案,而且能够找到使消防指挥信息系统各子系统的各个层次能够获得最佳使用效能的性能指标。在测试和试运行期,消防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可用于系统建设的跟踪评价与建设步骤优化,可作为鉴定验收的依据。在这一阶段难免对系统方案的某些细节进行调整,这些调整所带来的系统效能发生什么变化?如何选择最优调整方案?有效的系统效能分析手段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在系统运行和维护期间,消防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是决定系统是否可以继续使用,或应进行适应性维护或增强性维护,或是对系统进行彻底更新换代的依据。在系统投入使用后,系统的维护和管理问题就摆在了面前。在一定的时间、经费约束下,如何改进已建系统、找出瓶颈问题,使消防指挥自动化系统不断进化,解决这些问题同样需要有效的效能分析手段。

消防信息系统效能评估的任务还要针对通信指挥业务、信息支撑、基础通信网络和计算机通信网络进行效能评估,分析此系统的构成要素,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模型,并针对消防指挥信息系统的效能进行评估,以促进消防指挥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提升消防信息指挥系统在灭火救援工作中发挥的效能,使指挥员能及时高效地完成对消防活动的指挥、调度和管理。